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直隶,中国明、清兩朝的行政区划名词,原意指直屬中央之地。明代直隶地区的府州由中央直接管理,为直辖区,不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终明一代,直隶地区共有南北两片,稱為南直隸、北直隸,簡稱南直、北直,俗稱南京、北京(南京亦可特指應天府,北京亦可特指順天府),雅稱南畿、北畿。與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合稱為「兩直隸十三布政使司」、「兩京十三省」或「十五省」。




目录






  • 1 历史


    • 1.1 洪武始设直隶


    • 1.2 永乐增设北直隶


    • 1.3 清初废除两直隶




  • 2 参考文献


  • 3 外部链接





历史



洪武始设直隶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建都应天府(又称京师,永乐初年改为留都南京,在今南京市,洪熙至宣德年间仍称京师[來源請求])。明初沿襲元制,京城及周邊地區隸屬中書省,其他地區隸屬行中書省。


胡惟庸案後,廢中書省,应天府周边的府州一并归属中央直辖,稱為「直隸」。


永樂遷都北京後,這一區域便稱為「南直隸」。其地今属于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



永乐增设北直隶



永樂遷都北京顺天府(原北平府,今北京市)後,原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所属府州改为直隶,北平行省三司撤销。为区别原应天府、苏州府等直隶地区,遂一般称为北直隶,简称北直。这些府州相当于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地区。



清初废除两直隶



清朝入关后,将南直隶改称江南省,北直隶改称“直隶地方”;後改制為直隶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七省沿海全图






kOHUKm Woiu0zJ,mVz,dOPuAKi2wI0nUJe,BTYceSIZkJ2P
9,7gJjrrIX P,yt3GPu,lS zwZv2t0za cgmx09P7i6ARgy,9,Bi5H9V zc8uTzwCnn4FJTOQ8DE5mWCqcDLIs2iR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