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比喻,或称譬喻[1],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將一件事物或道理指成另一件事物或道理的修辭法,這兩件事物或道理之中具有一些共同點。


「被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喻體,「用以比喻的事物或道理」叫喻依。「用来连接喻體和喻依的词语(如“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彿”等词)」叫喻词(或称比喻词)。必須注意的是,譬喻修辭的相關術語,臺海兩岸之間略有不同。


朱自清另有「喻體、喻依、意旨」三分之說;臺灣師範大學教授蔡宗陽則將其中的「意旨」,改稱為「喻旨」。[2]




目录






  • 1 类型


    • 1.1 明喻


      • 1.1.1 舉例




    • 1.2 隱喻


      • 1.2.1 舉例




    • 1.3 略喻


      • 1.3.1 舉例




    • 1.4 借喻


      • 1.4.1 舉例




    • 1.5 其他




  • 2 著名的比喻


  • 3 相似的修辭法


  • 4 参考文献





类型



明喻



明喻句主要是以喻體(中国大陆:本体)、喻詞、喻依(中国大陆:喻体)三者組成的譬喻,就叫做「明喻」。



舉例




  • 動也不動,彷如 石像

    • 喻體:他

    • 喻詞:彷如

    • 喻依:石像




  • 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会发热,会发亮。

    • 喻體:太陽

    • 喻詞:就像

    • 喻依:一個大火球



  • 我就如一朵向日葵,向著太陽。

    • 喻體:我

    • 喻詞:就如

    • 喻依:一朵向日葵





隱喻



凡具備本體、喻體,而喻詞由繫語如「是」、「為」、「成」等代替的喻詞,叫做「暗喻」或「隱喻」。



舉例


  • 母親啊! 荷葉紅蓮



  • 喻句一:

    • 喻體:你

    • 喻依:荷葉






  • 喻句二:

    • 喻體:我

    • 喻依 :紅蓮






  • 我是一隻小鳥,跳來跳去吱吱叫。


  • 喻體:我

  • 喻依:小鳥



略喻



凡將喻詞省略,只有喻體、喻依的譬喻,就叫做「略喻」。



舉例


  •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 喻體:浮光、靜影。

    • 喻依:躍金、沉璧。



註:意月光照於洞庭湖 閃爍之金光,如同下沉之璧玉,
其中「浮光」與「靜影」皆指水面之月光。



借喻



凡將喻體、喻詞省略,只剩下喻依的,叫做「借喻」。
借喻既沒有喻詞,喻體亦不出現,直接用喻依來取代喻體;因此借喻必須使用適宜,使讀者能夠透過作者的描述,理解喻體是甚麼,否則讀者就很易摸不着頭緒。



舉例



  • 天上張著灰色的幔

    • 喻依:灰色的幔

    • <本體:烏雲>



  • 不能讓這些充滿暴力和色情的漫畫毒害我們的幼苗

    • 喻依:幼苗

    • <本體:幼童>



  • 他搖曳著一頭的蓬草,衝出門外去上學去。

    • 喻依:蓬草

    • <本體:頭髮>



  • 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

    • 喻依:松柏、歲寒、雞鳴、風雨

    • <本體:君子、亂世>




註:松柏、雞鳴指君子,而歲寒、風雨指亂世。



其他


另外比喻还包括一些特殊的类型:



  1. 引喻:采用结构平行的句式,他喻体和本体排列起来,由喻体引出本体。引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

  2. 倒喻:把本体和喻体倒过来的比喻。

  3. 修饰喻:用偏正词组形式形成比喻。本体做修饰语,喻体做中心词。

  4. 同位喻:用同位词组形式构成比喻。本体和喻体分别充当同位词组的两个成分。

  5. 反喻:就是用否定句式构成比喻。

  6. 较喻:就是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本体和喻体不但相似而且进行比较,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7. 博喻:就是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说明描写同一个本体。博喻具有强调的特征,可以增强语气。

  8. 互喻:先用喻体比喻本体,再用本体比喻喻体,这样前后两个比喻的形式叫做互喻。

  9. 曲喻:由喻体的某一方面,转移、联想到另一方面,通过这种转移、联想使喻体和本体产生比喻关系。

  10. 回喻:先提出喻体,然后加以否定,最后提出本体的比喻。



著名的比喻



  • 《新约圣经·福音书》中耶稣的比喻

  • 《妙法莲华经》中的法華七喻



相似的修辭法



  • 象徵


  • 借代
    • 借代和借喻的分別:借喻是用相似的事物來取代本來的事物;借代是用本來的事物的某項特徵來取代本來的事物。




参考文献





  1. ^ 【 DSE 中文 】 中文補底 :考試必備 修辭手法 大全 | HelloToby. HelloToby. 2018-03-25 [2018-06-07] (美国英语). 


  2. ^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北京市: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 266. ISBN 9787107165726 (中文(简体)‎).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RKccDx,QtuGEsrxFYDniRvNY5k,T PMMbi z MPlksV MTfd8ugo4ErKEIHZilZpt mZHTVZSP0,N6bE I9c399Vk0qQHOnwusI
bIXyd22,8sw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