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玄奘

Xuanzang statue.jpg
玄奘雕像
位於西安大雁塔前

本名
陈祎
出生
隋文帝仁壽二年三月初九(602年4月6日)
隋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圓寂
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664年3月7日)(62歲)
唐宜州同官縣玉華宮內(今陝西省銅川市)
国籍
隋、唐
宗派
創立法相唯識宗
頭銜
「大乘天」、「解脫天」、諡號「大遍覺」
駐錫於
大慈恩寺(內有譯經院)
師承
印度那爛陀寺住持戒賢
徒弟與學生
窺基
著作
成唯識論、大唐西域記
譯作
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大毘婆沙論
傳人
窺基

玄奘(602年4月6日[1]-664年3月7日)。俗姓,名,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2]》,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目录






  • 1 生平


    • 1.1 早期生活


    • 1.2 西行求法


    • 1.3 翻译经文


    • 1.4 考古證驗


    • 1.5 鳳棲原野




  • 2 名号


  • 3 玄奘的生日


  • 4 评价


  • 5 玄奘顶骨舍利


  • 6 有關圖片


  • 7 流行文化中的玄奘


  • 8 相关文艺作品


  • 9 注釋


  • 10 参考文献


  • 11 研究書目


  • 12 外部連結





生平



早期生活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玄奘的曾祖陳欽曾任东魏上党(今山西长治)太守,祖父陈康为北齐國子監博士官,父亲陈惠在隋初曾任江陵县令,大业末年辞官隐居,此后潜心儒学修養。他有三個哥哥,二哥陈素,早年於洛阳净土寺出家,以讲经说法闻名于世,号长捷法师。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這樣記載:幼年的玄奘人品高貴、智慧聰明、個性獨立,在八歲那年父親陳惠坐在旁邊為他的孩子講授《孝經》時,玄奘聽到「曾子避席」時,忽然整理好衣服站起來,陳惠問玄奘為什麼突然起身,年幼的玄奘回答:「曾子聽聞老師的教誨就起身聆聽,今天我要奉行慈父的家訓,怎麼還能坐著呢!」父親陳惠很高興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有所成就,還特別召告族人宗親這件事。玄奘的智慧,從小時候就已經是這樣的成熟,之後更是精通經書妙義,因此童年的玄奘就喜歡閱讀先聖先賢的書籍,不是高雅正派的書不看,不是聖賢哲人的門風不學,年幼的玄奘身不結交童蒙稚友,足跡不曾到過市集,也不曾參與旁雜無義的言談,就算街頭鑼鼓喧天,巷尾戲曲歌舞叫聲,男女聚集交談笑聲等嘈雜喧囂,玄奘都不曾因為好奇而前往觀看。


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出生,少时因家境困难,跟长捷法师住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在這期間他學習了聲聞乘和緣覺乘,而他本人偏好後者。他十一岁(613年)就熟讀《妙法蓮華經》、《维摩詰經》。十三岁时(615年)洛阳度僧,玄奘向被派來考查的大理卿鄭善果表示自己出家的意願是「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因而被鄭善果破格入选[3][4]。玄奘出家以後看見諸位沙彌聚集放逸,大談戲論,於是告訴諸位沙彌說:「經中不是這樣說嗎!『出家之人是為了求證無為法。』豈能再像無知小兒一般一直嬉戲,徒然浪費一生光陰。」其間听景法师讲《涅槃經》,執卷閱讀愛不釋手,直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隨从严法师学《攝大乘論》,更加喜愛,乃至將《攝大乘論》一次讀完,再覽就沒有遺漏,大眾皆感驚異,乃至令玄奘升座复述,玄奘法音或高或低分析详尽,盡得嚴法師宗旨,因此博得大众的钦敬,少年時期的玄奘已經顯露出積極的修學態度,和美好的名聲了。


隋炀帝大业末年,兵乱饥荒,618年隋朝滅亡。玄奘提議长捷法师一同前往唐朝首都长安參學,後得知当时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建議同往成都。在那里听宝暹讲《摄论》、道基讲《杂心论》、惠振讲《八犍度论》。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据传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武德七年(624年)玄奘私下與商人結伴离开成都,沿江东下参学。先到了荆州天皇寺。讲《摄论》、《杂心》,淮海一带的名僧闻风来聽。六十高龄的大德智琰也对他执礼甚恭。讲毕以后,再次北上尋覓先德參學,到相州訪休法師質問疑惑滯礙之法,继往赵州从道深学《成實論》,又到扬州听惠休讲《杂心》、《摄论》。贞观元年(627年),玄奘重遊长安學習外國語文和佛學。先后从道岳、法常、僧辩、玄会诸师钻研《摄论》、《俱舍論》、《涅槃论》,他很快就穷尽各家学说,其才能倍受称赞,声誉满京师。仆射萧瑀奏请令他住庄严寺。



西行求法






































玄奘
中文名稱





















繁體 玄奘
简体 玄奘
注音符號 ㄒㄩㄢˊㄗㄤˋ
漢語拼音 Xuánzàng
威妥瑪拼音 Hsüan2-tsang4
日文名稱













日文汉字 玄奘
假名 げんじょう
羅馬字 Genjō
韓文名稱













谚文 현장
韩文汉字 玄奘
文观部式 hyeon jang
越南文名稱 (?)









國語字 Huyền Trang
越文漢字 .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SCS-ExtB","FZKaiT-Extended","FZKaiT-Extended(SIP)","FZKaiS-Extended","FZKaiS-Extended(SIP)","Sun-ExtA","Sun-ExtB","MingLiU","MingLiU-ExtB","MingLiU_HKSCS","MingLiU_HKSCS-ExtB","SimSun","SimSun-ExtB",sans-serif}
玄奘

玄奘感到多年来在各地所闻异说不一,特别是当时流行的摄论宗(后并入法相宗)、地论宗两家有关法相之说多有乖違,因此渴望得到总赅三乘学说的《瑜伽师地论》,以求融匯貫通一切[5],于是决心前往印度求法。因得不到唐朝發放的过所(护照),所以始終未能如愿以償。


貞觀三年(629年),玄奘毅然由長安私發,冒險前往天竺。經過高昌國時,得高昌王麴文泰禮重供養,復欲強留玄奘以為國之法導,玄奘「水漿不涉於口三日,至第四日,麴文泰发覺玄奘氣息漸惙,深生愧懼,乃稽首禮謝」,遂與玄奘結為義兄弟,相盟自天竺返國時更住高昌三載受其供養,講經說法。離開高昌後,玄奘繼續沿著西域諸國越過帕米尔高原,在異常險惡困苦的條件下,終於到達天竺。


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跟隨、請教過許多著名的高僧,他停留過的寺院包括當時如日中天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爛陀寺,他向该寺的住持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師地論》與其餘经論;瑜伽行派大師戒賢是護法的徒弟,世親的再傳弟子。在貞觀十三年,他曾在那爛陀寺代戒賢大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此後,玄奘還徒步考察了整个南亚次大陆。


學成以後,他立真唯識量[6]論旨,在曲女城無遮辯論法會上,等待十八天,結果無人敢於出來辯難,他因此不戰而勝,名聲鵲起,威震全天竺,被當時大乘行者譽為摩訶耶那提婆(iAST Mahāyānadeva महायानदेव),亦即「大乘天」,被上座部佛教徒譽為木叉提婆(iAST Mokṣadeva मोक्षदेव),亦即「解脫天」。



翻译经文



643年,玄奘載譽啟程回國,並將657部佛經帶回中土。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热烈欢迎[7]。玄奘初见太宗时即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但没有得到批准,被指定住长安弘福寺[8]。652年(永徽三年),玄奘在长安城内慈恩寺的西院筑五层塔,即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贮藏自天竺携来的经像。1962年,寺内建立了玄奘纪念馆。大雁塔成为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建筑纪念物。在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支持下,玄奘在長安設立譯經院(国立翻译院),參與譯經的優秀學員來自全國以及東亞諸國。他花了十幾年時間在今西安北部约150公里的铜川市玉华宫内將約1330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身最感興趣的是「唯識」部分。這些佛經後來從中國传往朝鲜半岛、越南和日本。显庆二年(657年)五月,高宗下敕,要求“其所欲翻经、论,无者先翻,有者在后”[9]。显庆二年(657年)九月,玄奘借着陪驾住在洛阳的机会,第二次提出入住少林寺的请求,“望乞骸骨,毕命山林,礼诵经行,以答提奖”。次日,高宗回信拒绝[10]


玄奘依翻譯佛典與對經文的闡釋而開創了中國法相唯識宗,其學說卻深深地影響了其他諸多宗派。玄奘一生所翻經論,合七十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卷[11](目前學界流行說法為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為中土一切譯師之最。



考古證驗


另外,由玄奘大师口述,弟子僧辯機筆撰的《大唐西域记》,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游记。尤有甚者,由於印度历史纪录的缺乏,这本珍贵的游记更成為歷史文化學者研究古天竺地理历史時不可或缺的文献,而近現代以來,根據本書記載所進行之考古遺跡挖掘,亦證明玄奘當時所述真實可信,允為瑰寶。[12][13]



鳳棲原野


龙朔三年(663年)十月玄奘译完最后一部佛典《大般若经》之后感慨說:“向在京师,诸缘牵乱,岂有了日?”玄奘于麟德元年二月五日深夜、六日子时(664年3月8日0~1时)圓寂[14],享壽六十二岁[15]。最初葬于白鹿原云经寺;669年,改葬于少陵原(又称凤栖原),建有舍利塔,并在此興建兴教寺。


玄奘初葬于白鹿原古籍记载明确,但葬于云经寺缺少证据,仍需考证。



名号




























俗家姓名
陈祎


法号
玄奘
隋大业八年(612年)净土寺入僧籍时所起法号

尊号

大乘佛教尊称


  • 汉语音译:摩诃耶那提婆

  • 天城文:महायानदेव

  • 汉语意译:大乘天



曲女城大会后获奉尊号

部派佛教尊称


  • 汉语音译:木差提婆

  • 天城文:मोक्षदेव

  • 汉语意译:解脱天



谥号
大遍觉
玄奘圆寂后唐高宗追谥


玄奘的生日


玄奘出生月日,史书多无记载。但在玄奘故里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陈氏后裔们世代传承,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九举行玄奘诞辰纪念活动。但还有一种说法,说玄奘生日是农历正月十四。现征求部分学者意见,普遍认为在确无历史记载的情况下,陈氏后裔的传承也应是一种依据,所以采用 隋文帝仁壽二年农历三月初九(602年4月6日)[16]为玄奘诞辰纪念日。


玄奘唐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公曆664年3月7日)。



评价


道宣在《续高僧传》指出玄奘西行具有“宣述皇猷”之效。玄奘本人對唐太宗歌功颂德,如说唐太宗“握乾符,清四海,德笼九域,仁被八区,淳风扇炎景之南,圣威镇葱岭之外”[17]。玄奘每天都要应付来自朝臣权贵的访问和供养,最终使他感到身心疲惫[18]


玄奘翻譯了數千卷的佛经,但陳寅恪認為譯文過於艱澀生硬,遠不如鳩摩羅什的譯文通俗好讀[19]。黃念祖居士謂:「羅師乃七佛譯師,應秦人尚簡之機,所譯文約義豐,精妙暢達,至理圓彰。玄奘大師之譯經,準確完備,力保原面,雖篇幅稍增,而原語具存,辭義詳明,可免誤解杜撰之弊。」[20]


日本語中就有一句格言提及玄奘:「弘法奪『大師』之名[21],秀吉奪『太閤』之名,玄奘奪『三藏』之名」(大師は弘法に奪われ、太閤は秀吉に奪わる,そしてまた三蔵は玄奘に奪わる)。



玄奘顶骨舍利


一般认为,顶骨舍利现供奉于世界上九个地方,分属于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印度,有不少学者撰文论证此观点。


1944年被掠夺到日本。最早安放在东京佛教联合会所在的增上寺。为了防止被战火毁坏,放到埼玉县的慈恩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在慈恩寺寄居的日本佛教联合会顾问水野梅晓,就舍利是否归还的问题,征求蒋中正的意见。蒋答复说:“顶骨不用归还了,中日合作在于文化交流,能在日本弘扬三藏法师的遗德,我感到很高兴,而且,因为祀奉之地是和法师有一些因缘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可以把这里定为祀奉之地。”日本佛教界决定将顶骨舍利供奉在慈恩寺。


1949年,日本东部铁道公司根浸先生捐赠了十六吨重的花岗岩,在多方的协助下,开始修建玄奘塔。1953年5月,落成典礼。1980年,慈恩寺打开了玄奘塔,取出了舍利,住持大岛法师分赠给了大阪药师寺的高田法师。1981年,药师寺举行落成典礼。


关于玄奘法师是否迁葬紫阁寺、可政和尚发现玄奘顶骨之事尚存争议(也就是说日本人在南京发现的玄奘顶骨的真伪尚存争议)。



有關圖片




流行文化中的玄奘




  • 神魔小說《西遊記》中唐三藏以玄奘三藏為原型。一般人對玄奘的印象多來自《西遊記》。


  • 手机游戏《Fate/Grand Order》中以魔术师职阶的女性化从者登场,其宝具为《五行山:释迦如来掌》。



相关文艺作品


孫書云21世紀重走玄奘西行之路,以英文與中文出版遊記《萬里無云》。[22]
玄奘西行1370年纪念之际,大型禅画《玄奘西行途中》(郭德福绘)被载入《世界美术集》。[23]



注釋





  1. ^ 玄奘的资料 玄奘俗姓叫什么


  2. ^ T51n2087 大唐西域記 | CBETA 漢文大藏經. tripitaka.cbeta.org. [2018-03-17] (中文(繁體)‎). 


  3. ^ 玄奘大师的出家机缘. 腾讯网. 2015-05-15 [2018-05-18] (中文(中国大陆)‎). 


  4. ^ 楊廷福. 玄奘年譜.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12月. ISBN 978-7-5325-6095-0. 


  5. ^ 这一见解大概是受当时来华的波颇蜜多罗大師的启发而生。[來源請求]


  6. ^ 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大師立量。時人無敢對揚者。大師立唯識比量云:真故極成色,不離於眼識(宗)。自許初三攝,眼所不攝故(因)。猶如眼識(喻)。」


  7. ^ 有观点认为,唐太宗接待玄奘是为了获取西域的情报,因为当时唐正准备对西突厥用兵。


  8.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30页。


  9.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203页。


  10.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206页-208頁。


  11.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


  12. ^ 印度那烂陀寺


  13. ^ 从“唐僧”回溯玄奘大师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11-11.


  14. ^ 《玄奘生平几个问题的再考订》:“玄奘去世于麟德元年二月六日甲申子时(664年3月8日0~1时)”。


  15. ^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 直到唐高祖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五日深夜、六日子时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截止逝世,玄奘一共翻译佛经75 部133卷。


  16. ^ 玄奘的资料 玄奘俗姓叫什么


  17. ^ 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128页


  18. ^ 刘轲的《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说:“高宗以法师先朝所重,礼敬弥厚,中使旁午,朝臣慰问,及锡赉无虚日。”


  19. ^ 胡適《白話文學史》第九章〈鳩摩羅什譯經的藝術〉


  20. ^ 《阿彌陀經三種合印》序


  21. ^ 弘法即空海,是日本歷史上被封為大師的最出名者,此後大師一詞在日本多專指空海。


  22. ^ 书云. 《万里无云》.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4年. ISBN 978-7-80180-377-1. 


  23. ^ 世界美术集: 华人卷. 第一卷. 香港美术出版社. 1998年. ISBN 978-962-8445-03-5. 




参考文献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邢东风:《皇权纠葛与法相宗的短命》



研究書目



  • 中野美代子著,韓昇等譯:《三藏法師》(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 王靜芬:〈以东亚玄奘画像为中心审视圣僧神化历程〉。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作者:玄奘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全文)

  • 玄奘法師

  • Verses Delineating the Eight Consciousnesses 玄奘--八識規矩頌 ( 英譯 )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Port of Spain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