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路 (上海)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西 武进路

W Wujin Rd.
E


武进路四川北路交汇处路牌
武进路四川北路交汇处路牌


















































道路属性:
普通道路
道路总长度:
1.1公里
行车线数量:
2
所在地区:

虹口区、闸北区
起点:

九龙路
终点:

河南北路
道路命名日期:
1943年11月
命名缘由:
以江苏省常州武进县命名
道路旧名:
老靶子路
道路动工日期:
1870年
通车日期:
1870年
路段主要建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沪北会堂旧址


武进路,原名靶子路老靶子路(Range Rd.),是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南部的一条东西向马路。道路东起九龙路,西至河南北路,长1115米,宽12米到18米。该路此前原为公共租界工部局建设的靶场,1870年起改筑成路。




目录






  • 1 历史


  • 2 交汇道路(东向西)


  • 3 优秀建筑及文物


  • 4 现状


  • 5 文献





历史


该路原系一条小河浜名叫穿洪浜。1853年太平军攻克了镇江,该事件极大震动了当时刚开辟不久的上海租界当局。当时,为了自保,在租界定居的外国商人组织起一支民兵武装,名喚上海義勇隊,俗稱万国商团,宣布租界实行武装中立。1870年,租界工部局收编该武装作为租界的武装力量,设立司令部,开始正规训练。为了有能进行训练的场所,当局在当时美租界外的虹口港一带购买了一块土地,作为训练射击的靶场。并且将靶场南面的穿洪浜进行填埋筑路,命名为靶子路。1896年靶场迁走后,靶场改建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察医院(1949年后大楼长期作为虹口区人民政府驻地,即海南路10号,现已完全拆除)。而将靶子路改称老靶子路(即现在的武进路)以区别新的靶子路(后更名为北四川路,即武进路以北的四川北路)。1943年汪伪政府接收租界,改名武进路。当年由于上海火车站的缘故,武进路成为坐黄包车的必经之路,通常人们会说去老靶子路。



交汇道路(东向西)



  • 九龙路

  • 吴淞路

  • 海南路

  • 乍浦路

  • 四川北路

  • 中州路

  • 罗浮路

  • 江西北路

  • 河南北路



优秀建筑及文物


武进路沿路著名建筑包括



  • 武进路86号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

  • 虹口救火会

  • 171号,原上海卫生疗养院分院,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沪北会堂旧址

  • 位于武进路435弄的租界界石

  • 武进路206-296号

  • 560号虞洽卿住宅

  • 400-412号原为英华书馆,今为海军托儿所。

  • 518号,创造社旧址



现状




暮色下的武进路乍浦路路口


在2006年以前,武进路基本保留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风格和情调,道路绿化基本沿用传统的法式梧桐,夏季时分,梧桐树能遮蔽半条马路。道路两旁的房屋除个别地方拆除重建以外,基本保留原样。


2006年,由于上海开建轨道交通10号线,按照设计规划,在四川北路武进路设立了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因而,路口许多房屋纳入拆迁范围,武进路393弄和435弄分别向内拆除10多米(两排房屋左右)。并且由于施工原因,目前,武进路四川北路路口到武进路435弄(永吉里)弄口处采取临时弯曲措施,但竣工后会恢复原样。


此外,武进路上的虹口高级中学因为校址搬迁,已不再武进路处教学。1990年代,由于第一人民医院北苏州路院址日渐狭小,于是在原第一人民医院武进路院址处进行拆除重建,兴建了住院部、门急诊部大楼。



文献










9tG9u5r6uHu R481eMe07h1sOw3wRAlAmyCs2 9KEZPPPlZ v8gDdW 91D2epY9Tc 8,Bw5bprP aZXC43A,iDaVzXMJ
8,Vf31OI7uapE,2d3kxo,IP4AhSNzILDAmbV4,0 EqyMe3zu9g916VhVw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