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張藩
親藩
61萬9千石
尾張藩(日语:尾張藩/おわりはん Owari han */?)是日本江戶時代的一個藩,是江戶幕府御三家之一。位於美濃國以及尾張、三河及信濃部份領域,藩主是尾張德川家。居城是名古屋城,明治時代初期稱作名古屋藩。石高為61萬9500石,為御三家最高。61萬石包括了美濃國47萬石、尾張國13萬石、三河國5千石、近江國5千石及攝津國200石,此外信濃國未曾有無石高的領地。
目录
1 歷史
2 歷代藩主
3 家臣
3.1 附家臣
3.2 重臣
4 支藩
4.1 梁川藩
4.2 高須藩
4.3 川田久保松平家
5 參考資料
歷史
尾張藩的前身是清洲藩。1607年因松平忠吉病逝後無子繼承而被廢藩。而德川家康九男德川義直以47萬2344石入主清洲,並開始建造名古屋城而立藩[1][2]。1619年加封至56萬3206石。1671年加封至61萬9500石。因義直年幼,初期安排了家康時期老臣協助藩政,協助藩內米產增加,開發新田,設立年貢制度,確立了藩政的基礎。
第二代藩主光友實行寺院政策,重建寺院,導致藩政變得緊張。在光友之後的藩主實行節儉令,使藩政收入出現盈餘,不過出現天災,藩政惡化。
第六代藩主繼友,有望在第七任家繼早逝後成為第八任幕府將軍,不過繼承將軍的人選是紀州藩主吉宗。
第七代藩主宗春對幕府實行節儉政策進行批評[2],與吉宗的政策對立。在名古屋城大舉建設,積極發展商業,鼓勵發展娛樂事業,初時帶來了經濟的收益。隨著藩收入出現赤字,1739年吉宗決定將宗春拘禁在名古屋城三丸,並解任藩主一職。第八代藩主宗勝收縮對藩的支出,獎勵學術並設立學問所,此外成功治水,被稱為尾張藩中興之祖[2]。
第九代的德川宗睦繼續了宗勝的政策,藩政收入一度好轉,但又因天災而財政惡化。1783年創立藩校明倫堂。宗睦在1799年過身後,因兒子已去世,導致義直的直系血統滅亡。
1800年1月第十任藩主由一橋德川家齊朝繼承。第11代藩主齊溫、12代藩主齊莊及13代藩主齊臧均是將軍家齊的兒子。第十四代藩主因藩內反對養子繼承藩的聲音,決定由高須藩藩主德川慶恕(後改名為慶勝)繼任尾張藩。新的藩主改革人事,成功執行藩政改革,但是遇著安政大獄,一橋派的勢力遭到打壓,慶勝被迫隱居,不過慶勝仍然掌握實權[3]。直到十六代藩主義宜時慶勝隱居,藩主取回實權。
1868年,鳥羽伏見之戰幕府軍戰敗後,尾張藩決定倒幕,在御三家當中唯一與幕府對立的親藩。1869年第十四任藩主慶勝復出成為尾張藩第十七任藩主。
1870年與支藩高須藩合併。1871年因廢藩置縣成為名古屋縣,經合併後成為愛知縣的一部份。
歷代藩主
德川義直(1607年-1650年)
德川光友(1650年-1693年)
德川綱誠(1693年-1699年)
德川吉通(1699年-1713年)
德川五郎太(1713年)
德川繼友(1713年-1730年)
德川宗春(1730年-1739年)
德川宗勝(1731年-1761年)
德川宗睦(1761年-1799年)
德川齊朝(1799年-1827年)
德川齊溫(1827年-1839年)
德川齊莊(1839年-1845年)
德川慶臧(1845年-1849年)
德川慶恕(1849年-1858年)
德川茂德(1858年-1863年)
德川義宜(1863年-1869年)
德川慶勝(1869年-1871年)
家臣
附家臣
- 成瀨家(犬山城3万5千石、犬山藩)(愛知縣犬山市)
- 竹腰家(今尾城3万石、今尾藩)(岐阜縣海津郡)
重臣
渡邊半藏家(1萬4千石)- 渡辺新左衛門家(藩内500石、名古屋城代)
石河氏(美濃駒塚領1万石家老)維新後男爵- 山村氏
- 千村氏
志水氏(尾張大高領1万石・家老・藩主外戚)
大道寺氏(藩内4000石・城代家老)
織田氏(藩内4000石、國老)- 橫井氏(赤目領)
- 山澄氏(藩内5000石・城代家老)
- 瀧川氏
支藩
尾張藩的支藩有陸奧國梁川藩及美濃國高須藩。
梁川藩
梁川藩位於岩代國伊達郡,1683年立藩,石高三萬石。自第四代通春(後改名為宗春)繼承尾張藩而廢藩。
高須藩
高須藩位於美濃國石津郡,1700年立藩,藩主義行是光友次男,石高3萬石。1870年與尾張藩合併而廢藩[4][2]。
川田久保松平家
1693年,松平光友13男松平有著獲封5000石。1694年增至1萬石。1711年獨立,1732年松平友淳繼承高須松平家而斷絕。
參考資料
^ 名古屋市博物館 尾張藩成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07-01.
^ 2.02.12.22.3 尾張藩實體. [2008-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1).
^ 德川慶勝事典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5-01-20.
^ 歷史民族資料館 高須藩
- 尾張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