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
Mr.Luis Federico Leloir

Luis Federico Leloir - young.jpg
莱洛伊尔二十幾歲的照片

出生
(1906-09-06)1906年9月6日
 法国巴黎
逝世
1987年12月2日(1987-12-02)(81歲)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居住地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国籍
阿根廷阿根廷
母校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知名于
半乳糖血症
乳糖不耐症
Carbohydrate metabolism英语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奖项
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奖(1967年)
诺贝尔化学奖(1970年)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2年)


科学生涯
研究領域
生物化學
机构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1943年-1944年)
哥倫比亞大學(1944年-1945年)
Fundación Instituto Campomar(1947年-1981年)
劍橋大學(1936年-1943年)

卢伊斯·弗德里科·莱洛伊尔(西班牙語:Luis Federico Leloir,法语名勒卢瓦尔,1906年9月6日-1987年12月2日),阿根廷籍法裔生物化學家。因研究了核苷酸糖及其在碳水化合物合成中的作用(複雜的醣類分解為簡單碳水化合物的過程)而獲1970年諾貝爾化學獎。


莱洛伊尔生于巴黎。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曾获巴黎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阿根廷国立科尔多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1949年莱洛伊尔找到了一种糖核苷酸(今日已知的核苷酸糖约100种),即尿苷二磷酸葡萄糖。1953年分离出尿核苷二磷酸酯乙酰葡萄胺,1959年提出糖原生成机理,1960年提出淀粉生物合成机理,1964年从谷物中分离出腺嘌呤核苷酸,由于这些成就,莱洛伊尔于197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参考文献





  1. ^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Year Book of the Third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s. The Academy. 1986: 63 (英语). 











Bc,jw,K5bKapIP
KJFFjsMoqpv0Q,R5z8kN,7HpkllPNWC23pbAiB,NA4Eio,QSQr,WPQ geMiW108AiCTsj EIK3 G g 6U,qm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