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 tool use
东晋、刘宋时设置的侨郡,参见:河南郡 (僑郡)。
历代变更
设立
先秦
使用状况
唐朝易名
秦朝
三川郡
西汉
河南郡
东汉
河南尹
三国
河南尹
西晋
河南郡
东晋/十六国
河南郡
南北朝
河南郡
隋朝
洛州→河南郡
唐朝
改稱洛州
河南郡 ,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級行政區,舊稱三川郡 (古土文物作「叁川郡 」),又曾改稱河南尹 ,唐朝以後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名稱走入歷史。
目录
1 建置沿革
1.1 先秦三川郡
1.2 漢代河南郡
1.2.1 西漢
1.2.2 東漢
1.2.3 魏晉南北朝
1.3 隋代河南郡
2 人口
3 歷任太守、尹令
4 注釋
建置沿革
先秦三川郡
先秦
戰國時期韓宣王置三川郡 ,以境內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轄域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南,靈寶以東,中牟以西的伊、洛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區。
秦代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攻韓,韓獻成皋、鞏,秦國疆界至大梁,置三川郡,郡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一說治滎陽[1] (今滎陽市東北),轄域和韓國的三川郡相當。可考領縣有洛陽、河南、滎陽、京、索、陽武、緱氏、卷、鞏、新城、啟封、成皋、宛陵、新安、宜陽、澠池、陝、梁、平陰。
漢代河南郡
西漢
西漢漢高帝二年(前205年)三川郡改稱河南郡 ,與河東郡、河內郡合稱三河,是西漢京畿範圍內的郡級行政區,治所在雒陽。
惠帝四年(前191年)析置新城縣。
漢景帝時期,啟封縣更名為開封縣。
元鼎四年(前113年),分新安、宜陽以西設立弘農郡。
元始二年(2年)時期,轄有雒陽、滎陽、偃師、京縣、平陰、中牟、平縣、陽武、河南、緱氏、原武、鞏縣、穀城、故市、密縣、新城、開封、成皋、苑陵,梁縣、新鄭共計22縣。
東漢
東漢建立後由於定都雒陽,按原來長安屬京兆尹之例而改稱河南尹 ,下屬二十一縣,劃屬司隸校尉部,建安十八年(213年),改劃屬冀州刺史部。
建武十五年(39年)河南郡改稱河南尹 ,洛陽改稱雒陽 。
建武二十一年(45年)廢故市。
永和五年(140年),轄有雒陽、河南、梁縣、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平陰、穀城、緱氏、鞏縣、成皋、京縣、密縣、新城、偃師、新鄭、平縣共計21縣。
魏晉南北朝
曹魏時,治所在洛陽。轄有洛陽(舊稱雒陽)、鞏、河陰(舊稱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舊屬潁川郡)、陽翟、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原武共22縣。
漢末時置有滎陽都尉,領滎陽等縣。正始三年(242年)升格為滎陽郡,轄有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計8縣。魏末時廢郡,劃歸河南尹。
咸熙元年(264年)以原武置原武郡。
西晉以後復稱河南郡,治所在洛陽。
泰始元年(265年),轄有洛陽、鞏、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陽翟、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共21縣。
泰始二年(266年),分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8縣置滎陽郡,河南郡轄縣減為13縣。
泰始、咸寧年間(265年-280年),廢偃師入洛陽,穀城入河南,增置新安,河南郡轄有洛陽、鞏、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陽翟、新安共12縣。
劉宋河南郡,領縣5:河南、新城、河陰、棘陽、襄鄉
南齊河南郡,領縣5:河南、新城、河陰、棘陽、襄鄉
北魏河南郡,領縣1:宜遷
東魏、北齊河南郡,領縣:
北周河南郡,領縣:
隋代河南郡
隋朝時屬洛州,大業元年(605年)洛州改稱豫州。大業三年(607年)廢州置郡,稱「河南郡」。領縣18:河南、洛陽、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偃師、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緱氏、嵩陽、陽城。
人口
歷任太守、尹令
东汉历任河南尹为:张伋、宋嵩、范迁、薛昭,郭贺、袁安、召驯、张酷、郭镇、郭唐、曹祉、王调、应顺、蔡嵩、庞奋、周畅、邓豹、田歆、赵戒、梁冀、梁不疑、梁胤、霍谞、羊陟、杜密、桥玄、房植、邓万世、何豹、李膺、杨秉、刘佑、冯绲,朱野,朱谓、徐灌、何进、何苗、许相,朱膺、袁术、王允、杨懿、骆业、陈导、崇隗、赵越、董昭、夏侯惇。
注釋
秦朝行政區劃
關中地區
內史 | 隴西郡 | 上郡 | 北地郡 | 雲中郡 | 九原郡 | 新秦中
河南地區
三川郡 | 潁川郡 | 碭郡 | 東郡 | 薛郡 | 東海郡(郯郡) | 四川郡 (泗川郡、泗水郡) | 淮陽郡(楚郡、陳郡) | 南陽郡 | 臨淄郡 (齊郡) | 濟北郡 | 泰山郡(博陽郡) | 琅邪郡 | 膠東郡(即墨郡) | 膠西郡 | 城陽郡
河北地區
河東郡 | 河內郡 | 太原郡 | 上黨郡 代郡 | 雁門郡 | 邯鄲郡 (趙郡) | 鉅鹿郡 | 恒山郡 | 清河郡 | 河間郡 | 廣陽郡 | 右北平郡 | 上谷郡 | 漁陽郡 | 遼西郡 | 遼東郡
淮汉以南
漢中郡 | 蜀郡 | 巴郡 | 南郡 | 九江郡 | 廬江郡 | 衡山郡 | 會稽郡 | 長沙郡 | 洞庭郡 | 蒼梧郡 | 象郡 | 南海郡 | 桂林郡 | 閩中郡
待考
鄣郡 | 巫黔郡(黔中郡) | 州陵郡 | 江胡郡
注1:本模板依五十四郡說列出秦郡。此外皆列入待考一欄。下劃線者為前221年秦代的36個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以其最後使用的名稱為準,並在( )中注明曾用名稱。
西汉行政区划
都城:京兆长安县
行部
郡、王國
司隸校尉部
三輔
渭南郡→右内史→京兆尹 | (河上郡+中地郡)→左内史→(左馮翊 +右扶風 )
三河
河南郡 | 河東郡 | 河內郡 | 弘農郡
豫州刺史部
潁川郡 (韓國) | 汝南郡 | 梁國 (碭郡、呂國) | 沛郡
兗州刺史部
淮陽國 (陳郡) | 陳留郡 (濟川郡、濟陽國) | 定陶國 (濟陰郡) | 山陽郡 (昌邑國) | 東郡 | 東平國 (濟東國、大河郡) | 泰山郡 | 城陽國 (劇郡)
青州刺史部
齊郡 | 濟南郡 (博陽郡、呂國、濟川國) | 濟北國 | 平原郡 | 千乘郡 | 菑川國 | 高密國 (膠西國) | 北海郡 | 膠東國 | 東萊郡
徐州刺史部
東海郡 | 泗水國 | 楚國 (彭城郡) | 魯國 (薛郡) | 琅邪郡 | 江都國 | 東陽郡 | 廣陵國 | 臨淮郡
冀州刺史部
趙國 (邯鄲郡) | 魏郡 | 廣平郡 (平干國) | 鉅鹿郡 | 信都郡 (廣川郡) | 河間國 | 清河郡 | 真定國 | 恆山郡→恆山國→常山郡 | 中山國
幽州刺史部
廣陽國(燕國) | 涿郡 | 勃海郡 | 上谷郡 | 漁陽郡 | 右北平郡 | 遼西郡 | 遼東郡 | 蒼海郡
朝鲜
樂浪郡 | 玄菟郡 | 真番郡 | 臨屯郡
并州刺史部
太原郡 (韩国) | 代郡 | 上黨郡 | 雲中郡 | 雁門郡 | 定襄郡
朔方刺史部
朔方郡 | 五原郡 | 西河郡 | 上郡 | 北地郡
涼州刺史部
隴右
隴西郡 | 天水郡 | 安定郡 | 金城郡 | 西海郡
河西
酒泉郡 | 張掖郡 | 敦煌郡 | 武威郡
益州刺史部
蜀郡 | 巴郡 | 漢中郡 | 廣漢郡 | 武都郡 | 犍為郡 | 越巂郡 | 汶山郡 | 沈黎郡 | 牂柯郡 | 益州郡 | 象郡
荊州刺史部
南郡 (臨江國) | 南陽郡 | 衡山郡 | 江夏郡 | 長沙國 | 桂陽郡 | 武陵郡 | 零陵郡
揚州刺史部
會稽郡 (荆國、吳國) | 丹楊郡 (鄣郡或故鄣郡) | 九江郡 | 淮南國 | 廬江郡 | 六安國 | 豫章郡
交趾刺史部
南海郡 | 蒼梧郡 | 合浦郡 | 鬱林郡 | 交阯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珠崖郡 | 儋耳郡
其他郡、国
太常郡 | 廣德國 | 廣世國(廣川國) | 廣宗國
西域
西域都护府
注1:本模板列出西漢郡国制下所有見於史籍的郡、王國。帶
下划线 者為西汉末期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的103個郡、國当时的名称。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以其最後使用的名稱為準,並括注曾用名稱。郡、國同名者,只列出最後使用的名稱。
注3:漢初尚存的西楚所封諸國、西域諸國從略。
東漢行政區劃
都城:洛陽 → 長安 → 洛陽 → 许昌
行部
郡、王國
司隸校尉部
三輔
京兆尹 | 左馮翊 | 右扶風 | 左內史郡# | 漢興郡#(漢安郡)
三河
河南尹 | 河內郡 | 河東郡 | 弘農郡
豫州刺史部
潁川郡 | 汝南郡 | 梁國 (梁郡) | 沛國 (沛郡) | 陳郡 (淮陽國→陳國→陳郡) | 魯國 (魯郡) | 西平國 | 譙郡
冀州刺史部
魏郡 | 鉅鹿郡 | 常山國 (常山郡) | 中山國 (中山郡) | 安平國 (信都郡、樂成國) | 河間國 | 清河國 (甘陵國) | 趙國 (趙郡) | 勃海郡 | 廣川國 | 廣平國 | 博陵郡
兗州刺史部
陳留郡 | 東郡 | 東平國 (東平郡) | 任城國 | 泰山郡 | 山陽郡 | 濟陰郡 (濟陰國) | 濟北國
徐州刺史部
東海郡 (東海國) | 琅邪國 (琅邪郡) | 彭城國 (楚郡、楚國) | 廣陵郡 | 下邳國 (臨淮郡) | 利城郡 | 城陽郡 | 東莞郡 | 東安郡 | 東城郡
青州刺史部
濟南郡 (濟南國) | 平原郡 (平原國) | 樂安國 (千乘郡、千乘國) | 北海國 (北海郡) | 東萊郡 | 齊國 (齊郡) | 樂陵郡 | 長廣郡
荊州刺史部
南陽郡 | 南郡 (江陵國) | 江夏郡 | 零陵郡 | 桂陽郡 | 武陵郡 | 長沙國 (長沙郡) | 章陵郡 | 南鄉郡 | 襄陽郡 | 宜都郡 | 新城郡 | 漢昌郡 | 臨江郡 | 西陵郡 | 固陵郡
揚州刺史部
九江郡 | 丹楊郡 | 廬江郡 (六安國) | 會稽郡 | 吳郡 | 豫章郡 | 新都郡 | 臨川郡 | 鄱陽郡 | 廬陵郡 | 彭澤郡
益州刺史部
漢中郡 (漢寧郡) | 巴郡 (巴西郡) | 廣漢郡 | 蜀郡 | 犍為郡 | 牂柯郡 | 越巂郡 | 益州郡 | 永昌郡 | 廣漢屬國 | 蜀郡屬國 (漢嘉郡) | 犍為屬國 (朱提郡) | 巴東屬國 | 上庸郡 | 房陵郡 | 永寧郡(巴郡) | 固陵郡(巴東郡) | 梓潼郡 | 汶山郡 | 江陽郡
涼州刺史部
隴右
隴西郡 | 漢陽郡 (天水郡) | 武都郡 | 金城郡 | 安定郡 | 北地郡 | 南安郡 | 新平郡 | 永陽郡 | 西平郡
河西
武威郡 | 張掖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張掖屬國 | 張掖居延屬國 (西海郡) | 西郡
并州刺史部
太原郡 | 上黨郡 | 上郡 | 西河郡 | 五原郡 | 雲中郡 | 雁門郡 | 定襄郡 | 朔方郡 | 新興郡 | 樂平郡
幽州刺史部
廣陽郡 | 涿郡 (分高阳郡) | 代郡 | 上谷郡 | 漁陽郡 | 右北平郡 | 遼西郡 | 遼東郡 | 樂浪郡 | 玄菟郡 | 遼東屬國
交州刺史部
南海郡 | 蒼梧郡 | 合浦郡 | 鬱林郡 | 交趾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高涼郡
雍州刺史部
武威郡 | 張掖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西海郡 | 西平郡 | 西郡
西域
西域都护府 → 西域长史府
注1 :列出東漢時期所有的州及郡、國。加下劃線者為《後漢書·郡國志》記載的州及郡、國。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括注曾用名。
三國行政區劃
曹魏
司隸
河南郡 | 弘農郡 | 河東郡(河东國 222-225) | 平陽郡 | 河內郡 | 魏郡 | 廣平郡(廣平國 222-223) | 陽平郡 | 原武郡 | 野王郡 | 滎陽郡 * | 朝歌郡 *
幽州
涿郡 | 燕國(廣陽郡 220-232) | 漁陽郡 | 右北平郡 | 上谷郡 | 代郡 | 遼西郡 | 昌黎郡(遼東屬國 244-?) | 遼東郡 | 玄菟郡 | 樂浪郡(樂浪國 233-237) | 帶方郡
冀州
鉅鹿郡 | 趙國(趙郡 220-232) | 安平國(安平郡 220-264) | 博陵郡 | 中山國(中山郡 220-232) | 河間郡(河間國 222-224) | 勃海郡 | 常山郡 | 平原郡(平原國 222-226) | 樂陵國(樂陵郡 220-244) | 清河郡(清河國 222-223) | 曲陽國 * | 章武郡 *
并州
太原郡 | 西河郡 | 上黨郡 | 樂平郡 | 雁門郡 | 新興郡 | 朔方郡 *
青州
北海郡(北海國 222-224,232-233) | 東萊郡 | 齊國(齊郡 220-235,239-254) | 濟南國(濟南郡 220-246) | 樂安郡 | 城陽郡
徐州
彭城國(彭城郡 220-232) | 下邳郡(下邳國 222-224) | 廣陵郡 | 東海國(東海郡 220-232) | 琅邪國(琅邪郡 220-232) | 東莞郡 * | 利城郡 * | 平昌郡 *
兗州
陳留國(陳留郡 220-222,224-232) | 東郡 | 濟北國(濟北郡 220-232) | 東平國(東平郡 220-223、224-232,壽張國 223-224) | 濟陰郡(濟陰國 222-224) | 泰山郡 | 山陽郡 | 任城郡(任城國 222-224,232-246)
豫州
潁川郡 | 汝南郡 | 弋陽郡(弋陽國 222) | 陳郡(陳國 223-224,232) | 魯國(魯郡 220-232) | 沛國(沛郡 220-232) | 譙郡(譙國 222-224) | 梁國(梁郡 220-232) | 襄城郡 | 汝陰郡 *
雍州
京兆郡(秦國 221-222、235-244,京兆國 222-225) | 馮翊郡 | 扶風郡 | 新平郡 | 北地郡 | 安定郡 | 廣魏郡 | 天水郡 | 南安郡 | 隴西郡 | 武都郡 | 撫夷護軍#
涼州
武威郡 | 金城郡 | 西平郡 | 張掖郡 | 西郡 | 酒泉郡 | 敦煌郡 | 西海郡
荊州
南陽郡 | 南鄉郡 | 襄陽郡 | 江夏郡 | 魏興郡(西城郡 220-221) | 上庸郡 | 新城郡 | 章陵國 * | 房陵郡 * | 義陽國 * | 錫郡 * | 襄陽南部都尉 *
楊州
淮南郡(九江郡 220-221,淮南國 221-223,楚國 232-249) | 廬江郡(廬江國 222-223) | 安豐郡 *
梁州
漢中郡 | 梓潼郡 | 廣漢郡 | 涪陵郡 | 巴郡 | 巴東郡 | 巴西郡 | 東廣漢郡 * | 陰平郡 *
益州
蜀郡 | 汶山郡 | 犍為郡 | 江陽郡 | 漢嘉郡 | 朱提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建寧郡 | 永昌郡 | 雲南郡 | 興古郡
西域长史府
西域
蜀漢
益州
蜀郡 | 汶山郡 | 犍為郡 | 江陽郡 | 漢嘉郡 | 廣漢郡 | 東廣漢郡 | 梓潼郡 | 巴西郡 | 巴郡 | 巴東郡(固陵郡 220-221) | 涪陵郡 | 涪陵屬國# | 漢中郡 | 武都郡 | 陰平郡 | 宕渠郡 *
庲降都督
朱提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建寧郡(益州郡 220-225) | 永昌郡 | 雲南郡 | 興古郡 | 南廣郡 *
孫吳
楊州
廬江郡 | 蘄春郡 | 丹楊郡 | 新都郡 | 吳郡 | 毗陵典農校尉 | 吳興郡 | 會稽郡(會稽國 258-260) | 東陽郡 | 臨海郡 | 建安郡 | 豫章郡(豫章國 264-265) | 鄱陽郡 | 廬陵郡 | 廬陵南部都尉# | 臨川郡 | 安成郡 | 彭澤郡 * | 臨川郡 * | 東安郡 * | 故鄣郡 * | 巴丘郡 * | 雲陽郡 *
荊州
南郡 | 宜都郡 | 建平郡 | 江夏郡 | 武陵郡 | 天門郡 | 長沙郡 | 衡陽郡 | 湘東郡 | 零陵郡 | 始安郡 | 昭陵郡 | 桂陽郡 | 始興郡 | 臨賀郡 | 西陵郡 * | 固陵郡 * | 武昌郡 * | 營陽郡 *
廣州
南海郡 | 蒼梧郡 | 鬱林郡 | 桂林郡 | 高涼郡 | 高興郡
交州
合浦郡(珠官郡 228-252?) | 合浦北部都尉# | 珠崖郡 | 交趾郡 | 新昌郡 | 武平郡 | 九真郡 | 九德郡(九真屬國 271-278) | 日南屬國# | 寧浦郡 * | 日南郡 *
注释
注1 :列出曹魏咸熙二年(265年)、蜀漢炎興元年(263年)、孫吳天紀四年(280年)所有可考証的郡、國。标“*”者為曾置後廢的郡、國。標“#”者為特殊政區。 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晉朝行政區劃
西晉
司州(司隶 265–280)
河南郡 | 滎陽郡 | 弘農郡 | 上洛國(上洛郡 265–314) | 平陽郡 | 河東郡 | 汲郡 | 河內郡 | 廣平郡 | 陽平郡 | 魏郡 | 頓丘郡 | 野王郡 # | 原武郡 # | 陽翟郡 #
兗州
陳留國 | 濮陽郡(東郡 265–277;濮陽國 277–289) | 濟陰國(濟陰郡 265–?) | 濟北國 | 東平國 | 任城國(任城郡 265–277) | 泰山郡 | 高平國 | 東燕郡#(東燕國 306–307) | 济阳郡#(济阳國 300–302) | 廣陽國 #
豫州
潁川郡 | 襄城郡 | 汝南國(汝南郡 265-270) | 汝陰郡(汝陰國 265-277,?-286,300-301) | 梁國 | 沛國 | 譙國 | 魯國 | 弋陽郡 | 安豐郡 | 新蔡國#(新蔡郡 ?-307) | 陳郡#(陳國 265-277) | 南頓國# | 西陽國#
冀州
趙郡(趙國 277-301) | 鉅鹿國 | 長樂國(安平國 265-284) | 平原國 | 樂陵國 | 勃海郡(勃海國 265-277) | 章武國(章武郡 265-277) | 河間郡(河間國 265-306) | 高陽國 | 博陵國(博陵郡 265-277) | 清河國(清河郡 265-277) | 中山郡(中山國 265-304) | 高陽國 | 常山郡(常山國 265–275?,291–301) | 中丘國# | 武邑郡#(武邑國 289-?) | 廣川郡#(廣川國 ?-307)
幽州
范陽國 | 燕國(燕郡 302-306) | 北平郡 | 上谷郡(上谷國 291-301) | 廣寧郡 | 代郡(代國 289–?;中都國 ?–306) | 遼西國(遼西郡 265–303) | 漁陽郡 #
平州
昌黎郡 | 遼東郡(遼東國 277–283) | 樂浪郡 | 玄菟郡 | 帶方郡
并州
太原郡(太原國 265–291?) | 上黨郡 | 西河國(西河郡 265–277) | 樂平郡(樂平國 280) | 雁門郡 | 晉昌郡(新興郡 265–290)
雍州
京兆郡 | 馮翊郡 | 扶風郡(扶風國 265–289;秦國 289–312) | 安定郡 | 北地郡 | 始平郡(始平國 277–289) | 新平郡
涼州
金城郡 | 西平國(西平郡 265–314) | 武威郡 | 張掖郡 | 西郡 | 酒泉國(酒泉郡 265–311) | 敦煌郡 | 西海郡 | 晉昌郡# | 武興郡 # | 晉興郡 #
秦州
隴西郡(隴西國265-296) | 南安郡 | 天水郡 | 略陽郡(廣魏郡265-266) | 武都郡 | 陰平郡 | 狄道郡# | 秦川郡 #
梁州
漢國(漢中郡 265–289) | 梓潼郡 | 廣漢郡(廣漢國 277–280) | 新都郡 (新都國 277–283) | 巴西郡 | 宕渠郡# | 新城國(新城郡 265–306) | 魏興郡 | 上庸郡(上庸國 ?–306)
益州
成都國(蜀郡 265–289) | 犍為郡 | 汶山郡 | 漢嘉郡 | 江陽郡 | 涪陵郡 | 巴郡 | 巴東郡
寧州
雲南郡 | 興古郡 | 建寧郡 | 永昌郡 | 朱提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晉寧郡#(益州郡 302–311)# | 平夷郡# | 夜郎郡# | 河陽郡#
青州
齊國(齊郡 302-303) | 濟南國(濟南郡 277–?) | 北海郡(北海國 265–277,283–302) | 樂安郡(樂安國 265–302) | 城陽郡(城陽國 269–273) | 東萊郡(東萊國 283–301) | 長廣郡 | 平昌郡# | 高密國# | 壯武國 #
徐州
彭城國 | 下邳國 | 東海國(東海郡 265–273,277–291) | 琅邪國 | 東莞郡(東莞國 265-277) | 廣陵國(廣陵郡 265-300) | 臨淮國(臨淮郡 280-308) | 廣陵郡(廣陵國 289-290) | 東安國#(東安郡 291-301) | 蘭陵郡(蘭陵國 291-306?)# | 淮陵國#(淮陵郡 297-301) | 堂邑郡#
荊州
江夏國(江夏郡265-306?) | 南郡 | 襄陽國(襄陽郡 265-300) | 南陽國(南陽郡 265-277,289-306) | 順陽國(南鄉郡 265-289) | 義陽郡(義陽國 265-301) | 建平郡 | 宜都郡(宜都國 301-?) | 南平郡(南平國 ?-301) | 武陵國(武陵郡 280-304) | 天門郡 | 隋國# | 新野國# | 竟陵國#(竟陵郡 299-307) | 建昌郡# | 成都國#
楊州
丹楊郡 | 宣城郡 | 淮南國(淮南郡 265-289,302-?) | 廬江郡(廬江國304-306) | 晉陵郡(毗陵郡 281-289,291-311,毗陵國 289-291) | 吳國(吳郡 280-289,300-301) | 吳興郡 | 會稽國 | 東陽郡 | 新安郡 | 臨海郡 | 歷陽郡# | 義興郡#
交州
合浦郡 | 交趾郡 | 新昌郡 | 武平郡 | 九真郡 | 九德郡 | 日南郡
廣州
南海郡 | 蒼梧郡 | 鬱林郡 | 桂林郡 | 高涼郡 | 高興郡 | 寧浦郡 | 晉興郡
江州#
豫章郡(豫章國 289-304,306-311) | 鄱陽郡 | 廬陵郡 | 臨川郡 | 南康郡 | 建安郡 | 晉安郡 | 武昌郡 | 桂陽郡 | 安成郡 | 尋陽郡#
湘州#
長沙國(長沙郡280-289,291-301) | 衡陽郡 | 湘東郡 | 零陵郡 | 邵陵郡 | 始安郡 | 始興郡 | 臨賀郡
東晉
楊州
丹楊郡 | 宣城郡 | 吳郡(吳國 317-418) | 吳興郡 | 會稽郡(會稽國 317-417) | 東陽郡 | 新安郡 | 臨海郡 | 永嘉郡 | 義興郡 | 晉陵郡 | 淮南郡 | 琅邪郡 (琅邪國 320-418) | 高平郡 (相377-420)
徐州
廣陵郡(相 317-420) | 海陵郡 | 盱眙郡 | 鍾離郡 | 山陽郡 | 秦郡
北徐州
彭城國 | 沛郡 | 下邳郡 | 東海郡 | 東莞郡(相 415-420) | 譙郡(譙國 317-402,405-415) | 梁郡(梁國 317-371,387-417) | 琅邪郡(琅邪國409-418) | 蘭陵郡 | 宿預郡 | 淮陽國
兗州
濮陽郡 | 泰山郡 | 高平郡 | 魯郡 | 東燕郡 | 陳留國 | 東平郡 | 濟陰郡 | 濟陽郡
豫州
汝南國 | 汝陰郡 | 新蔡國 | 陳郡 | 南頓郡 | 潁川郡 | 弋陽郡 | 歷陽郡 | 馬頭郡 | 晉熙郡 | 廬江郡 | 廬江郡 | 西陽郡
北青州
齊國 | 濟南郡 | 樂安郡 | 高密國 | 平昌郡 | 北海郡 | 東萊郡 | 長廣郡
司州
河南郡 | 滎陽郡 | 弘農郡 | 河北郡
北雍州
北京兆郡 | 馮翊郡 | 扶風郡 | 咸陽郡 | 始平郡 | 安定郡 | 新平郡
荊州
南郡(相 360-403,412-420) | 南平郡(相 406-412) | 武寧郡 | 江夏郡(相 317-420) | 竟陵郡 | 襄陽郡 | 南陽郡(相 413-415) | 順陽郡 | 義陽郡 | 隋郡 | 新野郡 | | 建平郡 | 宜都郡 | 武陵國(武陵郡 371-387) | 天門郡 | 巴東郡 | 臨賀郡(相 348-360) | 始興郡(相 324-420) | 始安郡(相 329-420) | 長沙郡(相329-420) | 衡陽郡 | 湘東郡 | 零陵郡 | 營陽郡 | 邵陵郡 | 桂陽郡 | 新蔡國 | 河東郡
江州
尋陽郡 | 豫章郡(相 402-403,406-416) | 鄱陽郡 | 廬陵郡(相385-420) | 臨川郡(內史 384-420) | 南康郡(相385-420) | 建安郡 | 晉安郡 | 武昌郡(相 322-324) | 安成郡(相406-420)
梁州
漢中郡 | 魏興郡 | 新城郡 | 上庸郡 | 梓潼郡 | 晉壽郡 | 廣漢郡 | 遂寧郡 | 汶陽郡 | 巴郡 | 宕渠郡 | 新巴郡 | 北巴西郡 | 陰平郡
益州
蜀郡 | 沈黎郡 | 晉原郡 | 犍為郡 | 汶山郡 | 東江陽郡 | 越巂郡 | 寧蜀郡
寧州
建寧郡 | 牂柯郡 | 夜郎郡 | 朱提郡 | 平蠻郡 | 南廣郡 | 建都郡 | 興古郡 | 晉寧郡 | 西平郡 | 梁水郡 | 雲南郡 | 興寧郡 | 河陽郡 | 西河郡
廣州
南海郡 | 東官郡 | 蒼梧郡 | 晉康郡 | 新寧郡(內史 381-387) | 永平郡 | 鬱林郡 | 晉興郡 | 桂林郡 | 高涼郡 | 寧浦郡 | 義安郡
交州
交趾郡 | 合浦郡 | 新昌郡 | 武平郡 | 九真郡 | 九德郡 | 日南郡
注釋
注1 :列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義熙十四年(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注2 :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永嘉五年(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注3 :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隋朝行政區劃
606年(大業二年)以前(州制)
雍州地區
雍州 | 同州 | 岐州 | 涇州 | 寧州 | 敷州 | 綏州 | 延州 | 慶州 | 原州 | 夏州 | 鹽州 | 靈州 | 勝州 | 豐州 | 秦州 | 渭州 | 蘭州 | 河州 | 廓州 | 鄯州 | 涼州 | 甘州 | 瓜州
梁州地區
梁州 | 金州 | 遷州 | 巴州 | 通州 | 渠州 | 成州 | 洮州 | 宕州 | 武州 | 扶州 | 鳳州 | 興州 | 利州 | 龍州 | 會州 | 始州 | 綿州 | 梓州 | 隆州 | 遂州 | 合州 | 渝州 | 信州 | 益州 | 雅州 | 眉州 | 陵州 | 資州 | 瀘州 | 戎州 | 西寧州 | 牂州 | 黔州
豫州地區
豫州 | 鄭州 | 宋州 | 亳州 | 曹州 | 汝州 | 許州 | 蔡州 | 陳州 | 潁州 | 商州 | 虢州 | 淅州 | 鄧州 | 淯州 | 顯州
兗州地區
兗州 | 鄆州 | 濟州 | 魏州 | 滄州 | 德州
冀州地區
冀州 | 貝州 | 相州 | 衛州 | 懷州 | 澤州 | 潞州 | 蒲州 | 絳州 | 晉州 | 汾州 | 南汾州 | 隰州 | 介州 | 石州 | 肆州 | 朔州 | 雲州 | 并州 | 邢州 | 洺州 | 趙州 | 恒州 | 定州 | 瀛州 | 幽州 | 易州 | 玄州 | 平州 | 营州
青州地區
青州 | 齊州 | 萊州 | 膠州
徐州地區
徐州 | 魯州 | 沂州 | 海州 | 泗州
揚州地區
苏州 | 西楚州 | 揚州 | 光州 | 蕲州 | 廬州 | 熙州 | 和州 | 南豫州 | 常州 | 東揚州 | 杭州 | 歙州 | 婺州 | 處州 | 閩州 | 睦州 | 饒州 | 撫州 | 吉州 | 虔州 | 袁州 | 洪州 | 廣州 | 循州 | 潮州 | 高州 | 端州 | 瀧州 | 成州 | 桂州 | 藤州 | 南定州 | 越州 | 崖州 | 安州 | 交州 | 愛州 | 德州 | 蕩州 | 農州 | 衝州 | 宜州
荊州地區
荊州 | 硤州 | 郢州 | 復州 | 辰州 | 武州 | 亭州 | 襄州 | 昌州 | 隋州 | 安州 | 衡州 | 申州 | 江州 | 澧州 | 巴州 | 湘州 | 郴州 | 永州 | 連州
607年(大業三年)以後(郡制)
雍州地區
京兆郡 | 馮翊郡 | 扶風郡 | 安定郡 | 北地郡 | 上郡 | 雕陰郡 | 延安郡 | 弘化郡 | 平涼郡 | 朔方郡 | 鹽川郡 | 靈武郡 | 榆林郡 | 五原郡 | 天水郡 | 隴西郡 | 金城郡 | 枹罕郡 | 澆河郡 | 西平郡 | 武威郡 | 張掖郡 | 敦煌郡 | 鄯善郡 | 且末郡 | 河源郡 | 伊吾郡
梁州地區
漢川郡 | 西城郡 | 房陵郡 | 清化郡 | 通川郡 | 宕渠郡 | 漢陽郡 | 臨洮郡 | 宕昌郡 | 武都郡 | 同昌郡 | 河池郡 | 順政郡 | 義城郡 | 平武郡 | 汶山郡 | 普安郡 | 金山郡 | 新城郡 | 巴西郡 | 遂寧郡 | 涪陵郡 | 巴郡 | 巴東郡 | 蜀郡 | 臨邛郡 | 眉山郡 | 隆山郡 | 資陽郡 | 瀘川郡 | 犍為郡 | 越巂郡 | 牂柯郡 | 黔安郡 | 明阳郡
豫州地區
河南郡 | 荥阳郡 | 梁郡 | 譙郡 | 濟陰郡 | 襄城郡 | 潁川郡 | 汝南郡 | 淮陽郡 | 汝陰郡 | 上洛郡 | 弘農郡 | 淅陽郡 | 南陽郡 | 淯陽郡 | 淮安郡
兗州地區
東郡 | 東平郡 | 濟北郡 | 武陽郡 | 渤海郡 | 平原郡
冀州地區
信都郡 | 清河郡 | 魏郡 | 汲郡 | 河內郡 | 長平郡 | 上黨郡 | 河東郡 | 絳郡 | 臨汾郡 | 龍泉郡 | 文城郡 | 西河郡 | 離石郡 | 雁門郡 | 馬邑郡 | 定襄郡 | 樓煩郡 | 太原郡 | 襄國郡 | 武安郡 | 趙郡 | 恒山郡 | 博陵郡 | 河間郡 | 涿郡 | 上谷郡 | 漁陽郡 | 北平郡 | 安樂郡 | 柳城郡 | 遼西郡 | 襄平郡 | 遼東郡
青州地區
北海郡 | 齊郡 | 東萊郡 | 高密郡
徐州地區
彭城郡 | 魯郡 | 琅邪郡 | 東海郡 | 下邳郡
揚州地區
江都郡 | 鍾離郡 | 淮南郡 | 弋陽郡 | 蕲春郡 | 廬江郡 | 同安郡 | 歷陽郡 | 丹楊郡 | 宣城郡 | 毗陵郡 | 吴郡 | 會稽郡 | 餘杭郡 | 新安郡 | 東陽郡 | 永嘉郡 | 建安郡 | 遂安郡 | 鄱陽郡 | 臨川郡 | 廬陵郡 | 南康郡 | 宜春郡 | 豫章郡 | 南海郡 | 龍川郡 | 義安郡 | 高涼郡 | 信安郡 | 永熙郡 | 蒼梧郡 | 始安郡 | 永平郡 | 鬱林郡 | 合浦郡 | 珠崖郡 | 儋耳郡 | 寧越郡 | 交趾郡 | 九真郡 | 日南郡 | 比景郡 | 海陰郡 | 林邑郡
荊州地區
南郡 | 夷陵郡 | 竟陵郡 | 沔陽郡 | 沅陵郡 | 武陵郡 | 清江郡 | 襄陽郡 | 舂陵郡 | 漢東郡 | 安陸郡 | 永安郡 | 義陽郡 | 九江郡 | 澧陽郡 | 巴陵郡 | 長沙郡 | 衡山郡 | 桂陽郡 | 零陵郡 | 熙平郡
uNHtZo,RTwJ1bO3cC sQeqy,s1qfzchOdMTw XllSMxagaGQJ,SljFXQqqF9aqiOOr289fSAX985,tL3eu3xgAtjPohmt7ieA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