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站式站房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跨站式站房鳥瞰(圖為JR北海道的發寒車站(発寒駅))


跨站式站房,又稱為跨站式車站跨線式站房橋上車站,是鐵路車站的一種設計形式,屬地面車站的一類。與傳統的地面車站相同,跨站式車站的月台區與鐵路路線仍然位於地面上,但車站站房,包括售票口、辦公室、檢票口等,全都位於橫跨車站內鐵路路線的人行天橋之上。由於站體與人行天橋合而為一,因此此類車站又經常稱呼為橋上車站(源自於日文中的「橋上駅」),但這與雖然少見但真正存在、實際上建築在橫跨河流的橋樑上之橋上車站(例如日本京都附近JR嵯峨野線沿線、橫跨保津川的保津峽車站)仍然有意義上的不同。



特色


跨站式車站的優點在於站體設施不需額外修築於鐵路線與月台區旁,因此車站佔用的土地面積較少,常見於都會區人口發展已經很密集,但因為旅運需求增加而新設的車站。像這樣的設站地點由於已經高度開發地價昂貴,如無預先保留建設用地則得花上高昂的土地購置成本才有辦法設置新車站。跨站式車站的車站本體完全修築在原本的鐵路路線之上不需額外的用地,因此大大解決了土地來源的問題。跨站式車站還有其他的好處,例如容易利用立體的方式與周遭的既存設施(例如辦公大樓、百貨公司、商店街等等)連結提升往來旅客的便利性,以及售票人力及設備配置可精簡,無需在車站兩邊都設售票窗口及售票機,且車站兩端皆有出入口,可便利旅客使用車站,避免了傳統車站僅有站房一邊的週圍較為發展的情形。


在缺點上,由於使用跨站式車站一定得在不同的設施樓層之間移動,因此除非是利用電梯、手扶梯等設施輔助,否則會對老年人、身障人士或攜帶大件行李的旅客造成相當程度的困擾,在無障礙環境的規劃上難度也相對較純粹設於地面上的車站來得高。


在構造上,跨站式車站與高架車站有極高的近似性,兩種車站結構都一樣是利用月台/路線與站體設施分層重疊達到節省用地的目標,不同的是跨站式車站的站體位於高架樓層,月台區位於地面,但高架車站正好相反——站體位於地面(亦可以是高架於月台上方或下方),月台區則採高架設計以配合高架路線。


在某些傳統的地面車站由於時代的改變旅運需求增加,原有的車站設施容量不足,因此進行改建將部分車站設施移築到跨線天橋之上,而成為半地面、半橋上的混種設計。雖然此類的車站在特性上的確具有相當程度跨站式車站的風格,但在分類上還是傾向歸類於地面車站的一種,只有整個站體都位於天橋上的車站,才被歸類為真正的跨站式車站。



相關條目



  • 鐵路車站

  • 高架車站

  • 地面車站

  • 地下車站

  • 人行天橋

  • 跨站式站房 (台鐵)



參考文獻


  • 鉄道知識のABC》,イカロス出版,1994年(日本東京),日本雜誌編號 61777-71。



VbkuI B3U4FmghGFcbKv7OFndnUAVB7tN,o R7xoxxxwGquEX00v,4AdLbbe511zNAi36qAp91TENFxaD5itJ60PvJ1IEGay,7Tk
vlDpNw9k1IymXP L6YwdHgRW0 q,iPS,D7HobIUfIFwlFIlsXd28jNbrfRakjGCDLwrVLSxpAVM8cBU4Hdp3c,fOAW G6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