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權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馮瑞權
Fong Soi Kun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局長

任期
1998年11月-2017年8月24日
前任
黎梓建
继任
譚偉文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61年(56-57歲)[1]
澳門 葡屬澳門









馮瑞權(葡萄牙語:Fong Soi Kun,1961年) , 澳門退休公職人員,曾任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第一任局長,也是《華南地震》期刊編委。




目录






  • 1 職業生涯


  • 2 批評


    • 2.1 2010年暴雨警報延誤事件


    • 2.2 颱風韋森特事件(2012年7月)


    • 2.3 颱風妮妲事件(2016年8月)


    • 2.4 超強颱風海馬事件(2016年10月)


    • 2.5 涉嫌違法授權


    • 2.6 強颱風天鴿事件(2017年8月)




  • 3 辭職下台


  • 4 紀律處分


  • 5 參考資料





職業生涯


馮瑞權於1982年加入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台,1993年6月至1996年期間擔任局長助理職務,隨後被定期委任為副局長一職至1998年。1998年11月,接替前台長黎梓建(Olavo Rasquinho)職務,開始擔任台長一職。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台易名為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一直擔任局長一職至2017年8月24日為止[2][3]


2017年8月24日,馮瑞權宣布請辭並且獲得核准,氣象局局長有關職權由副局長梁嘉靜暫任[4]



批評



2010年暴雨警報延誤事件


2010年6月,由於氣象局的暴雨警報延誤,導致廣大澳門市民防範不及,社會秩序受到很大影響,有不少商戶因水浸損失慘重。局長馮瑞權在面對社會各界的猛烈批評之後,在總結“心得”時,說“寧願虛報都唔願漏報(寧虛報,不漏報)”。這種態度及回應被批評是「以廣大市民的生命財產開玩笑,這種毫不負責任的為官之道,令人心寒意冷。」[5][6]



颱風韋森特事件(2012年7月)



於7月24日凌晨1時開始,澳門的三條大橋已經錄得12級颱風程度的10分鐘平均風速,氣象局懸掛九號風球的時間為凌晨2時15分,有數名離島社諮委表示這反映出氣象局懸掛九號風球嚴重滯後,以及澳門比香港更接近風暴中心的情況(最接近距離:香港天文台總部西南約100公里,澳門西南偏南約40公里)下,仍然沒有懸掛十號風球,表現與距離韋森特較遠,但及時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香港天文台形成強烈對比,因此激發市民強烈不滿。社諮委亦指責氣象局判斷失誤,質疑氣象局究竟「根據何種標準作為判斷風球的依據」,明知澳門所受影響理應比香港更甚,仍然遲掛九號風球,且拒絕懸掛十號風球,促請當局檢討熱帶氣旋警告機制[7]


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回應指,港澳兩地的最高信號準則不一致,澳門十號風球除了需要境內持續吹12級颱風程度風力之外,「先決條件」是颱風中心橫過澳門境內,即使澳門受颱風級別的熱帶氣旋影響而全面受颱風(即颶風,平均風速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且以較嚴謹之每小時平均風速計算)影響,但熱帶氣旋中心沒有掠過或登陸澳門,仍只能懸掛九號風球,較香港只要求境內任何一處海平面錄得颶風程度10分鐘平均風速,及颱風或更高強度之熱帶氣旋正面吹襲[8]的準則嚴格。他指出,澳門境內錄得的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為每小時115.2公里,屬於八號風球的範圍內,並已經因應韋森特進一步逼近所構成的嚴重影響而懸掛九號風球,而韋森特亦未有橫過澳門,因此未達十號風球標準。就馮瑞權的回應,有網民認為十年甚至20年也不會遇到風眼過境,諷刺懸掛十號風球標準過於嚴謹[9]



颱風妮妲事件(2016年8月)



2016年8月1日颱風「妮妲」襲澳,廣東一帶嚴陣以待,深洲、珠海早於下午4時之後陸續發佈最高級別紅色颱風預警,香港亦早已於晚上8時40分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而且澳門實測錄得持續8級疾勁程度的風力,但由於馮瑞權局長一直認為妮妲會在澳門東面登陸,澳門不會受烈風影響,所以直至上午上班時間澳門仍然懸掛三號風球和拒絕懸掛八號風球,當地居民冒著生命危險在暴風雨情況下上班,引起市民強烈不滿。


澳門氣象局隨即當日下午3時召開記者招招待會說明“妮妲”襲澳的情況。氣象局局長馮瑞權稱妮妲登陸前的大風區所對應的是香港和深圳一帶,登陸後妮妲開始減弱,因此科學上看,整個大風區域並不包括澳門,整體風力比香港偏小很多,經綜合考慮後,由於整體風速較小,亦未符合懸掛八號風球的「普遍性和持續性」,但根據氣象局網頁上的《熱帶氣旋信號之意義及安全措施提示》,只需持續風力達相關風速便會掛八號風球,當中並沒有提及需要普遍性同持續性。除此之外,局方聲稱境內實測的烈風是受到局部地區性雨區產生的下擊氣流所致,但實際上當時澳門受妮妲的東南眼壁影響,而風主要由妮妲螺旋雨帶產生,並非所謂「局部地區性雨區產生的下擊氣流」所造成,眾多網民不接受前局長馮瑞權的解釋,批評他詞不達意、轉移視線。有記者問及局長會否向公眾道歉,馮瑞權表示,這不是道不道歉的問題,重要是工作是否乎合規範、程序,他認為這次處理颱風符合規範程序。又表示不回應會否引咎辭職。有聲音批評當局不顧市民安危,令不少電單車騎士於當天上班時在友誼大橋上險象橫生。馮瑞權解釋三號風球風速標準在一定範圍內,並非每次一樣,居民出門時亦要注意。他認為這方面是當局需要加強與居民溝通[10]


8月4日,馮瑞權向公眾道歉:「……為此前『妮妲』掛8號風球與否,對居民造成的誤會,感到十分抱歉。」 被問到不少市民要求他下台,馮瑞權回應稱沒有特別意見。他指氣象局局長的職務是由政府授予,對此持開放態度。他又稱至今已在氣象局工作30多年[11]


澳門北區社諮會副召集人何仲傳發言表示,留意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及氣象局局長就強烈熱帶風暴“妮妲”襲澳期間與社會溝通不足致歉,他認為不僅是溝通不足造成事件,此說法亦是輕描淡寫。他又認為由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所帶領的團隊,並無充分為市民考量,建議馮瑞權應為今次事件引咎辭職。澳門貴州商會會長馬建章與民眾建澳聯盟理事長陳德勝亦關注氣象局的颱風預報機制,又促請當局檢討現時颱風通報機制,靈活處理突發性的自然災害事件,保障市民人身安全。[12]


8月12日,澳門日報報導氣象局的處理手法劣評如潮,要求馮瑞權下台聲音不斷,加上馮瑞權的委任即將到期,羅立文在被傳媒問及會否續約以及會否續任馮繼續做局長時表示:“我都唔知佢幾時到期(我都不知道他甚麼時候到期)……我都未決定我點答到(我都還沒決定,我又怎樣回答)。”[13]



超強颱風海馬事件(2016年10月)



2016年10月21日颱風「海馬」襲澳,雖然風雨不大,但氣象局仍然以「顧及學童上學安全」為由,在早上懸掛八號西北風球。「妮妲」和“海馬”的懸掛標準不一,再度引起社會質疑氣象局的專業性及颱風警報的標準[14][15]


聚賢同心協會副理事長林宇滔形容,氣象局在自稱的“專業、科學”與人性化之間進退失據,隨意搬龍門,妮妲、海馬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情況,氣象局是有必須全面檢討及修訂熱帶氣旋行政命令,明晰颱風懸掛標準。在法律沒明晰的情況下,氣象局以每小時平均風速來作為掛風標準不符邏輯,更離譜的是官網所公佈的實時數據均為10分鐘平均風速,所謂的每小時平均風速僅為內部數據,質疑為何要以無法對外提供的數據來掛風球。加上台灣、日本、香港均使用10分鐘平均風速,內地則採2分鐘平均,美國更使用1分鐘平均,澳門絕無必要以明顯較嚴格的每小時平均風速來決策。他又批評“他(馮瑞權)整天都說自己很專業,但從來都拿不出一個很專業的標準。”[16]


10月25日,直選議員陳美儀和民主派議員高天賜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質詢氣象局的處事手法。馮瑞權承認「海馬」懸掛8號風球上有偏差,當時澳門範圍只達到3號風球風速,他解釋:「那時颱風未完全進入雷達範圍,只能透過衛星去觀測。」但有多名議員發言質疑氣象局的專業設備及懸掛風球的準則,以及該局內部的管理。李靜儀認為氣象局的“專業判斷”與居民感覺存在較大落差,一來當局掛風球的標準不清晰,澳門採用的指標是“每小時平均風速”,與其他地區採用較短時間區間內的平均風力計算不同,對於相關標準是否合時宜,以及是否應該檢討等問題並沒有作出交代。二來是測風點的選擇,她質疑十五個測風點要多少個達到懸掛八號風球的風速才達標。又指如果連基本指標都缺乏,難以服眾[17]。馮瑞權回應稱,香港使用的是每10分鐘平均風速,但強調澳門的也屬國際標準。直選議員宋碧琪稱,不少媒體報道來自該局員工對局方處理的種種不滿,批評該局沒有正面回應有關問題[18]


高天賜亦指出,氣象局有處長職位一直懸空,卻無人上任,他在發言時出示一張早前在網上流傳氣象局副局長梁嘉靜在該局天台放置的「風水陣」照片,並問在場官員:「氣象局的專業設備,包不包括這樣東西?」馮瑞權和羅立文均沒對此回應,又說處長一職責任更大,但薪酬比有一定年資的高級技術員沒高多少,所以無人願意做[18]


陳美儀在聽罷馮瑞權解釋理由後批評:“澳門的風球信號為何與鄰近地區差距那麼大,究竟標準何在?政府回答不了。”對於馮瑞權抱怨“沒有人願意升任處長”,她建議局長應與正在檢討公務員職程的行政公職局討論,“是否應該主動一點反映問題,(而)不是坐住等啊? ”氣象局一早知道“海馬”未達八號風球標準但仍然在六時宣佈懸掛,其後就算知道風速不似預期亦不把風球除下,她亦批評此舉莫名其妙,政府亦不解釋原因,認為在專業判斷、程序上都應適時檢討[17]


香港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表示,澳門掛風球的標準應統一[15]



涉嫌違法授權


澳門廉政公署於《2016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中披露,馮瑞權於2014年將部分權限轉授予該局副局長梁嘉靜,包括「批准假期」、「超時或輪班工作」等「轉授予」梁嘉靜,但是轉授權的批示並未依法得到上級確認及在《公報》上公佈,有行政違法之嫌。馮瑞權承認曾簽署有關批示,解釋旨在釐清副局長權限,而非授權。廉署對馮瑞權上述講法表示感到詫異,表示「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該內部批示皆為典型的轉授權批示,普通人從字裡行間也能得出局長透過該批示將權限轉授予副局長的結論」。又指馮瑞權亦曾於2000年和2012年作出過類似的轉授權批示,同樣未依法得到上級確認及在《特區公報》上公佈,認為馮瑞權發批示本身已構成行政違法,而副局長依據有關批示所作出的決定亦屬違法[19]


廉署指出,公共部門面對監察機關的調查或公眾、傳媒的質疑,應該抱着實事求是的態度,該解釋的解釋、該澄清的澄清,但當事實清晰、證據確鑿時,若繼續堅持己見、拒不認錯,甚至託辭狡辯,不僅無法及時糾正錯誤,而且會耗費行政資源。因氣象局一直否認事實,導致廉署前後索取了超過八百頁的文件,花費了八個月才完成調查[20]



強颱風天鴿事件(2017年8月)



2017年8月23日超強颱風「天鴿」襲澳當日,香港天文台於早上五時二十分發出八號信號,並於九時十分發出十號信號,而澳門氣象局在七時多宣布於九時改掛八號風球,唯當時大部分市民已出門上班、上學,及澳門部分地區在懸掛八號風球前已吹烈風,導致回家避風的時間不足,故被批評發出預警和改掛八號風球的反應過於遲緩。


在改掛八號不足三小時內,澳門氣象局兩次提升風球級別,最終在十一點半改掛最高等級的十號風球。但是根據澳門氣象局網站於10時30分左右開始部分地方間中錄得12級颱風,在懸掛九號風球期間,大譚山、九澳、友誼大橋南站、友誼大橋北站、嘉樂庇總督大橋分別錄得的最高十分鐘平均風速為153.4、141.1、157、134.6、122.8,顯示當時境內普遍吹颱風並達到14級,大譚山更於上午11時06分錄得每小時217.4公里之最高陣風記錄,當局亦從風暴消息報導中表示此風力已經是有記錄最強。同時改發黑色風暴潮警告(預料未來將有高出路面一米的水浸,此前一直只是較低的紅色風暴潮警告),唯此時澳門廣泛地區已經出現水浸。內港、筷子基一帶沿海路段,水浸更加足以淹沒整部私家車。


記者會中氣象局局長馮瑞權表示此次天鴿是「特別的颱風」,一切「按照一般程序進行」[21]。馮瑞權又解釋,天鴿的預測路徑由珠江口以東(即較近香港)突然改為珠江口以西(直逼澳門),才導致訊息延遲。惟翻查澳廣視網站紀錄,氣象局在風暴抵達前一日下午已經預測天鴿將正面吹襲澳門[22],氣象局理應有充足時間改掛更高風球。


社會大眾都歸責於氣象局通報機制落後,氣象局局長馮瑞權表示「如果市民需要」可作道歉,記者追問有關問題時再就發放信息不足作鄭重道歉,但會否引咎辭職則未有回應[23]



辭職下台


8月24日,馮瑞權以私人理由辭職[24],亦已在同日下午6時30分左右的特別發布會交代行政長官崔世安批准[2]。2017年8月24日,馮瑞權宣布請辭並且獲得核准,氣象局局長有關職權由副局長梁嘉靜暫任[25]。8月28日,廉政公署就颱風天鴿事件對馮瑞權展開調查。


2017年10月19日,廉政公署公佈氣象局颱風預報程序的調查報告,指氣象局在預測颱風及懸掛風球時,依賴氣象局前局長個人的判斷和決策,事前不商議事後不檢討,欠缺內部會商機制。非辦公時間考慮懸掛三號甚至八號風球時,氣象局領導留在家中依靠電話和網絡遙控決策,考量的標準連局內的工作人員都不清楚,內部人事及設備管理存在諸多問題,認為氣象局領導負有主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26]。廉署批評,馮瑞權在8月23日清晨,趕回氣象局後直接進入自己辦公室,未有到氣象監察中心向前線預報員了解情況及交換意見,表現出唯我獨尊、專業傲慢。而內部對颱風預報的標準、各自表述、因人而異,公眾對氣象局懸掛風球的依據和考量無從知曉。廉署又指出氣象局內聯網斷線比較頻繁,無法接收氣象數據,天鴿襲澳時多處氣象監察站停電時,因為後備電池故障而無法正常運作[27]。退休基金會的批示指出馮符合《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第263條第一款a項而聲明自願離職退休的規定,其每月的退休金根據有關法令及上述《通則》計算,每月可獲得8萬元澳門幣的長俸[28]



紀律處分


2018年4月11日,澳門特區政府公布馮瑞權的紀律調查結果,在有關的紀律程序中,預審員向行政長官提交的報告結論指,馮瑞權及氣象局前副局長梁嘉靜在天鴿襲澳期間因有過錯未以有效方式執行職務,須負上紀律責任,決定中止向馮支付退休金4年,梁則被紀律處分,停職130天[29]。馮早前以首席特級氣象技術員職位幾經波折成功申請退休,原可領取每月退休金8萬澳門元[30]


4月16日,澳門電台葡文頻道有報道指馮瑞權將向澳門中級法院上訴[31]



參考資料





  1. ^ 馮瑞權, 吳池勝, 王安宇, 古志明, 侯爾濱, 唐天毅, 《南海海溫異常對華南氣候影響的數值研究》,〈熱帶氣象學報〉, 2004, 20(1), p435


  2. ^ 2.02.1 【天鴿襲澳門】氣象局遭轟警示不足 局長馮瑞權辭職. 香港01. 2017-08-24. 


  3. ^ 【天鴿過後】崔世安宣布:澳門氣象局長馮瑞權辭職. 明報. 2017-08-24. 


  4. ^ 崔世安率團隊為風禍道歉 澳門政府派錢圖息民憤. 成報. 2017-08-25. 


  5. ^ 官無憂患 民有隱憂. 澳門時報. 2010-09-23. 


  6. ^ 陳明金促官員問責制共締陽光政府. 陳明金 施家倫 宋碧琪議員服務網. 


  7. ^ 社諮委促檢討颱風預警. 《澳門日報》 (《應有此報》). 2012-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9). 


  8. ^ 香港天文台. 引致天文台需要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 2013-01-25. 


  9. ^ 熱帶氣旋討論地帶——SMG局長曰:風眼不過澳門則不掛十號風球. 香港天氣資訊中心討論區. 2012-07-27. 


  10. ^ 馮瑞權:不掛8號屬科學判斷 不道歉. 自己報. 2016-08-02. 


  11. ^ 馮瑞權跟著羅司道個歉:令居民誤會,感到十分抱歉. 愛瞞傳媒. 2016-08-04. 


  12. ^ 何仲傳冀氣象局長引咎辭職. 市民日報.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13. ^ CD區樓高羅司耍太極]. 澳門日報. 2016-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14. ^ 懸掛風球標準不一 林宇滔:法律粗疏 颱風標準急需修改. 論盡媒體. 2016-10-21. [永久失效連結]


  15. ^ 15.015.1 林宇滔:檢討澳門颱風標準 細化客觀易明 釋除公眾疑慮. 澳亞衛視. 2016-10-21. [永久失效連結]


  16. ^ 林宇滔:修政令科學掛風球. 澳門日報. 2016-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17. ^ 17.017.1 議員促檢討掛颱風標準. 澳門日報. 2016-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0). 


  18. ^ 18.018.1 氣象局天台現「風水陣」? ! 高天賜問馮瑞權:專業設備包唔包括依樣嘢?. 愛瞞傳媒. 2016-10-25. 


  19. ^ 涉違法授權 馮瑞權死口唔認  廉署:託辭狡辯 耗費行政資源. 論盡媒體. 2017-04-05. 


  20. ^ 廉署批氣象局狡辯耗資源. 澳門日報. 2017-04-06. 


  21. ^ 被批網站死機遲掛波 澳門氣象局長解釋:今次颱風較特別. 星島日報. 2017年8月23日 [2017年8月23日]. (繁体中文)


  22. ^ 氣象局稱1號風球將在晚間維持. 澳門電台. 2017年8月23日 [2017年8月2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4日). (繁体中文)


  23. ^ 馮瑞權:市民需要的話可道歉. 力報. 2017年8月23日 [2017年8月23日]. (繁体中文)


  24. ^ 馮瑞權以私人理由請辭澳門氣象局長 崔世安批准. 香港電台. 2017-08-24 [2017-08-26]. 


  25. ^ 崔世安率團隊為風禍道歉 澳門政府派錢圖息民憤. 成報. 2017-08-25. 


  26. ^ 廉政公署. 廉政公署公佈氣象局颱風預報程序的調查報告. 新聞局. 


  27. ^ 澳門廉署斥前氣象局局長馮瑞權唯我獨尊. Now新聞台. 2017-10-19 [2017-10-31]. 


  28. ^ 月袋八萬 風光退休 馮瑞權退休批示出爐. 論盡媒體. 2018-03-28. 


  29. ^ 澳門氣象局前局長馮瑞權被中止支付退休金4年. 澳亞網. 2018-04-11. 


  30. ^ 天鴿襲澳 澳門政府紀律處分前氣象局長馮瑞權 停發380萬退休金. 蘋果日報. 2018-04-12. 


  31. ^ 馮瑞權據報不滿澳門政府停發4年退休金 就處分上訴. 星島日報. 2018-04-16.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

Port of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