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与地下城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龙与地下城

Dungeons & Dragons logo.jpg
龍與地下城第四版標誌

設計者
加里·吉蓋克斯, 大衛·亞耐森英语Dave Arneson
發行商
TSR, 威世智
發行日期

1974 (初版英语Dungeons & Dragons (1974))
1977 (基本版第一修定版英语Original 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1977–1979 (進階版英语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1981 (基本版第二修定版英语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2nd revision)
1983–1986 (基本版第三修定版英语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1983 revision)
1989 (第二版英语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2nd edition)
1991 (龍與地下城規則全書英语Dungeons & Dragons Rules Cyclopedia第四修訂版)
2000 (第三版英语Dungeons & Dragons 3rd edition)[1]
2003 (第三點五版英语Dungeons & Dragons v3.5)
2008 (第四版英语Dungeons & Dragons 4th edition)
2014 (第五版英语Editions of Dungeons & Dragons#Dungeons & Dragons 5th edition)
活躍時期

1974–現今
類型
奇幻作品
方法
龍與地下城
D20規則(第三版)
遊戲時間
多樣
運氣成分
擲骰子
所需技巧
角色扮演, 即興創作英语improvisation, 戰略,算術
網站
dnd.wizards.com



















龙与地下城》(英语:Dungeons & Dragons,简称D&DDnD),是一款奇幻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並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桌上角色扮演游戏。


該遊戲在1974年由一名保险公司推销员加里·吉盖克斯與友人大衛·亞耐森英语Dave Arneson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共同創造,最初由TSR公司發行。在1997年威世智收購TSR後,改由該公司發行。2008年3月4日,加里·吉盖克斯在家中去世,享年69岁[2],隨後在2009年4月7日,大衛‧亞耐森也辭世。


該遊戲脫胎自戰棋遊戲Chainmail,一般認為龍與地下城是近代桌上角色扮演游戏(TRPG)的開山始祖,對後世的各種遊戲,特別是角色扮演遊戲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2006年時[3],統計全球数据显示約有兩千萬人曾經玩過龍與地下城,創造一億美元以上的商機。是當時同類遊戲中最有名、銷量最好的一款。


該遊戲除了桌上遊戲以外也有小說、漫畫、戰棋、電玩遊戲、卡牌遊戲等各式衍生商品。




目录






  • 1 遊戲概覽


    • 1.1 遊戲機制


      • 1.1.1 六大屬性


        • 1.1.1.1 力量(STRENGTH,STR)


        • 1.1.1.2 敏捷(DEXTERITY,DEX)


        • 1.1.1.3 体质(CONSTITUTION,CON)


        • 1.1.1.4 智力(INTELLIGENCE,INT)


        • 1.1.1.5 感知(WISDOM,WIS)


        • 1.1.1.6 魅力(CHARISMA,CHA)




      • 1.1.2 九大阵营


      • 1.1.3 魔法系統




    • 1.2 游戏生物


    • 1.3 战役设定、模组


    • 1.4 開放遊戲授權條款與其影響




  • 2 历史


  • 3 相关产品


    • 3.1 桌上游戏(TRPG)


    • 3.2 龙与地下城online


    • 3.3 官方核心规则书


    • 3.4 龍與地下城系列電子遊戲年表




  • 4 改編


    • 4.1 动画


    • 4.2 电影




  • 5 註釋


  • 6 外部連結





遊戲概覽


龍與地下城是一款有結構但結局開放(open-ended)的角色扮演遊戲。遊戲並無明確限制參與人數,通常會有3-5名玩家,以及一位主持人,稱為地下城主。遊戲大多都在室內進行,參與者們會圍坐在桌邊,因而稱為「桌上角色扮演遊戲」。


一名玩家往往只會扮演一名角色,該名角色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設定中。玩家角色們(Player Characters,PCs)一般稱作冒險者,將組成一個團隊,每個成員運用自己的能力,為達成目標而發揮所長。在遊戲過程中,每位玩家都要決定自己角色將如何行動,並和其他角色進行互動。所謂角色互動大多由玩家以口語表達或文字的方式來呈現,此外不時也會運用到參與者的邏輯能力、基本算術和想像力。完成一場遊戲的時間不定,說完一個故事稱作一場「冒險(adventure)」,完成一場冒險通常需要玩家多次聚會,由一連串冒險所組成的長篇事件叫做「戰役(campaign)」。


玩家在遊戲中做出各種選擇造成的結果及整個遊戲故事線的走向,均由地下城主(Dungeon Master,DM),根據遊戲規則和其對規則的解讀來決定。DM負責決定並描述非玩家角色(non-player characters,NPCs)的行動、隊伍在冒險途中有何遭遇、互動發生的背景、以及玩家行動會造成何種結果。遭遇常常採取和「怪物」戰鬥的形式。在龍與地下城中,「怪物」是一種通稱,用來表示任何可能的敵人,像是動物、畸形的生物和神話生物。龍與地下城備有大量的規則來幫助DM判斷,這些規則涵蓋許多主題,如:社交互動、使用魔法、戰鬥、環境對玩家角色造成的影響。DM也可以不完全照既定的官方規則進行,而是依照個人需求修改或是重新編寫規則,這種作法通常稱作定立「家規/房規(house rule)」。


在龍與地下城的近期版本中,主要遊戲規則收錄在三本核心規則書裡:龍與地下城玩家手冊英语Player's Handbook龍與地下城城主指南英语Dungeon Master's Guide龍與地下城怪獸圖鑑英语Monster Manual。這三本書被中文玩家合稱為「三聖書」。


進行龍與地下城需要的道具只有三聖書、每個玩家角色一張角色紙(Character Sheet)、幾顆多面骰和筆。其他像是微縮模型、指示物(token)、地圖紙、卡片、擴充規則書、設計好的冒險模組和各種戰役設定書都能增加遊戲的樂趣,但是這些並非必備品。


和其他桌上遊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龍與地下城的主題並不是主持人和參與玩家之間的互相競爭,而是所有參與者合力創作故事的遊戲,所以並沒有明確的「贏」或是「輸」,就算所有玩家的角色都被怪物殺死,只要全員都能從過程中獲得樂趣,仍舊算是「贏」。基於遊戲本身開放的特性,DM可以設定玩家操縱一群新的冒險者前來為之前死亡的同伴復仇,或是設定全新的故事走向,遊戲還是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遊戲機制


遊戲開始前每個玩家都要製作屬於自己的角色,並將詳細內容記錄在角色紙上。創造角色時玩家要決定的有六大属性、種族、職業、背景、阵营,根據版本不同也可能會有技能(skill)或是專長(feat)等等。



  • 常见玩家種族(以第三版核心种族为例):人類、矮人、精靈、地侏、半精靈、半獸人、半身人

  • 常见玩家職業(以第三版核心职业为例):野蠻人、吟遊詩人、牧師、德魯伊、戰士、武僧、聖武士、遊俠、盜賊、術士、法師


遊戲進行中玩家敘述角色想進行的動作,例如揮拳攻擊敵人或是開鎖,由DM來判定這些動作會有什麼結果。比較簡單的動作,例如撿起掉在地上的信,或是打開沒上鎖的門,可以當作直接成功,有失敗機率或是有風險的行為則由擲骰來判定[4]。此時決定成功與否的要素除了擲出來的數值以外還會把角色的能力、攜帶的裝備、動作的難度等變數納入考量。


三版以後主要以20面骰來進行判定,DM設定完成某件事的難度(Difficult class,DC)有多高,玩家擲出20面骰,骰出的數字加上角色能力、裝備等有利要素(例如專門開鎖的工具包)的修正與不利要素(比如試圖在溼滑地面上保持平衡)的影響,最後得出的數字如果高於或等於DM設定的難度就成功,反之則失敗。這種架構又叫作d20系統。



六大屬性






根據版本不同人物的屬性影響部份略有不同。例如在四、五版中,人物的技能數量和智力無關。下列敘述以三版為例:



力量(STRENGTH,STR)

力量量化了人物的肌肉和身体强壮度。这项属性对战士、野蛮人、圣武士、巡林客和武僧特别重要,它能帮助他们在战斗中获胜。力量同时決定了人物负重上限。


人物的力量調整值将用于:




  • 近战攻击命中骰。

  • 使用近战武器或投掷武器时的伤害骰(包括投石索)。(特例:非惯用手只有人物一半的力量加值,而双手武器获得一点五倍的力量加值。而力量减值(并非力量加值)将作用在非复合弓做出的攻击上。)


  • 攀爬、跳跃和游泳检定。这些技能以力量作为关键属性。

  • 力量检定(如破门等)。



敏捷(DEXTERITY,DEX)

敏捷量化了手眼协调性、灵活度、反射以及平衡性。这项属性是游荡者最重要的属性,但对那些通常穿着轻甲或中甲(巡林客和野蛮人),或不穿甲(武僧、法师和术士),以及任何想成为优秀弓箭手的人物来说,敏捷也很重要。


人物的敏捷調整值将對下列動作、技能等產生影響:




  • 远程攻击命中骰,包括弓、弩、飞斧以及其他远程武器的攻击。


  • 防护等级(Armor Class,AC),确保人物能对攻击做出反应。


  • 反射豁免判定,你能够依靠快速的移动躲开火球术和其他一些攻击。


  • 平衡、脱逃术、隐藏、潜行、开锁、骑术、手上功夫、翻滚和绳技检定。这些技能以敏捷作为关键属性。



体质(CONSTITUTION,CON)

体质表示了人物的健康和耐力。体质加值能增加角色的生命点数,所以它对所有职业都很重要。


人物的体质調整值将用于:



  • 每个生命骰的投掷(但体质减值永远不能使结果低于1—也就是说,人物在升级时至少能获得一点HP)。


  • 强韧豁免检定,用于抵抗毒素及类似的威胁。


  • 专注检定。专注是个对施法者很重要的技能,以体质为关键属性。如果人物的体质值的改变足以使其体质修正发生变化,其生命值也相应的增加或减少。



智力(INTELLIGENCE,INT)

智力决定了人物学习和推理的能力。这项属性对法师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法师所能施放的法术数量,抵抗他们施放法术的难度,以及法术的威力。同时智力对任何想拥有多种技能的人物都很重要。


人物的智力調整值将用于:



  • 游戏开始时所掌握的语言数目。

  • 每等级获得的技能点数。(但人物每级至少能获得1点技能点。)


  • 估价、手艺、文书解读、解除装置、伪造文书、知识、搜索以及法术辨识检定。这些技能以智力作为关键属性。法师由高智力值得到施法次数奖励。施放一个法师法术所需要的最低智力值是10+法术等级。动物的智力值为1或者2。类人生物至少为3。



感知(WISDOM,WIS)

感知表现了人物的意志力、常识判断力、感知力和直觉。智力表现人物分析信息的能力,而知觉更多的表现在对周围事物的察觉和了解上。感知是牧师和德鲁依最重要的属性,对圣武士和巡林客也很重要。如果玩家希望自己的人物有敏锐的直觉,可以给人物高的感知属性。任何生物都有感知。


人物的感知調整值将用于:




  • 意志豁免检定(用于对抗魅惑人类之类的法术)


  • 医疗、聆听、专业、察言观色、侦察和求生。这些技能以感知作为关键属性。


牧师、德鲁伊、圣武士、巡林客由高感知值得到施法次数奖励。施放一个牧师、德鲁依、圣武士、巡林客法术所需要的最低感知值是10+法术等级。



魅力(CHARISMA,CHA)

魅力表示人物的魄力、说服力、个人吸引力、领导能力和身体的自然魅力。这项属性对圣武士、术士和吟游诗人最重要。它对牧师也很重要,因为它影响着牧师驱退不死生物的能力。任何生物都有魅力。


人物的魅力調整值将用于:




  • 唬骗、交涉、易容、收集信息、驯养动物、威吓、表演和使用魔法装置检定。这些技能以魅力作为关键属性。

  • 试图影响他人的行动的检定


  • 牧师和圣武士的驱散检定,用来驱散僵尸、吸血鬼及其他不死生物。


术士或吟游诗人由高魅力值得到施法次数奖励。施放一个术士或诗人法术所需要的最低魅力值是10+法术等级。



九大阵营



陣營代表生物的道德看法和價值觀。陣營是可變的,隨著遊戲進行玩家的行為可能會導致角色陣營轉變。


四版時將陣營減到了五個:守序善良,善良,無陣營,邪惡和混亂邪惡。五版又回復成九大陣營,並將無法做出理性思考、分辨道德和倫理選擇的生物歸類成無陣營。


在部份版本中陣營和職業必須相符,例如聖武士必須保持守序善良,武僧為守序,德魯伊為中立,野蠻人和吟遊詩人屬於非守序陣營。若是陣營改變有可能會導致角色喪失職業特殊能力。[5]





























守序

中立

混乱

善良

守序善良

中立善良

混乱善良

中立

守序中立

绝对中立

混乱中立

邪恶

守序邪恶

中立邪恶

混乱邪恶


魔法系統


龍與地下城使用的魔法系統稱為萬西安(Vancian Casting),特色為「施展後即忘記(fire and forget)」。玩家必須事先記錄角色當天記憶了哪些法術,一旦施展後,該法術即從角色的記憶中抹除,除非事前準備另一道相同的法術,否則無法再度施展。這種系統是源自於科幻小說家傑克‧萬斯(Jack Vance)的小說瀕死的地球。四版一度取消萬西安,改將全職業特殊能力統一,稱為威能(Power)系統。但五版時又回歸類似萬西安的施法機制。


遊戲中的法術分成九種類別,除了通用系(universal)以外有八種,通稱為八大學派,分別是:



  • 防護系(Abjurations)

  • 咒法系(Conjuration)

  • 預言系(Divination)

  • 附魔系(Enchantment)

  • 塑能系(Evocation)

  • 幻術系(Illusion)

  • 死靈系(Necromancy)

  • 變化系(Transmutation)



游戏生物


收錄於《怪獸圖鑑》、《怪獸圖鑑2》中。



战役设定、模组




「龍與地下城」使用多面体的骰子解决随机事件的問題。由左至右:四、六、八、十二、二十及两个十面体的骰子。最右側的又叫作百分骰


模組(modules)是指預設的冒險劇本,提供給DM當作進行遊戲的範本與參考,市面上販售的模組通常會有背景故事、插圖、地圖,並設定好讓玩家去達成的目標。最早的模組是1975年黑沼(Blackmoor)擴充資料書中附的青蛙神殿(Temple of the Frog)。最早獨立出版的模組則是1978年由TSR發行的對抗巨人(Against the Giants)。


戰役設定(campaign settings)[6]在龍與地下城中代表玩家們冒險的世界背景,當中包含許多不同的奇幻子類別,以劍與魔法為大宗,下列為歷年來較受歡迎的戰役設定:




  • 灰鹰(Greyhawk)


  • 被遗忘的国度(Forgotten Realms)


  • 龙枪(Dragonlance)


  • 艾伯伦(Eberron)


  • 异度风景(Planescape)


  • 浩劫残阳(Darksun)


  • 魔域传奇(Ravenloft)


  • 天赋神权(Birthright)


除了官方推出的戰役設定外,DM亦可以發揮想像力自行創作世界背景,當作遊戲進行的舞台。



開放遊戲授權條款與其影響


開放遊戲授權條款(Open Game License,OGL)是一種授權條款,讓桌上角色扮演遊戲的製作人可以在授權架構下修改、複製、重新發佈遊戲的部份內容,例如遊戲機制的部份。威世智於2000年在雷恩‧丹西(Ryan Dancey)主導下將龍與地下城第三版整理成系統參閱文件(System Reference Document,SRD),並將三版主架構d20系統以OGL的型式開放。這讓其他出版公司可以透過OGL出版諸如冒險模組、設定集,甚至是以d20為基底的新遊戲系統。


例如探索者角色扮演遊戲、城堡與聖戰(Castles & Crusades)、Fantasy Craft、Mutants & Masterminds、Arcana Evolved、13th Age等,都是OGL開放下的產物。


2008年威世智在發售龍與地下城四版時另外推出遊戲系統授權條款(Game System License,GSL),讓其他公司可以發行與四版相容的產品。相較於OGL,GSL的限制較多,且與OGL並不相容。


由於OGL出現,市場上一度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也讓龍與地下城一直以來的銷量霸主地位遭受挑戰[7][8]



历史




進行中的「龍與地下城」遊戲


龙与地下城在40年的发展中版本經過數次更替,其主要的版本历史如下:



  • 龙与地下城,初版(Dungeons & Dragons),TSR公司出版(1974年)


初版后龙与地下城规则书开始分为两个系列:

基本版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又名Basic Dungeons & Dragons或Classic Dungeons & Dragons)




  • 基本龙与地下城第一版(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1st Version)(1977年)


  • 基本龙与地下城第二版(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2nd Version)(1981年)


  • 基本龙与地下城第三版(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3rd Version)(1983年—1986年)


  • 基本龙与地下城规则全书(Dungeons & Dragons Basic Set Rules Cyclopedia)(1991年)


进阶版龙与地下城(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 进阶龙与地下城第一版(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1st Edition)(1977年—1979年)


  • 进阶龙与地下城第二版(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2nd Edition)(1989年)



自1997年TSR公司被威世智收购后,龙与地下城不再分为两个系列出版。



  • 龙与地下城第三版(Dungeons & Dragons 3rd Edition)(2000年)

龙与地下城3.5版(Dungeons & Dragons 3.5th Edition)(2003年)


  • 龙与地下城第四版(Dungeons & Dragons 4th Edition)(2008年)

龙与地下城精华版(Dungeons & Dragons Essentials)(2010年)


  • 龙与地下城第五版(Dungeons & Dragons)(2014年)[9]

2014年推出的第五版取消版號,名稱只留下「龍與地下城」,為了與其他版本作區別,一般玩家通常以「五版」或是開發時的代號「次世代(Dungeons & Dragons Next)」來當作代稱。



相关产品




立體式的遊戲模型與場景。



桌上游戏(TRPG)



  • D&D微缩模型

  • 骰子

  • 棋盘


  • 人物卡/角色紙



龙与地下城online



官方核心规则书



  • 《龙与地下城玩家手册》——基本游戏机制和創造玩家角色的資料。

  • 《龙与地下城城主指南》——進行遊戲的詳細規則以及帶團相關的技巧、提示。

  • 《龙与地下城怪物图鉴》——提供遊戲中各種怪物(生物)的數據資料。


此三本游戏用书稱為三宝书。通常DM需要这三本书,而普通参与者只需要《玩家手册》。



龍與地下城系列電子遊戲年表


建立在D&D規則上的電腦角色扮演遊戲非常多。



  • 早期有SSI和TSR簽約之後所產生出來的遊戲——金盒子系列(Golden Box)。

  • 1990年代最為人所知的是CAPCOM發行的街機電子遊戲的毀滅之塔與地獄神龍。

  • 2000年代最為著名的有BioWare公司的柏德之門系列、絕冬城之夜,和黑島工作室的異域鎮魂曲、冰風之谷系列。













































































































































































































































































































































































































































































































































































































































































































































































































































年代 中文譯名 原文名稱 遊戲平台 戰役設定 系列 開發公司
1975 龍與地下城 DND PLATO
1975 地下城 Dungeon PDP-10
1980 龍與地下城電腦迷宮遊戲 Dungeons & Dragons Computer Labyrinth Game
1981 龍與地下城手持版 Dungeons & Dragons Computer Fantasy Game[10]

Mattel
1982 進階龍與地下城:雲山 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Cloudy Mountain[11][12]

Intellivision
Mattel
1982 進階龍與地下城:塔敏的寶藏 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Treasure of Tarmin[11]
Intellivision Tom Loughry
1988 光芒之池 Pool of Radiance[13]

Home computers, NES
被遺忘的國度 光芒之池
SSI
1988 長槍英雄 Heroes of the Lance[13]
Home computers, NES, Master System
龍槍 U.S. Gold
1989 青色枷鎖的詛咒 Curse of the Azure Bonds[13]
Home computers 被遺忘的國度 光芒之池 SSI
1989 烈焰之巨龍 Dragons of Flame[13]
Home computers, NES 龍槍 U.S. Gold
1989 赫爾司法 Hillsfar[13]
Home computers, NES 被遺忘的國度
Westwood Studios
1989 長槍之戰 War of the Lance[13]
Home computers 龍槍 SSI
1990 銀色匕首之謎 Secret of Silver Blades[13]
Home computers 被遺忘的國度 光芒之池 SSI
1990 龍擊 DragonStrike[13]
Home computers, NES 龍槍 Westwood Studios
1990 克萊恩英豪 Champions of Krynn[13]
Home computers 龍槍 SSI
1991 魔眼殺機 Eye of the Beholder[14][15]
Home computers, Mega-CD, SNES, GBA, Amiga
被遺忘的國度 魔眼殺機 Westwood Studios
1991 魔眼殺機 2:隱月傳奇 Eye of the Beholder II: Legend of Darkmoon[14][15]
Home computers, Amiga 被遺忘的國度 魔眼殺機 Westwood Studios
1991 幻影法師 Shadow Sorcerer[15]
Home computers 龍槍 U.S. Gold
1991 黑暗之池 Pools of Darkness[15]
Home computers 被遺忘的國度 SSI
1991 克萊恩死亡騎士 Death Knights of Krynn[15]
Home computers 龍槍 SSI
1991 絕冬城之夜 Neverwinter Nights (MMORPG)[15]
Home computers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AOL, Stormfront Studios, SSI
1991 異域之門 gateway to the savage frontier[15]
Home computers 被遺忘的國度 異域 Stormfront Studios
1992 鷹勳章 Order of the Griffon[16]
TurboGrafx-16 空谷世界(Mystara) Westwood Studios
1992 恆星戰士 Warriors of The Eternal Sun[15]
Sega Mega Drive
空谷世界(Mystara) Westwood Studios
1992 克萊恩暗黑女王 The Dark Queen of Krynnr[15]
Home computers 龍槍 SSI
1992 異域寶藏 Treasures of the Savage Frontier[15]

MS-DOS, Amiga
被遺忘的國度 異域 Stormfront Studios
1992 魔法船:海盜 Spelljammer: Pirates of Realmspace[15]
MS-DOS 魔法船 Cybertech Systems
1993 魔眼殺機 3:血戰札諾爾 Eye of the Beholder III: Assault on Myth Drannor[14][17]
MS-DOS, Amiga, Mega-CD, SNES 被遺忘的國度 魔眼殺機 SSi
1993 幻想帝國 Fantasy Empires[17]
MS-DOS 空谷世界(Mystara)
Silicon Knights
1993 被遺忘的國度:無限冒險 Forgotten Realms: Unlimited Adventures[17]
MS-DOS, Mac
被遺忘的國度 MicroMagic, Inc.
1993 浩劫殘陽:破碎大地 Dark Sun: Shattered Lands[17]
MS-DOS 浩劫殘陽 浩劫殘陽 SSI
1993 要塞 Stronghold[17]
MS-DOS 無具體設定 Stormfront Studios
1993 地下城戰士 Dungeon Hack[17]
MS-DOS 被遺忘的國度 DreamForge Intertainment
1993 毀滅之塔 Dungeons & Dragons: Tower of Doom[17]

Arcade, Sega Saturn
空谷世界(Mystara) 空谷世界(Mystara) Capcom
1994 浩劫殘陽:毀滅者甦醒 Dark Sun:Wake of the Ravager[17]
MS-DOS 浩劫殘陽 浩劫殘陽 SSI
1994 殺人者 Slayer[18]
3DO 無具體設定 Lion Entertainment
1994 魔域傳奇:神聖之符 Ravenloft: Strahd's Possession[17]
MS-DOS 魔域傳奇 魔域傳奇 DreamForge Intertainment
1994 阿拉丁傳奇:精靈的詛咒 Al-Qadim: The Genie's Curse[17]
MS-DOS 阿拉丁傳奇 Cyberlore Studios
1994 魔索布萊 Menzoberranzan[17]
MS-DOS 被遺忘的國度 DreamForge Intertainment
1995 魔域傳奇:石之預言者 Ravenloft: Stone Prophet[18]
MS-DOS 魔域傳奇 魔域傳奇 DreamForge Intertainment
1996 死亡守護者 DeathKeep[18]
Windows, 3DO 無具體設定 Lion Entertainment
1996 浩劫殘陽在線:猩紅之沙 Dark Sun Online: Crimson Sands[18]
Windows 浩劫殘陽 SSI
1996 血與魔法 Blood & Magic[18]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Tachyon Studios
1996 天賦神權:蛇女同盟 Birthright: The Gorgon's Alliance[18]
Windows 天賦神權 Synergistic Software
1996 地獄神龍 Dungeons & Dragons: Shadow over Mystara[18]
Arcade, Sega Saturn 空谷世界(Mystara) 空谷世界(Mystara) Capcom
1997 鐵與血:魔域戰士 Iron & Blood: Warriors of Ravenloft[18]
Windows, PlayStation
魔域傳奇
Take 2 Interactive
1997 天翻地覆 Descent to Undermountain[18]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Interplay
1998 柏德之門 Baldur's Gate[18]
Windows, Mac 被遺忘的國度 柏德之門
BioWare
1999 柏德之門:劍灣傳奇 Baldur's Gate: Tales of the Sword Coast[18]
Windows, Mac 被遺忘的國度 柏德之門 BioWare
1999 異域鎮魂曲 Planescape:Torment[18]
Windows 異度風景
Black Isle Studios
2000 冰風之谷 Icewind Dale[19]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冰風之谷 Black Isle Studios
2000 柏德之門II:安姆疑雲 Baldur's Gate 2:Shadows of Anm[19]
Windows, Mac 被遺忘的國度 柏德之門 BioWare
2001 冰風之谷:寒冬之心 Icewind Dale: Heart of Winter[19]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冰風之谷 Black Isle Studios
2001 柏德之門 2:邪神霸權 Baldure's Gate 2:Throne of Bhaal[19]
Windows, Mac 被遺忘的國度 柏德之門 BioWare
2001 光芒之池:迷思卓諾遺跡 Pool of Radiance: Ruins of Myth Drannor[19]
Windows, Mac 被遺忘的國度 光芒之池 Stormfront Studios
2001 柏德之門:黑暗聯盟 Baldur's Gate: Dark Alliance[19]

PS2, Xbox, GameCube, GBA
被遺忘的國度 黑暗聯盟 Snowblind Studios
2002 絕冬城之夜 Neverwinter Nights[19]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BioWare
2002 冰風之谷II Icewind Dale II[19]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冰風之谷 Black Isle Studios
2002 魔眼殺機(GBA版) Dungeons & Dragons: Eye of the Beholder GBA 被遺忘的國度 Pronto Games
2003 絕冬城之夜:黯影之心 Neverwinter Nights:Shadow of Undrentide[19][20]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BioWare
2003 龍與地下城:英雄 Dungeons & Dragons: Heroes[19]
Xbox 灰鷹 Atari Hunt Valley Development Studio
2003 邪惡元素神殿 The Temple of Elemental Evil[19]
Windows 灰鷹 Troika Games
2003 絕冬城之夜:黯影謎咒 Neverwinter Nights:Hordes of the Underdark[19][20]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Floodgate Entertainment
2004 柏德之門:黑暗聯盟2 Baldur's Gate: Dark Alliance II[19]
PS2, Xbox 被遺忘的國度 黑暗聯盟 Black Isle Studios
2004 被遺忘的國度:惡魔之石 Forgotten Realms: Demon Stone[21]
Windows, PS2, Xbox 被遺忘的國度 Stormfront Studios
2004 絕冬城之夜:手機版 Neverwinter Nights: Mobile[22]
Mobile phone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Floodgate Entertainment
2004 絕冬城之夜:陰影守衛 Neverwinter Nights: ShadowGuard[20]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Floodgate Entertainment
2004 絕冬城之夜:女巫覺醒 Neverwinter Nights: Witch's Wake[20]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BioWare
2004 絕冬城之夜:國王密令 Neverwinter Nights: Kingmaker[20]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BioWare
2005 龍與地下城:龍晶 Dungeons & Dragons: Dragonshard[23]
Windows 艾伯倫 Liquid Entertainment
2005 絕冬城之夜:劍灣海盜 Neverwinter Nights: Pirates of the Sword Coast[24]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BioWare
2006 龍與地下城 Online:風暴來臨 Dungeons & Dragons Online: Stormreach[25]
Windows 艾伯倫 Turbine, Inc.
2006 絕冬城之夜:無盡地城 Neverwinter Nights: Infinite Dungeons[26]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BioWare
2006 絕冬城之夜:飛龍之冠 Neverwinter Nights: Wyvern Crown of Cormyr[27]
Windows, Mac,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BioWare
2006 絕冬城之夜 2 Neverwinter Nights 2[28]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Obsidian Entertainment
2006 龍與地下城:戰略版 Dungeons & Dragons Tactics[29]
PSP 灰鷹 Kuju Entertainment
2007 絕冬城之夜 2:背叛者的面具 The Mask of Betrayer[28]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Obsidian Entertainment
2008 絕冬城之夜 2:邪神降臨 Storm of Zehir[28]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Obsidian Entertainment
2009 絕冬城之夜 2:西門城的秘密 Mysteries of Westgate[30]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Ossian Studios
2011 龍與地下城:匕首谷 Dungeons & Dragons: Daggerdale[31]

PS3, Xbox 360, Windows
被遺忘的國度 Bedlam Games
2012 柏德之門:加強版 Baldur's Gate: Enhanced Edition[32]

iOS, Android, Mac, Windows,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柏德之門 Overhaul Games
2013 龍與地下城:競技場之戰 Dungeons & Dragons: Arena of War[33]
iOS, Android 被遺忘的國度
DeNA
2012 柏德之門 2:加強版 Baldur's Gate II: Enhanced Edition'[32]
iOS, Android, Mac, Windows,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柏德之門 Overhaul Games
2014 深水城領主 Lords of Waterdeep[34]
iOS 被遺忘的國度 Playdek
2013 絕冬城之夜 Online Neverwinter[35]
Windows, Xbox One,PS4
被遺忘的國度 絕冬城之夜 Cryptic Studios
2014 冰風之谷:加強版 Icewind Dale: Enhanced Edition[36]
iOS, Android, Mac, Windows, Linux 被遺忘的國度 冰風之谷 Overhaul Games
2015 劍灣傳奇 Sword Coast Legends Windows, OS X, Linux, PS4, Xbox One 被遺忘的國度 N-Space,Digital Extremes
2017 低魔时代 Low Magic Age Windows Low Magic Studio
2017 異域鎮魂曲:加強版 Planescape: Torment: Enhanced Edition Windows, Mac 異度風景 Beamdog


改編



动画




  • 亞空大作戰(Dungeons & Dragons,1983年)


  • 龙枪:秋暮之巨龙(Dragonlance Dragons Of Autumn Twilight,2008年)



电影



  • 《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2000年)

  • 《龙与地下城2:龙王的愤怒》(Dungeons & Dragons 2: Wrath of the Dragon God,2005年)



註釋





  1. ^ D&D Basic Set. Rulebooks and Sets. acaeum.com. [16 May 2013] (英语). 


  2. ^ E. Gary Gygax; Co-Creator Of Dungeons & Dragons


  3. ^ What happened to Dungeons and Dragons?


  4. ^ Tweet; Dungeons & Dragons Basic Game p. 24


  5. ^ 无冬之夜2:阵营


  6. ^ "It is importan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 campaign and a world, since the terms often seem to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 A world is a fictional place in which a campaign is set. It's also often called a campaign setting."(Cook, Williams, Tweet; Dungeon Master's Guide v3.5., p. 129)


  7. ^ http://www.icv2.com/articles/news/18504.html Top 5 RPGs--Q3 2010


  8. ^ http://www.icv2.com/articles/news/28124.html Top 5 RPGs--Fall 2013


  9. ^ Ewalt, David M. What's Next With Dungeons And Dragons?(龙与地下城的未来为何?). Forbes. 2012-08-20 [2014-02-04]. 


  10. ^ Mattel's Dungeons and Dragons. Handheld Games Museum. [2009-12-23]. 


  11. ^ 11.011.1 Perry, Robert L. Good News for Computer Buffs. Boy's Life. December 1983: 19 [2009-12-23]. 


  12. ^ Advanced Dungeons & Dragons Cartridge. Moby Games. October 6, 2003 [2009-12-23]. 


  13. ^ 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 Rausch, Allen. A History of D&D Video Games. GameSpy. August 15, 2004 [2009-12-23]. 


  14. ^ 14.014.114.2 Barton, Matt. Part 2: The Golden Age (1985-1993). The History of Computer Role-Playing Games. Gamasutra. February 23, 2007 [2009-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三月 30, 2009).  请检查|archive-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5. ^ 15.0015.0115.0215.0315.0415.0515.0615.0715.0815.0915.10 Rausch, Allen; Lopez, Miguel. A History of D&D Video Games - Part II. Game Spy. August 16, 2004. 


  16. ^ Slaven, Andy. Video Game Bible, 1985-2002. Trafford Publishing. 2002: 75. ISBN 1-55369-731-6. 


  17. ^ 17.0017.0117.0217.0317.0417.0517.0617.0717.0817.0917.10 Rausch, Allen. A History of D&D Video Games - Part III. Game Spy. 2004-08-17 [2006-06-15]. 


  18. ^ 18.0018.0118.0218.0318.0418.0518.0618.0718.0818.0918.1018.11 Rausch, Allen. A History of D&D Video Games - Part IV. Game Spy. 2004-08-18 [2006-06-15]. 


  19. ^ 19.00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 Rausch, Allen. A History of D&D Video Games - Part V. GameSpy. 2004-08-19 [2006-06-15]. 


  20. ^ 20.020.120.220.320.4 Dillon, John. Neverwinter Nights Goes Diamond. RPGamer. October 21, 2005 [201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8日). 


  21. ^ Woo, Jason. Forgotten Realms: Demon Stone. GameAxis Unwired. No. 15. November 2004: 20 [2009-12-26]. 


  22. ^ WGR Staff, GameSpot. Neverwinter Nights Preview. Gamespot. January 1, 2004 [2010-01-11]. 


  23. ^ Bachtiar, Ismet. Dragonshard. Game Axis Unwired. October 2005: 13. 


  24. ^ Swain, Jerry. Neverwinter Nights: Pirates of the Sword Coast Characters Introduced. RPGamer. July 6, 2005 [2010-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8日). 


  25. ^ Kasavin, Greg. Dungeons & Dragons Online: Stormreach (PC). cnet reviews. CBS Interactive Inc. March 16, 2006 [2010-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一月 19, 2013).  请检查|archive-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26. ^ Carter, Steven. Neverwinter Nights: Infinite Dungeons Review. GameBanshee. UGO Networks. September 28, 2006 [201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8). 


  27. ^ Carter, Steven. Neverwinter Nights: Wyvern Crown of Cormyr Review. GameBanshee. UGO Networks. September 28, 2006 [2010-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28). 


  28. ^ 28.028.128.2 Perry, Jim. RPG Programming with XNA Game Studio 3.0. Wordware Game and Graphics Library (Jones & Bartlett Publishers). 2009: 17. ISBN 1-59822-065-9. 


  29. ^ Dungeons & Dragons: Tactics. metacritic. [2010-01-18]. 


  30. ^ Wilson, Jason. Neverwinter Nights 2: Mysteries of Westgate (PC). 1UP.com. UGO Entertainment. April 30, 2009 [September 24,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九月 24, 2009).  请检查|archive-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31. ^ Grayson, Nathan, Dungeons & Dragons: Daggerdale review, video gamer, June 25, 2011 [2011-08-26] 


  32. ^ 32.032.1 Johnson, Leif, Baldur's Gate 2: Enhanced Edition Review, IGN, November 27, 2013 [2014-06-20] 


  33. ^ Dungeons & Dragons: Arena of War: Arena of wuh?


  34. ^ Lords of Waterdeep: Not watery, but surprisingly deep


  35. ^ Neverwinter Live Date and Module News!. Cryptic. 2013-06-06. 


  36. ^ Brown, Chris, Icewind Dale: Enhanced Edition Review, Gameplanet, October 30, 2014 [2015-01-29] 




外部連結




  • 「龍與地下城」官方網站(英文)


  • 威世智「龍與地下城」官方網站(英文)


  • 《龙与地下城》第四版官方中文站(简体中文)


  • 特珞龙与地下城版(简体中文)


  • 龍與地下城哈啦板 - 巴哈姆特(繁体中文)


  • 龍與地下城系列相關討論板::遊戲基地(繁体中文)


  • 龍與地下城藝棋風桌遊百科-龍與地下城發展史[永久失效連結](繁体中文)


  • 純美蘋果園(简体中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

Port of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