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是中國的主要都會區,亦即粵港澳大灣區




1834年的澳門




1840年的香港


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2012年户籍人口3024.57万,常住人口超过5600万。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中华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区、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創新、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部份)、肇庆(部份)共9个城市。“大珠三角”指在原有基础上加上香港、澳门、惠州(整個)和肇慶(整個)四地构成的区域,也被称为粵港澳大灣區。[1]2014年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目录






  • 1 地理


    • 1.1 范围


    • 1.2 气候


    • 1.3 水文




  • 2 发展历史


    • 2.1 鴉片戰爭之前


    • 2.2 清末至民國時期


    •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 3 语言


  • 4 文化


    • 4.1 广府文化


    • 4.2 粤剧


    • 4.3 舞狮




  • 5 饮食


  • 6 参考


  • 7 外部链接


  • 8 參見





地理




196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貌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第二大三角洲。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西江、北江和东江带来的泥沙在海湾内迅速堆积,流水沿断裂带发育,经历三次海侵和3次海退的过程,逐渐形成了山丘罗列、水道如网的三角洲。



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和香港、澳門,包括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和香港、澳門十一个城市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中澳門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也是中国南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三角洲地区,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等较发达特大城市[2]。已建成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连接珠江口的东西部,预计可以带动西部(粵西)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的东、西、北三面都有山地、丘陵围绕,南面向海,构成一个马蹄形的港湾,使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泥沙在湾内堆积复合,并把港湾内外星罗棋布的丘陵、台地、残丘连城河网,使众多水道分8个口门出海。8个出海口门(水道)自东向西分别为:虎门水道、蕉门水道、洪奇门水道、横门水道、磨刀门水道、鸡啼门水道、虎跳门水道和崖门水道。



气候


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暖湿多雨,气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600~2300毫米,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1%~85%。冬季盛行北风、东南风,年平均风速2.0~2.6米每秒,台风一般发生在每年7-9月,每年平均1.6次。水面蒸发量1200~1400毫米,陆地蒸发量8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日照天数240天左右。[3]



水文


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承泄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河川年平均流量3004亿立方米,在三角洲内及其诸河产流256亿立方米,使八大口门出海河川总径流量为3260亿立方米。[3]



发展历史




1910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圖



鴉片戰爭之前


珠三角地區第一個進入國際化的城市是澳門。15世紀和16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時期,當時葡萄牙打算在中國建立一個殖民據點,但在屯門及漳州嘗試建立據點均失敗而回,轉回珠江口外活動,後來退至西岸的澳門。在1553年左右,葡萄牙人以船遇風暴,貨物被水浸濕為由要求濠鏡借地晾曬貨物進駐澳門。1554年明朝[[政府批准允許葡萄牙人以澳門為根據地在廣東沿海進行貿易,條件是每年須向明政府進貢[4]。因此,澳門便成為了歐洲在中國第一個永居地,並成為外國人進入當時中國最大港口廣州港進行互市貿易的唯一途徑。


當時葡萄牙人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當時明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傳教士未能獲准進入中國傳教前,都停留在澳門。1580年羅明堅神父首次跟隨葡萄牙商人前往廣州。1583年,羅明堅與利瑪竇、巴范濟神父獲准入居廣東肇慶活動,同年亦成立了澳門議事會進行葡萄牙社區的自治管理。


至清末時期,廣州為清朝一口通商的主要口岸,保持繁華,但不少地區仍未發展起來。



清末至民國時期


清朝鴉片戰爭失敗後,1841年,英國因看準香港位於「水深港口闊,四季不結冰」,不在地震帶的轉口環境下進行貿易,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屬香港)。葡萄牙也于1849年強佔澳門。


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黨人推翻了滿清統治,建立中華民國,孫文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不久就因為武力有限,只好把權力交給北洋派的強人袁世凱,民國政府從此由北洋軍人領政。1924年6月,孫文在廣州黃埔建立黃埔軍校,另圖振起,黃埔軍校以西接近政治中心的東山區便成為當時軍、政界要人的居住場所。越秀區為市政府所在地,往西即為西關(今荔灣區),廣州發展極速,城區迅速擴大。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少商賈、文人学士南下香港,為香港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珠江三角洲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後,因經歷土改等運動,上海、福建等地大批知識分子南逃香港。


1960年代,廣東省廣州市以特務多而聞名,當時廣州市公安局與北京公安局為全國最主要公安局(當時中國並無國安部門,故由公安部負責),當時國家經濟主力放於上海,廣東則主要緝拿特務,珠三角發展停滯。


1965年至1976年,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不少知青上山下鄉,珠三角政治和經濟發展停滯。


1978年11月底,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了以改革開放為未來政策路線,當時選擇地區作為試驗田時,廣東代表踴躍舉手,確立廣東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地位。


廣州當年憑藉毗鄰香港優勢,與香港採取前店後廠的方式,通過香港出口商品到歐美等諸多地區而發展,令當時處於封閉的廣州經濟有所起色。


在香港中立及特殊的地理環境下,能免受到中國大陸長期的亂局影響,例如避過清朝時太平天國起義、國共內戰、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等,大量人口湧入香港,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下推動香港經濟於戰後迅速發展,人口急速增長,香港地少人多的環境,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城邦、亞太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港合作,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成投資試點,雖然香港政治上不計入珠三角,但投資者等等商人是必先經過和依靠香港才可進入中國大陸經商。香港一直是珠三角經濟區的主要投資來源[5],港商資金雄厚。而香港地理並與珠江三角洲鄰近,從香港進入深圳市和廣州市打通至整廣東省通商,廣東沿線接壤江西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省区進入中國內陸投資,香港便成為中國、歐美等國家對內、外進出入貿易的跳板,例如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


1992年,鄧小平南巡深圳,確定了珠三角地區發展的成績。但後來指出將所賺取的資金全力發展上海,間接導致部分地區發展緩慢起來以及部分南下幹部不滿。


大約与改革开放的同時,大批農民工開始进入廣東,主要进入珠三角地区打工,连广东各地的农民也进入珠三角地区。“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成為當時中國不少地區的流行語。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也流入广东,有“孔雀东南飞”的说法。大量的农民工以及高学历人才的进入为珠三角提供了各个层次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珠三角经济的腾飞。


2003年,港商於珠江三角洲僱用的工人達1千1百萬。随着CEPA和9+2的建立,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将更加密切。地區的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80億美元急升至2005年的2321.7億美元。




香港夜景



语言




东莞南社村




深圳“京基100”摩天大楼


珠江三角洲是汉族广府民系最重要的聚居地,故绝大部分地区通行粤语,包括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的龙门县、肇庆城区、深圳的宝安区、罗湖区、南山区和福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惠州的惠城区、博罗县,深圳的龙岗区、盐田区亦有分布。


珠三角粤语可分为广府片、四邑片和莞宝片。


广府片粤语流行于广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门、肇庆城区、惠州龙门县和香港、澳门。香港、深圳、东莞居住在海上的原住民疍家人说的疍家话也属广府片粤语;


四邑片粤语主要流行于江门和靠近江门的珠海斗门区一带,中山古镇;


莞宝片粤语流行于东莞、深圳的宝安区、罗湖区、南山区、福田区和广州的增城区。[來源請求]香港原住民,深圳的广府系原住民方言如围头话也属莞宝片粤语。


近年来,随着政府“推广普通话”之政治工程以及众多外省来粤务工人员会集珠三角,普通话这种广东的舶来品开始渐渐地成为一地语言之主流甚至取代原有语言。



文化



广府文化



广府人主要由早期中原移民与古越人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華夏文化影響,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区、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



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溶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中国南方一大剧种。


清雍正五年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佛山遂被称为粤剧的故乡。其时佛山多迎神赛会,逢神诞必要上演粤剧,清代有一首竹枝词描写了这一盛况:“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等,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三十多年来,思想和艺术质量较高、比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剧目,有《平贵别窑》、《罗成写书》等。新编的历史题材和现代题材剧目中,影响较大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移植改编的剧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较好的有《柳毅传书》、《宝莲灯》。



舞狮


舞狮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广东的舞狮表演最为有名。狮子是由五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都由二个人舞狮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它是广东各个节庆日中最常见的表演活动。



饮食


广东的饮食天下闻名,广州菜是粤菜的代表。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中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东地处中国南端沿海,境内高山平原鳞次栉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故动植物类的食品源极为丰富。同时,广州又是历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来的各种烹饪原料和烹饪技艺,使粤菜日渐完善。加之旅居海外华侨把欧美、东南亚的烹调技术传回家乡,丰富了广东菜谱的内容,使粤菜在烹调技艺上留下了鲜明的西方烹饪的痕迹。


“粤菜”是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组成,而以广州菜为代表。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汉人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的记载,南宋人也夸张描述:粤人“不问鸟兽蛇,无不食之”,在公元前122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赵胡墓中已有烧乳猪用的炉、叉和乳猪残骨等物。1956年,举办了第一次大型“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展出和介绍的菜品有5457种,点心825种,尽显广东饮食文化之精华。


广州菜是在汇集我省各地优秀民间美食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中国各大菜系之精华,借鉴西方食谱之所长,融汇贯通而成一家的。广州菜用料广博,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品种多样。1956年“广州名菜美点展览会”上介绍的菜品便有5447个。与菜品有渊源关系的点心815款,小吃品数百个。广州菜是粤菜的主体和代表。


除了正式菜点,广东的小食、点心也制作精巧,而各地的饮食风俗也有其独到之处,如广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这些饮食风俗已经超出“吃”的范畴,成为广东的饮食文化。



参考




  1. ^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關於大灣區 - 大灣區城市


  2. ^ 广东经济


  3. ^ 3.03.1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 《中国河湖大典·珠江卷》 (M)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 (帮助) 1.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年1月: 277~279页. ISBN 978-7-5170-0561-2. 


  4. ^ 生活時報-澳門風雲


  5. ^ 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7442/7/92102007.pdf


  •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外部链接



  • 珠江三角洲地图

  •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 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參見



  • 珠三角經濟圈

  • 长江三角洲

  • 黄河三角洲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

Port of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