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革命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光荣革命

Prince of Orange engraving by William Miller after Turner R739.jpg

奥兰治亲王 率领荷兰军队在英格兰南部的托贝登陆。

日期
1688–1689年
地点
 英格兰
参与者
议会派:辉格党、托利党
英格兰圣公会
 荷蘭共和國
结果


  • 詹姆斯二世被罢黜,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共冕为英国君主

  • 詹姆斯党人苏格兰起义爆发英语Jacobite rising of 1689

  • 詹姆斯党爱尔兰战争爆发英语Williamite War in Ireland


  • 大同盟战争爆发,英格兰及苏格兰加入大同盟同法兰西开战,而法国则支持詹姆斯党与其在不列颠群岛展开抗衡


  • 1689年权利法案签署



光荣革命英语:Glorious Revolution)是英国一场政变,導因於英国國王與英国国会權力之爭以及基督教新舊教(英國國教會及天主教會)之爭,发生於1688年到1689年。


英国国会辉格党、托利党信奉新教(英國國教會)之黨人們聯合起義;將信奉舊教(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国王罷黜,改由詹姆斯之女玛丽二世與夫婿威廉三世,兩伉儷君主共治英国。





詹姆斯二世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诺曼底公爵





威廉三世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stadtholder of Gueldres, Holland, Zealand, Utrecht and Overijssel.





玛丽二世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女王




目录






  • 1 簡介


  • 2 外部影響


  • 3 参考文献


  • 4 参见





簡介


1685年,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規矩,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任职。此后进而任命更多天主教徒到英國政府部门、教会、大学担任重要职务。


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信仰自由宣言”(Declaration of Indulgence,或譯Declaration of Liberty of Conscience)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仰自由,并命令英國國教會的主教在各主教区教坛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普遍反对。同时詹姆斯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因此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從此與寶座絕緣。当时掌握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避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斯二世罷黜。罷黜詹姆士国王之后,7月由辉格党和托利党七位名人(不朽的七人英语Immortal Seven)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其女儿玛丽之夫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入主英國王寶座。


1688年11月5日威廉率领1.5万人,400艘运输船,53艘军舰在托贝登陆。詹姆斯二世仓惶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后经威廉伉儷同意,詹姆斯二世流亡法国。


议会重掌大权后,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退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國會向威廉提出《权利宣言》。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宣言提出的要求。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由於这场革命并未产生死傷(即沒有流血——“bloodless”),故称「光榮革命」。至此,代表民意之英格蘭國会與代表君主絕對權力之英國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但是,不流血只限於在英格兰的土地上,詹姆斯逃亡法國後,蘇格蘭與愛爾蘭面對國王易位的大事變,許多人基於封建法規而效忠詹姆斯二世、反對威廉和瑪麗的奪位,選擇對抗英格蘭大軍。之後威廉三世為了鎮壓反抗,在蘇格蘭與愛爾蘭發生激烈的流血事件,特別是在天主教占多數的愛爾蘭中南部(參見1690年的博因河战役),因此衍生出北爱尔兰问题,至今仍困擾著英國。




威廉三世與詹姆斯二世間的激戰——愛爾蘭的博因河戰役(1690年7月12日)



外部影響


这场革命与欧洲大陆上的大同盟戰爭密切相关,可以被看作该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光榮革命後因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立刻決定,幫助被廢的詹姆斯二世復位,並在18世紀上半,斷續的支援詹姆斯党奪取英國王位。所以英國被威廉三世及輝格黨勢力輕易地帶入反法戰爭當中,英國的反法情緒從此飆高不下,光榮革命可以說開啟了1689-1815年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1815年英國最終獲勝後,成為主宰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以國際貿易競爭的角度來看,光榮革命反轉了前三次英荷戰爭(1652-1674)中英國與法國聯合對抗荷蘭的格局,荷蘭商人成為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大股東,而英國則學習並引進荷蘭先進的金融體制,包括學習阿姆斯特丹銀行成立英格蘭銀行、引入國家公債體系,奠定了英國成為全球貿易帝國的基礎。[1]



参考文献





  1. ^ Niall), Fu ge sen (Ferguson,; Niall), 弗格森 (Ferguson,. Di guo : da ying di guo shi jie zhi xu de xing shuai yi ji gei shi jie qiang quan de qi shi. San ban. Xin bei shi: Guang chang chu ban https://www.worldcat.org/oclc/990260509. 2015.07. ISBN 9789869190909. OCLC 990260509.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参见



  • 1689年波士顿起义






4K W Rha8ip,ZWcSko,cSw XslRM5SIuuhxs oo4y9z5maKkzc5xlI6rGdGA,fQjZlLLwx PJHo0AECI,YyHdl
ry ubbOCs d x2db3CCg2E1R,U bbcGUrcZRWWeKV PUoJtE0ZwVrvpWUadWnftLQ xVr8izs rv1 5d1Ne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