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映真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陳映真

Chenyingzhen.jpg
陳映真(照片左側身著褐色夾克者)
陳映真夫婦在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發起的反戰遊行隊伍中(合影於台灣台北市,2003年3月22日)

羅馬拼音
Chen Ying-zhen
出生
陳永善(原名陳映善)[1]
(1937-11-08)1937年11月8日(農曆10月6日)
Flag of Japan (1870–1999).svg 日治臺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2]
逝世
2016年11月22日(2016-11-22)(79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北京朝陽醫院[3]
筆名
許南村、陳映真、趙定一、陳善、陳善乃、陳秋彬、然而、石家駒
職業
作家、大學教授、中學教師、製藥廠經理[4]
語言
中文(國語、閩南語)、日文、英文
國籍
Flag of Japan (1870–1999).svg 日治臺灣(1937年─1945年)
 中華民國(1945年─2016年)
教育程度
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外文系)學士
香港浸會大學榮譽文學博士[5]
母校
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國中部
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高中部
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
創作時期
1959年─2006年
體裁
散文、小說、評論(文學評論、政治評論)
主題
左派、統派、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關懷、鄉土文學、現代主義、都市文學[6]
文學運動
人間出版社
《人間》雜誌創辦人
中國統一聯盟創盟主席
鄉土文學論戰(1977年)
代表作
文學創作:
《將軍族》
《第一件差事》
《華盛頓大樓》
《夜行貨車》
《山路》
《忠孝公園》等
其他:
《人間》雜誌
獎項
吳濁流文學獎(1979年)
時報文學推薦獎(1979年)
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2003年)
配偶
陳麗娜
受影響於
魯迅、芥川龍之介、契訶夫
施影響於
藍博洲

陳永善(1937年11月8日-2016年11月22日 ),筆名陳映真許南村趙定一陳善陳善乃[7]陳秋彬然而石家駒等,生於台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今苗栗縣竹南鎮),祖籍福建省安溪縣[8],臺灣文學作家。早年從事小說寫作,受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作家魯迅影響,在臺灣文壇推動現實主義風格,是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學界重要旗手。創辦《人間》雜誌,為臺灣報導文學先驅。


在文學成就之外,因推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個人政治色彩濃厚,遭受廣泛議論及注目[9][10][11][12]




目录






  • 1 生平


  • 2 家庭


  • 3 著作


    • 3.1 小說


    • 3.2 散文


    • 3.3 評論


    • 3.4 主編


    • 3.5 電影劇本




  • 4 作品風格


    • 4.1 小說改編




  • 5 獎項及榮譽


  • 6 參考文獻


  • 7 外部連結


    • 7.1 個人訪談演講


    • 7.2 評價







生平


陳映真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中港,長於臺北鶯歌。筆名「陳映真」是其早逝孿生兄長的名字。1957年,劉自然事件發生,與同讀成功高中之同學一起前往美國大使館前陳情;後考取淡江文理學院(今淡江大學)外文系,在1959年便以第一篇小說〈麵攤〉出道文壇,1961年畢業。之後陳映真在強恕高中任職英語教師[13],再進入輝瑞大藥廠工作。


1968年7月臺灣當局以「組織聚讀馬列共黨主義、魯迅等左翼書冊及為共產黨宣傳等罪名」,逮捕包括陳映真、李作成、吳耀忠、丘延亮[14]、陳述孔、林華洲等36人[15][16],被稱為民主臺灣聯盟案;陳映真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並移送臺東縣泰源監獄與綠島山莊。陳映真被捕時亦為《文學季刊》的編輯委員,季刊相關文人黃春明、尉天驄也遭到牽連,因而這次事件又被稱為「文季事件」。陳映真曾表述入獄對其思想之影響:「對自己走過道路進行了認真的反省,對社會現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開始由一個市鎮小知識分子走向一個憂國憂民的、愛國的知識分子」。


1975年,陳映真因蔣介石去世百日特赦而提早三年出獄,出獄後仍然從事寫作,轉趨現實主義。在臺灣鄉土文學論戰中發表〈建立民族文學的風格〉、〈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鄉土文學的盲點〉,反擊余光中等人對鄉土文學傾向工農兵文學的攻擊。


1979年10月3日,陳映真又被警備總部軍法處以涉嫌叛亂、拘捕防逃的理由,帶往調查局拘留。但在施明德、陳鼓應、白先勇、鄭愁予等人的聯署抗議下,於36小時後獲釋。


1985年11月,陳映真創辦以關懷被遺忘的弱勢者為主題之報導文學刊物《人間》;1989年7月成立人間出版社並擔任發行人。[17]




陳映真(前右)及其妻子陳麗娜(前左),畫面中間者,是陳映真在《人間》時期的同事藍博洲,攝於夏潮報導文學營。


陳映真始終堅持中國統一的主張,1980年代,陳映真繼續參與《文季》、《夏潮》等雜誌的編務,並在「中國結」與「臺灣結」之論戰中與臺灣本土派人士交鋒。在這次論爭中與陳映真進行辯論者,除陳芳明外,多於後來成為新潮流系之成員。1988年,與胡秋原等人成立「中國統一聯盟」並擔任首屆主席[18];事實上其許多作品都在相關理念規範下成型。1990年後,開始頻繁往來大陆與臺灣之間。[19]。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發生後,陳映真代表台灣文化界訪問北京,表達支持平亂的立場,獲得江澤民接見。


1994年2月,陳映真於臺北市新生畫廊籌劃關於日治臺灣五十年《五十年枷鎖》照片展,展出歷史照片三百餘幅。1997年7月,受邀參加香港主權移交大典,籌劃香港殖民時期照片展於臺北市誠品書店;也參與199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週年大典」;並在1999年12月受邀參加澳門回歸大典。1996年獲中國社科院授予榮譽高級研究員[20]


2000年,陳映真在《聯合文學》雜誌九月號發表〈關於臺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一文透露:余光中曾將其文章中引述馬克思之處一一標出並加上批註,寄給當時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王昇,告密其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這在當時處戒嚴狀態下的臺灣是“必死之罪”;在鄭學稼力勸千萬不能以鄉土文學興獄,徐復觀、胡秋原等人力保之下,他才僥倖躲過這場災禍。[21][22]


2006年1月,針對《冰點》雜誌被中國中宣部查禁一事,龍應台發表致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的公開信〈請用文明來說服我〉。陳映真發表〈文明和野蠻的辯證〉反對普世價值,認為龍應台並未體認到中國的偉大之處,支持中國政府查禁書刊。[23]同年6月,陳映真應中國人民大學邀請,擔任客座教授[24],並定居於中國北京。同年9月26日,因中風入住北京朝陽醫院,病情曾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至10月16日再度中風陷入重度昏迷,入住於該醫院重症監護室。其醫藥費與生活費由中國國家單位負擔。


2010年6月,中國作家協會決議通過讓陳映真加入,並給予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之職位。是繼金庸之後,第二位非中國大陸籍的名譽副主席,也是首位加入此協會的臺籍人士[25]


2016年11月22日,病逝於中國北京。[26][27][28][29][30]



家庭


1977年,與陳麗娜結婚。



著作



小說


陳映真發表過數十篇中、短篇小說,於2001年由臺北洪範書店集結為六冊《陳映真小說集》:



  1. 第一冊《我的弟弟康雄》(1959-1964)

  2. 第二冊《唐倩的喜劇》(1964-1967)

  3. 第三冊《上班族的一日》(1967-1979)

  4. 第四冊《萬商帝君》(1980-1982)

  5. 第五冊《鈴璫花》(1983-1994)

  6. 第六冊《忠孝公園》(1995-2001)



散文


陳映真散文頗多,但多散於報章雜誌或為人專書作序,洪範書店曾於2004年出版《陳映真散文集1—父親》。



評論


  • 《现实主义艺术的新希望》

该文以笔名“许南村”于1978年发表于《诗潮》第三集,文中称:“主观而主动地创造克服人的疏离的伟大的作品……这就不单只要求这个作家把他抵抗人的疏离的意念结晶于作品的内容,他还须要充份地认识到艺术品在工商社会中受制约于市场法则的整个生产到消费的行程,积极地掌握现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写出现代人生的破碎、不连续、庸俗化和失去动能的条件;鼓励人和社会、人和历史,从而人和人之间生动活泼的关系的伟大的、这个时代的、这个民族的现实主义之艺术。”[31]



  • 《知識人的偏執》

  • 《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

  • 《西川滿與臺灣文學》

  • 《中國結》



主編




  • 《人間》

  • 《人間思想創作叢刊》


陳映真主辦的《人間》雜誌是月刊,1985年11月創刊,1989年9月終刊,共出了47期,差1期滿四年。
小說家陳映真於1985年集資募才,創辦《人間》雜誌,距今已近30年。《人間》雜誌曾經是報告文學和報導攝影的典範,培植了許許多多優異的作家和攝影工作者。《人間思想》承襲《人間》的精神,在日漸荒枯的人間,重新追索人的靈魂,探尋生命的意義。[32]



電影劇本


  • 《杜水龍》(與劉大任、李至善合著)[33]


作品風格


陳映真的作品受到魯迅影響,主要以描寫城市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情緒為主,作品充滿憂鬱與苦悶的色調以及人道主義關懷。1979年第二次被捕後,作品焦點轉變為跨國企業對第三世界經濟、文化與心靈的侵略,如〈華盛頓大樓〉系列小說。



小說改編


2004年,雲門舞集將陳映真小說〈將軍族〉、〈兀自照耀著的太陽〉、〈哦!蘇珊娜〉、〈山路〉、〈雲〉等篇章改編為舞劇《陳映真‧風景》。



獎項及榮譽



  • 1979年第十屆吳濁流文學獎(小說獎正獎)

  • 2003年第二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參考文獻


張正田,〈略談戰後臺灣「泛左派」學者所處環境――從黎湘萍對陳映真的研究談起〉,《人文學報》(臺北:中華民國人文科學研究會),31,2007.08,頁4*5-64。


  • 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陳映真




  1. ^ 陳映真/作家介紹羅夏美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09-09-09


  2. ^ 陳映真/作家介紹


  3. ^ 林欣誼. 作家陳映真病逝北京 如父身影留文壇. 中時電子報. 2016年11月22日. 


  4. ^ TPOCL.com


  5. ^ 香港浸會大學校友事務處[永久失效連結]


  6. ^ 都市文學金儒農 臺灣大百科全書 文化部 2009-09-24


  7. ^ 陳映真 作家作品查詢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8. ^ 陳映真,〈安溪縣石盤頭祖鄉紀行〉,《父親》,洪範,2004。


  9. ^ 沈政男. 關懷勞苦大眾的人間小說家——陳映真.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16-11-22 [2016-11-28] (中文(台灣)‎). 


  10. ^ 聯合新聞網. 為魯迅判刑7年 陳映真想做一輩子的小說家. 即時. [2016-11-28]. 


  11. ^ 聯合新聞網. 拒絕台文館收藏手稿 陳映真因反台獨而孤獨. 即時. [2016-11-28]. 


  12. ^ 聯合新聞網. 一個時代結束了 80歲陳映真病逝北京. 聯合新聞網. [2016-11-28]. 


  13. ^ 美的沈思者──台灣美學家蔣勳


  14. ^ 陳映真辭世 友人:客死異鄉令人遺憾. 蘋果日報. [2016-11-28] (中文(台灣)‎). 


  15. ^ 當年同受牽連 作家季季感傷回憶陳映真. 中央通訊社. 2016年11月22日 [2017年10月19日]. 


  16. ^ 聯合新聞網. 丘延亮感嘆陳映真客死他鄉 無法落葉歸根. 即時. [2016-11-28]. 


  17. ^ 【第140期】請硬朗地戰鬥去罷:向陳映真致敬 | 兩岸犇報. ben.chinatide.net. [2017-01-13]. 


  18. ^ 陳映真:台灣的文化人需要反省(陳映真本想推辭擔任主席;但其他人認為主席之位由台灣本省人擔任,對於在台灣推動中國統一運動較有代表意義,陳映真才不推辭。)


  19. ^ 台灣作家陳映真逝世 享年79歲.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16-11-28]. 


  20. ^ 陳映真 作家作品查詢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


  21. ^ 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


  22. ^ 陳映真:懷想胡秋原先生,《聯合報》副刊,2004年6月20日。


  23. ^ 陳映真. 〈文明和野蠻的辯證(上, 下)〉. 香港獨立媒體網. 


  24. ^ 離台時承諾「我會常回來」 陳映真與故鄉好友永別


  25. ^ 許南村:現實主義藝術的新希望 人文與社會 2012-05-26


  26. ^ 作家陳映真病逝北京 未能落葉歸根. 中央社. 2016-11-22 [2016-11-22]. 


  27. ^ 名作家陳映真 北京病逝. 蘋果日報. [2016-11-28] (中文(台灣)‎). 


  28. ^ 台灣報道文學先驅寫作深受魯迅啟發 - 文匯報PDF版


  29. ^ 聯合新聞網. 離台時承諾「我會常回來」 陳映真與故鄉好友永別. 即時. [2016-11-28]. 


  30. ^ 《人間》創辦人陳映真 以筆寫人間. 蘋果日報. [2016-11-28] (中文(台灣)‎). 


  31. ^ 許南村:現實主義藝術的新希望


  32. ^ 【新國際】在《人間》與《人間思想》的背後 賀照田 雅虎奇摩新聞(臺灣立報)2014-02-21


  33. ^ 張世倫:60年代台灣青年電影實驗的一些現實主義傾向,及其空缺




外部連結



  • 文化部:陳映真-臺灣大百科全書

  • 陈映真专题:陈映真散文、短篇小说、与学者相关评论

  • 不需掌聲陪伴的陳映真:選讀季季《行走的樹》



個人訪談演講



  • 陳映真在成功高中演講-我在成功中學的日子

  • 聯合文學:郝譽翔-永遠的薛西弗斯──訪問陳映真



評價



  • 赵刚:重读陈映真

  • 為什麼要讀陳映真?──《橙紅的早星》自序


  • 《人間》創辦人陳映真 以筆寫人間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 [2016-11-28] (中文(台灣)‎). 


  • 陳映真逝世 陳芳明:台灣失去一位可敬的作家-風傳媒. [2016-11-28]. 


  • 與陳映真多次文學論戰 陳芳明:可敬的論敵.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11-28]. 


  • 中國評論新聞:陳芳明:雖政治傾向不同陳映真離去內心惆悵. hk.crntt.com. [2016-11-28]. 


  • 台灣著名作家陳映真於北京辭世,享年79歲. [2016-11-28]. 


  • 中時電子報. 另一種凝視:楊渡 永別了,陳映真大哥. 中時電子報. [2016-11-28] (中文(台灣)‎). 

  • 吳念真 - 好久不曾有過這麼傷痛且空虛到不知所措的感覺。...- Facebook

  • 陳映真:求真若渴 愛人如己 - 記者隨手筆記 - 商周茶館 - 商業周刊










od6M53 V6jr5rH,42XVjm,04mkwd,JV8 AUVzd2j KA,DuGaUSr8iDpOVpUurRr9Gx,yZ sSSdXsZ3g HPu2pFkyMcfG
oW4Rr7dFWn,i7vgHv,o5a4s7AYqn1,0xP GFphmKzI9SN2wYMcyIxhkZx1sutue,XnMPzA4DVW,EWoFXnlz2,4,W9 ATdqhncnDgMH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