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上海音乐学院 | |
---|---|
校训 | 和毅庄诚 |
创建时间 | 1927年 |
学校类型 | 公立 |
校長 | 林在勇 |
校址 | 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 |
隶属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网站 | http://www.shcmusic.edu.cn |
上海音乐学院(简称上海音院或上音,音乐界称上海院),前身为建于1927年11月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现任院长为林在勇。
目录
1 学院历史
2 学科建设
3 院系设置
4 学术成就
5 历任院长
6 著名教授
7 著名校友
8 参考文献
9 外部链接
学院历史
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是由蔡元培和萧友梅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陶爾斐斯路创建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改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1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院;1945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50年改名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改為現名上海音乐学院。[1]
文革中大批优秀音乐高级知识分子受到批判,学院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是上海地区“伤亡”最惨重的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以后校務逐步恢复正常;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纷纷出国,同时一部分老教师退休,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1997年70周年校庆之际提出建设国际一流音乐学院的目标,之后10年间学院重点在于恢复并且提高整体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优秀音乐家和理论家。
2005年上海市投入巨资对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改建,并将其列入2006年市府10大工程之一。2007年主体结构改建完工,迎接80周年校庆。
学科建设
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博士点的音乐学院;2002年陆续创办艺术管理和音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达到重点本科线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并且开始兴办普及音乐教学院校,尝试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首批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院系设置
作曲指挥系
音乐学系
民族音乐系
钢琴系
声乐系
管弦系
音乐教育系
音乐剧系
艺术管理系- 音乐工程系
- 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
学术成就
上海音乐学院在音乐理论、作曲(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交响曲《长征》均出自该校师生之手)、美声等专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1;钢琴,弦乐等传统学科造诣颇深。
民乐表演专业的影响力不及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整体教学体系和风格以及研究方向基本传承欧美体系,受俄国和德国音乐体系影响甚大。
历任院长
1949年以后的历任院长[1]:
贺绿汀:1949-1984年- 桑桐
- 江明惇
- 杨立青
- 许舒亚
- 林在勇
著名教授
- 周淑安
- 應尚能
富華(原為工部局樂隊首席小提琴)
鮑里斯·查哈洛夫(Борис Захаров,1888年-1943年):畢業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後成為上海白俄,葬于上海薩坡赛路(今淡水路)俄僑公墓。學生有李翠真、李獻敏、丁善德、江定仙、巫一丹、范繼森、吳樂懿等。
舍夫佐夫(大提琴科主任/上海白俄)
苏石林(声乐科教授)
著名校友
- 贺绿汀
- 周小燕
- 斯義桂
- 施鴻鄂
- 廖昌永
- 常石磊
- 钱仁康
- 汤沐海
- 何训田
- 瞿小松
- 余隆
- 杨立青
- 杨召南
- 萧友梅
- 丁善德
- 王西麟
- 陈佳峰
- 唐韵
- 黄蒙拉
- 黄英
- 劉芳
- 沈洋
- 孙颖迪
- 王健
- 周懿
- 陳培勳
- 周云瑞
- 閻惠昌
熊梓淇 ( SpeXial 成員 )- 陈学冬
- 彭心晨
周洁琼 ( 韓國女子團體 PRISTIN 和 I.O.I 的成員 )- 陳浩德
参考文献
^ 1.01.1 学院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 [2015-07-07].
外部链接
- 上海音乐学院官方网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