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濯堂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蔡濯堂
出生
1918年6月10日
江苏鎮江
逝世
2004年6月8日(2004-06-08)(85歲)
职业
中国作家
翻译家

蔡濯堂(1918年6月10日──2004年6月8日),筆名思果,另有筆名挫堂,江蘇鎮江人,天主教徒,方濟會第三會會士,中國著名散文家、翻譯家,有「中國讀書人的典範」之
譽。自1981年離開香港,晚年旅居美國北卡羅萊納州馬修城的曉霧里(Misty Dawn Lane),並在此病逝。



生平经历


思果未念完初中就輟學,在銀行當練習生,開始學習寫作,在中國銀行工作十六年。後歷任出入口公司及出版社會計、公司秘書、公司董事、《公教報》翻譯、工業總會及科學管理協會編輯、《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及翻譯。他的中英文修養,全靠自學得來。後任職讀者文摘中文版編輯,工作是修改翻譯家的譯稿,也因此沉浸在翻譯的研究中,磨練出深厚的翻譯功夫。他以多年時間譯成狄更斯的《大衛‧考勃非爾》及克羅寧的《西泰子來華記》,又任香港聖神修院中文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翻譯中心任研究員,教授「高級翻譯」、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高級翻譯文學教授等 職。


一九七一年赴美,旅居俄亥俄州辛那提市。任電腦公司會計,也曾在關島工作,任地產公司經理。


一九九一年在香港中文大學任名譽訪問學人。


抗戰時期開始在江西《正氣日報》投稿,勝利後曾在上海《申報》、《宇宙風》發表文章。著作以散文為主,作品《林居筆話》曾獲台灣中山文藝散文獎。此外也兼 攻翻譯,著有《翻譯研究》、《翻譯新究》。一九八七年九 日獲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士銜。



主要著作


1979年,思果獲台灣中山文藝獎、1996年獲國家文藝獎之翻譯獎。歷年著有《翻譯研究》、《翻譯新究》、《譯道探微》、《功夫在詩外》,散文創作有《香港之秋》、《私念》、《沈思錄》、《思果散文選》、《林居筆話》、《霜葉乍紅時》、《曉霧裡隨筆》、《思果人生小品》、《河漢集》、《林居筆話》、《橡溪雜拾》、《遠山一抹》等。2000年曾出版一本談保健的書《我82歲非常健康》,其遺作書名是《迷人的嘮叨》。



评价


他最著名的作品是《翻譯研究》(台北大地出版社,一九七二年初版,一九九○年十一版)、《翻譯新究》(台北大地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出版)等作品,除了討論中英翻譯,同時談及中文的「西化」問題(即歐化中文),力倡簡潔、通暢的中文。思果在引言寫道:「誰也不能否認,目前的翻譯已經成了另一種文字,雖然勉強可以懂,但絕對不是中文……本書的態度,卻是要翻譯像中文。凡是中國已有的表達意思的方法、字眼、句法,儘量採用,沒有的再想辦法。」







nyYrxJ1jYtrUUpmhQshA4L,msjGIqP,nMB,edxUb,0 7 MS2GDY O3BKv 1igh,yEcoR8a,B,Xl,yH9Q9CTRNBxd 6ff
d,e2Yf8GJ,F7uM94,nqibRqbSOP4J62y,u5YPgcBkhoFN3K9LDtY0hKC,pGD Dc84CnJFPtv,FnP2P f5oNrHJp9gHce WafW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