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全球城市英语:global city)又稱世界級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都會城市,指在財富、社會、經濟、文化及政治層面直接影響全球事務的城市。近年,基於全球化(即全球金融、電訊、通訊和交通)的擴張,城市文明與軟實力的影響達到鼎盛,全球城市漸漸為人熟悉。


《倫敦新聞畫報》早於1886年已經用上「世界城市」(world city)一詞來形容利物浦這類不合比例地左右全球商業情勢的城市[1];蘇格蘭著名生物、社會、地理學家和都市規劃的先驅帕特里克·格迪斯在1915年時也同樣使用過「世界城市」一詞[2]。20世紀末荷裔美籍學者薩斯基亞·扎森認為世界有三大全球城市,並與大都市及巨型都市相對[3]。至21世紀,《時代雜誌》則首創「紐倫港」(Nylonkong)一詞並稱世界三大國際都會——紐約、倫敦以及香港。城市的都會化程度和世界影響力有時會因全球政經形勢改變而減少,一些曾經盛極一時的大都會,例如中國的長安與洛陽、埃及的亞歷山大港、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希臘的塞薩洛尼基等,現在已經不在全球城市的名列之中。




目录






  • 1 評定標準


    • 1.1 經濟特點


    • 1.2 政治特點


    • 1.3 文化特點


    • 1.4 基建特點




  • 2 Ga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冊


  • 3 “对外政策”杂志全球城市指数


  • 4 2006年全球城市會議


  • 5 其他準則


    • 5.1 世界級城市列表




  • 6 圖集


  • 7 参考文献


  • 8 外部連結


  • 9 參見





評定標準


「全球城市」此稱號對一個城市的形象而言是有正面影響的,因此很多團體和組織都各自對世界各城市進行分類和排名,並列出哪些是「全球城市」,哪些是「非全球城市」[2]。其中,總部設於英國羅浮堡大學地理系的「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對世界各主要城市進行了普查[4](下文將會提及);但其他不同的機構用上不同的評定標準時,結果肯定會有不同[2]。評比標準通常傾向於以尺度值來決定,例如,一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是其最大產業,那麼該城市便屬於世界城市[2];又或以逼近判定來決定,即如某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規模比其他城市的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加起來還要大時,該城市便屬於世界城市[2]。綜合不同的評定方式,全球城市一般有以下特點:



經濟特點



  • 國際性企業、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跨企業)集團(綜合企業)等總部進駐,並設有影響世界經濟的證券交易所,如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東京等

  • 對城市本身、所在地區甚或整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5]有重大經濟貢獻[6]

  • 主要證券指數所在地[7]

  • 提供多種國際金融服務[8],特別是金融、保險、房地產、銀行、會計和市場方面的服務

  • 位列生活費用最昂貴城市排行榜前列位置[9]



政治特點



  • 對國際事件和全球事務有重大影響力和參與度,如屬具有重大影響力國家首都的華盛頓、倫敦、巴黎、東京、莫斯科、北京、柏林等

  • 設有國際機構總部,如聯合國(紐約)、世界貿易組織(日內瓦)和歐洲聯盟(布魯塞爾)等

  • 數目龐大的城市市區人口、大都會中心區人口(通常數以百萬計)或大都會區人口

  • 人口組成多樣[10],以人口、生境[11]、流動性[12]和都市化程度[13]等作指標[14]

  • 生活水平[15]或城市發展[16]

  • 擁有移民人口的社區



文化特點



  • 蜚聲國際的藝術機構或組織,博物館、藝術館、歌劇團、芭蕾舞蹈團、管弦樂團、電影中心、劇場等,例如羅浮宮和大都會博物館

  • 文化氣息濃厚,不缺電影節(例如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熱鬧的音樂或劇院場所、藝術中心、街頭藝術表演和年度節目巡遊等

  • 響亮而有影響力的世界性媒體,如英國廣播公司、CNN、《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世界報》、《國際先驅論壇報》、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

  • 強大的體育硬體、競技社群,如擁有大型體育設施、本地聯賽隊伍,以及舉辦國際體育盛事諸如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或大滿貫網球賽等的能力和經驗[17]

  • 著名的教育機構,如擁有知名大學[18]、國際學生人數多[19]、研究設施完善等

  • 各個宗教的朝聖中心,如麥加、耶路撒冷、梵蒂岡等

  • 因為移民者多,特別是市內異文化雲集,所以造就多元而獨特的城市文化

  • 觀光事業蓬勃,在文史豐富人才輩出的古城,聞訊遠來的旅人眾多。擁有重要歷史和文化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20],如罗马、雅典、北京等

  • 為藝術作品、社群網路傳媒、電視、電影、電視遊戲、音樂、文學、報刊、文獻等所描繪或提及的次數多



基建特點



  • 先進發達的交通系統,如高速公路及大型公共交通網絡,提供多元化的運輸模式(地下鐵路、輕軌運輸、區域鐵路、渡輪或公車),如臺北捷運、香港地鐵、東京地鐵、紐約地鐵、倫敦地鐵、巴黎地鐵等


  • 規模龐大且使用率高的[21]公共交通系統,鐵路使用率高[22]、汽車數目大[23]並有重要港口(如屬海岸城市)[24]

  • 一個作為國際航線中心的國際機場,並有航空公司以其作為樞紐,並擁有龐大的客運(包括國內及國際線)[25]或貨運量

  • 先進的通訊設備,如光纖、無線網絡、流動電話服務,以及其他高速電訊線路,有助於跨國合作,如東京和首爾堪稱世界電子和科技中心。

  • 完善的醫療配套,包括醫院、醫學研究所等

  • 壯觀的天際線和摩天大樓群[26],例如紐約、香港、上海、迪拜、新加坡、芝加哥等



GaWC的世界级城市名冊


1998年,尊·比佛斯達克(Jon Beaverstock)、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G. Smith)和彼德·泰勒(Peter J. Taylor)首次嘗試利用有關數據定義、分類和排列全球各個城市,當時他們同在英國羅浮堡大學共事。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學術研究員羅納德·達烏斯(Ronald Daus)進一步集中研究主要在南半球的歐洲以外城市[27]。比佛斯達克、史密斯和泰勒共同成立了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簡稱GaWC)。


1999年,GaWC尝试为世界级城市定义和分类。世界级城市名册于GaWC 5号调查学报([2][3])中概述,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法律为城市排名[4]。GaWC的名册确认了世界级城市的3个级别及数个副級別[28],由高到低順序為Alpha級 (下設四個副級別:Alpha++、Alpha+、Alpha和Alpha -)、Beta級(下設三個副級別:Beta +、Beta和Beta -)、Gamma級(下設三個副級別:Gamma +、Gamma和Gamma -),另外還有「高度自足」和「自足」兩個級別,意即此等城市能夠提供程度足夠的服務,無需明顯地依賴其他全球城市。


下列为2018年版排名(參照 GaWC 2018年版排名):






GaWC首三級(Alpha、Beta、Gamma)世界城市分佈(2010年)

























級別
城市
Alpha++



  • 英国 倫敦


  • 美國 紐約


Alpha+



  • 香港 香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 新加坡 新加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


  • 澳大利亚 雪梨


  • 法国 巴黎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杜拜


  • 日本 東京


Alpha



  • 義大利 米蘭


  • 美國 芝加哥


  • 俄罗斯 莫斯科


  • 加拿大 多倫多


  • 巴西 聖保羅


  • 德国 法蘭克福


  • 美國 洛杉磯


  • 西班牙 馬德里


  • 墨西哥 墨西哥城


  • 马来西亚 吉隆坡


  • 大韩民国 首爾


  • 印度尼西亚 雅加達


  • 印度 孟買


  • 美國 邁阿密


  • 比利时 布魯塞爾


  • 中華民國 臺北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廣州


  •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 瑞士 蘇黎世


  • 波兰 華沙


  • 土耳其 伊斯坦堡


  • 泰国 曼谷


  • 澳大利亚 墨爾本


Alpha−



  • 荷兰 阿姆斯特丹


  • 瑞典 斯德哥爾摩


  • 美國 舊金山


  • 印度 新德里


  • 智利 聖地亞哥


  • 南非 約翰尼斯堡


  • 愛爾蘭共和國 都柏林


  • 奥地利 維也納


  • 加拿大 蒙特婁


  • 葡萄牙 里斯本


  • 西班牙 巴塞隆那


  • 卢森堡 盧森堡市


  • 哥伦比亚 波哥大


  • 菲律宾 馬尼拉


  • 美國 華盛頓


  • 捷克 布拉格


  • 德国 慕尼黑


  • 義大利 羅馬


  •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得


  • 匈牙利 布達佩斯


  • 美國 休斯頓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深圳






















級別
城市
Beta+



  • 越南 胡志明市


  • 美國 波士頓


  • 埃及 開羅


  • 德国 漢堡


  • 德国 杜塞道夫


  • 以色列 特拉維夫


  • 美國 亞特蘭大


  • 希腊 雅典


  • 卡塔尔 多哈


  • 秘鲁 利馬


  • 印度 邦加羅爾


  • 美國 達拉斯


  • 丹麦 哥本哈根


  • 越南 河内


  • 澳大利亚 伯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都


  • 羅馬尼亞 布加勒斯特


  • 新西兰 奧克蘭


  • 加拿大 溫哥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杭州


Beta



  • 挪威 奥斯陸


  • 德国 柏林


  • 印度 金奈


  • 澳大利亚 布里斯本


  • 摩洛哥 卡薩布蘭加


  • 乌克兰 基輔


  • 巴西 里約熱内盧


  • 奈及利亞 拉哥斯


  • 乌拉圭 蒙特維多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布扎比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津


  • 黎巴嫩 貝鲁特


  • 肯尼亚 奈洛比


  • 委內瑞拉 卡拉卡斯


  • 巴林 麥納瑪


  • 保加利亚 索非亞


  • 美國 費城


  • 巴基斯坦 喀拉蚩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京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武漢


  • 克罗地亚 札格瑞布


  • 加拿大 卡加利


  • 科威特 科威特城


  • 美國 丹佛


  • 美國 明尼亞波利斯


  • 南非 開普敦


Beta-



  • 德国 斯圖加特


  • 突尼西亞 突尼斯城


  • 瑞士 日内瓦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重慶


  • 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圖


  • 芬兰 赫爾辛基


  • 巴拿马 巴拿馬城


  • 賽普勒斯 尼科西亞


  • 塞尔维亚 貝爾格勒


  • 美國 西雅圖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苏州


  • 毛里求斯 路易士港


  • 墨西哥 蒙特雷


  • 斯洛伐克 布拉提斯拉瓦


  • 英国 曼徹斯特


  • 哥斯达黎加 聖荷西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连


  • 孟加拉国 達卡


  • 沙特阿拉伯 吉達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厦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沙


  • 萨尔瓦多 聖薩爾瓦多


  • 厄瓜多尔 基多


  • 波多黎各 聖胡安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沈阳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青岛


  • 乌干达 康培拉


  • 英国 伯明罕


  • 英国 愛丁堡


  • 開曼群島 喬治敦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济南


  • 法国 里昂


  • 比利时 安特衛普


  • 西班牙 瓦倫西亞






















級別
城市
Gamma+



  • 危地马拉 瓜地馬拉城


  • 美國 底特律


  • 巴基斯坦 拉合爾


  • 辛巴威 哈拉雷


  • 斯里蘭卡 可倫坡


  • 加纳 阿克拉


  • 拉脫維亞 里加


  • 印度 海德拉巴


  • 澳大利亚 阿德雷德


  • 美國 克里夫蘭


  • 英国 格拉斯哥


  • 阿曼 馬斯喀特


  • 厄瓜多尔 瓜亞基爾


  • 日本 大阪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


  • 荷兰 鹿特丹


  • 坦桑尼亚 三蘭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郑州


  • 印度 浦那


Gamma



  • 美國 聖路易


  • 赞比亚 路沙卡


  • 美國 聖地牙哥


  • 美國 聖荷西


  • 约旦 安曼


  • 多明尼加 聖多明哥


  • 俄罗斯 聖彼得堡


  • 墨西哥 瓜达拉哈拉


  • 葡萄牙 波尔图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昆明


  • 印度 加尔各答


  • 阿塞拜疆 巴库


  • 洪都拉斯 特古西加尔巴


  • 格鲁吉亚 提比里斯


  • 美國 夏洛特


  • 新西兰 威靈頓


  • 美國 奥斯汀


  • 義大利 杜林


  • 巴拉圭 亞松森


  • 土耳其 安卡拉


  • 印度 艾哈迈达巴德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合肥


  • 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尔


  • 巴基斯坦 伊斯蘭馬巴德


  • 安哥拉 罗安达


  • 玻利維亞 拉巴斯


  • 西班牙 畢爾包


  • 美國 坦帕


  • 英国 贝尔法斯特


  • 美國 巴尔的摩


  • 立陶宛 维尔纽斯


  • 英国 布里斯托尔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太原


  • 斯洛文尼亚 盧比安納


  • 爱沙尼亚 塔林


  • 美國 鳳凰城


Gamma−



  • 莫桑比克 马普托


  • 德国 科隆


  • 波兰 波兹南


  • 柬埔寨 金边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州


  • 哥伦比亚 麦德林


  • 波兰 弗罗茨瓦夫


  • 南非 德班


  • 加拿大 渥太华


  • 巴西 库里奇巴


  • 马来西亚 槟城(乔治市)


  • 法国 南特


  • 巴西 美景市


  • 美國 沙加緬度


  • 美國 聖安東尼奥


  • 美國 納什維爾


  • 白俄罗斯 明斯克


  • 马来西亚 新山


  • 缅甸 仰光


  • 阿尔巴尼亚 地拉那


  • 美國 密爾瓦基


  • 美國 奧蘭多














級別
城市
高度自足



  • 加拿大 艾德蒙頓


  • 巴哈马 拿索


  • 中華民國 高雄


  • 科特迪瓦 阿必尚


  • 喀麦隆 杜阿拉


  • 印度尼西亚 泗水


  • 馬其頓共和國 斯科普里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宁波


  • 尼加拉瓜 马那瓜


  • 塞内加尔 達卡


  • 墨西哥 克雷塔罗


  • 英国 南安普敦


  • 英国 里兹


  • 马来西亚 纳闽


  • 義大利 佛羅倫斯


  • 巴西 阿雷格里港


  • 美國 羅利


  • 瑞士 洛桑


  • 奈及利亞 阿布贾


  • 波札那 哈博罗内


  • 美國 堪薩斯城


  • 美國 哈特福德


  • 美國 拉斯维加斯


  • 土耳其 伊兹密尔














級別
城市
自足



  • 西班牙 马拉加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乌鲁木齐


  • 義大利 博洛尼亚


  • 美國 印第安纳波利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哈尔滨


  • 瑞典 马尔默


  • 賽普勒斯 利马索尔


  • 美國 匹兹堡


  • 墨西哥 普埃布拉


  • 美國 哥伦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石家庄


  • 波兰 克拉科夫


  • 美國 盐湖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长春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昌


  • 亞美尼亞 葉里溫


  • 波兰 卡托维兹


  • 巴西 坎皮纳斯


  • 法国 斯特拉斯堡


  • 中華民國 臺中


  • 瑞典 哥德堡


  • 沙特阿拉伯 达曼


  • 法国 马赛


  • 巴西 巴西利亚


  • 千里達及托巴哥 西班牙港


  • 義大利 热那亚


  • 德国 汉诺威


  • 荷兰 海牙


  • 新西兰 基督城


  • 美國 奧克拉荷馬市


  • 玻利維亞 圣克鲁斯


  • 墨西哥 华雷斯城


  • 德国 纽伦堡


  • 墨西哥 蒂华纳


  • 日本 名古屋


  • 法国 图卢兹


  • 法国 波尔多


  • 英国 亞伯丁


  • 哥伦比亚 卡利


  • 澳大利亚 坎培拉


  • 法国 里耳


  • 菲律宾 宿霧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兰州


  • 蒙古国 乌兰巴托


  • 德国 莱比锡


  • 法国 格勒诺布尔


  • 美國 得梅因


  • 法国 蒙彼利埃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贵阳


  • 美國 杰克逊维尔


  • 加拿大 哈利法克斯


  • 美國 波特兰


  • 加拿大 哈密尔顿


  • 比利时 列日


  • 墨西哥 梅里达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海口


  • 南非 比勒陀利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无锡


  • 英国 利物浦


  •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塞拉耶佛


  • 英国 泰恩河畔纽卡斯尔


  • 墨西哥 莱昂


  • 義大利 那不勒斯


  • 西班牙 塞维利亚


  • 英国 加的夫


  • 卢旺达 基加利


  • 日本 福冈


  • 美國 帕罗奥多


  • 墨西哥 阿瓜斯卡连特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珠海


  • 墨西哥 墨西卡利


  • 加拿大 魁北克市


  • 丹麦 奥胡斯


  • 德国 不来梅


  • 土耳其 布尔萨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宁


  • 美國 罗彻斯特


  • 纳米比亚 温得和克


  • 美國 辛辛那提


  • 乌兹别克斯坦 塔什干


  • 墨西哥 圣路易斯波托西市


  • 德国 德勒斯登


  • 加拿大 溫尼伯


  • 冰岛 雷克雅維克


  • 牙买加 金斯敦


  • 美國 塔尔萨


  • 美國 里士满


  • 阿富汗 喀布尔


  • 美國 路易维尔


  • 印度 柯枝


  • 美國 伯明翰


  • 澳門 澳门


  • 尼泊尔 加德满都


  • 刚果民主共和国 金沙萨


  • 法国 尼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呼和浩特


  • 南非 伊丽莎白港


  • 马达加斯加 安塔那那利佛


  • 哥伦比亚 巴兰基亚


  • 马拉维 布兰太尔


  • 摩尔多瓦 基希讷乌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宁


  • 波兰 罗兹


  • 瑞士 巴塞尔


  • 奥地利 林茨


  • 俄罗斯 喀山


  • 巴西 累西腓


  • 奥地利 格拉茨


  • 阿根廷 科尔多瓦


  • 美國 紐奧良


  • 美國 水牛城


  • 荷兰 乌得勒支


  • 以色列 耶路撒冷


  • 委內瑞拉 巴伦西亚


  • 智利 瓦尔帕莱索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潍坊


  • 阿根廷 罗萨里奥


  • 塔吉克斯坦 杜尚别


  • 埃及 亚历山大港


  • 奈及利亞 哈科特港


  • 德国 多特蒙德


  • 美國 麦迪逊


  • 巴西 戈亚尼亚


  • 也门 萨那


  • 義大利 第里雅斯特


  • 挪威 卑尔根


  • 洪都拉斯 圣佩德罗苏拉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通


  • 汶莱 斯里巴加湾市


  • 老挝 永珍


  • 蒙特內哥羅 波德戈里察


  • 俄罗斯 新西伯利亚


  • 伊拉克 巴格达


  • 美國 孟菲斯


  • 英国 诺丁汉


  • 英国 莱斯特






“对外政策”杂志全球城市指数


2008年,美国杂志《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在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萨斯奇亚·萨森等人和一些组织的研究基础上,发表全球城市的排名。此项排名的研究是在5个领域:商业活动、人力资源、訊息交流、文化累積及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开展的。2010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更新6次,2017版入选的城市是[29]





全球城市在世界的位置

#1 紐約

#1 紐約


#2 倫敦

#2 倫敦


#3 巴黎


#3 巴黎


#4 东京

#4 东京


#5 香港

#5 香港


#8 洛杉矶

#8 洛杉矶


#7 芝加哥

#7 芝加哥


#9 北京

#9 北京


#6 新加坡

#6 新加坡


#10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10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十大全球城市
































































































































































































2017年排名

排名变化


城市


得分
1

1

美國 紐約
63.2
2

1

英国 倫敦
62.9
3



法国 巴黎
53.2
4



日本 东京
47.4
5



香港 香港
44.7
6

2

新加坡 新加坡
39.1
7



美國 芝加哥
38.3
8

2

美國 洛杉磯
38.1
9



中国 北京
37.0
10



美國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34.4
11

1

比利时 布魯塞爾
34.0
12

1

大韩民国 首爾
33.8
13



西班牙 馬德里
33.7
14

2

德国 柏林
33.0
15



澳大利亚 墨爾本
32.5
16

1

加拿大 多倫多
32.3
17

3

澳大利亚 雪梨
32.2
18



俄罗斯 莫斯科
31.8
19

1

中国 上海
31.7
20

1

奥地利 維也納
30.0
21

3

美國 波士頓
29.8
22



荷兰 阿姆斯特丹
29.2
23



美國 舊金山
29.0
24

2

西班牙 巴塞隆納
28.6
25



土耳其 伊斯坦堡
28.3
26

5

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26.3
27



加拿大 蒙特婁
26.2
28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杜拜
26.0
29



德国 法蘭克福
25.5
30



美國 邁阿密
25.4































































































































































































2017年排名

排名变化


城市


得分
31

3

巴西 聖保羅
25.4
32

1

瑞士 蘇黎世
24.1
33

2

義大利 羅馬
23.5
34

5

墨西哥 墨西哥城
23.4
35

2

加拿大 溫哥華
23.0
36

3

德国 慕尼黑
22.7
37

1

瑞士 日內瓦
22.4
38

2

美國 亞特蘭大
22.3
39

7

瑞典 斯德哥爾摩
21.7
40

2

美國 休士頓
21.3
41



泰国 曼谷
20.9
42



丹麦 哥本哈根
20.7
43

2

義大利 米蘭
20.6
44



印度 孟買
20.0
45

1

捷克 布拉格
18.1
46

2

愛爾蘭共和國 都柏林
17.8
47

4

中華民國 台北
17.7
48

3

美國 達拉斯
17.6
49



马来西亚 吉隆坡
17.5
50

3

美國 費城
17.4
51

1

日本 大阪
17.2
52

2

巴西 里約熱內盧
16.4
53

7

南非 約翰尼斯堡
16.3
54

7

印度 新德里
15.9
55

2

哥伦比亚 波哥大
15.8
56



印度尼西亚 雅加達
15.6
57

5

以色列 台拉維夫
15.2
58

3

波兰 華沙
14.7
59

5

匈牙利 布達佩斯
14.2
60

2

智利 聖地亞哥
13.6

































































































































































2017年排名

排名变化


城市


得分
61

2

秘鲁 利馬
13.6
62

9

埃及 開羅
13.3
63

2

卡塔尔 多哈
12.7
6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布達比
12.4
65

1

沙特阿拉伯 利雅德
11.5
66

7

菲律宾 馬尼拉
11.0
67

1

俄罗斯 聖彼得堡
10.9
68

1

德国 杜塞道夫
10.5
69

1

南非 開普敦
10.2
70

1

日本 名古屋
8.9
71



中国 廣州
8.8
72



美國 鳳凰城
7.6
73



肯尼亚 奈洛比
7.3
74



土耳其 安卡拉
7.2
75



印度 邦加羅爾
7.1
76



越南 胡志明市
6.9
77

1

印度 海德拉巴
6.8
78

2

奈及利亞 拉哥斯
6.3
79



委內瑞拉 卡拉卡斯
6.0
80

3

中国 深圳
5.7
81

4

印度 清奈
5.3
82



科威特 科威特市
4.8
83

2

孟加拉国 達卡
4.7
84



印度 加爾各答
3.8
85



巴基斯坦 喀拉蚩
3.7




2006年全球城市會議


2006年全球城市會議於2006年6月29日在利物浦希望大學舉行,由Dr. Lawrence Phillips主持。會議旨在確定「全球城市」的定義,評核準則包括:城市的形象、敘述、經濟、規劃和市民的體驗。會議也會探討是否只有已知的「四大世界級城市」──倫敦、纽约、巴黎和東京,才可享有全球城市的地位;又或者,發展迅速的亞洲城市或第三世界可否列入世界級城市。



其他準則


GaWC的名冊以特定的準則為主,所以其他佔有全球意義的城市未必包括在內。以下是一些例子:







  • 龐大的人口,整體人口以至都會區人口

  • 多元化的選民人口(第99頁)

  • 根據不同指標:

    • 人口、聚居地(選擇性的概況), 流動性及城市化


  • 重大的金融儲備/支出:


    • city/區域的GDP (數據為ZIP檔案)[永久失效連結]


    • 股票市場:指數/市場資本化

    • 跨國公司的總部


    • 金融服務供應,如銀行、會計

    • 就業情況



  • 根據生活質數或城市發展

  • 根據生活指數
    • 根據個人財富,如億萬富翁數目


  • 發達的交通建設:


    • 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載客量(分析)或載貨量)


    • 龐大、普及的公共交通系統

    • 卓越的鐵路使用

    • 道路汽車的使用

    • 重要的海港






  • 重要的科技效能/基建:
    • 卓越的空中輪廓線/摩天大樓


  • 重要的設施:

    • 教育設施,如大學(需要註冊)、國際學生就學

    • 研究設施

    • 健康設施,如醫院、醫學實驗室



  • 世界宗教的參拜聖地


  • 國際組織的總部

  • 城市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歷史及文化遺產

  • 高素質的文化設施:

    • 著名的博物館及美術館英语List of notable museums and galleries

    • 著名的歌劇團英语List of notable opera companies

    • 著名的交響樂團

    • 著名的電影中心和電影節

    • 著名的劇院中心

    • 國際體育盛事場地,如奧運會場所 (奧運會/旅遊分析)



  • 旅遊生產力:

    • 旅客

    • 經濟

    • 賽事






世界級城市列表


根據個別準則排名






































































































排名 市区人口 城市國際化指數 生活物价指數 地鐵系統全年載客量 機場全年載客量 億萬富翁數目[4]
1
日本 東京

日本 東京

日本 東京

日本 東京

英国 伦敦

俄罗斯 莫斯科
2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英国 倫敦

日本 大阪

大韩民国 首爾

美國 纽约

美國 纽约
3
巴基斯坦 卡拉奇

美國 纽约

英国 倫敦

俄罗斯 莫斯科

日本 东京

英国 倫敦
4
印度 孟买

法国 巴黎

俄罗斯 莫斯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美國 亚特兰大

香港 香港
5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香港 香港

大韩民国 首爾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

法国 巴黎

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
6
俄罗斯 莫斯科

美國 芝加哥

瑞士 日內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州

美國 芝加哥

巴西 圣保罗
7
巴西 圣保罗

美國 洛杉磯

瑞士 蘇黎世

美國 紐約

美國 洛杉矶

大韩民国 首爾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天津

新加坡 新加坡

丹麦 哥本哈根

法国 巴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印度 孟買
9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州

澳大利亚 悉尼

香港 香港

香港 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

美國 舊金山
10
印度 德里

大韩民国 首爾

挪威 奧斯陸

墨西哥 墨西哥城

美國 达拉斯

美國 達拉斯


圖集




参考文献





  1. ^ UK History. History.ac.uk. 2009年12月18日 [2012年5月9日]. 


  2. ^ 2.02.12.22.32.4 Doel, M. & Hubbard, P., (2002), "Taking World Cities Literally: Marketing the City in a Global Space of flows", City, 第6期, 第3號, 第351-368頁. (需要訂閱)


  3. ^ 薩斯基亞·扎森 -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3-16. (1991) -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ISBN 0-691-07063-6


  4. ^ 4.04.1 GaWC Research Bulletin 5, GaWC, 羅浮堡大學, 28 July 1999


  5. ^ Global Urban Indicators Database 2 (1998 data)[永久失效連結](資料儲存為.ZIP壓縮檔), UN-HABITAT


  6. ^ Urban Characteristics,City Level, 1993PDF (61.6 KB), "World Resources 1998-99", WRI, 1998年.


  7. ^ World Indices, Bloomberg


  8. ^ J.V. Beaverstock, World City Networks 'From Below', GaWC, 羅浮堡大學, 2010年9月29日


  9. ^ Worldwide Cost of Living survey 2011 - City rankings, Mercer, 2011年7月12日


  10. ^ Chapter 5: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choicePDF (352 KB), "2004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第99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04年


  11. ^ City Profiles, UN


  12. ^ Mobility 2001PDF (1.59 MB), WBCSD


  13. ^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3 REVISIONPDF (3.73 MB), 联合国, 2004年


  14. ^ Chapter 9: Urban DataPDF (196 KB), "World Resources 1998-99", WRI, 1998年


  15. ^ World-wide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 Mercer, 2006年4月10日


  16. ^ The city development indexPDF,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 UN-HABITAT, 2006年6月21日


  17. ^ P. De Groote, Economic and Tourism Aspects of the Olympic Games, GaWC, 羅浮堡大學, 2005年9月21日


  18. ^ [1]PDF(需要登入)


  19. ^ 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Global Cities, GaWC, 羅浮堡大學, 2005年2月17日


  20. ^ World Heritage List,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1. ^ Estimated Ridership of the World’s Largest Public Transit Systems, 1998. People.hofstra.edu. [2012年5月9日]. 


  22. ^ COMMUTER RAIL (SUBURBAN RAIL, REGIONAL RAIL)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CONTEXTPDF (218 KB), 2003年10月


  23. ^ Traffic Intensity by International Urban Area: 1990. Publicpurpose.com. [2012年5月9日]. 


  24. ^ Largest seaports of the world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6-06-15.


  25. ^ Mapping the Global Network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Air Passenger Transport Flows, GaWC, 羅浮堡大學, 2004年12月8日


  26. ^ The World's Best Skylines. Homepages.ipact.nl. [2012年5月9日]. 


  27. ^ Global Cities in Informational Societies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6-20. – 巴西利亞大學文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件.


  28. ^ 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GaWC. 於2012年11月21日.


  29. ^ 2016 Global Cities Index and Emerging Cities Outlook (PDF). [April 2016]. 




外部連結




  • 「『世界級城市網絡』中的美國城市」 Peter J. Taylor 和 Robert E. Lang,2005年2月 (英文)(PDF格式報告)


  • 城市地方的相關連結總匯 (英文)


  • 世界級城市 查爾斯史都華大學Jennifer Curtis的文章 (英文)


  • 世界體系的城市體系:研究議程 猶他大學Jeffrey Kentor 和 Michael Timberlake 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David Smith (英文)


  • 《2001年世界城市狀況》[永久失效連結] 聯合國人類住宅區計劃署 (英文)



參見


  • 香港島






oY7qD8SOeBYl 1G6 X,YCW2 J01,uGqYd9Q7,EWgHlpABv,01 26,Si4Frjd,sshweYsxgGe3CcMDT T 7,f 9QmZt j4HcIS,CjR
YdywEbFElHY2Pch,c73BS5fGU3sY2ZF4 isEN7dQdn,fCZAuCKddixyAhOORX39x6G4,aN4 dkDy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