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图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特别行政区法律的定义,中國大陸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门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的相對位置。



中国大陆英语:Mainland China),是中国的一个政治与法律术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特别行政区法律中,中国大陆(或称大陆祖国大陆)是指除香港、澳门、台湾以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管辖区。而在中华民国法律中,大陆地区(或称中国大陆大陆)是指除台湾地区以外的中华民国主张管辖区(包括香港及澳门)。


中国大陆作为法律术语常用于与台湾同时出现的语境。除此之外,“中国大陆”一词也在政经关系、学术讨论等场合有所运用。




目录






  • 1 法律上的用法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1.1 香港特别行政区


      • 1.1.2 澳门特别行政区




    • 1.2 中华民国




  • 2 参考文献


  • 3 参见





法律上的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出境,是指由中国内地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由中国内地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中国大陆前往台湾地区。

入境,是指由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进入中国内地,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中国内地,由台湾地区进入中国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九条(2013年)

1958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即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1]。”


1987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旅游,须申请办理旅行证件。在香港地区,由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签证办事处办理,或由香港中国旅行社代办;在美国,日本或其他国家,由中国驻外使、领馆办理旅行证件[2]。”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八十九条载明,“出境,是指由中国内地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由中国内地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由中国大陆前往台湾地区”[3]。该法将将“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对称,将“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对称[3],而在英文版中两词统一翻译为“Chinese mainland[4]



香港特别行政区





对大陆、台湾、香港或澳门的提述(不论是单独提述或同时提述),须解释为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组成部分的大陆、台湾、香港或澳门(视属何情况而定)的提述。






《釋義及通則條例》第2A(3)条(1997年)

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其通过的《关于处理香港原有法律的决定》中,要求香港特区将任何单独或同时提及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名称或词句的条款,相应地将其解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5]。香港《釋義及通則條例》规定,“‘中国’(China)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包括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6]。《釋義及通則條例》同时规定,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提述[6]



澳门特别行政区


1999年澳门回归前,澳葡政府在官方文件和新闻公报中,主要使用“中国大陆”一词指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区。如1994年澳门第8/94/M号法律《一九九五年收支许可》指出,“本地區的地理位置與中國大陸相臨,且隨著邊境兩邊填海工程的進行而不斷靠近;而其地形之不連續性造成與其所佔面積不相稱的邊境伸延[7]。”


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其通过的《关于处理澳门原有法律的决定》中,要求澳门特区将任何单独或同时提及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名称或词句的条款,相应地将其解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8]。澳门第1/1999号法律《回归法》附件四规定,“任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國家’等相類似的名稱或詞句,應解釋為包括台灣、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單獨或同時提及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的名稱或詞句,應相應地將其解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組成部份[9]。”




中华民国




图为根据中华民国法律的定义,台湾地区(深绿色)与大陆地区(浅绿色)的相对位置。




1979年5月,《第一屆國民大會第六次會議實錄》所附的《中華民國全圖》。


1954年,中华民国行政院在致中华民国司法院的公函中表示,“有關第二屆監察委員選舉之監督事宜,現以大陸各省市及蒙古西藏尚為中共匪幫竊據,臺灣等省亦未成立正式議會。因而事實上不可能依法辦理此項選舉[10]。”同年,中华民国最高行政法院在《43年判字第11号》判例中指出,“溯自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臺後,大陸淪陷迄今,窒礙之狀態,仍繼續存在。該第一五三三○號註冊商標之呈請人,有無呈請續展之意思,固未可知,但有不能呈請之窒礙,則屬事實[11]。”


1971年,中华民国最高法院在《71年台上字第8219号》判例中指出,“兹我国大陆领土虽因一时为共匪所窃据,而使国家统治权在实际行使上发生部分之困难,司法权之运作亦因此有其事实上之窒碍,但其仍属固有之疆域,其上之人民仍属国家之构成员,自不能以其暂时之沦陷而变更其法律上之地位[12]。”


1989年11月21日,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公布的《開放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民眾間接通話(報)實施辦法》第一条指,“遵重政府『三不政策』採取與中共電信機構不直接接觸方式處理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民眾間接通話(報)事項[13]。”


1991年4月22日,中华民国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其中规定,“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间人民权利义务关系及其他事务之处理,得以法律为特别之规定[14]。”其后,1992年7月31日公布的《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则对“台湾地区”和“大陆地区”的范围作出定义,条例规定“台湾地区:指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及政府统治权所及之其他地区”,“大陆地区:指台湾地区以外之中华民国领土[15]”。


1988年8月,中华民国行政院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行政院大陸工作會報」,協調各主管機關處理有關兩岸事務[16]。1990年4月,行政院擬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16]。1991年1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組織條例》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月28日公布施行、成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负责统筹处理包括港澳事务在内的大陆地区及海峡两岸关系政府性事务[16]。2018年7月2日,根据同年颁布的《大陸委員會組織法》,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更名为“大陆委员会”,成为法定部会机关[17]




参考文献





  1.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 法学. 1958, (9): 10–10 (中文(中国大陆)‎).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2.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7年第24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 (PDF). 中国政府网. 北京. [2018-10-15] (中文(中国大陆)‎). 


  3. ^ 3.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国家移民管理局.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6).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英文版. 国家移民管理局. [2018-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6). 


  5.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六十条处理香港原有法律的决定. 中国人大网. 北京.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中文(中国大陆)‎). 


  6. ^ 6.06.1 《釋義及通則條例》 (PDF). 香港: 電子版香港法例 (中文(繁體)‎). 


  7. ^ 立法会. 第8/94/M號法律 十二月三十日 一九九五年收支許可. 澳门特别行政区印务局. 澳门. [2018-11-04] (中文(繁體)‎). 


  8.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处理澳门原有法律的决定. 中国人大网. 北京.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 (中文(中国大陆)‎).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澳門特別行政區 第1/1999號法律 回歸法. 澳门特别行政区印务局. 澳门. [2018-10-15] (中文(中国大陆)‎). 


  10. ^ 司法院. 解释字號:释字第31号.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判解函釋. 台北. [2018-11-04] (中文(中国大陆)‎). 


  11. ^ 司法院. 裁判字號:43年判字第11号.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判解函釋. 台北. [2018-11-04] (中文(中国大陆)‎). 


  12. ^ 司法院. 裁判字號:71年台上字第8219號. 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判解函釋. 台北. [2018-11-04] (中文(中国大陆)‎). 


  13. ^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開放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民眾間接通話(報)實施辦法. 全国法规资料库. 台北. [2018-11-04] (中文(中国大陆)‎). 


  14. ^ 立法院. 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 立法院法律系統. 台北. [2018-11-04] (中文(中国大陆)‎). 


  15. ^ 立法院.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 立法院法律系統. 台北. [2018-11-04] (中文(中国大陆)‎). 


  16. ^ 16.016.116.2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成立緣起.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台北. [2018-11-04] (中文(繁體)‎). 


  17. ^ 林良升. 名稱去「行政院」 大陸委員會揭牌. 自由时报电子报. 台北. [2018-11-04] (中文(繁體)‎). 




参见




  • 其他有关称呼:北京政府、共区(匪区、中共)、中国内地


  • 中華人民共和國疆域、中华民国疆域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 台海現狀、台灣問題

  • 竹幕


  • 中土、中原、漢地、內地十八省

  • 大陸人










Xpsnc27EaPcnpOtU1Lcd0wZrJX,f R,kkCdHVIN6V,E5WS
j,Fomn,FzuiX89Ngb1D9jfQ7y6yB6fK9fB8uNrI ci09SbpclMcxA36nzOVq6G,jOalxqgbPJ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