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范长江

Fan Chang Jiang.jpg
范长江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范希天
1909年
 大清四川内江
逝世
1970年10月2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确山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
沈谱







范长江(1909年-1970年10月23日),原名希天,四川内江人。新闻记者、编辑。民国时期《大公报》著名通讯记者,后转向共产党阵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解放日报》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全国科协副主席兼党组书记等职。文革时期遭到监禁并受到迫害,1970年在其下放劳改地河南确山一口枯井中发现其遗体,懷疑为自杀身亡。1978年12月27日得平反。




目录






  • 1 生平


  • 2 评价及影响


  • 3 作品


  • 4 家庭


  • 5 参考注释


  • 6 外部链接





生平


1928年考入南京中央政治学校乡村行政系,九一八事变后脱离该校,转入北大哲学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1933年起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大公报》、《益世报》等撰稿[1]


1935年7月,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深入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历时10个月,行程6000余公里,所写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和西北状况,引起轰动[2]。一举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记者。这些通讯后来辑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半年内重印7次。1936年8月赴綏遠西部采访,所写通讯辑为《塞上行》一书出版。


西安事变后赴延安采访,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接见[1]。后写有《陕北之行》、《动荡中之西北大局》等通讯。抗战爆发后,采写大量战地通讯。1938年3月,与恽逸群等人发起成立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网罗了众多红色背景和亲共的新闻工作者。


1938年10月脱离《大公报》,脱离原因存在争议[3],后与胡愈之、孟秋江等人创办国际新闻社。


1939年5月经周恩来介绍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1],后与沈钧儒的女儿沈谱相识,结为伉俪[4][5]


1941年5月在香港与邹韬奋等创办《华商报》。


1942年后进入苏北解放区,先后任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


1947年任新华社“四大队”队长,随党中央转战陕北,负责新闻宣传工作。


1949年任新华社副社长。1月,作为新闻先遣队负责人之一,从西柏坡出发到北平接管新闻报业。1月31日进去北平,任北平市委机关报《人民日报'北平版》总编辑。3月15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停刊,范长江随同第三野战军领导机关南下上海,担任新创刊的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社长。[6]


1950年1月,调往北京任《人民日报》社长。任社长期间,因对一些老干部提出过于严厉的批评,产生很多矛盾。


1952年初春,临时调到中国人民大学领导“三反”、“五反”运动,同时人民日报社内部运动也达到高潮,一些干部对范长江提出很多尖锐的批评。胡乔木得知消息后派黎澎到报社调查,后让范长江在编委会做了两次检查。因矛盾依然过于尖锐,1952年6月将范长江调离人民日报社。[7]


1952年任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1954年,他轉任國務院第二辦公室副主任。1956年任國家科委副主任,兩年後任全國科協副主席兼黨組書記。


文革爆发后遭到迫害和流放。


1970年10月23日在河南确山一口枯井中发现范长江的遗体,死因未明[8]













中国共产党党徽 中国共产党职务
前任:
胡乔木

人民日报社社长
1950年1月-1952年6月
繼任:
邓拓


评价及影响


  • 范長江被认为是第一位報導紅軍并引起轰动的國統區記者。抗日戰爭中他是活躍在各戰區的戰地記者,共产党及其宣传机构在中华民国大陆统治时期和范长江身后均给予了范长江极高的评价和肯定。周恩來曾在給他的信中称赞道:「聽到你飽載著前線上英勇的戰訊,並帶著光榮的傷痕歸來,不僅使人興奮,而且使人感念。」

  • 在范长江老家四川内江建有范长江纪念馆。为范长江故居,位于东兴区田家镇[9]

  • 1991年,中国记者协会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成为表彰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青年新闻记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2005年与韬奋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

  • 当代学者傅国涌认为范长江的一生看似光鲜,却实属悲剧,只是一枚政治棋子而已。在他投身共产党后才华便随之消失,成为了共产党的工具,丧失了新闻人的独立人格。而且当政党不需要的时候,就将其遗弃,成为历史的悲剧人物[3]


作品



  • 《塞上行》

  • 《中国的西北角》



家庭



  • 妻子沈谱,沈钧儒之女[5]

  • 次子范东升,文革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第一届本科生,现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

  • 幼子(?)范小建,曾任农业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国家扶贫办主任



参考注释





  1. ^ 1.01.11.2 赵华能. 范长江青年时代的传奇经历. 人民网. 2004年4月15日 [2009-06-09] (中文(简体)‎). 


  2. ^ 王 鹏. 范长江与他的《中国的西北角》. 中国档案资讯网. 2007年11月2日 [2009-06-09] (中文(简体)‎). 


  3. ^ 3.03.1 傅国涌. 范长江的悲剧. 二闲堂. 2003年3月16日 [2009-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年10月19日) (中文(简体)‎). 


  4. ^ 冯大彪. 范长江与沈谱的婚礼. 文史精华. 2001年9期 [2009-06-09] (中文(简体)‎).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5. ^ 5.05.1 刘竞文. 访范长江夫人沈谱. 光明日报转自老人天地. 2004年8月27日 [2009-06-09] (中文(简体)‎). 


  6. ^ 范长江为什么离开《人民日报》,钱江,百年潮2009年第六期


  7. ^ 范长江为什么离开《人民日报》,钱江,百年潮2009年第六期


  8. ^ 王玲. 新闻巨子范长江. 光明日报. 2004年11月30日 [2009-06-09] (中文(简体)‎). 


  9. ^ 许静; 熊永志. 范长江纪念馆修复工程开工. 四川日报. 2009年3月18日 [2009-06-09] (中文(简体)‎).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外部链接



  • 人民网--新闻巨子范长江

  • 傅国涌--范长江的悲剧

  • 蓝鸿文:看《国闻周报》编辑怎样评论范长江的作品





v fEPmy5Df2YZ7X1EpAg vh6,SK8,cr76NcHCqwzqLZRJ,wv0tPs80sU598M0Jzv,Eox
ZAIA,5 7cim nWt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