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中秋節

25 Largo do Senado, Macau - panoramio.jpg

中文名稱









繁體 中秋節
简体 中秋节
日文名稱













日文汉字 月見 ‧ 十五夜
假名 つきみ ‧ じゅうごや
羅馬字 Tsukimi ‧ Juugoya ‧ Chuujuu no meigetsu
韓文名稱

















谚文 추석、한가위、중추절、가배일
韩文汉字 秋夕、한가위、仲秋節、嘉俳日
文观部式 Chuseok、Hangawi、Jungchujeol、Gabaeil
馬賴式 Ch'usŏk、Hankawi、Chungch'uchŏl、Kapaeil
越南文名稱 (?)









國語字 Tết Trung Thu ‧ Tết Trông Trăng
漢喃文 .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SCS-ExtB","FZKaiT-Extended","FZKaiT-Extended(SIP)","FZKaiS-Extended","FZKaiS-Extended(SIP)","Sun-ExtA","Sun-ExtB","MingLiU","MingLiU-ExtB","MingLiU_HKSCS","MingLiU_HKSCS-ExtB","SimSun","SimSun-ExtB",sans-serif}
節中秋 ‧ 節𥉩𣎞݄
琉球語名稱













琉球漢字 中秋、十五夜
琉球國字頭 チョンチク[1]、ジューグヤー
拉丁化 chonchiku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中秋节
参与者
 中華民國(臺、澎、金、馬)、 中国大陆、 香港、 澳門、 韩国、 朝鲜、 日本、 越南、 新加坡(華裔)、 印尼(華裔)、 马来西亚(華裔)
類型
传统节日
日期
农历八月十五



中華文化圈的人們經常在中秋節時吃月餅


中秋节是中華文化圈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約在公曆的9月至10月初。按照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十五夜,是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秋节也是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的传统节日。




目录






  • 1 起源


  • 2 中秋习俗


  • 3 各地特有習俗


    • 3.1 中國大陸


    • 3.2 臺灣


      • 3.2.1 馬祖地區




    • 3.3 朝鮮


    • 3.4 日本


      • 3.4.1 琉球




    • 3.5 越南




  • 4 公眾假期


  • 5 參考文獻


  • 6 参见


  • 7 外部連結





起源


中秋,最早出現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说:“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也提到中秋有拜月的活動,但並無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君王賞賜群臣的節日。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為‘庆团圆’,团坐聚饮稱為‘圆月’,出游待市称為‘走月’”。


中秋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於慶祝秋季豐收,同時也會拜祭拜土地神,是一個感謝神恩的節日,因此屬於豐收節[2]。此外,關於中秋節由來的傳說還有東亞各地皆有的月兔傳說、中國地區的嫦娥奔月、越南的阿貴傳說等等。中国裴寂在八月十五日征討隋兵的傳說,皆是近代才盛行者。


具体的起源年代已不可考。



中秋习俗




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花燈(2005年)


中秋節在各地雖然發展出不同習俗,但有些習俗是各地皆有的。赏月是各地中秋节的传统活動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盛。也有祭月的儀式。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並且會祭祖,感謝祖先庇佑。也會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與月亮、團圓有關,這些食品同時也是祭月的祭品,如華人(漢族)、越南人(京族)、琉球人都有吃月餅的習俗[3],日本人(大和族)則會吃月見糰子,部份地區會煎太陽蛋,月餅、月光餅、月見糰子、太陽蛋都呈圓形,代表滿月,朝鮮族所吃的是半月形的松片,象徵月亮由虧轉盈。此外,時令的水果和其他農作物如楊桃、柚子、芋头、栗子、菱角、梨子、柿子等,在農耕社會中是農民秋季的收穫,也是中秋節的食品和祭品。


中國南方和越南還有提燈籠的習俗,有些地區還會舉辦大型的綵燈會。


中秋節也是桂花盛開的時節,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也是中秋節的常見習俗,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各地特有習俗



中國大陸


在中國大陸南方許多地區(如江西吉安、廣東潮州地區與四邑地區、福建晉江)保留着燒塔的習俗。一般於農曆八月十五日當天或此前的若干天晚上舉行,多為青少年參與。
而在湖南省与贵州省,流传着“偷吃”的风俗习惯。每到中秋节之时,家家户户都会把前门、后门半开着,任由小偷进户拿取食物、水果及月饼。且“偷吃”得越多,主人越高兴。[4]


四川省民众在中秋节除了吃月饼之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有的地方会点亮桔灯,悬挂在门口;也会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在街头挥舞,这种习俗被称为“舞流星香球”。[4]


在湖北省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人们要在中秋节前的约半个月开始送礼。按照中华传统习俗,晚辈必须要看望长辈,给长辈送礼,常见的礼物有月饼、红糖、肉等。中秋节当日的傍晚,是全家老少聚餐的时间,有的在家中准备盛宴,如果房屋带有庭院,则把餐桌搬到户外,边吃边赏月。而现在更多人选择在酒店订座。湖北省境内的土家族在中秋节有“杀鸭子”、“摸秋”、“拜月”等习俗,这些都是土家族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而吃月饼则是土家族与汉族共同的习俗。[5]


在山西省太原、晋中地区过中秋节时会有吃「月明扁食」的習俗,其形似月亮,饺子数量等同于该年阴历月份个数,即今年不闰月则12个,每多闰一个阴历月则加一个。





臺灣




在嘉義民雄的鳳梨田旁的土地公拐,中秋節後民間感謝土地公神,而將金紙和香包在拐杖上的祈福儀式。


在臺灣,美濃的客家人於中秋節宰食水鴨公;宜蘭地區除了月餅,還吃一種以麵粉製成,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的「菜餅」;南部地區也有在中秋節吃麻糬及火鍋的習俗。[6]


臺灣從1980年代起盛行中秋節烤肉,中秋節前後家家戶戶晚間在戶外或住家門口烤肉,親友團聚並施放煙花慶中秋。[7][8]



馬祖地區


在馬祖,南竿鄉仁愛村(鐵板村)在中秋時堆磚成塔,各家戶準備可燃之廢棄物於塔中(寓為除舊迎新),塔上留孔以便投入火種,能投中者視為吉祥好運,又稱「燒塔節」,此傳統在中國閩東一帶已傳承百年,係由福州傳來馬祖之中秋禮俗。[9]



朝鮮





朝鲜中秋食品


韩語稱“秋夕朝鮮語:추석秋夕)”、“仲秋節朝鮮語:중추절仲秋節)”或“嘉俳日朝鮮語:가배일嘉俳日)”,是韩国最重要的其中一個傳統節日。人們會去掃墓,並用新收穫的穀物和果實祭祀先祖;他們也會回鄉探親還有向親朋戚友送禮,所以英文亦把韩国的中秋節叫做“韩国感恩節”(Korean Thanksgiving Day)。



日本





日本中秋節陳列的食品


日本的传统的中秋节被稱爲十五夜,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月見)(日语:月見つきみ Tsukimi ?),屋內會陳列賞月團子(日语: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 Tsukimi dango ?)、芒草(日语:すすき Susuki ?)、(日语:里芋さといも Satoimo ?)等。



琉球



琉球的中秋(琉球語:チョンチク)又稱為十五夜(琉球語:ジューグヤー),人們舉行祭祀,向神明感謝豐收,又會祭祖和參拜御嶽,除了祭祖、拜月外,還會祭灶,感謝灶君保佑一年內家中平安。會吃月餅和吹上餅日语ふちゃぎ(一種表面鋪上紅豆的米餅),也作為祭品。還有舞獅、拔河、上演村芝居(琉球語:ムラアシビ)等活動[10]。在琉球國時代,琉球王府會在首里城舉行中秋之宴,現時則成為表演節目。



越南




中秋节时的越南儿童们。



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越南语:Tết Trung Thu
節中秋
*/?,此处“”使用的是喃音,“中秋”為漢越音),也有人称其为「望月节」(越南语:Tết Trông trăng
節𥉩𣎞
*/?)。中秋节也是越南儿童的一个节日。当晚,孩子们聆听关于阿貴傳說(越南语:Truyền thuyết chú cuội
傳說呪𥖩
*/?[11]的传说,去看舞狮,有的还得到父亲给他买一个用来舞狮的狮子跟朋友们一起玩耍。 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鲤鱼灯出游玩耍,还预示长大“跳龙门”之意。



公眾假期


中國大陸在2008年开始将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六周日重合,则在下周一补休一天。


香港的中秋節公眾假期定在農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如果碰上星期日,則在星期一補一天假;如果碰上星期六則沒有補假。


澳門的中秋節公眾假期定在農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翌日)。


中華民國中秋節放假一天,若與周六、日重疊則另外補假,但若與周休假期僅相隔一工作日者,該工作日則調為假期(彈性放假),並擇前一星期六補班補課。[12]


自2015年起,若遇周六於前一個上班日補假,遇周日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13]


韓國把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放假3天。北韓則把中秋節當日列為法定假期。


在越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中秋節不是公共假期。



參考文獻





  1. ^ 南山俗語-琉球詞和解-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11-22.


  2. ^ 段欣毅. 民俗學家奔走疾呼:莫讓中秋節變成月餅節. 南方日報. 2009-07-21. 


  3. ^ 月餅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9-21.


  4. ^ 4.04.1 中国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China.com.cn. [2017-09-24]. 


  5. ^ 今天是: showCal(). 湖北中秋节的习俗. Msysg.com. 2015-10-16 [2017-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9月24日). 


  6. ^ 台北市立圖書館-熱門主題:與月為伴 愉閱中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9-21.


  7. ^ 中秋烤肉小檔案/一家烤肉萬家香廣告 掀風氣. 自由時報. 2008-09-08 [2017-09-24]. 


  8. ^ 第一零九號:「一家烤肉萬家香」的烤肉風潮真的是萬家香引領的嗎?. 冷知識周刊. 2017-10-05 [2018-10-01]. 


  9. ^ 馬祖國家風景區-鐵板燒塔節


  10. ^ 八月十五夜(ハチグヮチジューグヤ)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1-18.


  11. ^ 「cuội(
    𥖩)」源自漢越語中的「quảy」和「quải」,對應漢字均爲「
    」,義爲欺騙,拐賣。



  12. ^ 劳动基准法施行细则. 全国法规资料库. 法务部全国法规资料库工作小组. [2008-08-04] (中文(繁體)‎). 本法第三十七條所稱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如左:五、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 


  13. ^ 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 全国法规资料库. 法务部全国法规资料库工作小组. [2014-06-11] (中文(繁體)‎). 紀念日及節日之放假日逢例假日應予補假。例假日為星期六者於前一個上班日補假,為星期日者於次一個上班日補假。 




参见




  • 华人中秋节、朝鮮秋夕、日本十五夜、琉球中秋节、越南中秋節


  • 嫦娥奔月、月兔、阿贵传说


  • 月餅、柚子、賞月

  • 烤肉


  • 八月十五杀鞑子、烧塔、拜月


  • 元宵節、秋社、十成節、感恩節

  • 煲蠟

  • 中秋博饼

  • 月球



外部連結








  • 中秋月饼

  • 国家地理:中秋节

  • 林之光:中秋的赏月天气

  • 台灣中秋月餅整理





Oj7MOBbwd9r5R dizoTa6WvuKGmt lmbj3ICQDiql,24eND,Yv146uL,s0g8,5X 1vXrmHN gVh3GF17F,K8KK1c,l5pDJaR,xr7,FDExVI
v5tF1Xc,BSpEM,SWuUAYk6MlE35p7eRKAAzrLz IQJ,9TI4o,IQ4VZ qR5mOmLKKPTuiqNXnJoStB,HhD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