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
肥皂,又名香皂,是用作個人清潔用品的表面活性劑,通常以固體塊狀的形式存在。
目录
1 歷史
1.1 中國
1.2 日本
1.3 中东地区
1.4 西方
2 成分
3 去污原理
4 使用
5 變形
6 参照
7 参考资料
歷史
古代不管是東西方,最早的洗滌成份不外乎都是碳酸鈉和碳酸鉀。前者為天然湖礦產品,後者就是草木灰的主要洗滌成分。
肥皂的發明據傳是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有傳說指,公元前7世紀古埃及皇宮中的一名腓尼基廚師可能是发明了肥皂的人[1]:[來源可靠?]
- 该厨师不意将一罐食用油打翻,为避免被他人发现,便用灶爐裏的草木灰覆盖,并将这些浸透有油脂的草木灰捧到室外扔掉。为了洗净髒手,他将手放到了水中。发现只用轻搓幾下,便将手上的油腻洗掉了,甚至还洗掉了以前的老污垢。厨师于是让其他的厨师也用这种物质洗手,发现的确将手洗得更干净。到了后来,法老王也知道了這個秘密,也讓廚師做些拌了油的草木灰供他洗手用。
然而據至目前為此的考古發現,類似肥皂的物品可以追溯至西元前29世紀的古巴比倫[2]。而西元前23世紀時,在巴比倫的泥板上已有記載由水,鹼和肉桂油組成的肥皂配方。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表明古埃及人在西元前15世紀,結合動物、植物油和鹼性鹽打造皂類物質定期洗澡。
雖然肥皂很早就發明,但塊狀肥皂卻是奢侈品,直到十九世紀才廣泛由一般大眾使用[3]。
中國
在還沒有發明肥皂以前,中國北方的人都用豬的胰臟、板油以及碱,搗一搗,放著晒乾幾天就可以拿來洗東西了,稱作“胰子”。[4]也有人們用清水來浸草木灰,過濾以後,用這種物質來洗衣服。之外還使用含有皂苷的植物提取物,如皂角等。另外古時候的人們用水和木屑來擦洗皮膚,然後再抹油滋潤受摩擦的皮膚,這是他們用來洗澡的成分。
日本
日本肥皂寫作「石鹸」(せっけん),也作「石鹼」。
中东地区
在12世纪的伊斯兰教文件描述了制造肥皂的过程。文件中提及了关键的原料,碱。在13世纪,伊斯兰教世界的肥皂生产几乎进入了工业化时期。其原料是由纳布卢斯(Nablus),菲斯(Fes),大马士革(Damascus),阿勒颇(Aleppo)等地提供的。
西方
File:Korean Rice Soap.JPG
在二世紀,一個名叫蓋蘭那的西方人,他在義大利和法國開設了肥皂工廠,因為當時的技術並沒有很發達,所以當時的肥皂清洗物品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來源請求]查理曼來到羅馬了解到肥皂的好處,回到法蘭克做推廣;在此之前,西方僅限於西西里地區還使用。[5]在1662年英國化學家仲恩及巴默將原本蓋蘭的肥皂改良了以後,肥皂清潔物品的效果也有好一點。法國化學家歇夫爾也將仲恩及巴默改良的肥皂再深入加以延伸,成為用牛油碱化原理製作肥皂的第一人,也是製造現代肥皂重要的一大步。
在4000多年前,在古希臘一個叫做勒斯波斯的小島,當地的人用動物來祭天,由於燒動物的時候要用到木材,木材的灰燼和動物的脂肪混合後產生了一種類似肥皂的東西,大雨把這些東西沖刷到當地婦女用來洗衣服的河流,她們發現衣服洗的更乾淨了。
西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兩河文化)發現,植物燃燒後的灰燼和油混合後,可以清除污垢。從義大利龐貝城廢墟中,挖掘出來的肥皂工廠,便可以知道古羅馬已經開始使用肥皂了。布路蘭是發明由食鹽製作碳酸鈉肥皂的第一人,也是肥皂歷史中,很重要的一人。
成分
主要成分都是硬脂酸鈉,其分子式是C17H35COONa。如果在裡面加進香料和染料,就做成既有顏色,又有香味的香皂了;如果往裡面加點藥物(如硼酸或石炭酸),即成藥皂。肥皂加入香料雖然可增添香氣,但部分人士或會因為香料引起皮膚敏感,所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使用。
例如:油脂+氫氧化鈉+水 = 肥皂+甘油
去污原理
肥皂泡沫愈多,去汙效果愈好,這是因為肥皂分子(硬脂酸根)就在泡沫裡。肥皂分子結構可以分成二個部分。一端是帶電荷呈極性的COO-(親水部位,即亲水端),另一端為非極性的碳鏈(親油部位,即疏水端)。肥皂能破壞水的表面張力,當肥皂分子進入水中時,具有極性的親水部位,會破壞水分子間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張力降低,使水分子平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膚表面。肥皂的親油部位,深入油汙,而親水部位溶於水中,此結合物經攪動後形成較小的油滴,其表面布滿肥皂的親油部位,而不會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過程(又稱乳化)重複多次,則所有油污均會變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於水中,可被輕易地沖洗乾淨。
使用
清潔身體:把要清潔的地方用水濕透,之後把肥皂塗在那裡,用手搓洗,就能清潔。
清潔衣服:把衣服用水濕透,把肥皂塗在衣服有污垢处,再把衣服互相搓揉,就能使衣服潔淨。
起霧:使用乾肥皂塗抹在鏡子上,再等肥皂乾掉,即能防霧。(亦可用浓稠肥皂水涂抹)
變形
- 精皂花
- 一種用香皂片壓模產生,經組合為玫瑰花瓣的皂花。帶有香皂的香氣,可以作為洗滌之用途。可在婚禮送禮使用或當作情人節禮物。原稱為皂花或花皂。
参照
手工皂:以橄欖油,棕櫚油,椰子油等,加上氫氧化鈉溶液、精油或香精等制成的香皂。
不锈钢皂:一种使用不锈钢制成,宣称有类似作用的肥皂。
皂基:型為長條狀,方便自製香皂的基礎皂,但品質遠不如手工皂。
肥皂粉:俗稱洗衣粉。
沐浴乳:調配的方法與人工香皂雷同,所用的化學物品則是氫氧化鉀,成品則成濃稠的乳狀。
沐浴露:是液體的肥皂或清潔液。時尚所至,沐浴露直接成為肥皂的替代品。甚至有些酒店套房只有沐浴露,而沒有肥皂供應。
無患子是古代的主要清潔劑之一,一直在亞洲各地區用到20世紀初。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肥皂 |
参考资料
^ 新华网广东频道 - 歪打正着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4-12-14.
^ Willcox, Michael. Soap. (编) Hilda Butler. Poucher's Perfumes, Cosmetics and Soaps 10th edi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453.The earliest recorded evidence of the production of soap-like materials dates back to around 2800 BCE in Ancient Babylon.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肥皂[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0年11月4日查閱
^ 陳炳聖. 《萬物簡史》. 源樺. 2007. ISBN 986828421X.
^ 鹽野七生. 羅馬滅亡後的地中海世界(上). 北京: 中信. 2014年7月: 38. ISBN 9787508644981 (中文). 使用|accessdate=
需要含有|url=
(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