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郡



























金城郡
地望
甘肅蘭州、
青海西寧、海東一帶

治所
金城縣
允吾縣
榆中縣
子城縣
五泉縣
始置年代
前81年
廢置年代
758年
別名
西海郡、蘭州

金城郡,中國古郡名。西漢始元六年(前81年)置。西漢末年其轄境大致相當於今甘肅省蘭州市、青海省西寧市、海東市一帶,屬涼州刺史部。初置時郡治在金城縣(縣治在今甘肅省蘭州市城區),後移治允吾縣(縣治在今甘肅省永靖縣西北)。東漢末析置西平郡。隋置蘭州總管府。唐初置蘭州,天寶中改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蘭州。




目录






  • 1 郡名起源


  • 2 建置沿革


    • 2.1 漢代金城郡


      • 2.1.1 西漢


        • 2.1.1.1 與西海郡之關係




      • 2.1.2 東漢


      • 2.1.3 魏晉南北朝




    • 2.2 隋代金城郡




  • 3 職官


    • 3.1 太守


    • 3.2 金城西部都尉




  • 4 人物


  • 5 註釋及徵引文獻


  • 6 參考書目





郡名起源


金城郡因其治所起初在金城縣而得名。關於“金城”之名,東漢應劭云:“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晉人臣瓚則認為:“稱金,取其堅固也。故《墨子》曰:雖金城湯池”[1]。漢明帝曾召見日南郡的上計吏張重,詢問日南郡是否真的在太陽之南,張重答道:“鴈門不見壘鴈為門,金城郡不見積金為郡”[2]。可見其地並不產金。



建置沿革



漢代金城郡



西漢


金城郡之地原本分屬隴西郡、天水郡、張掖郡。漢武帝時,置河西四郡,以“隔絕羌、胡”[3]。元鼎六年(前111年),先零羌聯合匈奴,侵入令居縣、安故縣,武帝遣李息徐自為擊破之,始置護羌校尉。


漢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因“邊塞闊遠”[4],割天水、隴西、張掖各二縣置金城郡。設置金城郡的目的是加強對西羌的控制。據考,金城郡始置時當領有金城、榆中、枹罕、白石、令居等縣。[5]之後郡界逐步向西推進,增置臨羌縣、浩亹縣。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率軍西征先零羌。神爵二年(前60年),置允街縣、破羌縣[6]、河關縣[7],並置金城屬國管理內附羌人。漢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金城郡治允吾,领十三县:允吾、浩亹、令居、枝陽、金城、榆中、枹罕、白石、河關、破羌、允街、安夷、臨羌。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金城郡有38470戶,149648人。









































































































西漢金城郡領縣
縣名
縣治所在地
始置年代
王莽改名
備註
允吾縣
甘肅省永靖縣西北

修遠
王莽封梁鴻之父梁讓於此地。
浩亹縣[8]
甘肅省永登縣河橋鎮[9]

興武

令居縣
甘肅省永登縣城關鎮[10]
前111年[11]
罕虜

枝陽縣
甘肅省永登縣南



金城縣
甘肅省蘭州市城區

金屏


榆中縣
甘肅省榆中縣西
秦代[12]


枹罕縣
甘肅省臨夏市西南



白石縣
甘肅省臨夏縣西南

順礫

河關縣

青海省同仁縣一帶[13]
前60年

縣西南有積石山。
破羌縣
青海省海东市樂都区東
前60年


允街縣
甘肅省永登縣紅城鎮玉山古城[9]
前60年
修遠亭[14]

安夷縣
青海省西寧市東



臨羌縣
青海省湟源縣東南

監羌[15]



與西海郡之關係

《漢書》地理志記載,王莽改金城郡為西海郡。但《漢書》平帝紀與王莽傳則明載西海郡為漢平帝末年新開之郡。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為營造“四海昇平”之氣象,派人持財物利誘居於青海湖一帶的卑和羌首領良願獻地,以其地置西海郡,與東海郡、北海郡、南海郡湊足“四海”之數。[16]闞骃《十三州志》:“(龍夷縣)城在臨羌新縣西三十里,王莽納西零之獻以為西海郡,治此城。”案此,則西海郡當為金城郡以西塞外之地。


另一種觀點認為,金城、西海原為兩郡,王莽時西海郡被羌人攻佔,於是將金城郡改名為西海郡。王峻《漢書證誤》:“今按其地正當青海之東,故《水經注》又曰:‘莽置西海郡,築五縣周海,亭燧相望。莽篡政紛亂,亦廢棄。’蓋莽初置時本在金城之外,其後廢棄,遂移其名於金城耳。”


王先謙則持折中觀點:“莽時獻地之卑和羌,在臨羌縣西,見後闞骃注。莽納其地,因並金城之名改西海耳。《志》文不誤。”認為王莽將卑和羌所獻之地並入金城郡,又改金城為西海。



東漢


更始元年(23年),涼州為隗囂所據。更始二年,更始帝召隗囂入朝後,金城郡及河西四郡轉入張掖屬國都尉竇融之手。漢光武帝建武五年(27年),竇融降漢。然而“自王莽末,西羌寇邊,遂入居塞內,金城屬縣多為虜有”[17],“更始、赤眉之際,羌遂放縱,寇金城、隴西”[3],“先零羌殺金城太守居其郡”[18],於是金城人口多遷居武威。建武十一年(33年),馬援出征隴西,破先零羌於臨洮,諸羌退守浩亹隘。馬援又襲允吾谷,得勝而歸。朝臣認為破羌縣以西之地僻遠多寇,欲棄其地。馬援上書諫阻:“破羌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令羌在湟中,則為害不休,不可棄也。”[17]。次年(34年),金城郡殘餘之地併入隴西郡。十三年(35年),馬援破武都參狼羌,於是“隴右清淨”[17],分隴西郡復置金城郡。[19]漢和帝永元十四年(102年),拜曹鳳為金城西部都尉,都尉治所移駐龍耆城[20],管轄西海郡故地。


漢安帝永初三年(109年)當煎羌、勒姐羌攻入破羌縣。四年(110年),先零羌攻入褒中縣,漢中太守鄭勤戰死,金城郡陷落。於是僑置金城郡於隴西郡境內,治所在襄武縣。元初元年(114年),護羌校尉侯霸、馬賢等擊破當煎、勒姐,涼州刺史皮楊平定隴西。不久復置金城郡。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金城郡領十縣:允吾、金城、榆中、令居、枝陽、臨羌、浩亹、允街、破羌、安夷。有3858戶,18947人。在此之前,枹罕、白石、河關三縣已劃入隴西郡。漢獻帝建安中,析金城郡西部數縣置西平郡。吳增僅認為,西平郡當領有破羌、安夷、臨羌等縣。[21]



魏晉南北朝


魏晉之際,金城郡移治榆中縣。西晉泰始五年(269年),金城郡改屬秦州。太康三年(282年),金城郡改屬雍州,領榆中、允街、金城、白土、浩亹五縣,約有2000戶。不久又改屬涼州。


十六國前期,金城郡分屬前趙、前涼。前涼張寔新置永登縣,與金城郡令居、枝陽二縣合為廣武郡[22]。前涼張駿時金城郡改屬河州。西秦時,乞伏乾歸曾數次以金城郡苑川城為都城。北魏時,金城郡領榆中、大夏二縣。西魏時,以西秦舊都苑川城置子城縣(在今蘭州市西北)[23],為金城郡治所。子城縣下有苑川鄉[24]


隋開皇三年(583年)郡廢,置蘭州總管府。



隋代金城郡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蘭州置金城郡,改郡治子城縣為金城縣,領金城、狄道二縣,有13157戶。隋末,改金城縣為五泉縣。大業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舉、薛仁杲父子據金城郡起兵,盡有隴西之地,號稱“西秦霸王”。


唐武德二年(619年)平薛仁杲,改金城郡為蘭州,領五泉、廣武、狄道三縣。天寶元年(742年)又改蘭州為金城郡,仍領三縣,治五泉。天寶二年[25],割狄道縣置狄道郡,此時金城郡有2889戶,14226人。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金城郡為蘭州。



職官



太守



  • 廉褒,字子上,永始三年(前15年)離任。[26]

  • 庫鈞,王莽時金城太守。東漢建武初年尚在任。

  • 郝崇,漢章帝時金城太守。

  • 侯霸,漢和帝時在任。與河南人侯霸並非一人。

  • 張篤

  • 霍谞

  • 楊統

  • 楊淮

  • 蘇謙

  • 殷華

  • 陳懿

  • 蘇則,建安二十年至漢末為金城太守。



金城西部都尉


  • 曹鳳,漢和帝時為金城西部都尉,駐龍耆城。[27]


人物



  • 麴嘉,金城榆中人,麴氏高昌的建立者。


註釋及徵引文獻





  1. ^ 《漢書》地理志金城郡條下顏師古注


  2. ^ 《太平御覽》卷四引《後漢書》


  3. ^ 3.03.1 《後漢書》西羌傳


  4. ^ 《漢書》昭帝紀


  5. ^ 《西漢政區地理》,173頁


  6. ^ 《漢書》地理志


  7. ^ 《水經注》河水引《地理志》


  8. ^ 亹,讀若門。


  9. ^ 9.09.1 杨业普,《甘肃史话丛书·永登史话》西汉时期四县治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6-19.


  10. ^ 王宗元,《汉金城郡令居县故城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8-10-07.


  11. ^ 《史記》平準書


  12. ^ 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13. ^ 《漢書地理志匯釋》348頁


  14. ^ 《漢書》地理志原作“修遠”。王先謙注曰:“修遠下宜有亭字,以別於郡治,今脫。”


  15. ^ 《漢書》地理志原作“鹽羌”。王念孫《讀書雜志》:“鹽,當依《水經注》作監。凡縣名上一字稱臨者,莽多改為監。”


  16. ^ 《漢書》平帝紀:元始四年,“置西海郡,徙天下犯禁者處之。”王莽傳:“遣中郎將平憲等多持金幣誘塞外羌,使獻地,願內屬。”又云:“今謹案已有東海、南海、北海郡,未有西海郡,請受良願等所獻地為西海郡。”“又增法五十條,犯者徙之西海。徙者以千萬數,民始怨矣。”又云:居攝元年,“西羌龐恬、傅幡等怨莽奪其地作西海郡,反攻西海太守程永。”


  17. ^ 17.017.117.2 《後漢書》馬援傳


  18. ^ 《後漢書》竇融傳


  19. ^ 建武十二年,省金城郡屬隴西;建武十三年,復置金城郡。 《後漢書 卷一下 光武帝紀下》


  20. ^ 一說龍耆即西漢之西海郡治龍夷


  21. ^ 《三國郡縣表》卷五


  22. ^ 《晉書》地理志涼州。但本書地理志金城郡下已無令居、枝陽二縣,可能為前涼時復置。


  23. ^ 《水经注》河水、《輿地廣記》


  24. ^ 《北周地理志》,201頁


  25. ^ 《舊唐書》地理志蘭州條下謂分郡在天寶二年。同書臨州下曰在天寶三載,《新唐書》同。


  26. ^ 《漢書》百官公卿表


  27. ^ 曹全碑、《後漢書》西羌傳




參考書目



  1. 王先謙,《漢書補注》,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2.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3. 吳增僅,《三國郡縣表》,光緒二十一年初刻本

  4. 《魏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5. 《隋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6. 《晉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7. 《舊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8.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9. 嚴耕望,1947,《兩漢太守刺史表》,上海,商務印書館

  10. 譚其驤 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1. 王仲犖,1980,《北周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

  12.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13. 《水經注》,1990,陳橋驛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5. 周振鶴,2006,《漢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Why https connections are so slow when debugging (stepping over)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