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關係結束,通常簡稱為分手、失戀,是以死亡外的任何方式終止親密關係。這個詞不太適用於已婚夫婦,已婚分手通常被稱為分居或離婚。蘇西奧巴赫(Susie Orbach,1992)認為,約會和同居關​​係的分手可能會比離婚更痛苦,因為這些非婚姻關係的社會認知程度較低。




目录






  • 1 模型


    • 1.1 导致分手的阶段


    • 1.2 分手的循环


    • 1.3 预示着婚前分手的因素




  • 2 分手的方式[5]


    • 2.1 1.被動分手


    • 2.2 2.主動分手


    • 2.3 3.協議分手


    • 2.4 4.其他/自然淡出




  • 3 後分手反應[6]


  • 4 分手放不下的面對方式[7]


  • 5 链结解除理论


  • 6 参考文献


  • 7 參看





模型


已经有若干解释关系破裂过程的心理学模型,许多人认为“关系破裂分阶段”。[1]



导致分手的阶段


L. Lee[2]提出,最终导致分手有五个阶段。





  1. 不满意 – 一方或双方对关系不满意


  2. 暴露 – 双方都相互认识到关系中的问题


  3. 协商 – 双方都试图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4. 解决与转型 – 双方都协商的解决方案去做


  5. 结束 – 提出的解决方案无法纠正问题,未能采取更好的解决办法




分手的循环


Steve Duck概述了关系破裂的六个阶段循环,[3] 包括




  1. 对双方关系不满

  2. 社会退缩

  3. 对不满的原因探讨

  4. 公开承认


  5. 整理记忆


  6. 重塑自己的社会价值观




预示着婚前分手的因素


Hill、Rubin和Peplau[4]找到了5个婚前分手的因素:




  1. 关系中不平等的参与

  2. 年龄差异

  3. 不同的教育诉求

  4. 智力差异

  5. 身体吸引力的差异




分手的方式[5]



1.被動分手


Tashiro and Frazier (2003)稱之為非提出者(noninitiator),在不情願的情況下,「被」結束了這段關係。可能是突然被告知、或者是不知不覺的被劈腿、對方人間蒸發等等。一般來說,被動分手者會有比較多的哀傷、難過、自責或怨恨對方等等情緒。



2.主動分手


Tashiro and Frazier (2003)稱之為提出者(initiator),自願決定要分手,或是主動提出分手的人。很多人都誤以為提分手的人不會難過,但實際上他們很可能只是早一步開始難過而已。研究發現,主動分手則在分手這個決定之前,就會經歷過一段難過、掙扎、不知道要怎麼跟對方說的階段,有些時候,正是他們對感情感到無力、不知道該如何繼續、覺得很痛苦、甚至是忍受不了對方與其他人界限不明的關係,所以才最後做出這樣的決定。(一般來說,他們比起被動分手者則有更多的罪惡感、猶豫、不知道是不是要復合等等的情緒。)



3.協議分手


或許這是大家都想要的情況,好聚好散,慢走不送,只不過很可惜的它發生的機率通常最低,可能是外在的因素、各自都有新的對象、或者都願意接受這段關係之中,有兩個人都無法解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看起來是「協議」的分手,實際上還是蘊含著一個權力比較高的主動分手者,以及一個權力比較低的被動分手者,對前者來說,分開是一種決定,對後者來說,分開只是一種成全。



4.其他/自然淡出


用漸漸消失的方式淡化離開,或是其他更複雜的歷程。例如,你以為分手一定可以明確分成主動或被動嗎?何思瑩 (2008)的研究指出,或許並不是如憨人想得這麼簡單,關係的結束其實是一種互相建構的過程,對感情不滿的人不一定是提分手的人,被甩的人也並不全然是那個不情願的人。



後分手反應[6]


許多研究發現,在失戀之後大部分的人會經歷「自我懷疑」(self-doubt)的階段,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人生的意義、以及過往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郭燕黛,2008;羅子琦、賴念華,2010),大部分的人都會在下面兩個階段(Dual-Process Model)之內反反覆覆、來來回回(Schut,1999):


一、侵入性反應:這是一種失落導向的反應,你會不斷想起前任、不斷地想要再和他復合、一直想到過去兩個人相處的美好回憶,把自己浸泡在悲傷的情緒裡面,試圖去沙盤推演兩個人之間還有沒有別的可能等等。


二、逃避性反應:這是一種復原導向的反應,你不想要再像上面這樣昏昏噩噩、一事無成了,所以你想要變好,把心力聚焦在工作或者是其他事情上面,透過分心來壓抑自己悲傷的情緒,告訴自己不去想就不會痛,往前走就能放下,可能會開始嘗試新的生活、找新的朋友、甚至是無縫接軌等等。



分手放不下的面對方式[7]


陳俊欽精神科醫師在《放不下,那就提著吧!》一書指出,分手放不下的處理方式得回溯⼀個普遍被忽視的概念:救急,這個概念跟急診的觀念是⼀樣的:我們但求⼈不要死掉,所有的⼯作都是在維持現狀、不要讓問題更進⼀步惡化為基準,⾄於最根本的病因──那以後再來慢慢找。因此,面對感情上面重大的失落,你需要兩階段的OK 繃:


1.急性期的包紮:由於行動和感覺是最高的場次,你可以透過運動、旅遊、寫日記、去其他的地方生活,來暫時做急性期的包紮。這些活動共同的點都是「行動」,所以遠遠超越知覺、情緒、認知的層次,可以讓你的注意力暫時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面,而忽略了內在的感受。


2.慢性期的治療:俗話說逃避並不可恥而且有用,但是一直逃避是沒有用的,因為最終你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問題。利用前面的方法包紮以後,你還是需要回過頭來,好好的療癒自己「失去所愛」的創傷。



链结解除理论


1976年,社会学家黛安·沃恩提出的“链结解除理论”(uncoupling theory)提到,在关系破裂的动态过程中有一个“转折点”,只有在事后才能发觉。在转折点之后是一段过渡期,伴侣的其中一位会潜意识地知道他们的关系即将终结,但仍坚持一段时间,有时会达到几年。[8]


沃恩认为分手过程对提出者与回应者是不对称的:前者“已经开始悼念关系的失去,并且对没有另一方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了心理准备。”[9] 后者必须追赶:“做出自己从关系中抽出的转变,需要不再对提出者和两人关系抱有幻想,并且合理化分手这件事情” 。[10]


因此沃恩认为“从关系中抽离出来需要对自我在几个层面上重新定义:在私人想法上、伴侣之间以及关系存在于的更大社会背景中”。[11] 她认为“当伴侣定义了他们自己,并且被其他人定义为分开的而且各自独立(作为伴侣不再是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时,链结解除就算是完成了”。[11]



参考文献





  1. ^ Harvey, p. 106


  2. ^ Lee, L. Sequences in Separation: A Framework for Investigating Endings of the Person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84, 1 (1): 49–73. doi:10.1177/02654075840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5). 


  3. ^ Steve Duck et al, The Basics of Communications (2011) p. 151 Table 6.2


  4. ^ Hill, Charles T.; Rubin Zick; Peplau Letita Anne. Breakups Before Marriage: The End of 103 Affair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6, 32: 147–168 [26 September 2012]. doi:10.1111/j.1540-4560.1976.tb02485.x. 


  5. ^ 分手心理學CH1:離開的100種方法 - 失戀花園|海苔熊專欄. 失戀花園. 2016-09-11 [2017-09-11] (中文(台灣)‎). 


  6. ^ 失戀花園. 


  7. ^ 陳俊欽精神科醫師. 放不下,那就提著吧!. 失戀花園. 


  8. ^ Vaughan, Diane. Uncoupling – Turning Points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0-679-73002-8.  p. 81 and p. 218n


  9. ^ Vaughan, p. 60


  10. ^ Vaughan, p. 154


  11. ^ 11.011.1 Vaughan, p. 6




參看



  • 失恋

  • 离婚

  • 精神负担英语Emotional baggage

  • 感情纽带

  • 辭職




2SHdlzP iSalO sxTa5uVhMzr89UqfBuC4y nYXsNyaCRckZhy9BXVWMnqOrb wlTf7ieXN,UMe,5Se dS3KjX9SACUaDtCspYtcWx5uGC
81bUFq,PSdxHz6MRfHDUW1 d02eHUPYQ8wGKj8Xg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