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國家地理雜誌》1920年3月號介紹美麗島-福爾摩沙 (臺灣)


福爾摩沙一詞音譯自拉丁文及葡萄牙文的「Formosa」,均為「美麗」之意,也寫作福爾摩莎福摩薩[註 1]浩愈磨沙[1]
15世紀以來,自大航海時代開始,葡萄牙人在全球開闢新航線後,世界上許多地方便以福爾摩沙命名,遍布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和大洋洲;地形亦包括海灣、海灘、島嶼、山脈、河流、湖泊、城市等。在世界各地稱為「福爾摩沙」的地方發現的生物物種,經常都以「福爾摩沙」命名;包括原有的陰性詞,也包括其陽性形式[註 2]。該詞現今常用做臺灣的代稱,傳說16世紀葡萄牙人航海時發現臺灣,便說出:「Ilha formosa!」(美丽的岛!),因而得名。




目录






  • 1 世界各地的福爾摩沙


  • 2 福爾摩沙與臺灣


  • 3 其他


  • 4 相關條目


  • 5 注释


  • 6 参考文献





世界各地的福爾摩沙


以「福爾摩沙」命名的地方遍布五大洲,包括各類地形。其中,面積最大的為阿根廷北部內陸的福爾摩沙省,面積7.2萬km²,首府福爾摩沙市。巴西、秘魯、美國、葡萄牙、阿根廷等地都有鄉鎮城市被稱為福爾摩沙,有趣的是,阿根廷福爾摩沙省部分區域與被稱為福爾摩沙的臺灣部分區域是對蹠點。除臺灣(#福爾摩沙與臺灣下文詳介)外,以「福爾摩沙」為名的一些著名地方有:




  • 葡萄牙

    • 福爾摩沙河(葡萄牙語:Rio Formosa)及福爾摩沙河國家公園。



  • 幾內亞比索
    • 福莫薩島 (幾內亞比索)



  • 赤道几内亚

    • 比奥科岛(曾名福尔摩沙岛)



  • 巴西


    • 福爾摩沙山脈(葡萄牙語:Serra Formosa


    • 聖瑪利亞市(Santa Maria)的福爾摩沙海灘(葡萄牙語:Formosa Beach


    • 福爾摩沙湖(葡萄牙語:Lagoa Formosa


    • 福莫薩市(葡萄牙語:Formosa, Goiás




  • 阿根廷

    • 福爾摩沙省

    • 福爾摩沙市




  • 美國

    • 佛羅里達奧蘭多市的福爾摩沙湖(英语:Lake Formosa



  • 肯亞
    • 肯亞外海的福爾摩沙灣(英语:Formosa Bay),今名「翁瓦納灣」(斯瓦希里語:Ungwana Bay



  • 馬來西亞

    • 法摩沙堡(葡萄牙語:A Famosa,馬來語:Kota A Famosa




福爾摩沙與臺灣




福爾摩沙使用一例:二戰時對台灣被空襲的新聞報導。


臺灣在早期也被歐洲稱為「福爾摩沙」,而臺灣海峽則稱為「福爾摩沙海峽」。一般認為最早是16世紀中期,葡萄牙水手對臺灣的驚嘆之語(忍不住喊著「Ilha Formosa!(意為美麗島)」,此說法尚無直接與明確的證據。[2]根據台灣學者曹永和的研究[3],應該是在十六世紀中葉,由葡萄牙水手命名;台灣人則是在日治時代才普遍知道有此稱呼,但當時的西班牙人稱台灣為Hermosa。2017年由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翁佳音與編輯黃驗合著的專書《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指出根據葡萄牙人到亞洲後的史料文獻,裡面記載的福爾摩沙是西北東南向,總長約100公里,但台灣是東北西南向,總長約400至500公里,推測葡萄牙人當時看到的福爾摩沙,極可能是琉球,而不是台灣。可以確定的是,於1554年洛波 · 奥梅姆英语Lopo Homem所繪的地圖中,在琉球群島之南,已繪有 I. Fremosa。從海圖研究,當時Formosa並不是台灣,而像台灣北方的南琉球。[4]「小琉球島,由西南延伸到東北,是個約有15至16哩(約90公里)長的大島,在風平浪靜時測得此地的太陽夾角(緯度)約為25度半……」林斯豪頓1596年繪製中國領土海岸線與周邊島嶼,1958年由John Wolfe於倫敦印製出版,其範圍橫跨東南亞與西太平洋海域。中國領土的部分描繪出中國東南沿海與內陸的山形地勢與城鎮,動植物概況也有清楚標示。圖中福建沿海處繪有三個小島,北島註記I.Formosa(福爾摩沙島)、中島無名、南島為Lequeo pequeno(小琉球)[5]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翁佳音認為,目前留存的文獻顯示葡萄牙人絕大部分指稱臺灣本島為Lequeo pequeno(小琉球),葡萄牙人讚嘆台灣為美麗之島的起源,應是來自後人推論的想像。1580年代的西班牙人才比較確定以福爾摩沙來指稱臺灣。[6]當時此名的主要使用者為來自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的人。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期間,荷屬東印度總督安東尼·范·迪門等亦以此稱呼此地。
福爾摩沙」這名稱一直做為台灣的國際名稱,日治時期一般沿用此名稱,但日語羅馬字「Taiwan」也開始出現;1950年代國民政府遷台後,做為中文羅馬拼音的「Taiwan」使用愈趨普遍。


台灣特有名稱中,早期發現的多是以「福爾摩沙」(及陽性形式)命名,後來發現的亦採用「台灣」的名字,兼有陰性及陽性形式,如「Taiwaniana」、「Taiwanensis」、「Taiwanianum」。這些文字的中文名則均用「台灣」。[來源請求]



其他



  • “Formosa”一词,也被西方茶界作为半发酵茶的代称。[7]


  • 福爾摩啥:一本關於台灣的書。


  • 福爾摩沙部隊:波蘭的特種部隊

  • 1950年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蔣廷黻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發言,將福爾摩沙指為源自西班牙語。[8]



相關條目


  • 福爾摩沙人


注释




  1. ^ 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87號(S/RES/87),Formosa在中文版被譯為「福摩薩」。詳情可見聯合國正式文件:S/RES/87(1950).


  2. ^ 例如「formosa,「formosana」、「formosanensis」、「formosanus



参考文献





  1. ^ 《臺灣三字經》:「臺灣鯤洋一彎島也,昔呼大彎;因其周圍近水,故以臺灣名之。或曰:荷蘭人築城如臺在於安平鯤身沙線,沙環水曲成灣,因名臺灣。要之,不離海島之稱者近是。山則崔巍萬疊,田則膏腴萬頃;舟楫可達,林木鬱蒼,西洋人嘗以浩愈磨沙稱之。」


  2. ^ 翁佳音. 「福爾摩沙」由來.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2006 [2013-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1) (中文). 


  3. ^ 李名揚. 發燒數學題》曹永和:福爾摩沙 台灣專用. 聯合新聞網. 2005-10-25 [2014-09-27] (中文). 


  4. ^ 《解碼臺灣史1550-1720》(與黃驗合著,遠流2017年8月29日。


  5.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Jon Huygen van Linschoten,1596,中華領土及海岸線精確海圖.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6. ^ 「福爾摩沙」由來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 - 臺灣歷史檔案資源網. archives.ith.sinica.edu.tw. [2018-07-26] (中文(台灣)‎). 


  7. ^ [英]佩蒂格鲁:茶鉴赏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ISBN 9787547803127


  8.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正式紀錄. 聯合國. 1950-8-31. 福摩薩一詞,我相信是源於西班牙文,跟日本毫無關係的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GU 6oL3VXCX jchOMAw9fXd,V1LJSes Zs,fmBc gtMHAIIxBt1kSAPbyn5c4B7qIFHh6 S,XrNLm08R13gkky9RweNMB0YLn
QD56 4IxZcnksxMPHT7YY oo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