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孚新邨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坐标:22°20′17″N 114°08′20″E / 22.3380°N 114.1390°E / 22.3380; 114.1390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Mei Foo Sun Chuen
美孚新邨


美孚新邨全貌
地址
 香港九龍西荔枝角
發展商
美孚企業有限公司 (後來被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收購)
用途
住宅
座數
99座
層數
18-21層
落成年份
分八期落成,1968-1978年
物業前身
美孚石油荔枝角油庫
設施
商場、公園



美孚新邨第5期、第7期及第1期。前方為荔枝角公園,後方較高的建築物為曼克頓山。




美孚新邨地圖




美孚新邨




美孚新邨多座以平台連接




美孚新邨海旁的石欄杆一直保留至今




美孚新邨第2期及第3期




美孚新邨第5期




萬事達廣場




美孚新邨街市


美孚新邨英语:Mei Foo Sun Chuen),位於香港九龍荔枝角,自1982年起為地鐵(今港鐵)美孚站上蓋物業,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並由匯秀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美孚新邨於1968年至1978年間建築完成及入伙,邨內共建有99幢住宅樓宇,為全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一般均為一幢兩座式設計(除第1期的百老滙街23號、第5期的蘭秀道15號及第6期的蘭秀道46號外),其餘各座皆以剪刀樓梯及電梯間分割兩座大廈的設計,一般每層1至4伙不等,提供13,149個住宅單位。美孚新邨是繼文華新村後第二個在九龍西岸落成的大型臨海屋苑,因此當年單位售價為3萬至12萬港元不等,相對其他較內陸的屋苑為高,但同樣因為在1990年代開始的新機場核心工程而使之遠離九龍西的海岸線。美孚新邨標榜多種先進社區概念和設備,包括入牆電線、中央式石油氣系統及熱水掣等[1]




目录






  • 1 屋苑資料


  • 2 歷史


  • 3 設施


  • 4 商場


  • 5 圖庫


  • 6 屋苑名人


  • 7 剩餘地積比率問題


  • 8 事件


  • 9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 10 主要交通幹道


  • 11 鄰近


  • 12 參見


  • 13 參考





屋苑資料



  • 住宅座數:99座

  • 入伙年份(樓齡):

    • 第1期:1968年(50年)

    • 第2期:1972年(46年)

    • 第3期:1973年(45年)

    • 第4期:1974年(44年)

    • 第5期:1975年(43年)

    • 第6期:1976年(42年)

    • 第7期:1977年(41年)

    • 第8期:1978年(40年)



  • 單位總數:13,149個



歷史


1920年代,美孚石油公司在荔枝角灣填海興建油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該油庫曾遭日軍破壞。戰後該油庫仍然繼續運作,在1959年至1969年期間,香港商業電台的總部曾設該處。


1968年,美孚油庫遷往青衣牙鷹洲,原址改建為美孚新邨,原本的發展商為美孚石油所創立的美孚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收購美孚企業,繼承了美孚新邨幾乎所有道路的擁有權及未用盡的可建樓面。1997年因第七期(萬事達廣場)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便易名為匯秀企業有限公司;現為新創建旗下的富城集團所有。最後一期在1978年落成入伙。它在1970年代是中產人士的聚居地,亦是香港進入小康社會的一個標誌。


1977年,政府決定興建地鐵(現稱港鐵)荃灣綫,1982年5月17日,荃灣綫通車,美孚新邨內唯一的地鐵站——荔灣站亦在當日啟用。


1983年9月9日,颱風愛倫正面襲港,香港天文台懸掛十號颶風信號,美孚新邨被巨浪侵襲,石躉被沖毀,邨內一片汪洋,水深最高達2米。[2]


1985年5月31日,荔灣站改名為美孚站。


1998年,位於美孚新邨第8期,供應石油氣予屋苑南翼的石油氣站,因應政府種種安全理由而遷至遠離屋邨的達洋路。原址地段則一直空置多年,及至近年因地段屬於「剩餘地積比率」中的土地,而土地業權則為大業主新世界發展,新世界將土地售予其他發展商重新發展成豪宅,令附近居民不滿,因而引發風波。除第8期旁的舊石油氣站土地外,邨內還有兩幅由大業主擁有的油站用地可供發展住宅。


2003年12月20日,連接屯門站至南昌站的九廣西鐵(現稱港鐵西鐵綫)通車。九廣西鐵於美孚設站,並與地鐵(現稱港鐵)荃灣綫交匯。


2009年,8號幹線全線通車,美孚至新界東的行車時間大大縮短。



設施


邨內設有非屋苑管理的消閒設施如健身中心、保齡球場及戲院(已相繼結業)等,鄰近有公共圖書館、室內運動場及荔枝角公園,使居民可享受各種活動。




美孚新邨全景圖



商場



  • 萬事達廣場(Mount Sterling Mall)(美孚新邨第七期)

  • 美孚廣場(美孚新邨第四期)



圖庫




屋苑名人




  • 徐復觀: 1970年代曾居於百老匯街57座17樓D室[3]


  • 麥嘉:香港藝人


  • 林利:香港藝人


  • 盧海鵬:香港藝人


  • 李卓人: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西),工黨副主席,居住第一期五座14樓


  • 朱順雅:屯門區議員,民主黨成員


  • 葉振棠:香港藝人


  • 鄭啟泰:香港藝人


  • 吳文遠:社民連主席


  • 楊岳橋:香港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公民黨黨魁



剩餘地積比率問題




美孚新邨第8期旁邊的建築地盤正在動工中(攝於2011年7月)




美孚新邨第8期旁邊的建築地盤正在動工中(攝於2013年4月)


根據2010年9月12日《鏗鏘集》內容,美孚新邨於建成後仍有剩餘地積比率(Remaining plot ratio)未用盡,該剩餘地積比率土地為美孚新邨第八期的石油氣站舊址,地段現已落入發展商「祥達發展」手中,該發展商有意在原址加建一座樓高約30層的住宅,圖則亦已獲屋宇署批准,意味著旁邊的幾座樓宇景觀將會受阻。此一舉動令居住於地段旁邊大廈的居民甚為不滿,並群起抗議,事件亦令私人物業中剩餘地積比率的問題漸漸受到社會關注。[4]


2011年3月14日,發展商準備開工,住客以瞓街擋車的方法阻止工程車入内。之後居民自發輪更通宵看守,並以集體瞓街、到新世界旗下周大福金行中環總店示威等方法抗爭。[5]不過發展商要求法庭向6名美孚居民、被指擅闖地盤及干擾發展商使用路權進出地盤的「第7被告」,以及請纓加入被告行列的曾健成、梁國雄及毛孟靜頒令禁制令。


到了2012年2月10日,高院裁定發展商勝訴。法官指出,發展商擁有地盤業權,倘不能使用直達地盤的道路便難享用業權,居民使用該路時,絕不能損害原告的業權利益,如不頒禁制令,阻止地盤施工的行動將可能持續。法官指出2011年4月至本案開審期間,大批人士為免被認出,多次戴面罩阻礙原告施工,向無名無姓的被告頒禁制令是有案例可循,法庭是不在乎其名字,只在乎其行為應否列入禁制令之內。


法官認為「第7被告」的侵權行為應落令禁止,「第7被告」的定義亦不過寬,另相信「第7被告」會轉移阻礙其他路,故將命令擴展至美孚其他私家路。法官亦強調,地盤因受阻而延誤施工的損失會很龐大,原告是有權向侵權的行為索償,但相信原告難以向這些不被認出的侵權者索償,故行駛酌情權向「第7被告」頒禁制令。


立法會議員梁國雄質疑,示威前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大批警員在場維持秩序。他認為若有人打架,警方可以刑事檢控,現時卻被有錢人循民事追討,打壓集會權,他表示與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商討後,才決定會否14天內申請上訴。[6]



事件


1975年9月2日,美孚新邨發生日婦虐殺案,27歲日籍少婦稻留桂子被下班回家的日本籍丈夫發現倒斃在家中的床上,頸部被絲巾縛住,口部被塞住,而少婦胸部、下體有數十個被尖銳物體所刺的傷口,少婦只有十個月大的女兒目擊案件,但太年幼才免遭毒手,有一名日本男子曾被警方視作疑犯,案件至今未破。


1989年8月19日,美孚新邨揭發肢解女屍案,一名日籍商人勒死歡場女子,殺人後用鋸及刀將死者肢解,並將碎屍包好,打算拋棄,但經詳細考慮後決定向警方自首。


1990年4月8日,美孚發生警匪槍戰,25歲警員岑凱傑及一名匪徒死亡,死因庭於1991年6月裁定死於他殺。[7][8][9]


1997年1月15日,一名水電工程工人在一間上海食店樓上的員工宿舍維修雪櫃時喝下有冰毒的蘋果汁身亡,一年後調查仍毫無進展,案件成為懸案。[10]


1997年4月8日,美孚新邨發生由吸煙做成的三級火警,死者包括已故作家黃霑的母親李惠卿(80歲)及當時15歲的侄兒。當時位於第2期3座6樓一名女住客黎月和在寓所床上吸煙燃著被鋪,並波及租賃他人作貨倉的房間,大火燒著儲存的塑膠及發泡膠物品,發生猛烈燃燒和產生大量濃煙。由於大廈內的防煙門大部分打開,未能發揮阻隔濃煙及火舌的作用,濃煙迅即籠罩全幢大廈。消防員事後在大廈梯間救出多名被濃煙焗至昏迷的男女,包括多名外藉女傭,釀成9死36傷慘劇[11][12][13][14]


2001年1月2日,美孚新邨發生倫常慘案,此案造成4人死亡,另有1個生還者。


2014年4月4日,美孚新邨第6期恆柏街2號5樓發生命案,一名67歲婦人懷疑遭女婿用滲有天拿水的毛巾掩口鼻焗暈,送院留醫五日後終告不治。


2016年2月3日,美孚新邨第4期一個高層單位發生懷疑氣體煮食爐石油氣喉漏氣爆炸事件,廚房玻璃窗爆裂,碎片散落街上[15],單位內51歲女事主身體多處被火灼傷,送院情況嚴重。[16]


2016年8月23日早上7時許,美孚新邨第5期地下垃圾房發生火警,濃煙在「煙囪效應」下,經垃圾槽蔓延至各樓層。不過由於部分樓層的垃圾房門及防煙門並未關上,結果使大量濃煙湧入後樓梯及走廊,兩名長者逃生時吸入濃煙不適,送院後情况危殆。[17]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主要交通幹道


美孚新邨位處九龍區的西端盡頭,是連接九龍區和葵涌的交通幹道和多線前往新界西的巴士交匯處,上下班尖峰時段交通繁忙,車流量相當高,道路往往被擠得水泄不通。



  • 葵涌道

  • 青沙公路

  • 荔枝角道

  • 長沙灣道



鄰近



  • 荔枝角公共圖書館

  • 荔枝角公園

  • 荔枝角公園體育館


  • 美孚保齡天地(早已易名奇樂繽紛保齡,2011年12月31日以「內部裝修,暫停營業」為名,撤出美孚新邨第四期,並於2012年6月30日起於灣景花園地下重新營業)



參見



  • 荔枝角

  • 美孚站



參考









  1. ^ 《深水埗故事》-從社區公共歷史建築看地方發展史及其人文價值。頁103。. 深水埗區議會. 2010-02-02 [2012-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8). 


  2. ^ (粵語)八三年香港大事回顧節錄(1分16-42秒). 香港無綫電視. 1983年12月31日. 


  3. ^ 郭齊勇、介江嶺 (2012),新發現的徐復觀致胡秋原佚書三通,台北:中央研究院


  4. ^ 鏗鏘集內容


  5. ^ 壹週刊 1101


  6. ^ 香港經濟日報:發展商勝訴 美孚居民禁入地盤 (2012年2月11日)


  7. ^ http://www.police.gov.hk/offbeat/961/chi/n08.htm


  8. ^ http://www.police.gov.hk/offbeat/669/0114_c.htm


  9. ^ http://www.police.gov.hk/offbeat/671/0618_c.htm


  10. ^ http://orientaldaily.on.cc/archive/20050226/new/new_a91cnt.html


  11. ^ (繁体中文)學者指花園街大火為十幾年來香港最嚴重火災. 新浪網. 2011年11月30日. 


  12. ^ (繁体中文)11年前嘉利火警死41人. 大公報. 2008年8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5月27日). 


  13. ^ (繁体中文)奪命火增至九亡魂. 星島日報A12版. 1997年4月10日. 


  14. ^ 黃霑一生感情生活三段緣


  15. ^ (繁体中文)美孚新邨懷疑石油氣喉漏氣引致爆炸 1名女子受傷送院. 香港電台. 2016年2月3日. 


  16. ^ (繁体中文)美孚煮食爐爆炸1人傷 警指喉管漏氣引致. 無綫新聞. 2016年2月3日. 


  17. ^ (繁体中文)美孚部分樓層垃圾房防煙門沒關 垃圾房起火煙上樓 兩翁命危. 明報. 2016年8月23日. 


  18. ^ 觀塘協和街 — 美孚


  19. ^ 土瓜灣欣榮花園 — 美孚


  20. ^ 美孚 — 旺角及佐敦道


  21. ^ 美孚 — 西環


  22. ^ 荃灣福來邨 — 灣仔站


  23. ^ 上環信德中心 > 荃灣荃灣街市街


  24. ^ 西環水街 > 荃灣福來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5. ^ 銅鑼灣糖街 > 荃灣麗城花園







HmzmbO1 QAdIbkrMmQ1bm1J,BVP6,QQKiZ UK9XDcns,x,mU7Hu9 eIoQtXa4L 5,9K4lt0 IEPvfc32bpX,vBOVAl
A,d3 5djwsa3i2m6ql2Vb921IqaGMm1fLbSl6eZD8Sp4,6MO v yjL9eMJPujryHsgoKbWJF1QFWD,QcjYs FKDJLHTqiIEuRXY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