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微子姓,名,世称微子微子啟[1],是殷商宗室貴族,商王帝乙的長子,紂王的庶兄[2][3],微子啟相傳為宋姓、鍾姓、墨姓、華姓(花姓)的先祖,為春秋宋國的開國始祖。《論語》中稱微子、箕子、比子為「殷三仁」。




目录






  • 1 人物生平


  • 2 相關條目


  • 3 參見


    • 3.1 史籍記載


    • 3.2 軼事典故




  • 4 註解





人物生平


微子,名[4],殷商末年朝歌[5]人,殷商帝乙之子,商紂(帝辛)的庶兄。


初封於微地[6]。為政賢能,為殷民所愛戴。商亂,殷代將亡,微子多次親諫殷商紂王,但紂王並沒有接納。[7]便謀於太師箕子、少師比子。箕子認為“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8]於是遠離紂王逃到了微。[9]武王克殷後,微子持祭器造於武王軍門,“肉袒面縛,左牽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於是武王乃釋微子,復其位如故”。[10]


約前1063年,周公東征平定三監之亂後,紂王子武庚被殺,周公代天巡狩,以周成王之命,封微子於宋地[11],以示不絕殷商之香火,爵位為公爵,准用天子禮樂祭祖,微子遂建了宋國,為周朝二王三恪之一。


微子嫡子微伯有一子腯,但微伯及后代因被质于周朝作史官,不能继承公位,遂按殷兄终弟及的宗法,传位于微子的二弟衍继位,是為微仲。


據《淇縣縣志》記載,河南淇縣有「三仁廟」,奉祀微子、箕子、比子,配祀先師孔子、曾子、孟子、子思子、陽明子等諸賢神位、後殿祀文昌君,亦縣塾所在。邑民頗奉香火,太平天國時被毀。



相關條目




  • 伯夷、叔齊


  • 箕子、比干

  • 楊任



參見



史籍記載



  • (一)《宋微子世家》,司馬遷史記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 (二)其後代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倡導兼愛的墨家的創始人墨子;墨子,子姓墨氏名翟。《姓氏尋源》說墨氏出於宋微子,為宋微子後裔;是中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



軼事典故



  • 【微子肉袒請罪】:武王滅商後,微子持商王室宗廟禮器,來到武王軍營前,表示投降。他袒露上身,雙手捆縛於背後,跪地膝進,左邊有人牽羊,右邊有人秉茅,向武王請罪。武王將他釋放,宣布恢復他原有爵位,以示寬厚為懷。

  • 《史記》為了避漢景帝劉啟諱,把微子啟改稱為「微子開」。

  • 微子壽終後,葬於今山東微山湖微山島西北邊的高崗上,墓前有古碑四通,主碑上有漢代匡衡“殷微子墓”四字,橫額為“仁參箕比”,“箕”指箕子、“比”指比干。另有一说,微子墓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路河乡青岗寺村

  • 【微子離殷】

  • 【微子封宋】



註解





  1. ^ 因其封國名微,「微」是國號,「子」是爵位


  2. ^ 《史記·宋微子世家》


  3. ^ 《呂氏春秋·卷十一》稱微子、微仲與紂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的身分是妾,生紂王時則已是妻子,所以微子是庶長子


  4. ^ 漢代因避景帝劉啟諱,改「啟」為「開」


  5. ^ 今河南淇縣


  6. ^ 微地是微子的封國,原在今山西潞城東北,後遷徙至今山東省梁山西北一帶


  7. ^ 稱「紂終不可諫」


  8. ^ 最後,微子逃遁,箕子淪為奴隸,比干因勸諫而慘死。


  9. ^ 马融注《论语·微子》甚至说:“微子见纣无道,早去之”。


  10. ^ 《史記·宋微子世家》


  11. ^ 為商族發祥地,今河南商丘一帶







前任:


宋国君主
前11世紀
繼任:
弟宋微仲





fT,OZZOTg 3QEQO,wX wp253t,GuiStND3lsNjp0k5ARmtusVKO4LW57cG
uBeVql6C8U1kEvtau,12FQq0KKzM9rf2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