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席儒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Toney Afong (PP-67-2-005).jpg


陈席儒(1859年-1936年)英文名Toney Afong(东尼·阿方),祖籍广东省香山县(今珠海市前山梅溪村)人。美国华侨、香港工商界人士。[1]



生平


陈席儒是华侨商人陈芳的次子。陈席儒在3岁时被陈芳带回家乡,入中国的学堂学习。11岁时,回到美国夏威夷,入埃奥兰尼学校,和孙中山是同校同学。毕业后,陈席儒入美国耶鲁大学,结识了留学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乡唐绍仪,二人交好。陈席儒毕业于耶鲁大学后,回到夏威夷檀香山帮陈芳办理商务事宜,后来在檀香山为华人子弟开办了英文学校。[1]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陈芳结束了在夏威夷的生意,返回家乡定居,陈席儒随父亲归国,途经香港时受正在香港学医的孙中山的接待。同年,陈席儒、陈赓虞资助孙中山一百万港币,创办了陈少白主持的《中国日报》。陈芳退休之后,将香港、澳门的生意移交给陈席儒、陈赓虞兄弟打理。陈席儒任香港道格拉斯轮船公司总经理、香港中日银行董事长,在广东省也有不少投资。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两广总督岑春煊奉清廷之命将粤汉铁路收归官办,遭到反对之后,乃使用武力将对抗该决定的股东代表黎国廉下狱,商民一片哗然。陈席儒、陈赓虞等人都是粤汉铁路的大股东,乃组织广东及港澳的股东们反抗,成立了粤汉铁路股东维持路权会,向清政府发出函电,为商民争取权益。他们的抗争持续了两年,直至岑春煊调离广东。[1]


陈席儒同孙中山、孙眉、陈少白联系密切。民国10年(1921年),孙中山重建广东军政府时,陈席儒资助了二十万元,充实军政府的财政。陈席儒同陈炯明也颇有情谊,民国11年(1922年)陈炯明发动六一六事变后,一度推举陈席儒出任广东省省长。陈炯明遭到驱逐后,陈席儒随之赴香港。后来,陈席儒因为不满陈炯明的所作所为,乃回到澳门隐居,和已离开政坛的唐绍仪多有来往。[1]


民国25年(1936年),陈席儒病逝。[1]



家庭


陈席儒育有2子1女。其中,长子陈永善曾任津浦铁路局局长、广东江防司令、石井兵工厂厂长,获授陆军少将衔。[1]



参考文献





  1. ^ 1.01.11.21.31.41.5 陈席儒,香山人物数据库,于2012-6-12查阅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2.






VHJGqAaOC9waR
D j,hMKcVpyVWXY4TYEpQD xKsgYOjThVJvcz1 AKh g5FujyH,Ht1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