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急行列車







183系是日本國有鐵道時代非常廣泛使用的特別急行列車專用車輛。


特別急行列車(日語:特別急行列車),又常簡稱為特急列車特急,廣義上是指日本諸多鐵路列車等級中的一種,狹義上則是指急行列車中等級最高的車種,大约相当于中国铁路的T字头列车和台湾铁路的自强号。根據鐵路公司的政策差異與行駛路線的特性差別使然,不同特急列車的運行方式與停站策略也多有差異,但一般而言特急列車幾乎都是同一條路線相同起訖站的各級列車中,行車時間最短的車等。除了停站較少與行車時間最短之外,特急列車通常規劃有極高比例的劃位座位(稱為指定席)或甚至配有頭等車廂(例如JR各公司的綠色車廂),並在標準的票價之外收取額外的車資(稱為「特急料金」)。根據這些特性,特別急行列車可以視為是歐美各國「特快車」的日本對應版本。




目录






  • 1 對應的英文翻譯


  • 2 收費


  • 3 JR、國鐵的特別急行列車


    • 3.1 沿革


      • 3.1.1 戰前特別急行列車的創始與結束


        • 3.1.1.1 當時的特急列車




      • 3.1.2 在太平洋戰爭後的復活


        • 3.1.2.1 特急列車特徵








  • 4 私铁的特急列车


  • 5 相關條目





對應的英文翻譯


在日本,鐵路列車除了日文名稱外,也會賦予對應的英文列車名與車等名,用於時刻表、車上的電子看板與車內廣播等場合。針對「特別急行列車」的英文翻譯,大部分日本鐵路公司是採用「Limited Express」的稱呼方式,或簡寫為「Limited Exp.」、「Ltd. Express」、“LTD. EXP.”等,但經常還是有例外狀況。例如京王電鐵稱呼該公司旗下的特急列車為「Special Express」,而九州旅客鐵道(JR 九州)的特急列車,有時會在車身上塗上「Intercity」(城際列車)的標記。



收費


有些鐵路公司如JR需要附加特別費用(買特急券),而有些如京阪電氣鐵道為了競爭需要則不需要(这种不需要料金的私铁特急通常被称为“特急电车”而不是特急列车)。


JR集团所有的特急以及急行列车列车都需要特急券或急行券。但在JR的个别路線中的个别區間中只有特急列車行走(如JR北海道的石勝線 : 新夕張站 - 新得站)或該區間大多是特急列車(如JR九州的宮崎空港線:宮崎站 - 宮崎空港站),故可用普通車票乘坐特急列車的普通車自由席。





JR、國鐵的特別急行列車



沿革



戰前特別急行列車的創始與結束


在有特別急行(特急)列車之前,比急行列車更快的列車類別為「最急行」。其中,在1906年(明治39年)4月16日,國有鐵道新橋站-神戶站之間就設有「最急行1、2號列車」,乘坐此列車需要額外的車票,與現時收費特急/急行的形態相近。


特別急行」的名稱是在最急行列車之後才出現,在1912年(明治45年)6月,「最急行 1、2號列車」的行駛區間延長,連接關釜連絡船,成為來往中國、歐州的國際長途列車中的一班「大陸連絡列車」,新的行駛區間為新橋站-下關站之間。車廂編成包括頭等車廂、二等車廂以及最尾一卡:展望車,當時還向外宣傳「日本之國威」。在1914年(大正3年)12月,東京站啟用,1、2列車由新橋再延長至東京站。


在1923年(大正12年)7月,上述的列車增加3、4號列車,全車都是三等車廂,此列車是供給普遍大眾市民而設。在昭和年間,便新設特急列車「列車愛稱」。在戰前的特急列車,都是設定在東京以西的路線(東海道本線、山陽本線、鹿兒島本線、長崎本線)。在太平洋戰爭激烈化之際,在1944年(昭和19年)4月,特急列車「富士」也停止運行,日本的特急列車暫時消失。



當時的特急列車



  • 富士-在1929年(昭和4年)9月,當時的國有鐵道就把「最急行1、2號列車」命名為「富士」。為日本最初為列車班次命名的列車,當時還公開命名此列車班次,之後的「櫻」、「燕」也是公開命名。「富士」是日本戰前的重要列車,設有頭等展望車。在1942年(昭和17年)11月,關門隧道啟用,「富士」的運輸區間延長至長崎站,在翌年縮短至博多站,在1944年(昭和19年)4月停運。


  • -在 1、2號 列車命名為「富士」的同時,3、4號列車便命名為「櫻」。在1942年(昭和17年)11月,就把此列車降級至急行列車。


  • -在1930年(昭和5年)10月,東京站-神戶站之間的頭、二、三等列車開始營運。新的列車把所需時間再縮短,在1934年(昭和9年)12月,來往東京站-大阪站之間的時間其需8小時,為戰前的最高記錄。在1943年(昭和18年)10月停運。


  • -在1937年(昭和12年)7月,行走東京站-神戶站之間。用以幫補「櫻」、「燕」的列車。在1943年(昭和18年)2月停運。



在太平洋戰爭後的復活


在結束戰爭後,煤、車輛與車輛保養的狀態不好,所以,特急列車未能夠與普通列車一同再次運輸,在1947年(昭和22年)1月至4月,所有急行列車都停運。之後,狀況開始得到好轉,在1949年(昭和24年)9月,東京站-大阪站之間的「和平」號列車開始營運。全程需時9小時,速度不及戰前的水平。



特急列車特徵

之後,特急列車再次在各線出現與加班,而特急列車特徵就增加。以下是在戰後至60年代的特急列車:(不包括新幹線列車)




  • 燕、鴿子-在1950年(昭和25年)1月,在上述「和平」號列車開始營運後3個月便改名為「燕」號列車。同年6月,同區間的姊妹列車「鴿子」啟用。更在同年10月,東京站-大阪站之間的所需時間縮短至戰前的8小時,在1956年(昭和31年)11月更縮短至7小時30分鐘。在後後述的「木靈」登場後便停運,「燕」、「鴿子」是戰後中,國鐵最重要的列車之一。


  • 朝風-在1956年(昭和31年)11月,東京站-博多站之間的戰後第一架夜行特急列車登場。在關西圈的深夜時間通過。在2年後,即是1958年(昭和33年)10月便使用新型的20系客車,為日本第一架「藍色列車」。


  • 初雁-在1958年(昭和33年)10月,上野站-青森站之間,即是戰前戰後第一架由東京向北出發的特急列車啟用。當初的是使用鐵路機車與客車,在2年後的1960年(昭和35年)12月,便使用日本第一架柴油動車組作為特急列車用。在1968年(昭和43年)10月,便使用電力動車組行駛。


  • 回聲-在1958年(昭和33年)11月,東京站-大阪站之間使用電力動車組的特急列車登場。當初同區間使用機車的所需時間還要快40分鐘至6小時50分鐘。在2年後的1960年(昭和35年)6月,更縮短至6小時30分鐘。成為東京-大阪之間日中行駛的「商務特急」。此時也是在東海道新幹線啟用前東海道本線行走最快的列車。



私铁的特急列车


日本的中小私铁和主打通勤客运的大手私铁(如阪急、山阳、京王、京急)的“特急电车”为了与他社竞争和方便乘客通勤,基本上都不需要特急料金,不过这些通勤型私铁的特急列车基本上只相当于JR集团同样不需要料金的的“特快”或者“新快速”种别。一些私铁亦存在特急以上的列车种别,如京急的“快特”。而对于部分覆盖范围较广,可以执行远距离客运的私铁,如近铁、东武等社的特急则需要和JR的特急一样征收特急料金并配有若干节头等车厢。





相關條目



  • 對號快車

  • 皇室列車

  • 高速鐵路

  • 新幹線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Port of Spain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