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機場






































香港啟德國際機場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Kai Tak

Kai-tak-2.jpg

IATA:HKG-ICAO:VHHX
机场概览
机场类型
民用,商用
營運者
香港民航处
服務城市
香港
啟用日期
1925年1月25日
關閉日期
1998年7月6日
经纬度
22°19′43.80″N 114°11′39.56″E / 22.3288333°N 114.1943222°E / 22.3288333; 114.1943222坐标:22°19′43.80″N 114°11′39.56″E / 22.3288333°N 114.1943222°E / 22.3288333; 114.1943222
跑道


















方向
长度
表面
英尺


13/31
11,122
3,390

沥青

統計數據(1996年)










客流量
29,500,000
货运量
156萬公噸













Hkair.png

本條目為香港航空系列之 一

官方機構
民航處
機場管理局
政府飛行服務隊
香港義勇軍航空部隊
皇家香港輔助空軍



民間飛行組織
香港飛行總會



航空配套
中國飛機服務
港機工程
泛亞太平洋航空服務



香港機場
赤鱲角機場
石崗機場
啟德機場 ( 啟德發展計劃 )
粉嶺機場
沙田機場



香港航空公司
國泰航空/國泰港龍航空
香港華民航空
香港快運航空/香港航空
香港貨運航空
已歇業航空公司



其他香港系列



文化 - 經濟 - 教育
地理 - 歷史 - 政治
香港主題首頁



啟德機場(1925年1月24日—1998年7月6日)是香港一座已停用的民用機場,位於九龍九龍城區。於1962年至關閉期間正式名稱為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啟德國際機場[a]。1998年赤鱲角機場落成後,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並承接後者的「香港國際機場」名稱。


啟德機場運作時為全球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客運量全球第三,貨運量全球第一。然而,極為繁忙的啟德機場座坐落於香港市區,只有一條跑道,而且周圍均屬於高密度樓房,空域狹小,在安全及需求考慮下,香港政府於1989年選址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填海興建新機場。新機場工程歷時8年,於1998年7月啟用,同時啟德機場完成其歷史任務,正式關閉。啟德機場運作時曾經有「全球十大危險機場」的稱號[1]。經過多年的研究及討論,香港政府在啟德機場的原址推出《啟德發展計劃》[2]




目录






  • 1 歷史


    • 1.1 早期發展


    • 1.2 二次大戰期間


    • 1.3 戰後發展


    • 1.4 1980年代以後


    • 1.5 完成歷史任務


    • 1.6 改裝




  • 2 特點


    • 2.1 地理環境


    • 2.2 13/31跑道




  • 3 擴建及搬遷


    • 3.1 噪音




  • 4 服務及設施


    • 4.1 客運


    • 4.2 貨運


    • 4.3 飛機維修


    • 4.4 連接交通


    • 4.5 統計資料




  • 5 意外


  • 6 參看


  • 7 注釋


  • 8 參考資料


  • 9 參考文獻


  • 10 外部連結





歷史




早期發展




1931年12月15日啟德機場發生的大火


20世紀初,何啟爵士和區德先生(又名區澤民)合資經營「啟德營業有限公司」(Kai Tack Land Investment Co., Ltd.),在九龍灣北岸進行填海工程。1914年4月獲得政府批准,1916年工程展開。新填地面積有120英畝,原計劃發展成花園城市住宅區。填海地域以二人合資之公司的名字命名,稱作「啟德濱」(Kai Tak Bund)。1920年完成首期工程、1927年完成第二期工程。但公司其後倒閉,當時政府屬意讓這一大幅空置土地用作機場用途。土地先後成為英國皇家空軍機場、飛行會和飛行訓練中心。


1924年2月,美國人哈利·亞弼(Harry Abbott)向啟德營業有限公司租用了一部份填海土地,開辦飛行學校。1925年1月24日(農曆新年元旦)是啟德首次飛行紀錄的日子。同年香港政府建議保留啟德的土地,以便日後有需要時,作為興建機場之用。香港政府的報告指,啟德一帶的土地是香港可找到的最大面積土地,可供興建跑道及停泊飛機,而隔鄰的九龍灣的海灣則可供水上飛機降落及停泊,因此啟德是最適宜作機場用途之地[3]。亞勃特的飛行學校不久便停辦,而由於啟德營業有限公司無法把土地發展成住宅區,啟德正式被徵用為機場。1927年3月起,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開始在啟德的土地停泊。政府則在同年12月與啟德投資公司達成協議,由政府以港幣1,007,250元購入土地。


政府開始擴充啟德以作為機場用途。1928年,啟德土地上建了一條混凝土下水滑道,供水上飛機在九龍灣升降之用,機場基本工程在1930年完成。同年香港政府正式聘請了首位機場監督,同時並由當時的船政處(Harbour Department)負責管轄各種飛行活動。1934年,亞洲首間飛行學院遠東飛行訓練學校(Far East Flying Training School)在啟德開辦。1935年,首座指揮塔和飛機庫落成。


1936年是香港航空史的重要一年,首間商業航空公司:英國帝國航空公司(Imperial Airways,即英國航空前身)提供來往香港的客運服務。3月24日,第一班定期商業客運航班從檳城飛抵香港。此後,陸續有航空公司加入提供航班服務,包括:泛美航空公司來往三藩市;法國航空公司來往印度支那半島;中國航空公司來往廣州及上海;歐亞航空公司(Eurasia Aviation Corporation)來往北平。1939年,長457米的首條正規跑道落成。這條東西向的跑道稱為13/31跑道,位置於現時新蒲崗一帶。飛機起降時,需要把清水灣道(今彩虹道一段)的車輛截停。當時皇家空軍在啟德機場側,鑽石山大磡村一帶建有一座飛機庫。



二次大戰期間


1941年12月8日,日軍開始進攻香港,並在當日轟炸啟德機場,迅速地把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及設施摧毀。香港在同年12月25日起被日本佔領。日軍在1942年3月擴建啟德機場,招募了數千名工人炸毀古蹟宋王臺所處的聖山,利用得來的石頭在原有的13/31跑道以外建造了一條橫跨清水灣道的07/25跑道。07/25跑道當時長1,371米,在1943年年底建成,機場西北面的九龍寨城石牆,及鄰近的20多條鄉村亦被拆毁。日軍也拆卸了原本的航空大樓。


啟德機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受到盟軍的猛烈轟炸,嚴重損毀。最後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戰後政府為重建啟德機場,剷平了餘下的「聖山」部份,並將宋王臺石碑由餘下的殘石中切割出,移到新建的宋王臺花園展覽。



戰後發展




1946年的啟德機場,可見當時不少水上飛機停泊在九龍灣海面




1960年代的啟德機場




1971年的啟德機場跑道


1946年5月1日,民航處成立,專責管理香港的航空服務至今。同年,香港政府展開尋找新的機場選址的計劃,並初步選定了新界屏山及港島赤柱,但後來兩個選址分別因政治及成本問題,皆被否決[4]。最後,政府於1954年在利氏家族的投資底下將啟德發展成國際機場。


1950年代初韓戰期間,香港成為聯合國軍的後勤基地之一,大批英美軍事人員和軍機軍艦等進出香港,例如曾有美軍飛艇在維多利亞港上降落。當時啟德機場亦設有碼頭供乘坐飛艇或水上飛機的抵港旅客上岸[5]。當時啟德機場候機室及導航等設備簡陋,新型噴射客機無法起降,除緊急情形外機場也未具備夜間升降功能[5]


1955年起,港府着手擴建機場,主要工程包括填海建造一條長2,194米、從九龍灣伸延至維多利亞港的新跑道來取代舊的跑道。這就成為了啟德機場關閉前仍然使用的13/31跑道。九龍灣填海工程於1958年9月完成,跑道於9月12日正式啟用。工程把啟德機場南移,原有跑道一部份被改建成停機坪,北面的部份則興建了新蒲崗工業區及太子道東,舊有跑道則成為房屋協會廉租屋啟德邨及黃大仙徙置區巴士總站,而建於鑽石山大磡村側的一座皇家空軍飛機庫則沒有被拆卸。1959年,跑道燈光系統啟用。


1962年,啟德機場新客運大樓及停車場落成並投入使用,控制塔亦遷至新客運大樓,而舊有的客運大樓則在1965年拆卸。1970年,跑道擴展成2,541米,以應付新一代大型噴射客機的需要。同年4月11日,首班波音747定期航班降落啟德機場,由泛美航空營運。1974年1月7日,機場裝置進場儀表導航系統,讓飛機在惡劣天氣下亦能在13跑道降落,機場使用量大幅增加。跑道在1975年再被填海擴展成3,390米,當時有31家航空公司在香港經營。


1970年代初起,皇家空軍已不再使用啟德機場,啟德成為全民用機場。


1976年,貨運站正式啟用;二次監察雷達亦開始被應用,以加強管制航空交通。同年11月5日,可作超音速飛行的協和式客機首次在啟德機場降落。翌日協和客機經新加坡再度抵港進行正式訪問。當年啟德機場的客運量為400萬人次。


@media all and (max-width:720px){.mw-parser-output .tmulti>.thumbinner{width:100%!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tmulti .tsingle{float:none!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width:100%!important;text-align:center}}



1958年的啟德機場




1971年啟德機場新客運大樓觀景台




1971年的啟德機場停機坪





1980年代以後




1998年啟德機場停機坪,圖中紅色客機為澳洲航空的「Wunala Dreaming」


1982年,機場客運大樓第四期擴建工程完成。同年富豪機場酒店開業,成為唯一在啟德機場附近的酒店。1998年機場搬遷後易名富豪啟德酒店,後又改名為富豪東方酒店。[6]


1986年,啟德機場的全年客運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1987年,政府繼續擴建和改善啟德機場,以在新機場有定案前提高旅客容量。1988年,機場客運大樓第五期擴建及跑道工程一併完成,每年可處理1800萬人次的旅客量,機場入境管制亦全面實施電腦化。


1990年,港府啟動香港機場核心計劃(又名玫瑰園計劃),其中包括在赤鱲角興建新機場,即現在的香港國際機場,但啟德的擴建工程仍未停止。1991年,二號貨運站正式啟用,每年可處理達150萬公噸空運貨物量。政府亦把原位於啟德機場側、新蒲崗對面的警察會俱樂部、香港警察學院及球場遷走,興建東面停機坪。擴建工程於1992年完成,此次擴建多提供了1個商務飛機的停泊區及4個波音747-400飛機的停機位。南面停機坪的擴建則在1994年完成,為波音747飛機額外提供了11個停機位。擴建後每年可處理2400萬人次的旅客量,亦是啟德機場最後一次大型擴充工程。


1996年,啟德機場在國際客運量方面,位居全球最繁忙機場的第三位,處理了2950萬名國際旅客;而在國際貨運吞吐量方面共處理了156萬公噸來自世界各地的貨品,是為全球首位。[7]



完成歷史任務




1998年法國航空一架將降落啟德機場的波音747飛越九龍城上方




1998年一架於啟德國際機場作最後進場的波音777飛越九龍城區樓房上空




關閉當天(7月6日)早間的啟德機場,拍攝自巴黎飛往香港的CX260號班機




前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後來改作多個紀律部隊共用的行動基地









外部视频链接

启德机场关灯仪式的直播报道

YouTube

优酷网

1998年7月5日晚上,香港啟德國際機場終於結束73年的歷史任務。最後一班在啟德國際機場降落的航班,為當晚11時38分由重慶江北国际机场抵港的港龍航空KA841號班機(A320-200);而最後一班在啟德國際機場起飛的定期航班,則是7月6日深夜0時02分起飛,從香港啟德國際機場前往倫敦希斯路機場的國泰航空CX251號班機(B747-400),從啟德機場起飛的最後一架飛機則是於7月6日凌晨1時05分起飛,從啟德機場調機至赤鱲角機場的國泰航空3340號班機(A340-300)。


最後一班航機飛離啟德國際機場後,機場的搬遷計劃全速進行,所有停泊在啟德國際機場的29架飛機全部飛往赤鱲角機場。當所有飛機都離開了啟德國際機場後,當時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民航處處長施高理(Richard Siegel),利氏家族成員在啟德國際機場控制塔內主持了機場跑道關燈儀式。1時17分,處長施高理以「Goodbye Kai Tak, and thank you!(再見啟德,謝謝你!)」作告別之話,按動按鈕熄滅跑道全部燈光,正式替啟德國際機場歷史畫上句號。機場客運大樓離境及接機大堂則由警員進行清場,而部份可在新機場使用的設備亦通宵搬運到赤鱲角。7月6日早上6時30分,機場完成遷移,新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正式開始運作。7月10日,原為保障啟德國際機場航道安全而訂立的建築物高度限制正式撤銷,九龍區的建築物高度不再受到限制。



改裝


啟德國際機場關閉後,機場客運大樓並未立即拆卸,而是改作政府部門辦公室,並易名為啟德政府大樓。客運大樓的出境大堂則以短期租約形式作商業用途,成為汽車展銷廳、小型賽車場、士碌架台球場地、遊戲機中心、保齡球場等。啟德機場的跑道及停機坪等露天地方,則作為高爾夫球場、燒烤場、「大笪地」跳蚤市場及一些大型活動,如嘉年華及風箏比賽等的舉辦場地。啟德機場的跑道也可以使用為遙控飛機的跑道。


1998年10月26日,政府開始在啟德國際機場北停機坪的3個位置清拆建築物,並開始除污工程,清除跑道地底下面積約11公頃的有毒油污。這些油污是長年累積的飛機燃料滲入地底而造成的,除污工程是香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同類項目。工程於2001年完工。客運大樓、停車場及而接駁富豪機場酒店(現易名「富豪東方酒店」)與客運大樓的行人天橋最後在2003年12月至2004年1月期間拆卸,而原來連接太子道東東行線和客運大樓平台的兩條行車天橋則保留,以便將來改建成連接啟德新發展區的道路。同時,以下機場設施獲保留並改變用途:



  • 機場客運大樓指揮塔-原件保留,將來覓地重建

  • 機場警署-改作警務處啟德行動基地,現已拆卸,並正重建為啟德警署兼東九龍總區警察總部

  • 富豪機場酒店-易名為「富豪啟德酒店」繼續經營(其後再易名為「富豪東方酒店」)

  • 空運二號貨站(1992年落成)-改建為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


  • 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大樓-改作多支紀律部隊共用的行動基地,現已拆卸,並將重建為啟德醫院

  • 位於祥業街的海事處導航雷達塔-暫時保留,後於2016年10月拆除,地底興建東南九龍T2主幹道的隧道,地面為啟德醫院地盤範圍[8]

  • 兩座機場消防局-暫時保留(位於啟福道的前機場消防總局,於2008年10月18日下午1時23分發生三級火,焚燒至同日下午2時40分,全幢建築物付之一炬[9]。)



特點



地理環境




赤鱲角機場和啟德機場的位置圖




啟德機場平面圖




鳥瞰啟德機場(攝於2007年)


啟德機場位於香港市區之內,九龍半島東岸,維多利亞港之濱。機場範圍以外是九龍城鬧市,三面環山。機場北面及東北面約10公里外的山高度達2,000英尺(600米);東面的山距離跑道更只有5公里。機場南面是維多利亞港,而海港外不足10公里之處,則又是香港島上1,700英尺(520米)左右的高山。只有機場的西面、以及跑道東南方向對正的鯉魚門峽角沒有高山阻擋。



13/31跑道





從獅子山山頂遠眺啟德機場跑道(攝於2008年)




啟德機場跑道(攝於2009年)




啟德機場跑道(攝於2011年)




啟德機場跑道(攝於2017年)


啟德機場只有一條伸入維多利亞港內的跑道,在九龍灣填海而成。飛機升降方向分別為136°及316°,所以名為「13跑道」及「31跑道」。


13/31跑道(讀成「一三三一」跑道)稱謂源自國際航空界的習慣。一條跑道可供飛機以相反方向成180°的方向升降,跑道數字以其方向的角度捨去最後一位而成,而第2個數字亦可以首個數字加18計算(即180°),而啟德機場的兩個跑道方向則份屬136°及316°[10]。13跑道選擇建造的方向,主要是由於其東南方向的鯉魚門沒有高山阻擋。


13/31跑道曾多次加長,機場關閉前長度為3390米。在跑道與東面觀塘之間有一條狹窄的水道相隔,而跑道的盡頭就是高山和民居(最接近民居的垂直距離約300英尺)。機師在降落時,看到格仔山上的巨型方格,就要把飛機轉向,準備降落。由於地理環境的局限,令飛機升降啟德頗具挑戰性,再加上機場附近因山多而經常出現風切變,使啟德機場有「世界十大危險機場」之稱。不過,亦由於同樣理由,使航空公司通常都只會派具豐富經驗的機師駕駛前往香港的航班,所以機場營運以來,絕少發生大型空難事故。除外,其独特的机场地理环境甚至成為日本航空管制遊戲《我是航空管制官》的招牌,被稱為傳說中的機場,認為抵港時的急迴旋降落非常有魅力。[11]


獨特的降落方式和機場的特殊環境,讓啟德機場的13跑道世界知名。在13跑道着陸對機師來說是與別不同及頗具挑戰性;而對乘客來說,這亦可算是頗為刺激的體驗。由於香港的盛行風為東風,年中使用13跑道降落的機會比31跑道為多。要在13跑道降落,飛機先從長洲附近向西(航向270°)飛行並開始下降,繞過大嶼山西端轉向東北(航向45°),然後在大嶼山沙螺灣以北改向東(航向88°)進場,經過維多利亞港西部海港,進入建築密集的西九龍上空。13跑道的這段向東航程自1974年起設有儀錶導航系統輔助(Instrument Guidance System;和31跑道所設的儀錶着陸系統類似,但不帶領至着陸)。當飛機到達九龍仔格仔山附近,機師便要靠目測右轉47°,對準伸進海港的跑道着陸。格仔山在九龍仔公園附近的小山崗上,塗以紅白兩色,晚間以燈光照明。飛機在這裡轉彎時高度不足1000英呎(300米),離着陸點更只有1.4海里(2.6公里)。倘若海港內吹的是強勁東北風,飛機還要實施側風着陸。當颱風吹襲香港的時候,港內吹的是強度不穩定的陣風,下降便更為困難。而且跑道三面環海,左面很接近滑行道,靠近的一方雖為陸地,但不遠處卻滿佈樓房。


對機上的乘客、特別是坐在機艙右邊靠近窗邊的乘客而言,飛機降落時就恍如是飛錯了航道一樣。可以感覺到飛機與地面距離越來越近,地面位於深水埗及旺角的擠迫街道、多層樓房及行人已一一清楚可見,但前方卻未見跑道蹤影。後來兩旁的建築物似乎快要撞到機翼,有時更可以清楚看見民居內的電視畫面、或天台上晾曬衣物的顏色。此時飛機正在九龍城上空轉彎,跑道也正在前方出現。數秒以後,起落架已接觸到陸地,飛機已降落在海港中央的跑道。


對居住在航道之下的九龍城居民而言,曾經流行過一句誇張的說話,說是只要在大廈高層拿着晾衫竹便可以把飛機捅下來。


另一方面,飛機從31跑道向九龍城方向起飛則是另一奇觀。當飛機向鯉魚門方向滑行至跑道末掉頭準備起飛時,機師眼前只有前方數以千計的高樓大廈和海拔1300英呎(400米)高的獅子山和筆架山。飛機剛起飛的時候,機師便要將爬升不久的飛機轉向西飛,以免直撞山。31跑道因受到九龍城樓宇的限制,故實際滑行距離比13跑道短,對航機起飛爬升率的要求亦更高。因此,原定由13號跑道起飛、載滿乘客、貨物和燃料、並達到最大起飛重量的航機,如果在起飛前因風向改變而需要改用31號跑道,就需要返回泊位、卸掉部份貨物以維持較高的爬升力。




位於九龍仔公園附近的格仔山是引領航機進場的導航設施


啟德機場位於市中心,部份導航及雷達設施需要建於市區之內。除了九龍仔格仔山及九龍仔公園外,13跑道的飛機進場導航燈建於衙前圍道43號樓宇的天台上,該幢樓宇曾開設屬漢寶集團的漢年酒樓(該樓宇已於2012年拆卸)。在九龍灣海旁觀塘繞道側亦設有一座塔型圓形雷達。



擴建及搬遷


香港空運及客運增長迅速,啟德機場在1990年代的設計乘客量為每年2,400萬,但它關閉前的實際客量卻達到2,800萬,再加上150萬公噸貨物,以國際客運量屬全球第3,貨運更達全球第1。


但是啟德機場只有一條跑道,平均每小時要升降班機達36次,繁忙時間接近每分鐘一班,已是安全考慮下之極限。而且,跑道與滑行道距離過近,任何意外都可能令機場癱瘓;航道之下為人口密集的住宅區,遇上嚴重意外時後果堪虞。


早期的啟德機場和住宅區相距還比較遠,但隨着住宅區和機場不斷擴展,機場的位置和住宅區變成只被太子道一街之隔。到了1980年代,啟德四周已經再無發展空間。啟德用盡各種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擴展至65個停機位,當中只有8個直接靠在客運大樓旁。機場無論是起降時間、停機位等都到使用的極限,航空公司要開設從香港到新目的地的航班也比較難。


1980年代初期,政府已經就機場發展進行研究,考慮在香港境內各個地方興建新機場的可能。1980年代末,商人胡應湘曾經建議在南丫島及大嶼山之間以人工島方式興建機場。基於當時香港的前途因為主權問題未見明朗,因此沒有落實興建方案,而改為盡量擴建啟德以暫時容納需求,直至1990年方才決定興建新機場,選址大嶼山西北面的赤鱲角。新機場於1998年7月6日啟用時,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不少設備、器材等在午夜後才從舊啟德搬遷往新機場,停泊在啟德機場的飛機也要飛到新機場。



噪音


噪音是啟德機場的一個重要環境問題,飛機升降帶來的噪音影響區域甚為廣泛,包括鄰近啟德機場的深水埗、九龍塘、九龍灣、九龍城、觀塘、旺角、以至港島東區。由於噪音問題,在深夜至清晨時間禁止航班升降,使啟德的航班起降數目設有一定上限。香港政府在1995年3月實施加強消減噪音措施,1995年11月,消減噪音措施再度加強。1997年6月則裝設飛機噪音及飛行航道監察系統、開設飛機噪音投訴熱線,以減低飛機噪音對居民的滋擾。[12]



服務及設施


1946年起,啟德機場由香港政府屬下民航處直接管理及營運。



客運




啟德機場客運大樓離境大堂




離境大堂牆上有世界地圖和顯示大城市時間的時鐘




啟德機場客運大樓接機大堂


客運是啟德機場最主要的功能。啟德機場啟用後設有一座較簡陋的客運大樓。1962年新客運大樓及停車場落成,並於1965年拆卸舊客運大樓。新客運大樓經多番擴建,使用至1998年關閉為止。


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離境大堂,設有航空公司登記櫃枱及多塊自動翻牌式航班顯示板;禁區內則設有入境處出境櫃位,保安檢查設施及免稅品店。離境大堂中央部份有一條通往上層瞭望台的樓梯,該處成為不少團體出發前拍攝團體照片之地。離境大堂上一層設有多家食肆,當中美心集團經營美心閣酒樓及弁慶壽司,另設有「世界之窗」自助快餐店。離境大堂亦設有一個小型綜合宗教祈禱室。


客運大樓下層為接機大堂,大堂設有麥當勞快餐店及找換店等設施,並有通道通往南面大樓外的有蓋的士站及機場巴士站。下層禁區內設有入境處入境檢查櫃位及多條行李輸送帶。客運大樓側設有停車場,並有通道通往行人隧道連接九龍城,及行人天橋連接富豪機場酒店(今富豪東方酒店)。


經過多番擴充後的啟德機場,關閉前共有32個登機門;當中只有8個連接登機橋,主要供大型客機如波音747使用。使用其他登機門的乘客需要步行至地面轉乘連接巴士,到戶外之停機坪,再使用樓梯登機。


客運大樓頂層設有瞭望台,在1960年代至1979年,送機人士可在瞭望台觀看親友登上飛機。啟德機場的控制塔設於客運大樓頂層最高位置,可俯瞰整個機場停機坪及跑道的情況。



貨運


除客運外,貨運亦是啟德機場的另一主要用途,對香港的貿易及製造業帶來不少貢獻。啟德機場設有兩個空運貨站,首個貨運站於1976年5月落成,第二期擴建在1984年4月落成;第二空運貨站則建於九龍灣,於1991年3月落成,全部由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經營,並在香港政府的專利協議下營運。1993年香港空運貨站處理的空運量超過100萬公噸,處理能力屬全球最高,理貨失誤率卻是全球最低之一。1997年,香港空運貨站的年處貨量已超過150萬公噸。



飛機維修


1950年代起由香港飛機工程公司獨家提供飛機維修服務。香港飛機工程公司除了提供運轉過程中的小維修外,亦提供機體、引擎定期檢修,以及機身內部改裝等服務。



連接交通






全景圖—左起:機場富豪酒店、啟德機場停車場、的士站、德高道、客運大樓及控制塔、機場巴士站



啟德機場位於九龍區市中心,交通方便。政府沒有特別為啟德機場興建高速公路或鐵路,通往啟德機場的主要道路包括太子道、觀塘道、東九龍走廊及後期興建的觀塘繞道;太子道建有行人天橋及隧道連接機場。現在已經改稱為啟德隧道的機場隧道則穿過機場跑道之下而走,連接九龍灣與土瓜灣的交通。機場隧道內設有一個通往機場的出口,連接宋皇臺道及世運道,再通往客運大樓。


啟德機場內的多條道路名稱都和航空業相關,部份街道的英文名字來自飛機型號:




  • 啟達道 Arrivals Road


  • 彗星道 Comet Road(哈維蘭彗星型)


  • 協調道 Concorde Road(協和飛機)


  • 康維道 Convair Road(美國飛行器製造公司-康維爾)


  • 德高道 Dakota Drive(道格拉斯C-47達科塔)


  • 電星道 Electra Drive(洛歇L-188伊萊克特拉)


  • 天威道 Skymaster Drive(道格拉斯C-54空中霸王)


  • 三星道 Tristar Avenue(洛歇L-1011三星)


啟德機場關閉前設有多條機場巴士線路,啟德機場外的太子道東亦有超過30條一般巴士線路來往香港及九龍各地。




國泰航機降落情景。圖下紫色樓宇為真善美邨。






























































































路線號
起訖點
營運公司
取消日期

5A
啟德機場


尖沙咀碼頭

九龍巴士
1975年6月16日[13]

25
啟德機場(貨運站)


尖沙咀碼頭
1985年7月8日

757
啟德機場


荃灣(悅來酒店)

城巴
1992年年底

A1
啟德機場


尖沙咀

九龍巴士
1998年7月6日

A2
啟德機場


港澳碼頭

A3
啟德機場


銅鑼灣

A4
啟德機場


中港碼頭
1991年5月1日

A5
啟德機場


太古城
1998年7月6日

A20
啟德機場


中環(交易廣場)

中華巴士

A7
啟德機場


九龍塘地鐵站

九龍巴士

A8
啟德機場


太子地鐵站
1995年2月14日[14]

A9
啟德機場


九龍塘地鐵站
1991年6月12日[15]


統計資料



  • 客運大樓建築面積: 66,000 平方米

  • 滑行道總長度: 7,100 米

  • 停泊位置: 65個

  • 登機門: 32個

  • 登記櫃檯: 200個

  • 行李輸送帶: 12條

  • 停車場泊車位: 1,732個



意外




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圖右)周邊是九龍城的高密度住宅區及山嶺


啟德機場地理環境特殊,飛機升降在此並不容易,然而在此發生的嚴重意外極少。除了因為飛機場管理得宜外,亦因為飛機師都視在啟德機場升降為特別挑戰而加倍留心。航空公司對在香港起降的飛機師的要求亦特別嚴格,只會交由具備足夠經驗的飛機師擔任。部分航空公司更會要求飛機師事先在飛行模擬器加倍訓練,以熟習啟德機場的環境。


以下簡述啟德機場比較嚴重的意外事故(以下資料一律來自文匯報):



  • 1941年9月21日,中國航空公司一架DC-2降落啟德時衝出機場外的西貢道並撞毀一幢民房,機身嚴重損壞但無人死亡。

  • 1946年9月25日,一架準備前往越南西貢(今胡志明市)的英國皇家空軍C-47運輸機在惡劣天氣下,由舊31跑道往獅子山方向起飛後於九龍塘墜毀,19人死亡。

  • 1947年1月25日,一架菲律賓航空杜格拉斯C-47A-25-DK飛機嘗試降落啟德機場但不成功。其後,殘骸在柏架山被發現[16]

  • 1949年7月11日,前香港航空公司一架前往廣州的DC-3在啟德起飛時機件故障,無人死亡。

  • 1951年3月11日,一架太平洋海外航空(Pacific Overseas Airlines)的C-54飛機於機場起飛後撞向筆架山,26人死亡。事件因能見度低及機師出錯而起。

  • 1951年4月9日,暹羅航空一架DC-3因機師出錯及天氣惡劣,在着陸前失控衝落海中,16人死亡。

  • 1953年7月27日,皇家空軍一架自新加坡出發的赫士廷斯式(Hastings)運輸機,降落啟德舊13跑道時過早着地,飛機撞毀跑道頭的莆崗民房。一名村民當場撞死,飛機鏟進跑道後着火,全機40人生還。

  • 1955年4月11日,印度航空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一架洛歇星座型飞机执行包机任务,原定乘载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在启德机场停留期间,台湾间谍成功潜上飞机放置定时炸弹。飞机在接近印尼海岸时爆炸,机上除3名机员生还外,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难。炸弹安放者随即逃往台湾。

  • 1958年8月31日,美國空軍一架自沖繩抵達香港的C-54軍機,降落舊31號跑道時撞毀舊13/31跑道與07/25跑道的交匯處,無人傷亡。飛機殘骸阻礙飛機升降,當局需提早啟用原定於翌日開放的新13/31跑道。

  • 1965年8月24日,一架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洛歇C-130大力士型運輸機,從13跑道起飛後失控衝入海港沉沒。事件造成59人死亡,是啟德最嚴重的意外。

  • 1967年6月30日,泰國國際航空601號班機的一架Sud Aviation SE210客機在颱風吹襲期間降落,最後滑出跑道墮海,造成14死56傷。事件歸因於天氣及人為錯誤。

  • 1967年11月5日,國泰航空033號班機(康維爾CV-880噴射機)起飛失敗,衝出跑道墮海,1死40傷。

  • 1977年9月2日,一架前往泰國曼谷的英國環子午線航空CL-44貨機(航班編號3751)起飛後不久引擎着火,在橫瀾島對開海面墜毀,機上4名機員無一生還。

  • 1980年2月7日,一架台灣中華航空波音747客機降落時因機尾擦地損傷機尾蒙皮。因為中華航空工程師維修不當,在2002年5月25日釀成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

  • 1983年10月18日,一架德國漢莎航空波音747貨機起飛時發動機故障,放棄起飛後衝出跑道草坪,起落架斷裂並撞毀引擎,3名機員無恙。航機最終在香港飛機工程公司重修後成功復飛。

  • 1988年8月31日,中國民航301號班機一架三叉戟客機在惡劣天氣下於31跑道降落時觸及跑道進場燈,隨即衝出跑道並墮海,機身斷成兩截,造成7死14傷。

  • 1993年11月4日,一架中華航空605號班機波音747-400客機,在颱風中降落時衝出13跑道。當時陣風達到烈風程度。飛機當時未能穩定下降,但機長仍然堅持繼續着陸而不選擇重飛。最後飛機著地後未能停定,衝入海中,造成23人受傷。

  • 1994年3月23日,俄羅斯航空593號班機空中巴士A310客機由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飛赴本港啟德機場時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墜毀,機上75人全部罹難。

  • 1994年9月23日,一架香港政府租用作遣返越南船民的印尼佩利塔航空(Pelita Air Service)洛歇L-100-30大力士型運輸機完成任務後回港,再返回雅加達,豈料在13跑道起飛時,因滑門控制折斷,失控墜海,造成6死6傷。



參看



  • 民航處

  • 啟德

  • 啟德隧道


  • 石崗機場:香港第二座飛機場。


  • 粉嶺機場:香港建造的第三座機場。


  • 沙田機場:香港第四座飛機場,於1970年代初期拆毀。


  • 香港國際機場:香港第五座機場,位於赤鱲角。


  • 啟德發展計劃:啟德機場於全面拆卸後的原址發展計劃。



注釋






  1. ^ 拆卸前的啟德機場多層停車場上標示有「香港啟德國際機場」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





參考資料





  1. ^ 飞行员的噩梦:盘点世界10大危险机场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7-14. 新浪文史


  2. ^ 再見啟德機場 頭條日報 頭條網 - 圖說往昔


  3. ^ 趙雨樂/鍾寶賢,《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一:九龍城》,三聯書店,ISBN 962-04-1970-7


  4. ^ Hong Kong's Port and Airport Development Strategy, 1991


  5. ^ 5.05.1 高添強 黎健強. 任秀雯, 编. 《彩色香港1940s-1960s》.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 頁39-41. ISBN 978-962-04-3378-8. 


  6. ^ 討論-討論文庫-已消失及曾更名的酒店,香港地方


  7. ^ 啟德機場13跑道IGS降落飛行程序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03-10-18


  8. ^ T2主幹路項目範圍[1]


  9. ^ 2008年一場三級大火燒毀整棟建築[2][3]


  10. ^ 《啟德機場1925 - 98》,香港民航處網站


  11. ^ 遊戲官網介紹


  12.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1997年),《1997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經濟局工作進度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13. ^ 只於1975年短暫將總站設於啟德機場,同年6月已遷至九龍城(盛德街)。


  14. ^ 1991年6月12日的士發起暫停營業行動,九巴開辦本線疏導往來機場的人潮,其後此線轉為農曆新年特別路線。


  15. ^ 當日的士發起暫停營業行動,九巴於當日下午開辦本線疏導往來機場的人潮。


  16. ^ Accident Description - Aviation Safety Network




參考文獻



  • 《香港航空百年》,宋軒麟,三聯書店,ISBN 962-04-2188-4

  • 《從啓德出發》,吳詹仕,經濟日報出版社,ISBN 978-962-678-456-3

  • 《再看啟德.從日佔時期說起》,吳邦謀,共和媒體,2009。ISBN 978-988-17500-4-4

  • 《香港年報 1998》,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ISBN 962-02-0261-9

  • 《Airport of the Nine Dragons: Kai Tak, Kowloon》,Eather, Charles Edward James,Surfers Paradise: ChingChic Publishers,ISBN 0-9586746-0-4(英語)

  • 《Beyond Lion Rock: The story of Cathay Pacific Airways》,Gavin Young,ISBN 0-09-173724-9(英語)

  • 《Wings over Hong Kong: a tribute to Kai Tak: an aviation history 1891-1998》,Odyssey,ISBN 962-217-542-2(英語)

  • 《世界民航雜誌》,1998年7月號

  • 香港《蘋果日報》,1998年7月6日/7月7日

  • 《民航(飛機噪音)條例》,香港法例第312章

  • 《香港機場(規例)條例》,香港法例第292章(已於2002年廢除)

  • 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網頁 [4] (1997年) [5](1993年)



外部連結













  • 香港飛行總會

  • 牛池灣文娛中心:啟德文化博物館


  • 香港航空青年團:香港航空歷史(英語)


  • Phil Parker - Air Traffic Controller, Kai Tak(英語)


  • CPA Virtual(英語)

  • 啟德機場13跑道IGS降落飛行程序

  • FAREWELL,啟德!


  • 啟德機場歷史:helis.com(英語)

  • 共建維港委員會:啟德規劃檢討

  • 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469CL- 在啟德機場原址進行的九龍東南發展計劃

  • 土木工程拓展署:現有工程


地圖


  • Google Map:啟德機場衛星圖(2008年)

  • 中原地圖:啟德機場圖

  • Hongwrong.com 照片

  • 拓展署:啟德發展大綱總圖

  • 啟德航圖


相片和影像


  • 解密百年香港 - 啟德謎夢


  • Airliners.net啟德機場相片(英語)

  • 香港地方討論區:清拆中的啓德客運大樓


  • Paul Ashford的關於啟德機場網頁(英語)

  • 飛機降落啟德機場的模擬影片2

  • 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啟德國際機場的歷史圖片

  • 啟德機場早期空中照片


  • 啟德最後一張:攝影集(英語)

  • 啟德機場照片 airchive.com

  • 2002年時的啟德

  • H.M.S. Nabcatcher (RNAS. Kai-Tak) 英國皇家海軍航空隊 1945年啟德機場平面圖

  • 啟德機場空中照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

Port of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