自戀
愛 |
---|
情感
|
文化觀點
|
相關內容
|
自戀(英语:narcissism),形容自我陶醉的行為或習慣,可被視為是一種性格,或是一種集體行為造成的現象。嚴格來說,可被觀察到自戀現象的人物應區分為三種類型:潛意識產生的自戀、與社會角色伴生的自戀、和自戀型人格障礙,造就這三者的原因差距甚大。
自戀的英文名詞來自希臘神話。那耳喀索斯(希腊语:Νάρκισσος,拉丁化:Narcissus)是一名俊美的希臘青年,他拒絕了女神厄科(意譯:回聲,是一名有漂亮嗓子的女神)的求愛。他注定會愛上他自己在湖中的倒影,作為懲罰。因為沒法令他的愛變得完滿,他日益消瘦,最後變成了一朵以他命名的花——水仙。
自戀這個字眼通常帶有貶義,代表誇張、自滿、自負、自我或自私。
目录
1 潛意識產生的自戀
2 與社會角色伴生的自戀
3 自戀型人格障礙
4 性自戀
5 心理健康
6 自戀文化
7 基因特徵
7.1 對孿生兒的遺傳性研究
8 對自戀的謳歌
8.1 花花公子
8.2 新浪漫音樂
8.3 都市性別
9 參考資料
潛意識產生的自戀
一個人因潛意識產生的自戀,將顯著地從其儀容反映出來。這種類型的自戀者,通常都會積極地打點自己的外表,因此他們絕對是愛漂亮的人。如果先天外表條件不佳,他們會用任何可能(如整形、減肥、健身)改變它以使之悅人眼目。
這類自戀者大多小時候獲得較多來自家長的讚賞和期許,反向而言,自小缺乏家庭寵愛的孩子也可能出於情感需求的本能,以自戀來滿足自我的情感需求。自戀者分為正反兩面向,於生命歷程中,外在環境與內在目標多數相符者,由於個體身為大多情況下的勝利者,產生了優越感的自我意識;反之,反向的自戀是個體在經歷失敗、面對世界否定的情況下,基於生存本能併發出的激勵狀態,透過自戀作為自我說服的途徑,以之來否定不順遂本身,進而達到自我超越的方法。
比表象的自戀更深層的起源來自於人類所追求的個體獨特性,建立於渴求自身的存在被認同、被意識的生物本能之上。
與社會角色伴生的自戀
一般來說,這種型態的自戀僅存在於某些職業頭銜或階級。職業頭銜往往是高階的、握有權勢與金錢的、主宰員工工作權的,如老闆;而社會階級則見於貴族或中產階級等資源掌控者。有時這種自戀表現僅能解釋為職業上的行為,而非這個人本身的性格。
有些人將其與菁英主義做連結,包含對弱勢群體疾苦的冷漠或不聞不問。
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與潛意識型態的自戀人士有顯著的差異。根據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自戀型人格障礙症屬於B群人格障礙症(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自成年期早期開始,是種廣泛的模式,誇大(grandiosity)(幻想或行為)、需要稱讚、缺乏同理心(empathy),表現符合以下五項特點(或更多):
- 對自我重要性(self-importance)的自大感,例如誇大成就與才能,在沒有相稱情況下期待被認為優越。
- 專注於無止境的成功、權力、顯赫(brilliance)、美貌、或是理想愛情等幻想中。
- 相信他或她的「特殊」及獨特,僅能被其他特殊或居高位者(或機構[institution])所了解,或應與之相關連。
- 需要過度的讚美。
- 認為自己有特權(如︰不合理的期待自己有特殊待遇或別人會自動地順從他或她的期待)。
- 在人際上顯得剝削(例如:占別人便宜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 缺乏同理心︰不願意辨識或認同別人的情感需求。
- 時常妒忌別人或且認為別人妒忌他或她。
- 顯現自大、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患者被認為與強烈的羨慕情緒有關;患者可能強烈羨慕某些族群,並渴望成為對方,因而把自己偽裝成該族群並想像自己被以相同的方式羨慕[1]。
性自戀
性自戀的意義,是以色慾角度把自己看作一種性動物:有跟自己的鏡像以性來合一的慾望。愛穿著曝露的奇裝異服,或是刻意露出內褲的衣著習慣,是一些常見的性自戀表現。
根據胡伯特的分析,性自戀也可以是在性行為中自我中心心理;代表無法與他人一同享受性愛與融合的典型;他們以高姿態的性形象,掩飾他們極低的自我形象。這種情況在男性中較普遍,有人認為它是對性愛上癮的基礎。
心理健康
在沒有遇到極端的情況時,自戀被視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來源請求]
在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上,過度的自戀可以變成病態,或者會有嚴重人格分裂或不正常的表現,例如自戀人格分裂。[來源請求]
自戀文化
歷史學家拿殊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自戀文化,是現時無論做甚麼,也以追求物質富足去作達到快樂的標準。而這種表現成為了硬性而隱蔽的社會等級制度。自由主義在這種文化中,只存在於消費社群;而在藝術、性與宗教的層面中,已經沒有了自由的力量。
在這麼一個競爭性的社會裡,可以沒有聯盟和透明度。對於社會符號的威脅實在太多,而且很多時候也是非常難以察覺的。所以防衛和競爭便成為了生活的模式。「社群」的真正意義被損害——或消滅——並將被努力希望集結社群意識的同等物取而代之。
基因特徵
在基因科學愈來愈發達的年代,很多人都提出自戀的傾向全部,或局部埋藏在基因排序之中的說法。
對孿生兒的遺傳性研究
賴夫斯利(M.D, Ph.D.)是一個專門研究人格混亂的醫生。在1993年,他和他的同事出版了一份非常重要的報告,稱為基因及環境對人格混亂的影響;報告的結論是,根據一連串的標準測試,自戀是一種很普遍的遺傳特徵。研究對象是在人口中抽出來的175對孿生兒自願者(90對同卵雙生,85對異卵雙生),每一對都做了一份分析18種人格混亂特質的問卷。報告的作者以標準方法,估量了基因與環境的相對影響。在18種人格混亂中,自戀是可遺傳度最高的一種(0.64),證明了若雙生兒有這一種特徵,多是基因遺傳的影響。在其他人格的特點中,只有四個有多於0.5的遺傳性系數:麻木不仁、身份問題、反叛與社交恐懼。報告大致上的結論是:一、與其他報告的結果一樣,有些性格具有更多的遺傳性;二、在正常與混亂的人格中,有一個連續的系統。
對自戀的謳歌
花花公子
花花公子(dandy)指對自己的外貌、言談與消閒活動尤其注重的男性。在18世紀末期和19世紀的英國,有很多花花公子都嘗試影響貴族的價值觀,縱使他們很多本身都是貴族。所以花花公子也可以算是自負傲慢的人。
新浪漫音樂
在始於倫敦夜總會的新浪漫音樂運動中,墮落和自戀是永恆的主題。這是一個完全關於形象的運動;前龐克愛好者以超現實主義來重新包裝,無政府的誘惑與浪漫化;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如何獲得更多的注目。
這是一個關於如何既浮誇、又吸引、奢華、美麗、自戀的運動。這運動的代表人物包括大衛.寶兒、拜仁費利、加利紐文等。
都市性別
1994年,英國獨立報記者馬克深遜第一次用到「都市性別」這個字眼。英文「Metrosexual」,由「Metropolis」(都市)與「Heterosexual」(异性恋)兩個字組合而成,意即在大都市生活的,對自己的外型及打扮十分注重的時髦男性。由於通常這種男性都是同性戀者,「都市性別」是對有這種特徵的異性戀男性的稱呼,亦稱「都市直男」。
參考資料
^ (英文)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Fourth edition Text Revision (DSM-IV-TR). 2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