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德發展計劃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啟德發展計劃》發展局部範圍(於2009年攝影)




《啟德發展計劃》發展局部範圍(於2009年攝影)




2016年的啟德發展




2017年,啟德坊一帶已有多個住宅正興建中


啟德發展計劃》(英文:Kai Tak Development,縮寫:KTD)是香港的都市更新及發展計劃,總規劃面積達328公頃,涉及九龍前啟德機場,及毗連的馬頭圍、九龍城、新蒲崗、黃大仙、九龍灣和觀塘一帶邊區,糅合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及基礎建設用途。預計啟德的居住人口為86,500人,興建3萬個住宅單位(包括13,368個公共屋邨單位)、酒店房間6.4萬個,零售及辦公室的總樓面面積逾1,440萬平方呎,休憩用地逾110公頃。


《啟德發展計劃》前身為《東南九龍發展規劃》,是因應啟德機場搬遷之後,將鄰近海面(即原來整個九龍灣)填海並連同機場用地重新發展,規模較西九龍填海區更大;經過多年研究,受到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訴訟影響,香港政府於2004年7月重新就此檢討[1],以「不填海」原則重新規劃,並且諮詢至2006年,最終於2007年11月6日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啟德發展計劃》正式啟動,興建包括啟德體育城、都會公園、郵輪碼頭、酒店、住宅、商業及娛樂等核心建築項目,首階段項目於2013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次階段項目將會於2016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終階段項目將會於2021年或以前陸續地落成,即預計於2021年全面竣工。


此外,《啟德發展計劃》納入為於2012年啟動的《起動九龍東》計劃之一部分。




目录






  • 1 景觀概況


  • 2 歷史


    • 2.1 沿革


    • 2.2 《東南九龍發展規劃》


    • 2.3 填海司法覆核


    • 2.4 《啟德發展計劃》


      • 2.4.1 剔除體育城討論


      • 2.4.2 增加建屋量討論


      • 2.4.3 興建綜合水上活動中心建議


      • 2.4.4 興建飛躍啟德建議


      • 2.4.5 興建空中園景廊及多用途園景台建議






  • 3 現時規劃大綱


  • 4 發展時序


  • 5 住宅


  • 6 商業


  • 7 交通配套


    • 7.1 港鐵屯馬綫


    • 7.2 單軌鐵路


    • 7.3 擬設電動巴士線


    • 7.4 已否決


      • 7.4.1 電車系統






  • 8 其他


    • 8.1 融入古蹟


    • 8.2 環境保護


    • 8.3 街道命名


    • 8.4 短暫用途




  • 9 爭議


  • 10 流行文化


  • 11 相關條目


  • 12 参考文献


  • 13 外部連結


    • 13.1 過往研究技術文件


    • 13.2 民間規劃方案


    • 13.3 地圖







景觀概況





遠眺《啟德發展計劃》範圍(於2010年10月攝影)



歷史



沿革


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發表的《海港填海及市區發展研究》,為香港市區規劃了粗略的都會概念,以應付踏入21世紀的香港市區發展需要。香港政府於1987年至1990年期間進行了《都會計劃選定策略研究》,作為2011年前市區重建的土地用途、運輸及環境規劃架構,策略涉及廣泛的市區土地規劃,包括荃灣與葵青、西九龍、啟德、九龍中部及東部、和香港島西部、東部及南部。1991年9月17日,行政局通過制定《都會計劃選定策略》,相關部門就根據策略逐步落實為指定地區規劃目標,進而制定發展綱領。


由於香港人口急劇增長,香港市區人口於1999年達到都會計劃擬訂的上限420萬人。同時,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以及公眾強烈反對在維多利亞港再進行填海工程,以填海供應土地的發展方式受到限制,原來的都會計劃基本建議不再適用。因此《都會計劃選定策略》於1998年及2003年分兩階段完成了全面性的檢討研究,以修正原來的規劃策略。



《東南九龍發展規劃》


於1998年啟德機場搬遷前,規劃署曾經就《東南九龍發展規劃》發表研究報告,隨著多次修改,最初規劃的填海計劃及人口容納數量等均出現了不小改變:




  • 東南九龍發展綱領研究(於1992年6月展開,於1993年完成。)
    • 計劃將啟德發展為「城中城」,總面積為580公頃,其中填海面積為300公頃,目的是平衡分佈住宅、商業及工業用地,發展為可以容納285,000人口的新市鎮,計劃首次提出興建佔地7.9公頃的都會公園及長2.7公里的海濱長廊,發展區內設有兩條集體運輸系統,南北連接鑽石山及觀塘一帶[2][3]。是次研究將《都會計劃》的各項概念轉化為比較具體的地區規劃目標和計劃。



  • 東南九龍發展可行性研究(於1995年9月展開,於1998年完成)
    • 計劃將啟德發展為「兼容全港性設施的城中城」,總面積及填海面積與東南九龍發展綱領研究相若,容納人口提升至320,000,計劃擴充都會公園面積至50公頃,首次提出興建綜合體育館及航空博物館等康樂設施,並且加入醫院、鐵路車廠、直昇機坪、垃圾轉運站、郵務中心及公眾填土躉船轉運站等全港性及地區性設施。集體運輸系統改為以沙田至中環綫為主體,南北貫通土瓜灣與鑽石山;南線連接何文田及牛頭角[3][4]



  • 東南九龍發展修訂計劃的整理可行性研究(於1999年11月展開,於2002年完成)
    • 計劃將啟德發展為「環保城」,為回應香港市民對填海工程的意見,填海面積大幅減少至133公頃,總面積縮減至460公頃,容納人口亦縮減至260,000。都會公園面積減至24公頃,但是海濱長廊則延長至5.4公里,同時首次建議興建郵輪碼頭,並且提出以鐵路為本、環保連接系統、區域性中央水冷系統等環境保護建議[5]



2002年6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根據規劃署可行性研究為發展藍本的啟德(北部)及啟德(南部)分區計劃大鋼圖(S/K19/3和S/K21/3),主要發展項目包括在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原址興建沙田至中環綫鐵路車廠、多用途體育場館、都會公園、在原機場跑道末端興建啟德郵輪碼頭客運大樓及旅遊樞紐連上蓋直昇機坪,以及興建全長3.9公里,連接西九龍公路的中九龍幹線。另外,在九龍灣連接與觀塘繞道平行的東南九龍T2主幹道,直達茶果嶺與將軍澳-藍田隧道連接。



填海司法覆核



2003年2月27日,保護海港協會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認為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的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法院於7月8日裁決城市規劃委員會敗訴,使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工程批准被迫取消,並且指出有關填海計劃必須附合3個條件測試:有迫切性、具充分理由及有即時需要;沒有其他切實可行的選擇;對海港造成的損害減至最少。有關判決對於《啟德發展計劃》的填海計劃具有約束力,故此有關工程必須通過上述3項凌駕性公眾需要的測試,才能夠得以進行。為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及《啟德發展計劃》進行諮詢,香港政府於2004年4月成立共建維港委員會,由李焯芬擔任主席,委員會由6名官方成員及23名來自不同專業團體、環境保護組織、保護海港組織、商界等領域的非官方成員[6],委員會成立東南九龍發展計劃檢討小組就有關計劃提供意見。



  • 啟德規劃檢討(2006年)

因應司法覆核結果,規劃署於2004年7月展開以「不填海」為原則的《啟德規劃檢討》,重新規劃。2006年年底,規劃署完成3輪公眾諮詢,擬備了初步發展大綱草圖,並且根據初步發展大綱草圖的建議,修訂了《啟德分區大綱草圖》,將計劃重新定位為「香港的歷史文化、綠茵、體育及旅遊中心」,規劃範圍由457公頃縮減至328公頃,發展區總人口修訂至86,500,總住宅單位為30,500個。提供800,000萬平方米辦公室樓面面積及85,400個就業機會。[7]早前的《啟德(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和《啟德(南部)分區計劃大綱圖》則合併為一份圖則。


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06年11月10日考慮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於同月24日公佈《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編號(S/K22/1)。[8]



《啟德發展計劃》


2007年10月10日,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宣讀題為「香港新方向」的《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十大建設,繁榮經濟」的發展概念,在其至2012年6月的任期內致力推動《十大建設計劃》,當中包括《啟德發展計劃》 [9][10]同年11月6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新修訂的《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計劃正式啟動;公開招標隨即於同月9日起至2008年3月7日期間進行,中標者須要設計、興建、營運、管理及維修啟德郵輪碼頭,為期50年;於2013年起營運首個郵輪泊位[11][12]


註:有關各項基礎建設工程於2007年啟動後的進展及細節,請參見本條目發展時序一段。

2009年,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新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於同年3月4日獲得批准。


為了回應公眾期望能夠在原址保存龍津石橋遺跡和享受海濱環保,《啟德分區計劃大鋼圖》經過多項改善修訂後,於2012年9月14日由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發言人表示,當日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核准了《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該核准圖提供了法定土地用途的規劃綱要,為啟德發展區的發展及重新興建提供指引:啟德規劃區的主題是發展為「香港文化體育和旅遊綠茵樞紐」[13],願景是「維港畔富有特色、朝氣蓬勃、優美動人及與民共享的社區」。


2013年3月8日,土木工程拓展署公布為「啟德發展計劃──前北面停機坪第4期基礎設施」工程合約招標,工程主要包括建造新道路、兩座污水泵站及相關的加壓管道、冷卻水管及箱形暗渠,以及行人路、排水渠、污水渠、水管、環境美化和緩解措施等附屬工程;以配合前啟德機場北面停機坪未來的住宅發展項目。合約於同年4月19日中午12時截標,工程預計於同年7月展開,於2016年6月竣事[14]


2013年3月20日,立法會通過有關盡快落實《啟德發展計劃》以配合九龍東發展的無約束力議案。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發展局正在研究啟德體育園區的採購及融資安排,將會繼續與持份者商量及討論,預計於7年後落成啟用。香港政府亦預留了3幅土地作為醫療用途,醫院管理局將會因應啟德發展區的規劃,重新檢視九龍半島的醫療設施,並且考慮興建醫院。此外,啟德發展區肩負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責任務,早前成立了的起動九龍東辦事處將會協助推展多項措施,繼續與持份者溝通[15]



剔除體育城討論


香港政府內部和專業界別一直有意見認為,啟德發展區的規劃太浪費,尤其在香港市區地帶,並且有港鐵興建中的沙田至中環綫和兩座鐵路站,根本就難以再尋找到如此大片可以供予發展的新用地。梁振英認為對於香港社會急於覓地興建居屋及香港土地供應短缺下,啟德發展區的設計太奢侈;認為啟德發展區的320萬平方米土地只是用以容納9萬人口實在是太奢侈,只相當於3座公共屋邨的人口。梁振英上任後,就指示發展局重新檢討啟德發展區土地用途的規劃,發展局於2012年9月完成報告,由其審核。根據《蘋果日報》報道,發展局在報告中剔走了佔地特別多、逾20萬平方米的體育場管區更改為住宅用地,令到住戶人口最少增加3萬。發展局參考了其他國家的大型體育場地,都不是在市中心建設。同時,每當比賽前或者結束後,數以萬計的人流都會令到區內的交通超出負荷。例如位於香港島掃桿埔的香港大球場,每次於舉行賽事時都需要警察封閉馬路,以方便於人群管制及疏導人流,令到區內的交通嚴重擠塞。相反,如果體育場館位於人口少的地方,則可以減少滋擾及對交通的影響。發展局提出在大嶼山欣澳填海興建啟德體育園區比較適合,而且該位置設有港鐵和北大嶼山幹線疏導人流。對此,由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主持的高層政策委員會討論細節後,再交予行政會議決定。


2012年9月27日,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香港缺乏住宅土地供應,故此可以重新思考啟德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及規劃安排等。對於會否擱置興建啟德體育園區,他表示相信持份者有不同的意見,當局未有深入討論[16][17][18][19][20][21][22][23]


他又表示,香港政府正在檢討勾地表內土地的發展密度,因應樓宇供應不足,若果規劃及發展密度太低,就難以應付需求[24][25]。此外,規劃署會負責就啟德發展區的新建議進行公眾諮詢[26][27][28]


有關擬議惹來香港體育界別強烈不滿,甚至計劃動員全體香港運動員遊行及示威。於2012年10月27日,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澄清香港政府無計劃改變興建啟德體育園區的決定,僅表示內部曾經有初步概念性研究[29]。於11月5日,民政事務局表示,預期啟德體育園區的工程將會於2019年至2020年年度完成,當局將會檢視計劃時間表及盡量加快推展計劃。根據民政事務局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表示,民政事務局已經完成初步技術的可行性研究,正在處於考慮採購及融資安排的階段。



增加建屋量討論


2012年11月17日,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啟德發展區的發展密度可能會略為地提高,但是需要顧及限制,包括排污及交通等的考慮,所以不會是很大幅度的調整[30][31][32]


2012年11月18日,本土研究社、公共專業聯盟及和聲關注組建議將啟德發展區規劃成為「人文啟德」,建議發展局考慮將啟德體育城的副場館移動至主場館南面,將騰出來的8公頃土地興建公共房屋,相信可以另外增加逾11,000個住宅單位,亦可以令到啟德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率達致6比4;至於都會公園所損失的土地將會取消可以提供1,300個單位的低密度住宅區作為補償,令到擬議的都會公園向南伸延,作為酒店發展的商業區亦將會向東移。團體認為,新方案在增加房屋供應的同時亦可以保留啟德體育城的規模[33]。三個團體與政府部門會面及協商後,於2013年1月27日召開聯合記者會,提出善用啟德土地的具體建議,於同年4月月初正式向城市規定委員會遞交申請,按照《人文啟德》方案修訂規劃大綱圖[34],及於遞交申請後兩周約見發展局局長和立法會議員討論[35]。最終,「人文啟德」因為副場館的坐向、在大型比賽時所引申的人流管制、景觀及改動影響啟德隧道的柱位等等原因,遭受有關部門反對。[36]



興建綜合水上活動中心建議


同年4月,臨時水上活動委員會建議在啟德跑道與市區之間的水域及岸邊的一幅土地興建一座綜合水上活動中心,提供獨木舟存倉及船庫等,用以舉辦划艇、激流獨木舟及龍舟競渡等活動,獲得海濱事務委員會同意,並且提交予地政總署審批[37]



興建飛躍啟德建議



2013年1月16日,香港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3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表示,前啟德機場跑道末端具有極大潛力發展成為旅遊及娛樂中樞,他建議在此建立城中樂園──飛躍啟德[38]。除了娛樂設施,亦可以利用啟德獨特的航空、航海及運輸背景,發展成為兼具教育及娛樂的主題公園[39][40][41][42]。該建議在2013年11月由起動九龍東舉行概念設計比賽,在2014年11月公佈結果。[43]



興建空中園景廊及多用途園景台建議


對於公眾對海濱作為休息用途的期盼,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12年9月獲得批准通過修訂《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將原先規劃興建於海傍的道路遷移至前啟德機場跑道中央,及於2014年1月月初提出兩個方案,建議在上述道路上架空興建一條闊11至40米、長1,400米、兼具隔音屏障功能的空中園景廊,於其上種植大量樹木和灌木等等,並且提供座席、蔭棚、涼亭及觀景台等休憩設施;以及3座25至40米闊、50長的多用途園景台,設置小型公園及多用途廣場。園景平台將連接前啟德機場跑道北面的都會公園、啟德郵輪碼頭、旅遊中心及跑道公園[44]。土木工程拓展署計劃於同年上半年就擬建工程的道路及污水系統刊,預計於2015年完成有關法定程序[45][46]。同年10月月底,土木工程拓展署完成上述項目的初步概念設計,有關建築物將會融入多項航空元素,包括運用地面燈光及跑道標記等,以營造滑行道主題;預計於2015年年中動工,於2019年竣工[47]



現時規劃大綱


根據規劃署於2006年10月提出的初步發展大綱建議[48],啟德發展計劃將以「嶄新的海濱,匯集歷史文化,綠茵,體育及旅遊特色」的新焦點作為規劃主題,無需填海,共分為6大規劃分區:





多用途體育場館及啟德城中心概念圖(2006年規劃署版本)




啟德隧道九龍灣入口旁興建中的公園設施





東南九龍T2主幹道



  • 啟德城中心
    • 位於北停機坪東部,沙田至中環綫啟德站將會座落此區,車站上蓋將會發展為車站廣場,附有咖啡室及餐廳的大型公園,總面積為7公頃。車站廣場作為中心地帶,廣場東面建築啟晴邨、德朗邨及工業貿易大樓;北面連接新蒲崗及九龍城的土地將發展為辦公室區,提供約70,000平方米的樓面面積;南面伸延至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及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一帶的土地,將會發展為啟德坊──以中低密度發展的無平台住宅區,強調住戶互動與睦鄰關係的休閒小區,每段街道包括了一列列的獨立房屋和中等高度樓宇,以及各種政府、機構或者社區設施[49]


車站廣場下會設兩條地下購物街,全長約1500米,分別連接九龍城、新蒲崗、沙中線宋皇臺站及啟德站,並透過賣地條款要求發展商興建、管理及營運與其發展用地相連的地下街,須全日24小時開放供市民使用。




  • 體育場館區
    • 位於北停機坪西部,沙田至中環綫宋皇臺站將會座落此區,西面連接馬頭角,興建具有地標特色的大型多用途體育場館,包括一個設有50,000座位的主場館、一個5,000座位的次場館及一個設有4,000座位的室內體育館。大型多用途體育場館連接都會公園,市民穿過園景通道及休憩公園後,便可以到達啟德站;場館東面有連接車站廣場的景觀廊,可以遠眺獅子山的景色。接壤馬頭角的海濱一帶,則會發展為海濱飲食廊,設有小型商店及茶座。



  • 混合用途區
    • 位於南停機坪,區內主要是商業及住宅發展,與九龍灣商業貿易區進一步整合,並且建議設立海旁市集,用以舉行社區活動。其中啟德消防局於2013年落成。同時,該區現正興建香港兒童醫院以至其他社區及保安設施。



  • 都會公園
    • 環繞啟德明渠進口道兩岸,位於混合用途區南部及跑道北部,規劃面積為24公頃,是維多利亞公園的1.4倍,將是區內主要海濱活動的休閒設施。都會公園將建有海濱長廊、緩跑徑、觀景台、高爾夫球練習場、划艇遊樂區及單車徑等24個休閒設施[50]



  • 跑道休閒區
    • 位於跑道中部,連接旅遊及休閒中心與都會公園,以休閒生活為題的低密度住宅發展,結合商業及文化特色,休閒區將會建有一條闊30米的行人專用林蔭大道,兩旁附設特色商鋪。



  • 旅遊及休閒中心

    • 啟德郵輪碼頭:位於前啟德跑道南端的郵輪碼頭,於2014年全面落成[51]。鄰近將發展為集合酒店、零售及娛樂設施的旅遊中心,跑道末端設一個以航空發展為主題的啟德跑道公園,首期於2014年8月落成。附近將會興建跨境直昇機坪。




發展時序





啟德郵輪碼頭





啟德跑道公園





啟晴及德朗邨




啟德發展區區域供冷系統


首階段項目期望於2013年或以前落成[52][53]




  • 工業貿易大樓(於2015年5月竣工)


  • 啟德消防局(於2013年7月竣工)


  • 啟德郵輪碼頭大樓及首個泊位(分別於2013年6月1日及7月竣工)


  • 觀塘海濱花園(第一期於2010年1月11日竣工,第二期於2014年年底竣工)


  • 啟德跑道公園(第一期於2014年4月22日竣工,第二期於2016年完成)

  • 第一階段啟德區域供應冷卻系統(於2013年竣工)

  • 位於前皇家香港輔助空軍基地的公屋項目:


    • 啟晴邨(於2013年年初竣工)


    • 德朗邨(於2013年年初竣工)





次階段項目期望於2016年後落成:



  • 啟德郵輪碼頭次個泊位(於2014年9月竣工)、直升機場及旅遊中心


  • 港鐵屯馬綫啟德站及宋皇臺站(預計於2019年中竣工)


  • 六號幹線東南九龍T2主幹道(將會於2016年動工,預計於2020年竣工)


  • 啟新道(往新蒲崗),往九龍城及新蒲崗


  • 啟德河(預計於2015年至2018年分階段完成)

  • 位於北停機坪的住宅及部份商業用地(部份)

    • 市區重建局樓換樓及資助房屋混合發展項目──煥然壹居,由4座物業組成,提供484伙,實用面積介乎330至670平方呎,間隔介乎開放式至3房,當中半數屬1房單位,於2016年預售樓花。

    • 居屋啟朗苑,於2019年3月完工,並以現樓方式發售。


    • 啟德1號(I)及(II)

    • 天寰

    • 龍譽

    • 嘉匯

    • OASIS KAI TAK


    • 南豐發展NKIL 6556發展項目


    • 利福國際NKIL 6557發展項目



  • 第二階段啟德區域供應冷卻系統


  • 醫院,包括


    • 香港兒童醫院(於2018年竣工)

    • 神經科學專科卓越醫療中心


    • 啟德醫院(首期預計於2021年竣工)




終階段項目期望於2021年後落成:




  • 啟德體育園(預計於2022年竣工)


  • 環保連接系統(預計於2023年竣工)


  • 都會公園(預計於2021年竣工)

  • 位於北停機坪的住宅及商業用地(剩餘部分)

    • 房協真善美邨重置項目(1E1號土地)

    • 房委會公營房屋項目(2B2號土地為居屋,2B3至2B6號土地未定)

    • 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2B1號土地)



  • 位於跑道的住宅及商業用地

  • 位於南停機坪的商業用地

  • 第三階段啟德區域供應冷卻系統(預計於2021年竣工)



住宅


啟德發展區提供約200萬平方米住宅樓面,合共30,000個住宅單位,包括13,368個公共房屋及居屋單位,可以居住86,500人。


2013年6月,中國海外發展以22.7億元投得啟德第1H區1號港人港地,物業位於沐寧街2號,以可建最高樓面約418243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5428元,物業命名為啟德一號(I),由兩座高座及6座低座大樓組成,提供545伙單位,在2017年10月底入伙。


2013年6月,中國海外發展以22.7億元投得啟德第1H區2號港人港地,物業位於沐寧街8號,以可建最高樓面約462053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4913元,物業命名為啟德一號(II),由兩座高座及7座低座大樓組成,提供624伙單位,在2017年10月底入伙。


2014年2月,建灝地產集團以29.11億元投得啟德第1I區1號地皮,物業位於沐寧街1號,以可建最高樓面約519794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5598元,物業命名為天寰,由兩座高座「天海匯」及4座低座大樓「星寰匯」組成,提供822伙單位,預計2018年12月底入伙,截至2017年12月19日晚上6時半,項目累沽762伙,套現約79.09億元,平均呎價約20353元,標準分層戶最高成交呎價為29,534元,其中「星寰匯」3座5、6樓及天台Sky Spa Villa A (Duplex) 單位,實用面積1,518平方呎,以46,838,000元售出,實用呎價約30,855元,成交價創項目新高,2018年1月25日天海匯第3座39樓A室天池屋,實用面積1,461方呎,天台128方呎,平台716方呎,四房雙套連私人泳池,以5,200萬元成交,呎價高見35,592元,創啟德呎價新高。,2018年9月18日天海匯第1座38及39樓總統樓層Sky Pool Resort A複式單位,實用面積2498方呎,另有平台及天台,四房雙套連私人泳池,以1.249億元成交,呎價高見5萬元,打破對上屋苑標準戶4.1萬元紀錄,將紀錄推高9,000元或22%,創啟德呎價新高。


2014年2月,嘉華國際以29.388億元投得啟德第1I區2號地皮,物業位於沐寧街7號,可建樓面約551343平方呎,平均樓面呎價5,331元。物業命名為嘉匯(K. CITY),分為4座,提供900伙單位,實用面積約300餘至逾2,000平方呎,其中1房及2房單位佔約七成,預計落成日期為2018年底。[54]


2014年2月,保利置業以約39.234億港元,投得啟德第1I區3號地皮,物業位於沐寧街9號,以可建樓面約600836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6530元,物業命名為龍譽,由兩座高座及兩座低座大樓組成,提供930伙單位,預計2018年12月底入伙。


2014年5月28日,會德豐地產以約25.2億港元,投得啟德第1H區3號地皮,物業位於沐寧街10號,以可建樓面413015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6102元,物業命名為OASIS KAI TAK,由4座高座及4座低座大樓組成,提供648伙單位開放式至4房單位,預計2019年5月31日入伙。


2016年11月,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國際投資持有的香港海島建設地產有限公司(母公司:Total Thrive Holdings Limited)以88.37126億,平均樓面呎價約1.35萬,較市場估值高出1.4倍投得啟德第1K區3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65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121,224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約654,602平方呎,用途屬住宅(甲類)。


2016年12月19日,海航集团旗下德廣置業以54.12億,投得啟德第1L區3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397,967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約13,600元。


2016年12月,嘉華國際以58.69億元投得啟德第1K區2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574259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10220元。
項目2018年2月獲屋宇署批建2座37至38層高的分層住宅,及6座3至6層高的獨立屋,住宅樓面面積56萬方呎;另2座1至2層高的會所設施,涉及1.59萬方呎樓面面積


2017年1月,海航集团旗下香港國際建投以55.297億,投得啟德第1L區1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425,361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約13,000元。


2017年3月,海航集团旗下香港國際建投以74.405億,投得啟德第1L區2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551,138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約13,500元。


2017年5月,合景泰富和龍湖地產合組的公司喜綽有限公司以72.3億元奪得啟德第1K區1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575,497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約12,563元,項目2018年2月獲屋宇署批建2座36層高的分層住宅,及5座4至6層高的獨立屋,住宅樓面約56.5萬方呎;還有1幢2層高(在1層地庫之上)的會所,涉及樓面面積涉及1.23萬方呎。


2018年2月13日,海航集团旗下香港國際建投以159.5941億元,平均樓面呎價15162元出售6562號地塊(啟德1L區3號地)以及6565號地塊(啟德1K區3號地)給恒基地產。[55]


2018年3月9日,會德豐地產以約63.592億港元向海航集团旗下香港國際建投購入啟德第1L區1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425,361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14950元,獲批興建2幢樓高33層及34層的住宅大廈,以及5幢4層至5層高的住宅大廈,合共涉及樓面約425,369方呎。


2018年5月15日,新鴻基地產旗下崇啟有限公司以約251.61億港元投得啟德第1F區1號地皮,地盤面積約為178,209平方呎,指定作非工業(不包括倉庫及加油站)用途,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1415412平方呎,預計提供1470伙,當中包括將由買方興建的安老院舍和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的政府地方的樓面面積,和開發一層總樓面不得少於43,056方呎,闊度亦不得少於15米的地下商店街,以最高的樓面面積約1415412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17776元,地價創香港史上最高記録。


2018年11月7日,地政總署公布會德豐地產新世界發展恒基地產及帝國集團合組的財團Voyage Mile Limited以83.33億港元奪得啟德首幅跑道區住宅地,即啟德第4B區3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74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為104475平方呎,以最高樓面面積為574,615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14500元


2018年11月14日,地政總署公布高銀金融和潘蘇通分別持有60%及40%權益的合資公司迅富國際有限公司「爆冷」以89.075億港元奪得啟德第4B區4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91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為104497平方呎,以最高樓面面積為574733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15497元。料落成後呎售3.3萬元。


2018年12月27日,地政總署公布中國海外發展以80.3388億港元奪得啟德第4B區2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75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為97,393平方呎,以最高樓面面積為594,087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约13,523元


2019年1月24日,地政總署公布新鴻基地產以112.6億港元奪得啟德跑道區第4C區3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1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為117930平方呎,以最高樓面面積為648617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约17360元


2019年2月1日,會德豐地產以約68.89億港元向海航集团旗下香港國際建投購入啟德第1L區2號地皮,以最高的樓面面積551138平方呎計,平均樓面轉讓價約12500元,該項目去年已獲屋宇署批建兩座34層高的員工宿舍,改建住宅需要重新入則。


2019年3月27日,地政總署公布會德豐地產新世界發展恒基地產及中國海外發展合組的財團Infinite Sun Limited以98.93億港元奪得啟德第4B區1號地盤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76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103,151平方呎,以最高樓面面積為722,060平方呎計,平均樓面呎價约13,702元



商業


啟德發展區提供106萬平方米樓面商業區,不少商業樓面主要分布於啟德郵輪碼頭外,鄰近新蒲崗的北停機坪地區亦有不少商業元素。其中以鄰近協調道的「綜合發展區」商業地皮面積達19.1萬平方呎,地積比率為10倍,提供逾190.5萬平方呎樓面,劃分為東西兩面地盤,將會興建1幢包括寫字樓、酒店及零售的綜合商業項目,將會成為地標式的建築。


2016年11月23日利福國際(1212)以73.88億元投得新九龍內地段第6557號的用地,啟德第1E區2號地皮,地盤面積約為152,407平方呎,最低及最高的樓面面積分別為658,402平方呎及1,097,325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6,733元,項目將分兩期發展,A地盤准在4層地庫之上,興建18層高的商業物業,涉及52.55萬方呎樓面;B地盤同樣則准在4層地庫之上,興建19層高商業物業,涉及約53.6萬方呎。


2017年5月31日,南豐集團旗下公司合裕發展有限公司以約246.1億元,投得啟德第1F區2號的新九龍內地段第6556號的土地,佔地204,989平方呎,可建樓面約191.2萬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約12,863元,成為香港新商業地王。


2017年12月南豐集團向城規會申請擬建兩幢商業大樓,其中主大樓樓高約48層,包括4層地庫,佔樓面面積117.2萬方呎;而另一幢約2層高的零售大樓,佔樓面面積70萬方呎,另提供約4萬方呎面積作為公共運輸交匯處。項目提供902個私家車車位。


2019年1月南豐集團旗下啟德第1F區2號商業/酒店地,獲屋宇署批建1幢38層高(於6層平台之上)、1幢8層高商廈,另設1幢2層高物業,總發展樓面約195.5萬方呎。



交通配套


啟德北部以屯馬綫為中軸,一條反C形的承啟道-協調道圍繞,並在屯馬綫兩個車站及啟德河以魚骨形的坊里街道連接承啟道,部分坊里為步行街設計,不准汽車使用。由於設計上以鐵路為主導,只有承啟道跨越屯馬綫,而且幾個坊里之間互不相通。



港鐵屯馬綫


正在興建的沙田至中環綫全長約17公里,建設完成後,原馬鞍山綫和西鐵綫會被重組為連接烏溪沙站至屯門站的「屯馬綫」,於啟德發展區內的啟德站以及宋皇臺站均隸屬「屯馬綫」。屯馬綫將由原屬馬鞍山綫的烏溪沙站出發,途經大圍站,經顯徑站穿過獅子山後到達鑽石山站,再前往啟德發展區、經啟德站、宋皇臺站、土瓜灣站、何文田站到達紅磡站,並與原有的西鐵綫連成一線,再途經西九龍沿途各站前往新界西,最後以屯門站為終點。



單軌鐵路



政府建議斥資120億港元興建一條環保連接系統,全長9公里的高空架設單軌鐵路系統[56],設有12座車站,預計最快於2018年動工、2023年落成[57][58],至2031年每日載客量可以達乎200,000人次,佔九龍東發展區15%的公共運輸乘客量。此系統是啟德發展計劃及由發展局策劃的起動九龍東計劃內容之一。[59][60]



擬設電動巴士線


九巴公司於2012年3月底向政府建議開設電動巴士路線,該路線全長5.1公里,共4個車站,為循環線,連接港鐵彩虹站與啟德發展區,估計整個項目投資額約2至4億港元。如果獲得當局批准,最快將可以於2013年通車,趕及在啟德郵輪碼頭大樓及首座泊位竣工前啟用,以解決前兩者需要久時才竣工的問題[61]。直至2017年8月31日仍未有任何新進展。



已否決



電車系統



香港電車公司向政府建議希望將電車引入啟德發展區及西九文化區。董事總經理夏睿德表示,新線可以是與香港島電車有關連或全新造型,要視乎政府決定。發展局發言人表示,已經收到相關建議,初步認為此方案不適合在東九龍使用[62]



其他



融入古蹟



於1873年興建的龍津石橋,因為填海興建啟德濱的關係,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埋於地下,總長度約200米的石橋於2008年4月初,土木工程拓展署在舊啟德機場北停機坪進行考古勘察,龍津石橋才得以重見天日[63]。政府計劃把遺跡融入啟德發展計劃,當局認為龍津橋需要原址保留,還應設法跟昔日原址是九龍街的九龍寨城公園「打通」,為未來啟德發展區及九龍城營造新舊交融的效果。[64]



環境保護


房屋委員會位於啟德發展區第一甲區的公屋項目,將會採用環境保護的低碳建築方法和措施,期間可以減少約5萬4噸(約24%)的碳排放量,相當於需要200多萬棵樹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該項目又會採用多項先進的環境保護設計,包括使用再生能源的光伏發電系統、具能源效益的照明裝置、雨水收集和灌溉園林系統等等。[65]


啟德機場北面停機坪地下廣泛範圍的泥土,長期以來受到飛機燃料的污染,包括汽油、苯和甲烷等易燃物質污染,為了避免因為進行挖掘工程而使到這些污染物暴露於空氣中,政府於1999年耗資3億1,690萬港元展開大規模的除污工程,期於2001年完工[66]


啟德發展區的主幹道放棄使用常見的路肩圍欄,改為種植大量樹木以分隔馬路及行人路。2013年8月9日,發展局在啟德發展區承啟道舉辦植樹運動,其中在馬路兩旁種植多株秋楓樹,取其樹冠廣闊及枝葉茂密的優點,冀望將主幹道打造成為林蔭大道。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韓志強表示,首階段工程種植了逾158,000株喬木和灌木以綠化環境。有關部門預計,啟德發展區未來共有30%土地為綠化空間,有關部門將會繼續在啟德發展區內的馬路兩旁植木。



街道命名


啟德發展區內的街道將會相繼落成啟用,由長約10.5公里的街道連貫,包括4條環繞啟德的主要道路及12條街道。土木工程拓展署建議使用翔、飛及航等字為街名,以反映啟德機場的歷史;現在道路如宋皇臺道、世運道、協調道及啟東道將會納入啟德道路網絡,由於新道路將會連接世運道,並且取代協調道和啟東道,組成一條環繞啟德的主要道路,土木工程拓展署建議重新命名上述道路,以方便於識別新道路網,土木工程拓展署亦建議採納郵輪發展的歷史,或者會與宋、清及九龍城寨歷史有關的字詞作為街道名。[67]


其後,香港政府顧問最近完成《啟德發展計劃》的研究,提出改以樹作為街道命名設計主題,建議將圍繞啟德城中心的環形道路命名為承啟道,取其「承先啟後、承接啟德」之意;臨近前跑道的新路命名為承豐道,取承字與乘字同音,有乘風而去之意,可以從中反映啟德從過去的機場承繼豐碩的遺產;前南停機坪主要道路則命名為承昌道,取其昌盛之意。啟德發展區區內街命名則因為啟德河為啟德城中心的主要特色,加上樹為靈感,以沐字作主題,並且配以與彩虹邨有關係的顏色用字如丹及虹,以及反映人民美德的用字如恩、禮及仁等[68]


2012年9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在《啟德新里程》期刊中宣布啟德發展區將計畫以「承」字作主要道路的點題命名,而啟德城中心部分街道則以「沐」字作命名主題。


而根據在2016年舉行的啟德行人街道命名比賽結果,啟德現有或擬建的行人街道命名如下:啟融里(近工業貿易大樓)、天際里(分為東西兩段,位於啟德坊東南方)、振翅里、高飛里(兩者位於東面住宅區,近啟德一號)、遠洋里、揚帆里(兩者位於西面住宅區,近海航系項目)及善鄰里(近德朗邨側擬建小學地盤)。



短暫用途


由於啟德用地發展荒廢多時,地政總署以臨時租約型式出租土地至發展方案落實,分別用作草地滾球場和臨時賽車場。2018年9月,颱風山竹襲港,全港多處塌樹,啟德用地亦曾用作設立臨時木料廢物收集處。



爭議


啟德舊機場發展工程,有評論指政府決策長期爭論不休,使得啟德機場舊址長期荒廢,浪費了土地資源[69]。政府拖延了十多年,到2009年1月14日才公布興建公屋單位及啟德郵輪碼頭,但是區內的主要社區設施要到2021年或以前才能夠建成。有評論表示興建郵輪碼頭是社會共識,只是政府作風過慢,除了工程進展緩慢,當局率先在該處興建廉價出租公共房屋,而不是將這片極貴重的優質市區土地推出市場拍賣,帶來巨額收入,再將這些賣地收入另外選擇土地建公共房屋,令到更多人受惠,亦可以免公屋居民做開荒牛及忍受工地噪音及環境污染[70][71]



流行文化


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於1999年播映的電視劇集《創世紀》將《啟德發展計劃》融入劇情之中。在劇中,主角葉榮添(羅嘉良飾演)擁有的地產公司「力天世紀」與香港政府達成協議,將啟德機場用地發展為「無煙城」。於2000年5月26日播出的《創世紀II天地有情》大結局,更有竣工後「無煙城」的效果鏡頭(劇中設定為2010年落成)。



相關條目




  • 地理

    • 香港地理

    • 九龍東

    • 維多利亞港

    • 啟德機場

    • 啟德河




  • 古蹟
    • 龍津石橋



  • 工程及發展規劃

    • 香港十大建設計劃


    • 屯馬綫

      • 啟德站

      • 宋皇臺站




    • 六號幹線

      • 中九龍幹線

      • 東南九龍T2主幹道

      • 將軍澳-藍田隧道



    • 環保連接系統

    • 啟德體育園區




  • 相關部門及組織

    • 發展局

    • 啟德辦事處

    • 起動九龍東辦事處

    • 土木工程拓展署

    • 城市規劃委員會

    • 共建維港委員會

    • 保護海港協會





参考文献





  1. ^ 保路. 人人為啟德 啟德為人人. 《文匯報》. 2007-12-20 [2014-03-16] (繁体中文). 


  2. ^ 作者. South East Kowloon Development (PDF). 出版者. 原文發表日期 [2013-03-11] (英语).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3. ^ 3.03.1 規劃署. 第一階段公眾參與:公眾理想中啟德未來的發展 (PDF). 規劃署. 2004-9 [2014-03-16] (繁中及英文). 總面積Site Area: 580公頃 (ha.) 填海面積Reclamation Area: 300公頃(ha.) 人口Population:285,000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1]


  4. ^ 東南九龍發展可行性研究:整體研究 最後報告(修訂版) 行政摘要 (PDF). 拓展署. 1998-11-01 [2014-03-16]. 


  5. ^ 九龍東南發展計劃 背景資料簡介 (PDF), 規劃地政及工程事務委員會, 立法會: 1–3, 2005-02-22 [2014-03-16]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6. ^ 政府公布共建維港委員會成員名單 (新闻稿). 香港: 發展局. 2004-04-28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6). 


  7. ^ 啓德規劃檢討 (PDF), 第三階段公眾參與﹕初步發展大綱圖, 香港: 規劃署, 2006 [2014-03-16] 


  8. ^ 規劃署. 工作重點 (PDF).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工作重點. 2007 [2014-03-16]. 


  9. ^ 蔭權, 曾. 都市新發展區. 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PDF). 香港: 香港政府. 10 Oct 2007: 8 [2014-03-16].  引文格式1维护:日期与年 (link)


  10. ^ 啟德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獲核准 (新闻稿). 香港: 香港政府.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07-11-08 [2014-03-16]. 


  11. ^ 招標發展新啟德郵輪碼頭 (新闻稿). 香港: 香港政府.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1-11-08 [2014-03-16]. 


  12. ^ 有關啟德郵輪碼頭的招標事宜,參見:旅遊事務署-發展啟德新郵輪碼頭


  13. ^ 招標發展新啟德郵輪碼頭 (新闻稿). 香港: 香港政府. 香港政府新聞網. 2011-11-08 [2014-03-16] (繁簡中文及英文).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14. ^ 啟德基礎設施工程招標 (新闻稿). 香港: 星島日報. Yahoo新聞. 2013-03-08.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15. ^ 立會通過無約束力議案 促盡快落實啟德規劃


  16. ^ 陳茂波:啟德擱置興建體育場館未深入討論. RTHK. 2012-09-27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6). 


  17. ^ 陳茂波:重新檢視勾地表密度及啟德規劃. RTHK. 2012-09-27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6). 


  18. ^ 陳茂波:重新檢視勾地表密度及啟德規劃. 明報. 2012-09-28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6). 


  19. ^ 陳茂波:重新檢視勾地表密度及啟德規劃. RTHK. 2012-09-28 [2014-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6). 


  20. ^ 消息指政府研究將啟德體育館遷至大嶼山. now.com新聞. 2012-09-28 [2014-03-16]. 


  21. ^ 消息指政府研究將啟德體育館遷至大嶼山. now.com新聞. 2012-09-28 [2014-03-16]. 但據了解,由於政府希望可以增加住宅供應,但市區土地買少見少,發展局看中啟德區內原本計劃興建作多用途體育館的用地。 


  22. ^ 發展局或提高啟德發展區地積比. now.com新聞. 2012-09-28 [2014-03-16]. 


  23. ^ 陳茂波:正檢視啟德發展計劃. now.com新聞. 2012-09-29 [2014-03-16]. 


  24. ^ 啟德體館擬遷出 改建近萬住宅 《東方日報》 2012年9月28日


  25. ^ 啟德奧運場館或遭「逼走」 《星島日報》 2012年9月28日


  26. ^ 又推翻前朝計劃 剔走奧運場館 梁班子急就章 啟德加建樓多住三萬人 《蘋果日報》 2012年9月27日


  27. ^ 發展局擬研究提高啟德發展密度 《星島日報》 2012年9月28日


  28. ^ 啟德發展區地積比討論調高 《星島日報》 2012年9月28日


  29. ^ 林鄭表明啟德體育城不變[永久失效連結] 《明報》 2012年10月27日


  30. ^ 啟德發展區密度略提高 《明報》 2012年11月17日


  31. ^ 陳茂波指啟德發展區調整不大 《星島日報》 2012年11月17日


  32. ^ 陳茂波:正研究調高啟德地積比


  33. ^ 啟德發展倡公屋取代豪宅 《東方日報》 2012年11月19日


  34. ^ 三團體建議修改啟德體育城設計留地建公屋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5-06.


  35. ^ 團體倡遷移體育城騰地建屋 《星島日報》 2012年11月19日


  36. ^ 與官爭地:回顧2013年啟德民間規劃實踐,獨立媒體


  37. ^ 郵輪碼頭公園 啟德橋直達九龍灣 《明報》 2012年11月30日


  38. ^ 消息指城中樂園「飛躍啟德」將成地標


  39. ^ 特首倡啟德建城中樂園 《明報》 2013年1月16日


  40. ^ 政府計劃興建「飛躍啟德」樂園


  41. ^ 啟德擬建航空航海主題樂園 《明報》 2013年1月17日


  42. ^ 「飛躍啟德」教育娛樂兼備 《東方日報》 2013年1月17日


  43. ^ 起動九龍東. 比賽詳情. [2014-03-19]. [永久失效連結]


  44. ^ 11至20米闊遠眺靚維港 啟德舊跑道建空中園景廊 《頭條日報》 2014年1月4日


  45. ^ 啟德跑道建隔音園景平台 《大公報》 2014年1月4日


  46. ^ 啟德發展計劃 前跑道南面發展項目的基礎設施工程第二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10-31.


  47. ^ 啟德園景平台設計公開 《東方日報》 2014年10月31日


  48. ^ 啟德規劃檢討-公眾諮詢摘要 (三)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2-05.,香港規劃署


  49. ^ 啟德規劃檢討展開第三階段公眾參與計劃 《新聞公布》 2006年6月23日


  50. ^ 「都會公園」概念規劃圖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2-07.


  51. ^ 硬件發展 啟德新郵輪碼頭旅遊事務署


  52. ^ 啟德發展區首階段工程即將完成


  53. ^ 土木工程拓展署啟德發展計劃 覆檢日期: 2010年5月


  54. ^ 【焦點新盤】嘉華啟德嘉匯1房及2房佔七成 擬11月登場 2016年9月28日


  55. ^ 【海航賣產】海航旗下香港建設 159億售啟德兩地予恒地


  56. ^ 政府擬建高架鐵路連接九龍東不同地點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6-04-29.


  57. ^ 林鄭月娥指啟德鐵路如經新蒲崗土瓜灣將降低回報率[永久失效連結]


  58. ^ 林鄭月娥指啟德高架鐵路工程不應只著眼於回本


  59. ^ 九龍東興建單軌列車橋建議明年諮詢公眾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1-06. 香港電台 2011年12月15日


  60. ^ 九龍東單軌列車橋明年諮詢公眾 《星島日報》 2011年12月15日


  61. ^ 九巴擬啟德設電動巴士線 《東方日報》 2012年4月9日


  62. ^ Letterto the editor of SCMP (3 May 2013)--致南華早報 - 回應有關電車或比單軌列車更適合啟德的文章 (新闻稿). 土木工程拓展署. 2013-05-03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63. ^ 龍津橋遺址擬打通寨城公園星島日報 2009-11-30


  64. ^ 香港新地標 — 郵輪碼頭 kaitak ON THE MOVE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土木工程拓展署 通訊 (2010年9月)


  65. ^ 啟德公屋採低碳建築 《星島日報》 2011年11月12日


  66. ^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文件:469CL- 在啟德機場原址進行的九龍東南發展計劃


  67. ^ 啟德街道命名 彰機場歷史 《東方日報》 2012年2月1日


  68. ^ 啟德新區街道命名惹爭議 《東方日後》 2012年6月23日


  69. ^ 從日常見聞看香港「深層次」問題文匯報 2006-01-19


  70. ^ 郵輪碼頭十年磨 坐而論道空蹉跎太陽報 2009年12月24日


  71. ^ 啟德發展拖又拖 規劃混亂錯上錯太陽報 15/01/2009




外部連結







  • 啟德發展計劃官方網站

  • 立法會參考資料摘要:城市規劃條例(香港法例第 131 章) 啟德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編號 S/K22/2


  • 啟德發展計劃的最新進展 發展局 2011年4月


  • 啟德規劃檢討官方網站 2007年11月*啟德發展的實施計劃 發展局 2009年1月



過往研究技術文件




  • (英文)South East Kowloon Development Statement:Executive Summary 東南九龍發展綱領研究行政摘要 1993年9月


  • 《東南九龍發展可行性研究》行政摘要 1998年11月


  • 《東南九龍發展修訂計劃的整體可行性研究》行政摘要 2001年10月


  • 《啟德規劃檢討》 2007年11月

  • 啟德規劃檢討第三階段公眾參與摘要封面設計 公眾諮詢摘要 (三)



民間規劃方案



  • 「人文啟德」民間規劃方案

  • 「人文啟德」民間規劃方案 2.0(2013年1月版本)行政摘要



地圖



  • Google Map:啟德機場衛星圖

  • 中原地圖:啟德機場圖


  • 東南九龍發展計劃(啟德發展計劃前身)

  • 啟德分區計劃大綱圖







gIK3bXWUcFI6QtJnIWV,ts158kt mqXMIWVGGMKpMlAQ9A
a7Sz4h StFF,gF8xyI0gjwea0 MLSF44d e9vf,9 0NMTsVggvz7yFS64rc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