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俞大猷

大明福建總兵
中國閩南武術家
國家
大明
主君
明世宗(1535-1567)
明穆宗(1567-1572)
明神宗(1572-1579)

俞姓

大猷(Jû Tāi-iû)

志輔(Tsì-hú)

虛江(Hi-kang)
祖籍
大明南直隸鳳陽府霍邱縣
出生
1503年
大明福建行省泉州府北郊濠市
逝世
1579年
諡號
武襄
墓葬
俞大猷墓












嘉靖十四年武進士




抗倭名將、南拳名家



《劍經》、《續武經總要》

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泉州府北郊濠市河格头村(今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鎮河市村)人[1],祖籍南直隸凤阳府霍邱县(今安徽霍邱)[2]。是明代嘉靖年間與戚繼光齊名的抗倭名將,亦是武術名家。曾任浙江總兵、福建總兵,追贈左都督,諡武襄




目录






  • 1 生平


  • 2 家庭


  • 3 武術貢獻


  • 4 參考資料


  • 5 參見


  • 6 外部链接





生平


嘉靖十四年(1535年),參加武科會試,中武進士第五名,授千戶,守衛金門。


嘉靖三十四年,俞於浙江嘉興斬倭寇約二千人。


嘉靖三十五年接任浙江總兵,先後平定浙西倭患,以及盤踞舟山的倭寇巢穴。


嘉靖四十一年,俞從山西被調任福建總兵。次年,會同戚繼光等人攻克福建莆田東南平海衛,再度給予倭寇強烈打擊,並收復興化城(今莆田)。經過俞大猷的努力,至嘉靖四十五年,基本消除倭寇對東南沿海的侵擾與禍害。


為官清廉正直,不知逢迎贈賄予東廠,遭構陷入錦衣衛詔獄數月,為戚繼光、胡宗憲救出,俞因此鬱鬱以終。卒後,贈左都督,諡武襄


为了纪念俞大猷抗倭的成就,现浙江丽水有一条街道以俞大猷的名字命名:大猷街。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的俞大猷墓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家庭


次子俞咨皋,字克邁,亦為明朝水師提督,於崇禎元年(1628年)遭鄭芝龍於廈門擊潰。



武術貢獻


俞大猷和戚繼光在中國武術發展史中,豐富了遺留在福建的少林拳,現稱南拳,突顯與少林拳之差異。(南少林也正在泉州之中)。


傳下「荊楚長劍」、「楊家槍」混合而成之「俞家棍」法,編寫了《劍經》,詳言棍法要義,授於各兵將,在對抗倭、虜戰爭中,連戰皆捷。俞大猷早年師從趙本學,習兵法武功。


《劍經》成於1557年,俞大猷將《劍經》與《兵法發微》連同他的老師趙本學所著的《韜鈐內外編》合輯成《續武經總要》。


《劍經》實際上是講「棍」法及長兵器的用法。內容,包括「劍」(棍)、「射」、「陣」三法,俞認為「棍為藝中魁首」。強調隨時以「奇正相生」的變化,以靜制動,後發而先至,在敵「舊力略過,新力未發」時,施以突擊,「打他第二下」。『剛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後,彼忙我靜待,知拍任君鬥』



參考資料





  1. ^ 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泉州市志.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5月: 第一章 人物传. ISBN 7-5004-2700-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5). 


  2. ^ 《都督俞公生祠记》 载“原籍直隶凤阳霍丘县人,世泉州卫前所百户,以魁武科授正千户,累迁都督同知,虚江其别号云。岁嘉靖甲子冬十月之吉,赐进士出身、南京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同安南洲许廷用撰。”




參見



  • 南拳

  • 拳術發展歷史



外部链接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闽中理学渊源考/卷六十二#武襄俞虛江先生大猷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

Port of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