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
坐标:35°41′31″N 112°11′08″E / 35.69194°N 112.18556°E / 35.69194; 112.18556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沁水县 | |
---|---|
概览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山西省晋城市 |
区划类别 | 县 |
区划代码 | 140521 |
政府驻地 | 龙港镇 |
现任县委书记 | 原光辉 |
现任县长 | 侯贵宝 |
- 镇数 | 7 |
- 乡数 | 7 |
地理 | |
总面积 | 2,655 平方千米 |
其它 | |
时区 | UTC+8(北京时间) |
邮政编码 | 048200 |
电话区号 | +86 (0)0356 |
车牌首号 | 晋E |
網站:www.qinshui.gov.cn |
沁水县是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676.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21万人。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
目录
1 历史
2 地理
3 行政区划
4 交通
5 人口
6 经济
7 风景名胜
8 名人
9 参考文献
历史
- 沁水,历史悠久,下川遗址、八里坪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旧时期晚期,人类就在此居住。下川遗址位于于沁水城西70公里的下川乡,1970年从其挖掘出土的箭镞、骨针等细石器文物。
- 沁水,古称端氏。
- 春秋,属晋国。
- 春秋,末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徙晋君于端氏。
- 战国,属韩国。
- 两汉,为端氏邑,隶河东郡。
- 三国,隶平阳郡。
- 东晋,隶建兴郡。
- 北魏,属建州,端氏时废又复置,隶建州安平郡。并在今城西另设东永安,西河、高延三县,隶属建州泰宁郡。
- 北齐,仍属建州,西河、高延并入东永安县,东永安改为永宁县,和端氏县同属建州安平郡。
- 隋朝,开皇三年属泽州,隋大业三年(607),泽州改称长平郡,改永宁县为沁水县,和端氏同隶长平郡。
- 隋末、唐至元代,端氏、沁水隶泽州。
- 元朝,至元三年(1266),端氏县并入沁水县,属泽州,隶晋宁路。
- 明代,属泽州(直隶州),隶山西布政使司。
- 清代,属泽州府。
- 民国,三年改属冀宁道,民国十七年属山西省。1958年10月,沁水县并入阳城县,沁水县城改为沁水城关镇。1959年10月与阳城分治,恢复沁水县建制。1985年5月,沁水县隶属山西晋城市。
地理
地势西高东低。
主要河流沁河及其支流沁水河、固县河。
行政区划
沁水县下辖7个镇、7个乡:
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柿庄镇、樊村河乡、土沃乡、张村乡、苏庄乡、胡底乡、固县乡和十里乡。
交通
- 侯月铁路
- 晋阳高速公路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沁水县常住人口213022人。[1]
经济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2.7亿元,三次产业占GDP总量的比重为2.9︰76.7︰20.4。工业以煤炭行业和煤层气行业为主。[2]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氏民居、湘峪古堡、郭壁村古建筑群、窦庄古建筑群
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东峪村造像、八里坪遗址、沁水县石塔、下川遗址
- 沁水县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
- 刘东星
- 荆浩
- 孙居相
- 孙鼎相
- 张铨
- 张五典
- 张道濬
- 贾景德
- 赵树理
参考文献
^ 沁水县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永久失效連結]
^ 沁水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