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大明

1368年-1644年

永乐年间的明朝(简).png
     橙色部份為《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描绘的明朝最大疆域(永樂時期)


京城
 


• 1368-1421

應天府(後為陪都,今南京)
• 1421-1424

順天府(稱行在、後為京師,今北京)
• 1424-1441

应天府[註 1]
• 1441-1644

順天府
国君姓氏

君主
16


• 1368-1398

太祖朱元璋(开国)
• 1627-1644

思宗朱由檢(亡国)
语言
近代汉语
常用语
近代汉语
人口
 


• 1393年

65,000,000人
• 1403年

66,598,337人[參 1]
兴衰


• 1368年1月23日

朱元璋於应天府登基,大明建立
• 1644年4月25日

李自成攻佔北京,思宗自缢,大明灭亡
面积
6,500,000平方公里[參 2](1450年)
宗教
儒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中国民间信仰
通币
大明宝钞、方孔钱











先前国

继承国





大元
















大清

大順

南明


今属于


























































































中國歷史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黄河
文明

長江
文明

青銅器時代

传说時代
(三皇五帝)


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


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


前11世紀
|
前256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东周
前770–前256

春秋 前770–前403

戰國 前402–前221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前202
|
220


西汉 前202–8

8–23

玄漢 23–25
东汉 25–220

三国
220–280


220–265

蜀漢
221–263


229–280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五胡十六国
304–439




420
|
589



420–479

北魏
386–534


479–502


502–557
后梁
555–587


西魏
535–557

东魏
534–550


557-589

北周
557–581

北齐
550–577

581–619

618–907
武周 690–705

五代十国 907–979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定难军
881–982

西夏
1038-1227


960
|
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1115-1234

大蒙古國 1206–1271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後金 1616–1636
1636–1912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至今


相关条目




中国史学史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朝代

中国首都

中国语言

艺术史

经济史

教育史

科技史

法制史

新闻史

军事史

水军史







China dragon.svg中国历史年表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註 2])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參 4]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參 5]。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參 6],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參 7]為號召北伐中原[參 8][參 9],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參 10],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參 3]。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參 11]。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參 12]。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參 13]。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參 14]。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啟,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註 3][註 4],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3月18日(舊曆二月初十),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為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參 17]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註 5],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參 20],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註 6],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參 22]。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註 7]。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參 23],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註 8]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參 24][參 25]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參 26]。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參 27],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參 28],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註 9]。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例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註 10]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負責,後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參 3],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參 34],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參 35]。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參 36]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參 37]。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註 11]、「遠邁漢唐」[參 38]




目录






  • 1 国号及称呼


  • 2 歷史


    • 2.1 大明开国与統一


    • 2.2 皇权集中与建文削藩


    • 2.3 永樂盛世与仁宣之治


    • 2.4 土木之變与弘治中興


    • 2.5 內亂与北虜南倭


    • 2.6 改革与中興


    • 2.7 萬曆怠政与黨爭


    • 2.8 明末经济危机与内忧外患


    • 2.9 南明与明鄭




  • 3 疆域


    • 3.1 范围变迁


      • 3.1.1 塞北地區


      • 3.1.2 東北地區


      • 3.1.3 西北地區


      • 3.1.4 西南地區


      • 3.1.5 东南地区


      • 3.1.6 南海及东南亚地区




    • 3.2 行政區劃


      • 3.2.1 承宣布政使司


      • 3.2.2 都指挥使司


      • 3.2.3 巡撫與總督






  • 4 政治


    • 4.1 内阁制度


    • 4.2 六部


    • 4.3 监察机构


    • 4.4 厂卫制度


    • 4.5 其他機構


    • 4.6 法律




  • 5 軍事


    • 5.1 卫所制度


    • 5.2 火器的发展




  • 6 經濟


    • 6.1 农业


    • 6.2 工业


    • 6.3 商业




  • 7 人口


    • 7.1 人数变动


    • 7.2 户籍制度


    • 7.3 人口迁移


      • 7.3.1 果敢人


      • 7.3.2 明乡人






  • 8 文化


    • 8.1 教育


    • 8.2 科举


    • 8.3 文學及書籍


    • 8.4 艺术


    • 8.5 宗教


    • 8.6 哲學思想


    • 8.7 西學




  • 9 科學及技術


    • 9.1 天文历法


    • 9.2 眾多學術著作


    • 9.3 中西科学交流




  • 10 民族


    • 10.1 西北各族


      • 10.1.1 回族




    • 10.2 北部和东北各族


      • 10.2.1 蒙古和女真


      • 10.2.2 苦兀




    • 10.3 西南


      • 10.3.1 西藏


      • 10.3.2 傣族






  • 11 外交


    • 11.1 朝贡体系


    • 11.2 海洋政策


      • 11.2.1 海禁與鄭和下西洋


      • 11.2.2 隆庆开关




    • 11.3 来往国家


      • 11.3.1 东亚


      • 11.3.2 东南亚


      • 11.3.3 中亚


      • 11.3.4 歐洲




    • 11.4 西学东渐




  • 12 社會


    • 12.1 风气


    • 12.2 城市化


    • 12.3 社会福利


    • 12.4 飲食


    • 12.5 衣著服飾




  • 13 君主列表


    • 13.1 南明君主




  • 14 參見


  • 15 注释


  • 16 参考文献


    • 16.1 引用


    • 16.2 来源




  • 17 外部連結





国号及称呼


朱元璋早期给新的王朝定名为大中[參 39],后正式定国号为“大明”,是元朝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把“大”字加于正式国号之中的大一统王朝[參 6],又称皇明[參 40],后世称为明朝明代,又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部分人認為明朝之号承袭自小明王韩林儿之号[參 41],但韓林兒的國號為宋,而朱元璋部的大旗“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九天日月開黃道,宋國江山複寶圖”反而有些關係[參 42]。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以“大明”為国号以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亦同时应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预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据五德终始说,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剋金[參 43][註 12]


1644年4月24日(舊曆三月十八),明朝首都沦陷后,明朝宗室在江南地区建立政权仍沿用大明国号,别称南明后明,清廷則称为伪明,一直坚持到1662年。而郑芝龙、郑成功等郑家势力在台湾建立了政权,史称東寧王國


还有人指出,明之得号出于明教[註 13]。明教在唐朝武则天延载年间,传到中国,但是一直保持神秘,因为明教宣传的是“弥勒降生,明王下世”[參 44]。一些反抗朝廷的人经常借助于明教来号召群众,为了保护自己,明教就跟佛教拉上关系,和佛教的白莲宗拉上关系,最后就形成了白莲教。所以从唐朝、宋朝、元朝明教是时而浮出,时而潜入地下,但是常常用作反抗朝廷的武器[參 45][參 46]



歷史




























































































大明开国与統一





明朝第一位皇帝朱元璋的一幅畫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元朝末期,官員貪污,貴族靡爛,朝政腐敗。為消除赤字,元廷加重賦稅,並且大量濫印新鈔「至正寶鈔」,隨之產生的通貨膨脹加上荒災、黃河氾濫等天災比以往任何時候發生得都要頻繁,使得民不聊生。1351年元順帝派賈魯治理黃河,徵調各地百姓二十萬人。同年五月,白蓮教韓山童與劉福通煽動飽受天災與督工苛待的百姓叛元起事。他自稱明王,建立紅巾軍,據有河南與安徽等地[參 47]。紅巾軍與各地義軍陸續起事,勢力擴張到華中、華南地區[註 14]。隔年,紅巾軍的郭子興聚眾起義,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不久,貧苦農民出身的安徽鳳陽人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為妻。之後,朱元璋離開濠州,發展自己的勢力[參 47][參 48]


1356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今江蘇省南京市),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一些軍事要地,獲得一塊立足的基地。朱元璋採納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經過幾年努力,其軍事和經濟實力迅速壯大。1360年,陳朱雙方在集慶西北的龍灣展開惡戰,陳友諒勢力遭到巨大打擊,逃至江州,史稱洪都之戰(今江西省九江市)。1363年,通過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勢力基本被消滅。1367年朱元璋自稱吳王,率軍攻下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滅張士誠,同年又消滅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參 47]


1368年正月,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即明太祖,年號洪武,明朝建立。之後趁元朝內訌之際乘機北伐和西征,同年攻佔元大都(今北京),元廷撤出中原,史稱北元。之後於1371年消滅位於四川的明玉珍勢力,於1381年消滅據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最後,於1388年深入漠北進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參 47]。而朱元璋对于不願效忠新朝的蒙古人和色目人,则表示愿意归顺的可以在大明,不愿意的可以自行离开[參 49][參 50]


明初不願仕官和不願效忠新朝廷的地主文人為了逃避徵辟而採取自殺、自殘、逃往漠北、 隱居深山等方法,誓不出仕(中國古代銓選,有「身言書判」四方面標準,身體有殘疾者不能任官)。為應對元遺民對明政權的鄙夷與漠視,朱元璋設立新刑罰,宣告「士大夫不為君用」律,大規模徵辟前朝遺老、搜羅岩穴隱士,並且殺害不願效忠明朝以及為新朝當官的學者,表示「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寰中士大夫不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誅其身而沒其家,不為之過」,導致「才能之士,數年來倖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參 51][參 52][參 53][參 54]



皇权集中与建文削藩






永樂盛世時明成祖朱棣的一幅立軸絹本設色坐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由于幼年对于元末吏治痛苦记忆,明太祖即位后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改革元朝遺留的吏治,懲治貪官,社會經濟從戰亂中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洪武之治。明太祖確立里甲制[註 15],配合賦役黃冊戶籍登記簿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註 16],落實賦稅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同时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參 56]


平定天下後,明太祖大封功臣。但随后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加之不少功臣或骄纵或横行乡里或僭越等,明太祖兴起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幾乎將功臣及权贵誅殺[參 55]。廖永忠成为最先被处置的功臣。丞相胡惟庸深得朱元璋寵信,但之后日益跋扈,朝中奏章大事須先經其手,若不利於其的奏章就予以隱匿,並且大肆收取賄賂。1380年明太祖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1390年有人告發李善長與胡惟庸關係密切,李善長因此被賜死,家屬七十餘人被殺,總計株連者達三萬餘人,史稱胡惟庸案,明太祖更藉此案廢除中書省和相職[1][2]。此後,明太祖又借大將軍藍玉張狂跋扈之名對其誅殺,連坐被族誅的有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加上空印案與郭桓案合稱明初四大案。此時除湯和與耿炳文外功臣几乎全数被杀[註 17]。明太祖通過打擊权臣、特務監視等一系列方式加強皇權,使明初的皇帝專制程度與中國歷代各朝相比更為嚴重[參 55]


明太祖分封诸子為王,以加強邊防,藩屏皇室。諸王之中,以北方諸王勢力較強,又以秦王朱樉、晉王朱棡與燕王朱棣的勢力最大。為防止朝中奸臣不軌,明太祖規定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難」(意为“平定國難”)。同時為防止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許今後的皇帝在必要時可下令「削藩」[參 55]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於皇太子朱標於七年前因巡视陕西而病薨逝,遗诏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改年號建文,即明惠宗(亦稱建文帝、明惠帝)。明惠宗為鞏固皇權,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密謀削藩。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靖內難」的名義起兵,最後迂迴南下,佔領京師,是為靖難之變。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號永樂。明惠宗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參 57]。明成祖對支持明惠宗者大肆殺戮,諸如黃子澄、齊泰等[參 58]



永樂盛世与仁宣之治



繼洪武之治,明成祖、明仁宗與明宣宗相繼興起永樂盛世與仁宣之治,這是明朝的興盛時期之一。明成祖時期武功昌盛,明成祖先是出擊安南,将安南纳入明朝版图,设立交趾布政司。明成祖之后又親自五入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後的韃靼與瓦剌。明成祖冊封瓦剌三王,使與韃靼對立,等到瓦剌興盛後又助韃靼討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參 59]。同时,明成祖撤去大宁都司,将宁王朱权内迁南昌,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但不允许三卫蒙古人南迁到大宁地区驻牧。明成祖还于1406年和1422年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參 60]。明成祖為安撫東北女真各部,在歸附的海西女真(位於松花江上游)與建州女真(位於松花江、牡丹江之間)設置衛所,並派亦失哈安撫位於黑龍江下游的野人女真。1407年亦失哈在黑龙江下游东岸奴儿干地方(元朝征东元帅府旧地)設置奴兒干都司,擴大明朝東疆,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库页岛,宣示明朝对此地的宗主权[參 61]。明成祖一改明太祖閉關自守的外交策略,自1405年開始派宦官鄭和下西洋,向各國交往、宣示威德以及建立朝貢體制,也有為圍堵西亞帖木兒帝國的說法[參 59]。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前六次均在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派遣,郑和船队足迹遍佈東南亞與南亞地區,還於滿剌加建有基地。其規模空前,最遠到達東非索馬利亞地區,擴大明朝對南洋、西洋各國的影響力[參 57]





神武门是北京紫禁城的北門,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


文治方面,明成祖修大型類書《永樂大典》,在三年時間內即告完成。《永樂大典》有22877卷,其中凡例、目錄60卷,全書分裝為11095冊,引書達七八千種,字數約有三億七千多萬, 且未有任何刪節,《永樂大典》在編成後即被深鎖皇宮數百年,以至當時有多人認為《大典》已在戰火中被毀。根據記載,明朝年間僅有明孝宗和明世宗二帝閱《大典》[參 62]。此外,明成祖并未将《永乐大典》复写刊刻,且决定只制作一份抄本,並于1409年完成[參 63]。1405年明成祖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並設立北平國子監等衙門。1409年,明成祖巡幸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與都察院,並在北京為逝世的徐皇后設立陵寢,已經顯示遷都的跡象。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北京初步得到繁榮。1416年明成祖公佈遷都的想法,得到認同,隔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1420年宣告完工,隔年正式永樂遷都。因為永樂年間天下大治,並且大力開拓海外交流,史稱為永樂盛世,有學者將這段時期稱為永樂盛世,亦有史學家評價成祖遷都北京之舉是“天子守國門”,或称天子戍边、天子守边[參 64]


明成祖驾崩後,其長子朱高熾即位,即明仁宗,年號洪熙。明仁宗年齡已經偏高,即位僅一年就駕崩。其統治偏向保守固本,任用「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賢臣輔佐朝政,停止鄭和下西洋和對外戰爭以積蓄民力,鼓勵生產,寬行省獄,力行節儉。明仁宗驾崩後長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年號宣德。他基本繼承父親的路線,實行德政治國,並且發起最後一次下西洋。明宣宗同樣熱愛美術,有畫作傳世。但是,其執政期間也並非毫無弊端。由於明宣宗喜好養蟋蟀,許多官吏因此競相拍馬,被稱為「促織天子」。同時,明宣宗打破明太祖留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規矩,一些太監如王振等人開始干政,為明英宗時期的太監專權埋下隱患。1435年明宣宗去世,九歲的朱祁鎮繼位,即明英宗,年號正統[參 57]



土木之變与弘治中興





擊退也先率領的瓦剌軍,固衛北京的于謙。


明英宗自小寵信服侍左右的宦官王振,自此開始明朝的宦官嚴重專權行為。1442年限制王振權勢的張太皇太后去世[參 65],當時明英宗僅十五歲,王振更加攬權。元老重臣「三楊」死後,王振專橫跋扈,將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敕命鐵牌撤下,舉朝稱其為「翁父」,明英宗對他信任有加[參 66]。王振擅權七年,家產計有金銀六十餘庫,其受賄程度可想而知[參 67]


1435年蒙古西部的瓦剌逐漸強大,經常在明朝邊境一帶生事。1449年瓦剌首領也先率軍南下伐明。王振聳使明英宗領兵二十萬御駕親征。大軍離燕京後,兵士乏糧勞頓。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回師至土木堡(今日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被瓦剌軍追上,士兵死傷過半,隨從大臣有五十餘人陣亡。明英宗突圍不成被俘,王振為將軍樊忠所怒殺[參 68],史稱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捩點[參 67]


土木堡之變的消息來到北京後,朝中混亂。一些大臣要求遷都南京應天府,被兵部侍郎于謙駁斥。同年,大臣擁戴明英宗弟朱祁鈺即位,以求長君,即明景帝(又稱明代宗),年號景泰。于謙升兵部尚書,整頓邊防積極備戰,同時決定堅守北京,隨後京師、南京、河南、山東等地勤王部隊陸續趕到。同年十月,瓦剌軍直逼北京城下,也先安置明英宗於德勝門外土關。于謙率領各路明軍奮勇抗擊,屢次大破瓦剌軍,也先率軍撤退[參 69]。明朝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于謙力排眾議,加緊鞏固國防,拒絕求和,並於次年擊退瓦剌多次侵犯[參 67]


也先認為綁架明英宗已無意義,於1450年釋放之。然而明景帝因為皇權問題,不願意接受明英宗,先是不願遣使迎駕,又把明英宗困於南宮(今南池子)軟禁,並廢皇太子朱見深(明英宗之子,後來繼位為明憲宗),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久見濟病死,沒有兒子的景帝也遲遲不肯再立朱見深為太子,儼然有奪正之貌,英宗、景帝兄弟因而嚴重對立[參 70]





中興明朝的明孝宗敬皇帝朱祐樘。


1457年石亨、徐有貞等人聯盟,欲擁戴明英宗復辟。趁著景帝重病之際發動兵變。徐有貞率軍攻入紫禁城,石亨等人占領東華門,立明英宗於奉天殿,改元天順。他們禁錮了景帝,並且捕殺了于謙及大學士王文,史稱奪門之變。由於兩次即位之故,明英宗也成為明清皇帝中,唯一使用兩個年號的皇帝。明英宗復辟後,略有新政,廢除自明太祖時殘酷的殉葬制度。之後因為內部政變流放徐有貞,因為曹石之變誅殺石亨、曹吉祥等人,並且以李賢等賢臣掌政。1464年明英宗去世後,兒子朱見深即位,即明憲宗,年號成化[參 67]


明憲宗為于謙冤昭雪,恢復景帝的帝號,平反奪門一案,人多稱快。而初年勵精圖治,任用賢臣,體諒民情,蠲賦省刑,善政史不絕書,又在武功有屢有建樹,如在丁亥之役中與朝鮮進攻屢次進犯的建州女真等,儼然為一代明君,史稱成化新風,堪稱與仁宣之治媲美。但明憲宗口吃內向,因此很少廷見大臣,終日沉溺於亦妻亦母的萬貴妃[參 71],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晚年好方術。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盜竊威柄。明憲宗直接頒詔封官,是為傳奉官。這使得傳奉官氾濫,舞弊成風,直到明孝宗才全被裁撤。他也是皇莊的始置者。該舉措事實上鼓勵豪強門閥兼併土地,危害不淺。宦官汪直受到明憲宗的寵信,張狂跋扈,透過西廠大肆冤殺普通民眾與官員。不久後由於民憤四起,西廠被罷,但汪直依然握有大權。直到1482年汪直因言官彈劾才被貶[參 67]。成化一朝羣小當道:女寵、外戚、佞幸、奸宦、僧道共聚一堂,朋比為奸,濁亂朝政[參 12]。1487年明憲宗去世,其子朱祐樘繼位,即明孝宗,年號弘治。


明孝宗自幼於貧寒出身,曾有被萬貴妃加害的危險。其在位期間「更新庶政,言路大開」,使得自明英宗以來的陋習得以去除,被譽為「中興之令主」[參 72]。明孝宗先是將明憲宗時期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盡數罷去,逮捕治罪。並選賢舉能,將能臣委以重任[參 73]。明孝宗勤於政事,每日兩次視朝。明孝宗對宦官嚴加節制,錦衣衛與東廠也謹慎行事,用刑寬鬆。明孝宗力行節儉,不大興土木,減免稅賦。他本身踐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除張皇后外沒有任何妃嬪。明孝宗的勵精圖治,使得弘治時期成為明朝中期以來形勢最好的時期,明史稱明孝宗「恭儉有制,勤政愛民」,被稱為弘治中興[參 74],然而在弘治中後期明孝宗不再認真聽從諫諍,並且開始揮霍無度,導致國家步入了「一歲所入,不足以供一歲支用」,「太倉無儲,內府殫絀」以及邊備日弛的狀況,在弘治初期革除的弊政不僅全部恢復,而且還更加惡化[參 75]<,其次,有明一代,以弘治對外臣最為縱容厚待,動則大肆對外戚藩王賞賜房屋,田地,造成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


1505年明孝宗去世,其子朱厚照即位,是為明武宗,年號正德。



內亂与北虜南倭



@media all and (max-width:720px){.mw-parser-output .tmulti>.thumbinner{width:100%!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tmulti .tsingle{float:none!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width:100%!important;text-align:center}}



侵犯明朝與朝鮮王國沿海的倭寇。倭寇主要由日本浪人與中國海盜所組成。




抵禦北方韃靼、瓦剌的明長城。



及至明武宗一朝,宦官势力重新抬头,其归因于武宗精于游乐,怠于政事。不过,其祸患本身并未危及皇权,虽有刘瑾、谷大用等八虎为非作歹,但始终未曾如唐朝末年的宦官擅权情况,并且刘瑾等人最终仍被武宗处以极刑。武宗的喜好游逸,最终导致孝宗一脉绝嗣[參 76]。并且致使大明统系发生第二次小宗入为大宗的情况[參 74][註 18]。明武宗的荒游逸樂導致正德年間戰事頻生,先後發生韃靼達延汗(明史稱韃靼小王子)進犯、寧夏安化王朱寘鐇謀反、山東劉六劉七民變、江西寧王朱宸濠謀反等重大事件。1520年明武宗假藉出征江西寧王為由而南下遊玩,以大將軍朱壽為名前往南京,親自俘虜已被王守仁擊敗的寧王。班師回京途中,於南直隸清江浦(江蘇淮安)泛舟取樂時落水染病,1521年於豹房驾崩[參 74]


明武宗驾崩后,明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朱厚熜入嗣大统,是為明世宗,年號嘉靖。登基前后,因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等权臣引宋濮安事强令明世宗尊亲生父母为皇叔父母,引起明世宗的反感,是为大礼议之争[參 77]。最终明世宗在張璁等不服权臣此举的朝官支持下得以尊父母為皇帝與皇后、立太廟在明武宗之上、修皇帝實錄[參 74]。這次政治風波使反對者被罷官或被入獄,受杖者一百八十餘人,杖死者十七人。在清除權臣與宦官後,明世宗開始實行自己的政治抱負,任用張璁等賢臣,英明苛察,嚴以馭官,整頓朝綱,鼓勵耕織和減輕租銀,又勘查皇室莊園和勛戚莊園,減輕土地兼併,在軍事上大力提拔將才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以解除邊疆危機,史稱「嘉靖中興」。


1534年後明世宗即不視朝,但仍悉知帝国事务,事无巨细仍出于明世宗决断。明世宗信奉道教,信用方士,在宮中日夜祈禱。先是將道士邵元節入京,封為真人及禮部尚書。邵死後又大寵方士陶仲文[參 74]。1542年十月,乾清宮發生楊金英、邢翠蓮等宮女十餘人與寧嬪王氏趁明世宗熟睡之際企圖將其勒死,但未成功,此即壬寅宮變。此事后,直至明世宗驾崩前一晚,明世宗迁离大内移居西内。明世宗寵信權臣嚴嵩,他借此排斥異己,結黨營私。其子嚴世蕃協助其父作惡。朝臣雖然不斷有人彈劾嚴嵩結黨營私,但均以失敗告終。世宗晚期,嚴嵩年事已高,朝臣徐階開始取代嚴嵩之位。1562年徐階策動言官彈劾首輔大臣嚴嵩。嚴嵩辭去官職回鄉。1565年嚴世蕃以通倭罪被判斬刑、嚴嵩被削為民,兩年後病死[參 78]


嘉靖一朝,國家外患不斷。北方韃靼趁明朝衰弱而佔據河套。1550年韃靼首領俺答進犯大同,宣大總兵仇鸞重金收買俺答,讓其轉向其他目標。結果俺答轉而直攻北京,在北京城郊大肆搶掠之後西去,明朝軍隊在追擊過程中戰敗,此為庚戌之變。由於世宗時期明朝宣布海禁,由日本浪人與中國海盜組成的倭寇與沿海居民合作走私,先並且後襲擾山東、浙江、福建與廣東等地區。朱紈、張經等將領受明廷干擾而未能平定倭寇。而後兵部尚書胡宗憲署理浙江巡撫兼浙直總督全力剿倭,招撫浙江勢力最強的汪直(後被明廷殺害)。戚繼光與俞大猷平定浙閩粵等地的倭寇,為後來隆慶開關建立好背景[參 79]。另外葡萄牙人在1557年開始移民澳門,但及至明亡,葡萄牙人及澳门始终为广东布政司香山县管辖。1566年明世宗驾崩,皇太子朱載垕即位,即明穆宗,年號隆慶[參 78]



改革与中興





万历年间推行改革的內閣首輔張居正。


明穆宗即位後,先後任用徐階、高拱與張居正等名臣。1567年位處執政之首的明世宗舊臣徐階策動朝官彈劾高拱,迫高拱辭官回鄉。高拱亦不甘示弱,一年後策動朝官彈劾徐階。徐階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實際政務漸漸落到張居正的手上。隆慶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內閣首輔。隆慶朝名臣名將薈萃,陸上與韃靼首領俺答汗達成和議,史稱俺答封貢;海上開放民間貿易,史稱隆慶開關;因為這兩項措施與其他改革措施,明朝開始進入中興時期,史稱隆慶新政。1572年,明穆宗因中風突然駕崩,年僅九歲的皇太子朱翊鈞繼位,即明神宗,年號萬曆[參 78]


由於明神宗年幼,於是由太后攝政。重臣高拱由於與太后信任的宦官馮保對抗而被罷官;相反的,張居正得到馮保的鼎力支持。張居正輔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提出「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參 80][參 81]。1393年明太祖時期,全國耕種田地有三百六十六萬零七千七頃,到1502年明孝宗時期也只上升到四百廿二萬八千零五十八頃。經過張居正的治理後於1581年達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以名將戚繼光守衛北京的重鎮薊州、以遼東李成梁安撫東北女真、以宣大王崇古、方逢時安撫韃靼,其他重臣如四川的劉顯、兩廣的殷正茂、凌雲翼、浙江的張佳胤,張居正也十分信任他們[參 12]。張居正還啟用潘季馴治理黃河,變水患為水利。同時張居正嚴懲貪官污吏,裁汰冗員。張居正整頓朝正,改革體制,史稱萬曆中興[參 78]


1577年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憂[註 19],但張居正以為改革事業未竟,不願丁憂。他的政敵借此大做文章,此即為奪情之爭。最後在明神宗和兩太后的力挺下張居正被奪情起復[註 20],使得其改革並未被中斷。但是,這成為他的政敵之借口。同時,張居正利用自己的職權讓自己的兒子順利通過科舉進入翰林院。除此之外,張居正的私德也有問題,各種聚斂財物的情事被揭露,張居正也迫害了大量的政敵,好同惡異,為政專擅,他一死,立刻在萬曆的支持下,被昔年結怨的大臣清算,張居正家被抄家。張府一些來不及退出的人被囚禁於內,餓死十餘口。生前官爵也被剝奪[參 78]



萬曆怠政与黨爭





一幅由明代画师所繪的明神宗朱翊钧畫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朱翊钧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張居正死後,明神宗親政,勵精圖治,勤於朝政,更新庶政,繁榮經濟,廢黜考成法等張居正改革中弊政,安撫流民,減少徭稅,有勤勉明君之風範,維持了中興。然后后来发生的国本之争,拉来了明末党争的纷乱和明朝没落的序幕。國本之爭是贯穿于明神宗中期至晚期的重大政治事件。主要是圍繞著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鄭貴妃所生)繼承皇位之爭。由於皇后无嗣,明神宗偏愛皇三子朱常洵,不願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令群臣憂心如焚,朝中的大臣也藉此開始黨爭。直到1601年在皇太后的強迫下,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為福王,封地為洛城,卻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擊案發生,輿論對鄭貴妃不利後,福王才離京就藩,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穩固[參 82]


明神宗於國本之爭對大臣極度不滿,采取以不上朝作為報復,僅偶爾批閱奏摺,以處理一些重要事件,但如明世宗一樣,悉知帝国事务,事无巨细仍出于其之决断[參 83]。大理寺左評事上疏,稱明神宗沉湎於酒、色、財、氣,結果被貶為民。明神宗中後期财政困难,因此明神宗派太監為天下礦監和稅監以充實內庫,然而矿监税使大多假借名義搜刮民間財產,擾亂天下[參 84]。由於明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1602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廿五名。明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明廷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參 82],部分史學家認為明朝自此开始走向滅亡[參 85]


由於朝政混亂,部分中下階官吏在政治上受到排斥,紛紛要求政治改革,並強調道德標準。1593年癸巳京察促成東林黨的形成,其名稱源自顧憲成重修的東林書院。主持京察的孫鑨、李世達和趙南星,利用京察將不符他们標準和不属于东林党的官吏降職解雇。經過多次京察後,引起眾多反對黨如宣黨、崑黨、齊黨、浙黨等興起並與東林黨互相傾軋。自此門戶之禍堅固而不可拔,圖使朝政空轉內耗[參 86]。明熹宗時反對黨在東廠魏忠賢的羽翼下成為閹黨,開始專權,並且迫害東林黨人,東林黨受到嚴重打擊,有所謂東林六君子、東林七賢等被閹黨殺害,直到明思宗即位,才整肅了閹黨[參 82]




明末时期穿着中国服饰的耶稣会在华传教士


在對外軍事方面,以萬曆三大征最為顯著,分別為平定蒙古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抗擊日本豐臣政權入侵朝鮮王朝的朝鮮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戰爭幾乎同時發生,其性質均不相同。明朝於三戰皆勝以鞏固明朝邊疆、守護朝鮮王朝,但也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成為國庫空虛、財政拮据的重要原因之一[參 87][參 88]。粗略統計出這八年間國家的軍事開支高達一千一百六十餘萬兩白銀。1617年後金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由反明,兩年後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至此對後金改以防禦為主的戰略[參 82]


1620年明神宗去世[參 89]。其長子朱常洛登基,即明光宗,年號泰昌,在位僅一個月。他發內帑賞賜在遼東前線明軍,重用東林黨人使朝政轉危為安,並且罷除天下礦監稅使[參 90]。福王生母鄭貴妃為了攏絡明光宗,獻上四位美女。明光宗縱慾過度不久病倒,太監崔文升進以瀉藥而狂瀉,又因服用李可灼的紅丸而猝死,史稱紅丸案。明光宗逝世後,其寵妃李選侍欲居乾清宮,以挾皇長子朱由校自重。都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等,為防其干預朝事,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哕鸞宮[參 91],此即移宮案。皇長子朱由校最後得以繼位,即明熹宗,年號天啟。梃擊案、紅丸案與移宮案合稱明末三大案,是萬曆晚期國本之爭的延續,使得明廷的政治鬥爭更加劇烈,也是標誌著明末衰亡的開始[參 90]



明末经济危机与内忧外患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烈皇帝朱由检,最後自縊於北京煤山。由于战乱和年代久远,崇祯帝的画像并未流传下来,图片是今人附会的。


明朝末年,明朝的对外贸易陷入低谷,白银输入大量减少,由于农民缴税需要用到白银,但是一般农民只有铜钱,造成白银价格暴涨,农民无法缴税,大量逃亡,造成民变[參 92]


明熹宗在位期間,政治更加腐敗黑暗。熹宗幼年喪母,對乳母客氏有特殊感情。客氏與宦官魏忠賢狼狽為奸。熹宗早期,倚賴東林黨人力爭,方能登基,故大量啟用東林黨人,結果導致東林黨與其他黨鬥爭不斷,明熹宗因此對朝政失去耐心,魏忠賢借此機會干預政治,將齊楚浙黨的勢力集結,號為閹黨。1624年閹黨控制內閣,魏忠賢更加張狂,其爪牙遍佈中央與地方。在權勢最盛時,魏忠賢的養子竟能代替皇帝祭太廟。全國遍佈他的生祠,並號為九千歲後又稱九千九百歲。更有閹黨的國子監生提出魏忠賢配孔子,魏忠賢父配啟聖公[參 93]。魏忠賢並大肆打擊東林黨,借「梃擊、紅丸、移宮」三案為由,唆使其黨羽偽造《東林黨點將錄》上報朝廷,1625年明熹宗下詔,燒燬全國書院。大量東林黨人入獄,甚至處死。由於閹黨水準低下,政理不修。國家內部饑荒頻傳,民變不斷,外患持續,明朝已經陷入風雨飄搖之境地。1626年北京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廠火藥庫發生王恭廠大爆炸,造成2萬多人死傷。1627年明熹宗不慎落水病重,不久因霍維華之藥而去世,其五弟信王朱由檢繼位,即明思宗,年號崇禎[參 90]


明思宗即位後,銳意剷除魏忠賢的勢力以改革朝政。他下令停建生祠,逼奉聖夫人客氏移居宮外,最後押到浣衣局處死。下令魏忠賢去鳳陽守陵,魏忠賢於途中與黨羽李朝欽一起自縊,明思宗將其首級懸於河間老家,閹黨其他分子也被貶黜或處死[參 94][參 95]。然而黨爭內鬥激烈,明思宗不信任百官,他剛愎自用,加強集權[參 90]。當時東北方的後金(即後來的清朝)占領遼東地區,袁崇煥等人於遼西寧遠、錦州等抵禦後金可汗皇太極的入侵。1629年皇太極改採繞道長城以入侵北京,袁崇煥緊急回軍與皇太極對峙於北京廣渠門。经六部九卿会审,最後殺袁崇煥,史稱己巳之變。其後皇太極多番遠征蒙古,終於在六年後徹底擊敗林丹汗,取得了傳國玉璽,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即清朝。並且陸續發起五次經長城入侵明朝直隸、山東等地區,史稱清兵入塞。當時直隸連年災荒疫疾,民不聊生[參 96]。遼西局勢亦日益惡化,清軍多次與明軍作戰,最後於1640年占領錦州等地,明軍主力洪承疇等人投降,明朝勢力退縮至山海關[參 90]


明朝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雖勵精圖治,但其任人不得法(崇禎一朝撤換過五十個大學士,號稱「崇禎五十相」,為歷朝之最),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污昏庸;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在當時連海南島都出現下雪氣候[參 97][參 98],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饑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饑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隨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事,最後發展成雄踞陝西、河南的李自成與先後占領湖廣、四川的張獻忠(最後成立大西政權)。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於1644年4月24日(舊曆三月十八)攻克北京。明思宗在煤山自縊,明朝亡[參 90]。後世有史學家評價思宗在社稷危難之時沒有逃跑是“君主死社稷”[參 99],但亦有學者指出崇祯多次迁都南京的計劃[註 21]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縱容部將在京城內大肆搜刮遂失民心。原為明將、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帶領清軍入關,並於一片石戰役擊敗大順軍。清朝攝政王多爾袞與順治帝入關,北京成為清朝的首都。李自成退回陝西,最後被清軍圍殲於湖北,大順亡[參 90]



南明与明鄭






明鄭勢力範圍示意圖.


明朝滅亡後,在南方尚有勢力,史稱南明。南明主要勢力有四系王,分別是福王弘光帝朱由崧、魯王監國朱以海、唐王隆武帝朱聿鍵與紹武帝朱聿𨮁、桂王永曆帝朱由榔等。當南明滅亡後,又有鄭成功建立的明鄭與夔東十三家軍抗清。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後,南明大臣意圖擁護皇族北伐。經過多次討論後由鳳陽總督馬士英與江北四鎮高傑、黃得功、劉澤清與劉良佐擁護明思宗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稱帝,即弘光帝,史稱南明。1645年清朝派多鐸率大軍南下南京,此時弘光帝昏庸,大權由閹黨餘孽掌握,江北四鎮各自為營,最後陸續瓦解。清軍攻破史可法死守的揚州,弘光帝逃至蕪湖被逮,送到北京殺害。此期間清軍發起揚州十日、江陰八十一日與嘉定三屠等大屠殺以鎮壓反抗的漢人[參 17][參 106][參 107][參 108][參 109]。同时明朝数十万皇族也惨遭清廷和農民軍的屠杀[參 110]


弘光帝死後,魯王朱以海於浙江紹興監國;而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於福建福州稱帝,即隆武帝。然而這兩個南明主要勢力互不承認彼此地位而互相攻打。1651年在舟山群島淪陷後,魯王朱以海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赴廈門依靠鄭成功,不久病死在金門。隆武帝屢議出師北伐,然而得不到鄭芝龍的支持而終無所成。1646年,清軍分別占領浙江與福建,魯王朱以海逃亡海上,隆武帝於汀州逃往江西時被俘而死。鄭芝龍向清軍投降,由於其子鄭成功起兵反清而被清廷囚禁。朱聿鍵死後,其弟朱聿𨮁在廣州受蘇觀生及廣東布政司顧元鏡擁立稱帝,即紹武帝,於同年年底被清將李成棟攻滅。同時間桂王朱由榔於廣東肇慶稱帝,即永曆帝[參 17]


1646年永曆帝獲得瞿式耜、張獻忠餘部李定國、孫可望等勢力以及福建鄭成功勢力的支援之下展開反攻。同時各地降清的原明軍將領先後反正,例如1648年江西金聲桓、廣東李成棟、廣西耿獻忠與楊有光率部反正,一時之間南明收服華南各省。然而於同年,清將尚可喜率軍再度入侵,先後占領湖南、廣東等地。兩年後,李定國、孫可望與鄭成功發動第二次反攻,其中鄭成功一度包圍南京。然而,各路明軍因為距離互相難以照應,內部又發生孫可望等人的叛變,第二次反攻以節節敗退告終。1661年,清軍三路攻入云南,永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達收留。後吴三桂攻入缅甸,莽達之弟莽白乘机发动政变,杀死其兄後继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难,杀盡永曆帝侍從近衛[參 111],永曆帝最後被吴三桂以弓弦絞死,南明亡[參 17]


此時反清勢力只剩夔東十三家軍與在金廈的鄭成功(史稱明鄭)。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敗後,轉移到川、鄂山區進行活動,在夔州府以東地區繼續抗清,稱為夔東十三家軍。1662年清軍開始攻打之,到1664年首領李來亨被殺而亡。鄭成功在南京之戰失敗後退回金廈,於1661年率軍遠征荷蘭人占据的台灣岛成功,明鄭領有台灣,定都東寧(今台灣台南)。其子鄭經曾參與三藩之亂,率軍参与反攻失利。1683年,清朝康熙帝命施琅為水師提督進攻台灣。明鄭主鄭克塽率眾投降,明鄭亡[參 17]



疆域






《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描绘的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的明朝最大疆域,包含羈縻地如東北地區(含外東北)、新疆哈密與青藏地區,以及收复的安南。




1582年明神宗万历年间的明朝疆域,此時北疆萎縮至長城一帶,东北地区萎缩至遼東,西北地区萎缩至嘉峪关,青藏地区已不能有效控制。




范围变迁



塞北地區


明初武功强盛,多次對北元和隨後的韃靼和瓦剌作戰,並在與漠南一帶設置四十餘個衛所防衛,包括東勝衛、雲川衛、官山衛、全寧衛、老哈河衛等,這些都是明廷的邊防重地。其走向大致為陰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倫河一線。15世紀30年代後,由於天氣轉寒,農耕不濟,靖難之役時邊塞軍隊被燕王抽調。因此期間邊境略有南移。在明成祖永樂年間,明軍多次北伐,邊境形勢一度改觀。但在明中葉以後,隨著蒙古的再次崛起,邊境再次南移。並修建長城[註 22]以防禦蒙古,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註 23]重鎮加強防禦。長城也成為明中後期的北邊,同時也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界線[參 112]



東北地區


明太祖設置遼東都司以經營遼東。並多次進軍黑龍江流域,招撫當地土著部落,明廷勢力一度達到外興安嶺與黑龍江口,甚至庫頁島。明成祖永樂七年(1409年)於黑龍江地區設置奴兒干都司,然此都司並非常設機構[參 113],與東北130多個衛所不相轄屬[參 61],明宣宗宣德九年(1434年)廢棄之,撤回在奴儿干的流官驻军[參 114],不过之后女真仍奉明朝为主,原設於此處的各衛所及遼東都司仍然存在,至万历年间卫所增加至384个,以對當地實行羈縻統治。明英宗正統年間後,韃靼兀良哈與建州女真部南遷,並不斷侵犯遼東都司。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明廷修建遼東邊牆。16世紀末開始,建州女真酋長努爾哈赤開始興起,統一女真部,明廷設置的衛所逐漸消亡。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建國後金。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薩爾滸之戰後,後金軍隊破遼東邊牆,佔領遼東都司大部土地[參 112]



西北地區


明成祖永乐年間,西北疆界達到今新疆東部哈密地區,並設置沙州、安定、阿端、曲先、赤斤蒙古、罕东左一系列衛所[參 115][參 116]。15世紀30年代之後,西北吐魯番與青海蒙古部日益強大。1472年,哈密衛城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衛內遷,後復[參 117],1514年再度被並。16世紀後半期後,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軍退守嘉峪關[參 112]



西南地區


明朝在1381年才將云贵地區完全劃入疆域[參 118],並設置一系列土司、宣慰司管轄之,除正式府州外另设有三宣六慰[參 119],永乐年间増设底兀刺、大古刺、底马撒三个宣慰司[參 21]。邊界達到緬甸中北部、老撾北部、泰國北部一線。但後期這些地區多被周邊國家所並[參 112]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明軍進攻安南,南線達到日南州一帶。次年設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設十五府、卅六州、兩百餘縣。後因當地人民反抗激烈,明廷於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放棄,安南恢復黎氏王朝[參 112]


明初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率吐蕃诸部归降[參 120],后明廷在青藏高原地区设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因俗以治的治藏政策[參 22][參 121]。在完成藏区的统一后[參 122],明太祖要求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參 123][參 124],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參 125],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參 126]。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派遣刘昭、何铭等人前往藏区设置驿站[參 127][參 128],永乐十二年(1414年),又遣中官杨三宝往藏区招谕各土官恢复驿站[參 129],经多年努力终使往来西番的驿道安全畅通[參 130]。万历以后,明朝对边疆控制日益松弛,蒙古人攻占了整个青海草原,朵甘都司遂废弃。





哈佛大学出版的1415年明代地图,其中最南边和中国大陆颜色一样的东南亚一带就是旧港宣慰司。



东南地区


明朝前期,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


1553年葡萄牙人獲得在澳門停泊船隻權,1557年取得居留權,在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中葡签署《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前,中国法律上一直拥有澳门主权[參 112]


1624年荷兰人进入台湾南部,筑热兰遮城。1626年西班牙人进入台湾北部。1642年荷兰赶走西班牙,占领台湾大部。1661年,郑成功进攻台湾,次年驱逐荷兰人,攻占台湾。



南海及东南亚地区


明成祖永乐年间,积极开展对外联系,特别是派遣郑和七下西洋,并积极对南海诸岛进行勘察和经营。多次往返南海诸岛的航行中而次次必登、必书南海诸岛,例以“永乐”年号命名“永乐群岛”;以“宣德”年号命名“宣德群岛”;以郑和之名命名“郑和群礁”。《郑和航海图》也以“石塘”、“石星石塘”、“万生石塘屿”为今之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群岛之名[參 131]


永乐四年(1406年),郑和船队剿灭盘踞在旧港(今印尼巴邻旁)的海盗陈祖义,在其地设立旧港宣慰司[參 132],首任宣慰使施进卿即由郑和亲自前往册封[參 133]。旧港宣慰司是为明朝最南方疆土,以控制南洋核心要冲地带[參 134],也确保了明朝在南洋的权威,令海外贸易大兴,还开启了华人大规模开发南洋的时代[參 135]



行政區劃





明朝极盛时的行政區劃。


明朝大致上繼承元朝行政區劃,其一級地方行政區分置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與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布按三司制度,分別掌管行政、司法與軍事等三種治權,防止地方權力集中[參 136]。布政司通稱省,底下依序有道、府州與縣。道是明朝特別設置介於省和府州之間的行政單位,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分守道为布政司的派出机构,负责监督协调府州行政,分巡道为按察司的派出机构,负责监督协调府州司法治安。府为明朝最主要的统县政区,原為元朝的路,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準,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州与府同样是统县政区,但人口税收比府少,地位也比府低。州按照其行政隶属分为两类,直辖于布政司的州称直隶州,隶属于府的称散州或属州。軍事區劃有衛、所兩级,但部分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边疆军屯区的卫所具有类似内地州县的行政职能,行政上分别相当于府与县。明代宗、明英宗時設有中央派出管理行政的巡撫與管理軍事的總督,地位在布政司與都司之上。為限制巡撫與總督的權力,又設有都御史制衡之。明朝最後有140府,193州,1138縣,493衛,359所[參 136]



承宣布政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主管地方行政,地位等同元朝的行中書省。明太祖原沿襲行中書省的稱呼,1376年時改為布政使司,通稱行省[參 3]。明初設有十三個布政司與京師(非城市,地位等同布政司,轄現今江蘇與安徽兩省)。1380年胡惟庸案後撤廢中書省,京師及布政司直屬於六部之下。明成祖時期,於1407年到1428年間設置交阯布政司。於1413年設貴州布政司。為遷都北京,1403年將北平布政司升格為行在,1421年遷都北京後稱為京師(北直隸),原京師改稱南京(南直隸),形成「兩京十三省」的行政區劃。两京為明朝首都北京與南京的正式稱呼順天府應天府[參 3],其与其周边州府分别合称北直隶与南直隶,不设布政司,十三布政司为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明朝行政區劃設置大體符合山川形便之處,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處,如南直隸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個地區,语言文化上属于太湖吴越区的苏松地区归入南直而非传统上的浙江,秦岭以南的汉中等地归入陕西而非传统上的四川,河南也佔據局部的黃河以北土地。貴州省呈現中間窄兩邊寬的蝴蝶狀[參 136]



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司(都司)主管地方軍事,明太祖採用衛所制,於1370年於各省設置一都衛,1375年才設置都司管理。都司原隸屬大都督府,於胡惟庸案後析大都督府為五,分統諸軍司衛所。明朝一共設置十六個都司、五個行都司與兩個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他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衛,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置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參 137]。屬羈縻性質的都司中,最有名的有統轄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的奴兒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藏地區設置有烏斯藏、朵甘二都司(但这是否代表當時的西藏受到了明朝的统治存在较大的争议,請參詳明朝治藏歷史),另有置於今甘肅、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衛。這些具羈縻性質的行政區劃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參 138]



巡撫與總督


巡撫主理民政,原本是明宣宗時期派六部、都察院大臣以此為名義督撫地方行政,到明代宗時正式形成一級行政區。總督於明英宗時設置,分短期與長期兩種,管轄數個布政司的軍務。而巡撫與布政司的轄屬關係不一,有的巡撫轄有有一個到兩個布政司,如正統年間的山西河南巡撫。有的是一個布政司上面有數個巡撫,如北直隸有順天巡撫(駐遵化)、保定巡撫(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宣府鎮,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領山西大同府)三巡撫;南直隸有兩巡撫:應天巡撫(駐蘇州府,今江蘇蘇州)、鳳陽巡撫(駐淮安府,今江蘇淮安市淮安區)。有的巡撫管轄布政司與布政司之間的交界處,如南贛韶汀巡撫就跨越江西、廣東、福建三個布政司[參 136]



政治





内阁制度






内阁的衙署文渊阁,明朝政治中心之一,位于紫禁城三大殿东侧。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丞相胡惟庸謀反伏誅,於是廢去中書省和丞相一職。秦、漢以降實行一千六百餘年的宰相制度自此廢除,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大權獨攬,施行軍權、行政權、監察權三權分立的國家體制。由於國家事務繁多,皇帝無法處理,而明太祖也一度深感疲憊,於是設立四輔制度來輔佐政事。但這項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七年(1384年)後被廢。之後朱元璋請來幾位翰林學士幫忙輔佐,這些翰林學士的官職效仿唐宋馆阁学士旧制,被命為「某某殿(阁)大學士」[註 24],官階只有正五品。明成祖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始設內閣[參 139]


內閣最初只是皇帝的諮詢機構,相當於今日秘書或幕僚的職務,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到後來成為明朝實際上最高決策機構,首輔地位有時可比丞相,有票擬之權明朝內閣由始至終都不是明朝中樞的一級行政機構,所謂內閣只是文淵閣的別稱。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的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權力及地位遠遠不及過去的宰相,只有有实无名之地位,而沒有法定地位。宣宗時期,由於楊溥、楊士奇、楊榮等三楊入閣,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紅」。票擬之法補救可君主不願面見閣臣之弊,但內閣大臣與皇帝溝通,全賴司禮監(宦官)。由是開啟明朝宦官專政之大門[參 140][參 55]



六部


明朝在中央設置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與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書、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丞相之職,取消中書省。六部因此地位得到提高。每部只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原有的各科尚書降為郎中。各部尚書和侍郎的官階也上升。其中以禮部(主管教育,負責領導儒家學術,以及祭祀,外交等)和吏部(主管文官陞遷)最為重要,戶部(主管財政,土地和人口)人員最多。兵部(主管國防),刑部(主管司法,有對較大刑事案件的審判權)與工部(主管公共建設)地位較低[參 141]


在拟诏审议机构上,明朝開始只設給事中与中书舍人,不复设中书门下二省。明朝的审议机构为六科给事中,到洪武廿四年,設都給事中六人,分吏、戶、禮、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每科都给事中下设左右给事中各一人及给事中若干。六科给事中制度基本是繼承唐朝的門下省制度,但官位下降,机构更为精简,也失去了自魏晋以来皇帝内臣(皇室的收发站)和礼官的职责。六科官職品級雖低,然職權很高,他們可以批驳皇帝的意旨,
也能充当谏官的职责,对六部吏僚则具有分科对应的监察权,故該制度也發揮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明朝的拟诏机构为中书舍人官署,因其制度源流源于与门下并立的中书,故与六科相对俗称 「中书科」,但是其地位大为下降,职能也大幅削弱,事实上只是内阁与翰林院的誊抄机构。中央的重要事务执行机构为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与唐宋相比,减省了四寺:宗正寺被并入宗人府,卫尉寺被并入兵部,司农寺与太府寺被并入户部。大理寺與刑部和都察院合為三法司,负责重大刑事案件的复审与复核。大理寺的首長稱為大理寺卿,也是九卿之一。其餘四個寺的卿職權較低。太常寺負責祭祀;太僕寺管理馬匹与全国牧政;光祿寺負責壽宴;鴻臚寺負責接待外賓[參 142]



监察机构


在洪武十三年前,明朝還沿襲元的監察制度,設立御史台,有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洪武十三年後,朱元璋廢御史台。兩年之後,朱元璋設立新的監察機構—都察院。都察院下面設立監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國各省,稱為十二道監察御史。每道有監察御史三至五人,範圍大體為一省。但監察御史都駐在京師,有事帶印出巡,事畢回京繳印。到明末,監察御史分為十三道,共有一百一十人。都察院与六科同样具有谏官的职能和风闻言事的职责,故合称「科道言官」[參 143]



厂卫制度




正統款象牙質錦衣衛腰牌


明初还實行特務機構,主要包括錦衣衛、東廠和西廠,武宗時期還一度設有內行廠。錦衣衛設立於洪武十五年,直接聽命於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但是朱元璋晚年逐步废除了锦衣卫及其特权,还有一些比较残酷的刑法[參 144][參 145][參 146]


在東廠設立後,錦衣衛權力受到削弱。東廠成立於永樂十八年,是明成祖為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力量而成立。地點位於京師東安門北。東廠的主要職責就是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匯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東廠在設立之初,就由宦官擔任提督,後來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西廠設立於憲宗時期,首領為汪直。1482年後被廢。其後又被武宗短暫恢復。內廠設置於武宗時期,首領為宦官劉瑾,劉瑾伏誅後,內廠與西廠同時被廢除,僅留東廠[參 147]



其他機構


公孤官包括三公与三孤,是名义上的诸臣之首,但這些官職都是虛銜,一般授予功勞相當大的大臣以示榮耀。三公为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则是辅弼他们的少师、少傅、少保。其中太保和太傅名義上是太子的老師,而太師則是皇帝名義上的老師,但實際上輔導太子的機構是詹事府。詹事府下設兩坊、一局、一廳。此外還有太醫院,專門負責皇室人員的健康和醫療。太醫院附屬有生藥庫和惠民藥局。翰林院作為政府的官方學術最高機構,地位相當重要,甚至在政府中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翰林院首長是翰林大學士,此職位者經常會同時兼任內閣大臣[參 148]


诸司指不屬於各部院的司。主要指通政司和行人司。通政司負責傳遞公文,公告周知。行人司負責到地方上頒詔諭及赴外國作使臣[參 149]


外三监包括國子監、欽天監、上林苑監。欽天監負責觀測星象。國子監是最高官方教育機構,也是全国官学的领导机构,有祭酒一人,司業一人,監丞一人,博士五人,助教十五人,學正十人,學錄七人,典簿一人,典籍一人,典饌兩人。上林苑監負責掌管皇帝的御花園,畜牧場與菜圃[參 149]


内十二监為宦官衙門。事實上只有在這些衙門工作的宦官才是太監。包括司禮監、內宮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以司禮監最為重要,監內的提督太監主管宮內一切宦官禮儀刑名。而秉筆太監在宦官極端專權時竟代替皇帝批公文。此外宫内還設有四個司(惜薪、鐘鼓、寶鈔、混堂),八個局(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司苑),合為內官廿四衙門。宮女也有六個局(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工),每個局下設四個司[參 149]



法律



《大明律》,是明朝法令条例,由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制定而成,《大明律》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通了体例,调整了刑名,肯定了明初人身地位的变化,注重了经济立法,在体例上表现了各部门法的相对独立性,并扩大了民法的范围,同时在“礼”与“法”的结合[參 150]


《大明律》共分30卷,篇目有名例一卷,包括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以及吏律二卷、户律七卷、礼律二卷、兵律五卷、刑律十一卷、工律二卷,共460条。


有明一代比较重视法制的建设与实践,其中历经三次大规模修订的《大明律》。《大明律》在中国古代法典编纂史上具有革故鼎新的意义。不仅继承了明代以前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明代以前各个朝代法典文献编纂的历史总结,而且还开启了清代乃至近代中国立法活动的发展。《大明律》在明代实施的过程中,虽然也不断受到“朕言即法”[註 25]的干扰,但这些干扰始终未能影响它的正统法典的地位[參 153]


而《大明律》对惩治贪财枉法者,严厉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參 154][參 155]



軍事





明朝神機營的火槍手



卫所制度



明代早期軍隊的來源,有諸將原有之兵,即所謂從征,有元兵及群雄兵歸附的,有獲罪而謫發的,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籍選,亦即垛集軍,是由戶籍中抽丁而來。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中期以後又有強使民為軍的方式,不過都屬於少數,整體而言,衛所制仍然是最主要的軍制。衛所制為在全國各地軍事要地設立衛所駐軍,衛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從徵調發,無事則還歸衛所。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戶,由每戶派一人為正丁至衛所當兵,軍人在衛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將官等所需。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明宣宗以後漸無法維持,軍人生活水準及社會地位日漸低下,逃兵也逐漸增加,軍備因此逐漸廢馳[參 156]


在嘉靖年間,應付倭寇之亂時,將領戚繼光在浙江地區採用招募民兵加以訓練的方式,來取代不堪的衛所兵。正因為明朝正規軍衛所軍的不堪用,故這些民兵,在明朝後期逐漸擔負起維持明朝有效統治的作戰部隊,而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戚繼光的召募以浙江人為主戚家軍,李如松的私人部隊遼東鐵騎,及袁崇煥所召募以遼東人為主的關寧鐵騎[參 157]



火器的发展




大沽口炮臺:明代鐵炮


发端于唐宋时期的中国火器制造技术,在明朝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时的火器不仅仅种类多,而且制造技术以及性能均有极大提高。火箭与鸟枪是明朝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地雷在明朝也很盛行,管形火器的发展尤为显著。明朝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防需要的强化,火器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火器技术的勃兴引发了一场火药时代的军事变革[參 158]。佛郎机以及红夷大炮等西洋火器在此时期传入,使得明朝得以汲取其瞄准器的长处,以改良自产的火器性能。当时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即将终结,火器时代正在来到,亦認為中国有机会赶上西方的火器技术水平,但这一过程却随着明朝的灭亡而中断[參 159]


學者梁柏力指出,中國雖然比西方早兩個世紀使用熱兵器,但到了15世紀技術開始被葡萄牙人超越,但是差距还不是很大,後來清軍利用了明朝和西方的技術和經驗,多次改良並製造出比明朝更有威力的火器,到了三藩之亂期間,中國的熱兵器技術回升接近西歐國家的水平,这也是郑成功能驱逐台湾荷兰人,以及清康熙時期的清軍能夠擊退入侵黑龍江的俄羅斯士兵的原因之一。在簽署尼布楚條約其後的150多年內,清朝境內大致升平,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还停留在三藩之乱的技術水平上。可見中國火器的技術發展,與國內是否長時期出現大規模軍事對峙的局面有關[參 160]


在萬曆年間,日本人亦在火器技術上領先中國,以致日本火器的優勢在萬曆援朝戰爭中一度令日軍佔於上風[參 161][參 162]。明朝軍事家戚繼光亦批評當時多種形式的火器實際上並不實用,故一切禁之,以節靡費[參 163]。亦有學者批評宋元明清年代在政權穩定期間往往封鎖火器的研究成果,並且對研制者新的發明創造也不予以重視,甚至棄置不用,如明朝的趙士楨、畢懋康、薄玉和清朝的戴梓,他們的貢獻和成果都沒被恰當重視[參 164]



經濟


16、17世紀間,明代曾是世界上手工業與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明代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一定的壓制,但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廢除海禁後,海外貿易重新活躍起來,全盛時遠洋船舶噸位高達18000噸,占當時世界總量的18%[參 165],推进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使晚明中国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參 166]。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然而學界对於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一說持有争议态度[參 167][參 168]




自明朝就開發至今的雲南梯田。



农业


明朝初期,由於多年的戰爭加上通貨膨脹,且前朝元惠宗為治水加重徭役,經濟近乎在崩潰的邊緣。明太祖洪武年間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與移民墾荒,也實行屯田政策,軍屯面積佔全國耕地的近十分之一[參 169]。此外,商屯也相當盛行,政府以買賣食鹽的專賣證(稱之為鹽引)作為交換,利用商人將糧食運往邊疆,以確保邊防的糧食需求,然而此方式並非以以物易物方式,而是要求鹽商先交錢再等曬鹽季再給鹽,卻又為稅收不足而將新產出的鹽另行外賣,延後交鹽給正規鹽商的時間,致使鹽商交了錢卻要三五年甚至十年後才拿得到鹽,卻又因身份管制而無法拋棄鹽商身份另行謀生,因此而家破人亡,私鹽亦大為流行[參 170]


明朝農業無論是產量還是生產工具,都高於前一朝代,番薯、南瓜、蠶豆、土豆、玉米、棉花等美洲高產作物在16世紀中葉時陸續傳到中國,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國普遍栽種。此外,較容易栽種的蕃薯和玉米,可以種植於土壤相對較貧瘠的地區,對於糧食需求日增的明清兩代尤其重要[參 170]


萬曆年間,耕地總面積超過七百萬頃,為明神宗萬曆年間開始的人口穩步增長提供堅實的基礎。而在南宋時流行的俗諺「蘇常熟,天下足」,由於長江下游地區城市居民的快速增加,及長江中游地區的快速開發,中晚明時,已經轉變為「湖廣熟,天下足」,意即當時主要的米糧生產區已經轉移到湖廣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一帶。


隨着商業性農業的出現而發展起来的長途交通,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參 169]。晚明以後,湖廣的米開始被長途運送至江浙、閩廣等地區販售,使當地農民開始改種經濟作物[參 170]。明太祖也曾派遣國子監下鄉督導水利建設,並以減免稅賦獎勵耕作。這些措施使得過去很多飽受戰亂損毀的地區恢復生氣,使明朝的經濟得到快速的恢復[參 169]






明朝青花瓷。左後:永樂青花龍紋扁壺,右前:永樂青花海水白龍紋扁壺,大維德基金會藏品,大英博物館展出。




洪武年間的中國瓷器




工业


明朝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纺织、瓷器、印刷等方面,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明朝民间的手工业不断壮大,而官营却不断萎缩,明朝后期,除了盐业等少数几个行业还在实行以商人为主体的盐引制外,一些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參 171]


自明初年起,以江南地區為代表的手工業高度發展,松江潞安府全盛時有織機一萬三千張,促進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南京、臨清等城市「周圍逾三十里,而一城之中,無論南北財貨,即紳士商民近百萬口」[參 172]。南京一地有眾多的陶瓷廠,每年可生產100萬件瓷器。景德鎮成為世界瓷都。制瓷使用旋坯车,不但提高生产效率,還使旋出的瓷坯更为精细和规格化。施釉方式以吹釉法代替刷釉法,使施釉更加均匀光泽。並且發展出彩色瓷器。冶铁技术也有明显的提高,由灌钢冶炼法发展到苏钢冶炼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炼钢方法[參 173]



商业


商人地位的提高

明初期奉行「重本抑末」政策,甚至規定禁止商賈之家穿綢紗。明穆宗隆慶三年(1569年),大學士高拱上疏《議處商人錢法以蘇京邑民困疏》,反映商人的愁苦和商業的窘困,並奏請隆慶帝採取措施,革除宿弊[參 174]。之後張居正提出農商榮枯相因,進一步肯定商人的作用[參 170]。明代中後期商人地位有所提高,部分士大夫認為經商有成,在價值上也等同於讀書有得,「亦賈亦儒」「棄儒就賈」的現象也開始出現。此外,商業用的書也開始出現。商人為實用目的而編寫此類書籍,內容介紹貿易路徑沿途的交通、習俗及商品行情等。此類書籍現存最早者為《一統路程圖記》。此外,由於商業的發達,各地紛紛開始大量生產具有當地特色的商品,運銷他處,使得區域分工日益明顯[參 165]


貨幣及商帮

明朝初期,明太祖洪武年間尝试使用「大明寶鈔」的紙幣,这种货币同样经历了迅速的通货膨胀,它在1450年暂停发行,但是直到1573年仍在流通。直到明朝晚期李自成威胁北京时,这种纸币才在1643年和1644年重新印刷。在明朝大部分时期,中国有一个包括所有重要交易的纯私人货币体系。而整個貨幣體系轉向為以銀本位為主。从海外流入的白银, 开始在南部省广东作为货币使用,并在1423年传到长江下游地区成为纳税的法定货币。各省税收自1465年起以白银的形式上交首都,灶户从1475年起开始使用白银支付,徭役豁免费从1485年起使用白银支付。中国对白银的需求部分通过西班牙人从美洲的进口得到满足,特别是秘鲁的波托西和墨西哥,在西班牙人1571年建立马尼拉之后。但这时的白银还没有被铸造。它们以重量为一个标准两(约36克)的银锭(被称为元宝)流通,尽管其纯度和重量在地区与地区间略有不同。




明朝發行的紙幣—大明宝钞。


16世紀中葉之後日本和拉丁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也進一步促進中晚明經濟的發展,當時明朝佔有世界白銀需求量三成左右。明代經濟的另一個特色是城鎮經濟的繁榮,運河沿線由於往來商船不斷,周邊城市如濟寧、淮安、揚州等都非常發達。東南地區由於商品經濟繁榮,成為全國的經濟集散地。由於商品經濟的繁榮,明代形成按籍貫區分的商人集團,稱為「商幫」,如徽州商幫、晉陝商幫、廣東商幫、福建商幫、蘇州洞庭商幫、江西商幫等。這些商幫以「會館」為聯繫場所,互相支持,越做越大[參 165]


交易及貨品

明嘉靖、萬曆間,各地出賣絲綢、酒肉、蔬果、煙草、農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計其數,大量外銷賺取外匯所得;外國的不少東西在中國城市都有賣,如歐洲的西洋鐘、美洲的煙草[參 170],當時商業大都會以江南的商業城市最多,有南京、儀征、揚州、瓜洲、蘇州、松江、杭州與嘉兴等,華中其他商業城市尚有汉口、南昌、淮安、蕪湖與景德鎮等,西南内陆有成都,華北有北京、濟寧與臨清等,而華南則有福州與廣州等[註 26]


生產總量及生產力

晚明至清朝这一时期,明朝生產總量所占的世界比例在中国三千年历史上也是最高的。据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1600年明朝生產總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事实上据他研究,1500年中国生產總量(618亿美元)已首次超过印度(605亿美元)[參 176]。这里仅表明购买力平价,与所谓财政收入 (Government revenue) 是不同的概念,大多数中国学者如刘逖认为麦迪森已经高估了中国历史上的生產總量和人均生產總量[參 177]。据刘逖指出国际公认的生存水平线是400美元,因此刘逖对麦迪森明朝数据做了调整,认为若以1990年的美元價值換算,1600年中国人均GDP在388美元、1610年在386美元、1620年在391美元、1630年在344美元、1640年在367美元,而非麦迪森说的一直维持在600美元[參 178]


而隆庆年间的开关,进一步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增长[參 179]



人口



人数变动


元惠宗至正年間(1341年-1370年)全國發生多次大規模的災荒饑饉疾病和瘟疫,並最終促使紅巾軍起義爆發,期間造成人口大量減少。大明建立並統一全國後,明太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全國的農業生產在蒙元时代長期大規模战争而遭受極大破壞的背景下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復,加上洪武年間大規模向淮河以北和四川的荒無之地、墾荒填充移民,使人口得以穩定增長。到明太祖洪武廿六年(1393年)全國有6500萬人,其中民戶佔6175萬人,軍戶佔325萬人。北五省(北平、山西,山東、河南、陝西)人口有1755萬人,佔全國27%,其中山東最多,有5,462,850人,以下依次為山西(3,790,760人)、河南(2,825,300人)、陝西(2,646,450人)、北平(2,619,500人)。中五省(京師、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人口總數為3380萬,佔全國52%。其中,南直隸有11,291,460人;人口密度最高的蘇南太湖流域人口達6,320,30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0人;其次為浙江省,有9,959,270人;江西有7,260,000人,湖廣有4,318,420人,四川最少,僅1,314,260人。南五省(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總人口有1040萬人,佔全國的16%[參 169]


明朝户口的峰值出現在明朝后期,但對於具体时间與人口數量,不同學者有不同說法。易中天认为,明末人口六千余万[參 180];赵文林、谢淑君认为1626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99,873,000人[參 181];王育民认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峰值,实际人口在130,000,000人至150,000,000人之间[參 182];葛剑雄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97,000,000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亿[參 183];曹树基认为1630年明朝达到人口峰值,实际人口大约有192,510,000人,1644年实际人口大约有152,470,000人[參 184];而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则认为1600年明朝实际人口大约有160,000,000人[參 185]


明世宗嘉靖末年美洲高產作物傳入後開始在明代人口最為稠密的江浙和嶺南地區普及和推廣,尤其是經過萬曆中興過後以較快速度穩定成長,到明神宗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根據當代學者研究估計達到前所未有的150,000,000人,分佈格局基本未變。明思宗崇禎十三年(1640年)到清世祖順治七年(1650年),由於农民战争、饥荒和瘟疫等造成中原地區死亡加大,特別是由於北方鼠疫和旱灾的爆發、以及八旗入關掠殺和為防範漢人而進行有計劃的遷移,造成人口大量減少,只有原先人口總數一半不到,特別是經歷鼠疫大爆發的北方,人口降到不足20%[參 170]




























































































明朝戶口流動表

年代

戶數

口數

備註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
10,654,362户
59,873,305人[參 186]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10,652,870户
60,545,812人
此為除開華北大部分地區外的調查數據,今學者估計實際人口達到65,000,000人。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
11,415,829户
66,598,337人

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
9,685,020户
50,950,470人

明英宗正統十三年(1447年)
9,685,020户
53,949,787人

明代宗景泰七年(1455年)
9,404,655户
53,712,925人

明憲宗成化十五年(1479年)
9,496,265户
71,850,132人
此为官方统计的人口峰值
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年)
9,113,446户
53,281,158人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年)
10,409,788户
50,908,672人[參 187]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
10,508,935户
60,105,835人

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
10,621,436户
60,692,856人

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
9,835,426户
51,655,459人[參 188]
估計萬曆年間实际人口在130,000,000人至150,000,000人之间。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

估計實際100,000,000人


註:本表數據源自《明史·卷七七·食货一》、《明太祖实录》,《明英宗睿皇帝實錄》等。


户籍制度


明代沿襲元代,將人戶分為民戶、軍戶、匠戶三等。手工業者為匠籍。也就是規定全國技術好的手工業工人必須於官營手工業部門服務的制度。匠籍、軍籍比一般民戶地位低,不得應試,並要世代承襲。若想脫離原戶籍極為困難,需經皇帝特旨批准方可。


明代定以前的匠戶為匠籍,並規定這些入匠籍的手工、工人子孫世代承襲,不得脫籍改行,但不同點在於明代時,他們不需永遠在王朝服役,而只要依規定每隔幾年輪班到京城服役一次即可,稱之為輪班匠。輪班匠的勞動是無償的,还由於到京城的路途遙遠,輪班匠仍然常常發生逃役的狀況,於是在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朝廷便下令輪班匠可繳交銀兩折抵役期,稱為「匠班銀」。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朝廷進一步改革匠役制度,輪班匠一律征銀,以銀代役,政府則以銀雇工。人身束縛大為削弱。但仍有部分工人留在官營手工業單位服務,匠籍制並未完全廢除[參 173]



人口迁移


明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发展经济,政府有组织的把山西一带的民众迁到中原等人口较少的地区,史称洪洞树大移民。十七世纪开始的全国性大旱灾直接导致了全国性的大蝗灾。也引发了波及差不多整个华北地区的鼠疫。人口大量死亡,灾民大量离乡。但因明末的动乱很快结束,而灾民除死亡外,不久也回到了原籍,并未形成大规模的移民[參 189]



果敢人



明乡人



文化




教育







南京孔庙棂星门。





北京國子監集贤门。



明代时期的教育发达,学校兴盛,唐宋所不及[參 190]。明朝初期實行「科舉必由學校」的政策,明太祖多次強調:「古昔帝王育人材,正風俗,莫不先於學校。」並將學校列為「郡邑六事之首」,以官學結合科舉制度推行程朱理學,而不重視書院,書院因此沉寂近百年之久。也因此,明朝中早期最重要的教育機構也就是國子監。而各府、州、縣政府也皆立學校。府、州、縣學的學生稱為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明初生員數目有定額,大致府學四十人,州學卅人,縣學廿人。明代中後期,地方官員六事皆舉者極少,「學校之政之修也久矣」,因此傳統書院再次承擔起培養科舉人才的重任。明代書院的創辦,以嘉靖年間為最多,據統計,明代書院共有1239所。書院的經費來源,大體上可以區分為官方撥置、和私人捐贈。由於政治上的牽連,書院屢遭劫難,歷史上共有四次禁毀書院的記載,但官方越是禁止,民間開辦的書院就越多[參 3]



科举


科舉在明朝是正式的選拔官吏制度。科舉考試分為兩級,每三年舉行一次,稱為大比。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考生必須用八股文做答。所謂股,即對偶之意。八股文萌芽於宋朝,形成於明成化以後。由於八股取士的制度,讀書人既不通經史,又不諳實際,嚴重束縛民眾智慧的進步[參 3]



文學及書籍






天一阁藏明刻本前汉书


文學方面,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原本是《金瓶梅》後被三國代替)就是出於明朝。馮夢龍加工編輯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說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寫青年愛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轉運漢巧遇洞庭紅》等;與「三言」類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說集還有凌蒙初編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發現的《型世言》(陸人龍編著)。傳統雅文學的發展在明代繼續發展,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啟、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參 191][參 192]


萬曆時期,猛烈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義,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與袁中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他們認為文學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竟陵鍾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主張獨抒性靈,並且乞靈於古人,目的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後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參 192]



艺术



戲劇

明朝時期,傳統雜劇逐漸衰落,而傳奇劇走向繁榮。在嘉靖後期到萬曆初期出現三部優秀的傳奇作品,即《寶劍記》、《浣紗記》及《鳴鳳記》。明代戲劇的集大成者是湯顯祖。他的代表作是臨川四夢(即《南柯記》、《邯鄲夢》、《紫釵記》及《牡丹亭·還魂記》)。南戲在明朝也進入最繁盛的時期。明朝的文學與戲劇在對「情慾」的描寫上是較為開放的,例如《牡丹亭》一劇中就充滿許多對少女情懷的正面刻寫[參 191][參 192]


書法

明朝朝廷極力推崇書法,明朝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為主。明初書法陷於台閣體泥沼,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於是台閣體盛行。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征明、王寵與唐寅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性化的新境域。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盪的視覺效果,有名的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與倪元瑞等,而帖學殿軍董其昌仍堅持傳統立場。


繪畫

明代的繪畫成就巨大,大致偏重於文人畫派,往上承襲唐、宋、元三代的體系,再經過充分發揮後而自成一家的。明代画风迭变,画派繁兴。在绘画的门类、题材方面,传统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鳥画盛行,文人墨戏画的梅、兰、竹及杂画等也相当发达。其中最興盛的山水畫派可分為氣勢恢弘的浙派、蒼勁活潑的院派與清麗縝密的吳派三種。著名的書畫家如擅長花鳥的徐渭、擅長人物畫的陳洪綬,「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山水畫大師董其昌。明朝繪畫以山水和花鳥為主。人物畫和社會風俗畫相對較弱。明朝的雕像較多為城隍、孔子、關公、岳飛等為主[參 193][參 194]


明代晚期由于传教士纷纷来华,西方近代绘画也传入中国,开始了东西方艺术的第一次正面交流。但由于东西方审美观的差异,西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西洋版画艺术方面,尤其是坤舆图、西方原版图书以及圣迹画对明代晚期的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參 195]







戴進所繪《關山行旅圖》,山石大斧劈皴,水墨淋漓,豪放挺健,下筆較重,粗爌有力,氣勢充沛[參 196]





呂紀所繪《桂菊山禽圖》,生意流動,設色鮮麗;泉石布景,也點染煙潤,清新有致[參 196]





沈周所繪《廬山高圖》,用墨濃淡相間,於滿幅佈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覺實中有虛[參 196]





唐寅所繪《陶穀贈詞圖》,不獨佈局得體,設色秀妍,而且理趣兼優,形神俱佳[參 196]





文徵明所繪《古木寒泉圖》,一松一柏,相旁而生[參 196]





董其昌所繪《夏木垂蔭圖》,山川樹石、煙雲流潤,柔中有骨力,轉折靈變,墨色層次分明,清雋雅逸[參 196]









仇英所繪《漢宮春曉》,園庭殿宇極其繁盛,精細入神,人物勾勒筆法秀勁[參 196]





仇英《南都繁会图(局部)》描绘了明代南京的都市风貌















建築及工程






北京天壇祈年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




浙江东阳卢宅。




山东曲阜衍圣公府。



明代的建築工藝創下新成就。南京和北京城池都是偉大的建築作品。应天府京城城墙營建於洪武二年,完成於洪武十九年,城牆周長達66里,一般寬10-18米,高12-15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南京城突破方正的格局,而是按照地理形勢修建。皇城位於東部,市肆和居民區位於南部,西北則是軍營。洪武二十三年起,明政府開始修建京师外郭城(即南京外城),周圍120里,開十六門,將雨花台和鍾山都包入其中。而北京城池則較為方正,體現皇權至上的思想。明朝的宮殿建築也十分宏偉,故宮即為例證。明朝各種歷制建築也十分嚴謹工整。天壇、太廟、社稷壇、孔廟都是十分巍峨莊嚴的建築。明代帝陵工程浩大,可謂歷代之最。而在明代被重建的萬里長城(明長城)更是舉世無雙的巨作,保衛明朝的邊疆,至今依然聳立[參 170]



宗教





17世紀西藏唐卡;明宮廷貢品收集各種物品之一。


明朝的興起與元末信奉明教與白蓮教的紅巾軍息息相關,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後對宗教採取抑制和利用兼並的政策。他主要希望阻斷摩尼教、白蓮教與彌勒宗等宗教組織再度變成反朝廷的起事軍,並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力量來維護社會秩序[參 3]。結果,得到「皇糧」全面保障的佛教與道教演變成缺乏精神上的創新追求,亦脫離廣大信眾,民眾轉而尋求民間宗教作為慰藉[參 197]


明朝流行對不同宗教兼容並取傾向,民間宗教性信仰、習俗多樣而活躍。基本精神在信仰自由主義、保持國家政治世俗性質、維持社會穩定和國家對社會的控制。集中體現這些政策精神的仍是儒家政治社會理念並倚賴士大夫群體的努力。其變動因素和矛盾來源,則在諸教向國家政權機關的滲透、皇室特殊化行為、民間泛神論多元信仰傾向、部分士大夫的信仰綜合主義。在此期間,回族的形成與猶太教的消亡,表現出作為外因的社會環境與作為內在動力的宗教本土化、世俗化運動,對宗教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參 197]


明朝中期以後,佛教受皇室宗教活動加強的刺激與儒家的矛盾尖銳起來。這種矛盾促使部分士大夫強烈反對寺院修建並發表闢佛言論。明朝政府對藏傳佛教政策與對漢傳佛教政策有同有異。其重要差異之一是,明朝對藏傳佛教政策與對西部邊疆政策緊密相關,而對漢地佛教政策則於周邊關係政策基本無關。此外,部分士大夫以藏傳佛教為「番教」,認同程度遜於內地佛教。明朝一些皇帝因喇嘛多擅長某些「法術」,對其有特殊興趣,並因而導致士大夫針對相關政策的批評。道教起源於本土民間信仰,在明代與儒家士大夫的衝突比較和緩。但明朝君主中信奉道教者多,既影響到國家政治,也影響到士大夫與君主的關係。士大夫在反覆重申儒家原旨的同時,對道教的批評也日趨尖銳。民間宗教以最貼近下層百姓生活的組織形式和內容,滿足中下層民眾的宗教需求,甚至部分地滿足他們的政治要求和經濟要求。這是明朝中葉之後,民間宗教如火如荼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明朝政府將民間宗教基本看作民俗,一般無干預,對視為「陋俗」者加以排斥,在涉及秘密社會活動時則嚴厲禁止[參 197]




位于甘肃天水的后街清真寺,象徵着明代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


明朝還是信仰伊斯蘭教諸民族、藏傳佛教黃教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天主教在中國傳播的重要時期。伊斯蘭教在社會生活中相對封閉,在明代政策中大體上表現為一個民族政策問題而不是一個宗教問題,基本與國家以及其他社會成分相安無事。明朝中期以後,天主教再度傳入中國,當時士大夫尋求改革,明朝對天主教大致寬容[參 170]



哲學思想






王陽明


哲學思想上,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並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並且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參 198]。而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更進一部的強化此方面的論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義。而李贄則更肯定「人欲」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於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而隨著西學的傳入,科學精神與實學風尚也開始流行。明末之際,伴隨著朝代的更替與異族的入主,哲學家開始更多的思考現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參 191]


而明代晚期書院的興盛,衝擊官學的地位。許多知識分子利用在書院講學之際藉機批評時政,例如曾講學於東林書院的顧憲成及高攀龍,就常諷刺時政,也使東林書院成為與當權派對抗的中心,進而造成東林黨爭。當時學者也會借用寺廟周邊的空地舉行「講會」,倡導新的思想價值與人生觀[參 192]


以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並為明末清初三大儒。顧炎武提倡「經學即理學」,提出以「實學」代替宋明理學,要學者直接研習六經。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參 199],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黃宗羲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稱,著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是中國學術史之祖。他保護陽明學,排斥宋明理學,力主誠意慎獨之說,蔚為浙東學派。王夫之強調實際行動是知識的基礎,認為歷史發展具有規律性,是「理勢相成」。其思想發展成船山學,後人編為《船山遺書》[參 200]


以民為天下之主的思想於明末清初亦有所流行,例如生活在明末又经历清初时期的黃宗羲和顧炎武、王夫之提倡民權,所著的《明夷待訪錄》攻擊君主專制體制,提倡天下為主,君為客的觀點[參 201],倍受清末革命黨的推崇。部分學者認爲黃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主義的思想,有西方學者稱黃宗羲為「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參 202]



西學


西歐進入大航海時代後,葡萄牙意圖在中國建立貿易據點。1513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為想要與明廷通商,派出使節團前往中國。使節團本來想在廣州登陸,但被拒絕入境。他們改以武力佔據屯門,與明朝爆發屯門海戰、西草灣之戰,結果戰敗。最後明世宗嘉靖皇帝同意入境,並且讓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商行,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其後西班牙、荷蘭、英國等國相繼派使團東來,使得不少西洋事物傳入中國。1582年,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奉命前往中國教區工作。利瑪竇很快學會中文,並穿儒服、通儒書,頗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後來他被舉薦到北京,頗得明神宗信任。他向中國進獻聖母瑪莉亞像、十字架、坤輿萬國全圖、西洋自鳴鐘、西洋大炮、西洋式望遠鏡、西洋式火槍、西藥等貢品,先後在北京、肇慶等地展出。



科學及技術





《天工開物》中的農業機械繪圖


學者李正焕認為明朝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集大成的科学家和许多不朽的科技名著[參 203],而金觀濤、樊洪業、劉青峰則認為自宋元兩代以後,中國的科學發展日益趨於停滯狀態[參 204]。煉鐵量是用來評估國家產力的重要指數。在宋朝,中國每年的煉鐵量總和相當於18世紀的全歐州總煉鐵量,在明朝,許多煉鐵廠被荒廢[參 205]



天文历法


明朝初期的大統歷一直沿用元代授時歷,不准民间研究,下詣「国初学天文有厉禁,習曆者遺戍,造曆者誅死」[參 206],但天文导航、冶炼钢铁、商业数学等实用科技仍有许多重要成就。到了後期禁令被放寬後有學者編寫了一部天文著作,可是無人問津、不被重視且「未曾用之」,《大明律》規定:“造讖諱、妖書妖言及傳用惑眾者,皆斬。若私有妖書隱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嚴厲處置撰寫、刊行、銷售或使用“妖書”的人。被送官燒毀的「妖書」名目有《換天圖》、《飛天歷》、《聚寶經》、《太上玄元鏡》等共計88種[參 207]。明朝的大統歷是承襲元朝的授時歷,對日月蝕的預報早已不准,明朝開國一百多年後陸續有人建議改曆,被禮部以“古法未可輕變,請仍舊法”和“祖制不可變”的理由反對。明代欽天監的天文官們已無人能掌握元代郭守敬等製訂授時歷時所依據的原理和方法。利瑪竇憑藉西洋書本上的知識即可預測日月蝕,而欽天監的官員們卻一籌莫展。當徐光啟、李之藻等人打算用西法改曆而發動宣傳攻勢時亦引起了守舊勢力的反感[參 204]。後來由於士大夫攻擊傳教活動,並謂私習天文為違反大明律,政府下令嚴禁,並將所有耶穌會士逐往澳門[參 208]


明太祖亦禁止人民進行科學研究,且鄙薄科學技術,認為皆是「无益」之物並加以毀壞:“明太祖平元,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太祖以其无益而碎之”[參 209]



眾多學術著作





浙江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建于明代初年,水渠长约230米,顺流分四级水碓,可反复利用水力资源,故名“四连碓”。


作明中晚期學術著作眾多,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明朝有功名的士子。1637年宋应星在《论气·气声》中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认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或急速运动冲击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播,同水波相类似。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则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在《物理小识》中正确地解释蒙气差(即大气折射)现象。民间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制造放大镜、显微镜等几十种光学仪器,并著《镜史》[參 191][參 192]


明朝宗室在技術上也有贡献,朱載堉在世界上第一次正確地提出十二平均律,並在數學、天文學方面亦多有建樹;明初周王朱橚把四百余种植物种于府内,并让王府画工将植物绘图编制成书,名为《救荒本草》。《救荒本草》共记有植物414种,并详细描述各种植物的形态、产地、生境、可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是生物学历史上的重要书籍。中晚明的軍事科技也有所進步,各種新式火器大量湧現,但也被當時的军事家批評不實用[參 210]。西方傳入的佛郎機火炮和紅夷大炮都在中國製造和使用。還有一些專門的火器論著出現,如茅元儀所著之《武備志》[參 192]



中西科学交流


明朝末期,隨著耶穌會傳教士和西學的傳入,中晚明的科學技術出現新的進步。在他們傳播教義的同時,也大量傳入西方的科學技術。當時中國的科學發展趨於緩慢,落後于歐洲。隨著西學傳入,使得中國的少數士大夫開始認識到西方學問之中有其優於中國之處,但這並未造成中國人對於中西學的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變。西學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術方面如天文曆法、測量以及所謂的「西洋奇器」等,對於中國學術本身的影響衝擊亦不大。而當時傳入中國的學問非常多樣,也有一些士大夫著手與傳教士合作翻譯西方書籍或著書介紹西學,例如徐光啟就曾與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李之藻與利瑪竇合譯同文算指。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時,基於雙方文化的歧異及認知方面的不同,也引發一些衝突,例如南京教案等[參 192]


明朝數學的發展停滯,且遠比宋元落後,明朝中葉的著名數學家顧應祥與唐順之對「天元術」的茫昧不解,被認為是中國數學在十四世紀之後由盛而衰的一個見證。在明朝年間失傳了宋元兩代累積的數學知識,後來經過清代學者梅穀成等人重新發現並加以研究[參 211][參 212]。駱祖英認為,整體而言,明代數學的整體水平並不比同期西方數學滯後,當時東西方數學水平相當[參 213]



民族


明朝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得到了迅猛发展,民族关系形势也非常复杂。明前期,退居漠北的北元政权伺机南下扰明,企图东山再起,成为明朝的心腹大害;明中晚期,白山黑水的女真族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建立后金政权,并最终取代明政权[參 214]


明初武功实力最强,具开拓进取精神。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引下,明朝以实力为后盾,注意使用军事打击和政治招抚相结合的策略,积极经略周围边疆地区,对后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儒家知识分子刘基的夷夏观在华夷易代之际也表现出开明与宽容的特色。后来仁宣之治时在民族关系上做出来调整,南北一同放弃大规模军事征伐,采取“顺则抚之,逆则御之”[參 215]的守成求安思想[參 214]


土木之变后明朝实力由盛转衰,对周边少数民族也由进攻态势全面转向防御,形成了“守备”为主的民族关系思想。随着西南地区麓川土司势力大增,大臣门对于是“剿”与“抚”展开争论。到了孝宗期间,面对国计日艰、边防日蹙,和北方的蒙古、女真等民族关系更加复杂的情况,明孝宗想在民族关系处理上想有番作为,让边臣献策,比如马文升的“抚安东夷”、“收复哈密”,杨一清的“关中奏议”,王鳌的“上议边八事”以及丘浚的“严武备”、“驭夷狄”等;另外随着明朝国力的衰微以及土鲁番势力的强大,哈密卫的“弃”与“守”成为当朝大臣讨论争锋的焦点。世宗和穆宗统治时期边患增多,北虜南倭使明朝疲于应付,特别是面对套寇屡屡犯边,边疆祸事不断,曾铣等有识之士就收复河套问题多次上疏。穆宗在位期间实现了明蒙之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隆庆和议,结束了蒙古各部与中原王朝近二百年兵戈交战的局面[參 214]


神宗在位时爆发了万历三大征,虽然取得胜利,但是耗费了明朝人力物力财力,使国家日趋衰败。内阁首辅张居正启用大将李成梁和戚继光,在辽东和蓟镇取得大捷。熹宗明思宗时期明朝衰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东北女真建立后金政权,不断扰明。因此,朝廷任用辽东总兵熊廷弼、袁崇焕等人和女真对抗。同时在明清易代之际,明末思想家王夫之表现出特有的悲壮情怀和对华夷问题的反思,成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滥觞[參 214]


明朝承袭传统的华夷之辨民族思想,尊崇汉族,鄙视少数民族,并进一步强化[參 216]。而明朝民族关系思想基本上是对传统儒家民族观“大一统”和“华夷之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受到蒙元政权的影响,表现出“华夷一家”与“华夷之防”思想的矛盾与统一[參 214]。但是消极、保守的边疆政策不仅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于一个整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參 216]



西北各族



回族


学术界一般认为明朝是回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元朝灭亡后,不断有归附明朝政府的回人,明初政府曾禁止蒙古、色目人更易姓氏,限制回族内部通婚,後來明廷支持對回民的漢化政策,讓回民改易漢姓[參 217]。朱元璋“御制至圣百字赞”以及明皇室关于修建清真寺和保护清真寺宗教职业人员的谕旨,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回族的宗教生活,史學家陳垣指出:「明人對於回教,多致好評。政府亦從未有禁止回教之事,與佛教、摩尼教、耶穌教之屢受政府禁止者,其歷史特異也。」[參 218]。明代學者陸容說:「回教門異於中國者,不供佛,不祭神,不拜屍。所尊敬者惟一天字。最敬孔聖人。故其言云:僧言佛子在西空,道說蓬萊往東海,唯有孔門真實事,眼前無日不春風。見中國人修齋記醮,則笑之。」[參 219]大约经历了200多年,在伊斯兰教影响下,以回回人为主体,融合了国内汉、维、蒙等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为新的民族共同体。在明末农民起义中,陕北和甘肃东部的回民在马守应的率领下,成为当时张献忠、李自成軍隊的主力之一。明末清初时期,米剌印、丁国栋在「反清复明」的口号下,率领了持续两年的甘州起义。到了清代,回族社会政治地位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參 220]



北部和东北各族




蒙古和女真



明朝邊境上最大的兩個威脅明朝安全的部族是蒙古和女真,時人稱其為東虜和西虜。在明朝初年武功強盛時,一度將蒙古驅至漠北,蒙古也因內亂分裂成韃靼、瓦剌等部而無力南侵。之後伴隨明朝的衰落,蒙古諸部中最有實力者稱霸於族內後,也多次進攻明朝,諸如瓦剌發起的土木之變和土默特部發起的庚戌之變,明朝的疆界因此內縮,也大大消耗明朝的國力。俺答汗後期開始於明朝通好,受封為順義王,其後的三娘子繼承和平的政策。明蒙之間邊境安寧和平,互通有無。這種情況直到後金控制蒙古後才告結束。明朝早期曾經設置奴兒干都司來管理東北諸部,這一階段女真人作為明朝於東北地區排除北元殘餘勢力的盟友,雙方關係處於蜜月期,但中後期明朝採取「犁庭掃穴」等一些列不適當政策,對女真人進行歧視、限制、挑撥、分化甚至屠戮,激化當地矛盾。隨著東北的蒙古部和女真部日益強大,奴兒干都司被廢,明朝在東北的控制力更是進一步下降。17世紀後,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降服蒙古,於1616年建國後金,與明朝分庭抗禮。後金佔領遼東大部土地,曾對當地的漢人進行屠殺,並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嚴重威脅明朝的安全。1636年改國號大清,建立清朝,最終於1644年明朝滅亡後接替明朝統治中國276年的歷史[參 221]



苦兀


苦兀或称苦夷,是明代对库页岛上土著居民的称呼。永乐七年(1409年),明朝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设奴儿干都司,管理今东三省。《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重建永宁寺碑记》载:明钦差亦失哈等多次巡视奴儿干地方,曾对“海外苦夷诸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參 222]。他们表示,“世世臣服,永无异意”。清代亦曾在此设姓长以统之。有人认为,“海外苦夷”(库页人)是指库页岛上的阿伊努人[參 223]



西南



西藏



中國學者對於明朝對藏政策的主流見解是「因俗以治」、「多封眾建」、「羈縻懷柔」[參 224]。明朝对西南藏族地区的治理基本承袭元朝统治管理的办法[參 225]。对西藏地区推行“多封众建”的政策,先后分封三大法王和五大地方之王。同时,通过朝贡和回赐,互通有无,体现西藏与中央政治上的隶属关系。明以来,藏族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与中國内地的交往更趋广泛和密切[參 226]。美國漢學家莫里斯·羅西比英语Morris Rossabi認為,永樂帝是第一名積極尋求擴大與西藏關係的明朝統治者[參 227]



傣族


明朝时期傣族被称为“百夷”,而且经营百夷地区主要通过土司制度,明朝还制定了其他政策、采取了其他措施加强明朝对百夷的统治。百夷地处西南边疆地区,因此,明朝经营百夷的政策与明朝的西南边疆的形势发展息息相关[參 228]。但由于明朝统治者的短视与误判,以“析解麓川地”的错误政策经略这一地区,最终导致明末缅甸洞吾王朝对中缅边界中方一侧领土的侵扰和“蚕食”,造成明朝西南边界大幅内缩[參 229]



外交







15世紀初朝鮮所制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顯示明成祖時期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描绘1414年郑和下西洋時满剌加国进贡麒麟的《瑞应麒麟图》临摹本。




朝贡体系


明朝初年,實施朝貢體制,朝貢貿易薄來厚往,許多日本人冒充朝貢使者來賺取好處。日本實際上是處於割據狀態,沒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很多到中國來冒充朝貢使者的日本人沒有日本政府的管轄,朝貢後他們滯留在中國沿海搶劫。這是明初的倭寇。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頒布海禁政策。從此之後,如果要來中國做生意,必需朝貢兼貿易,否則不予,這就是所謂的「朝貢貿易」,兼具有懷柔拉攏周圍國家的用途。明朝嚴格的貿易管制政策的影響導致正常貿易地下化,轉為走私貿易。貿易港集中地由廣東、福建轉往已成為殖民地的菲律賓、印尼。而海上的維持秩序角色由於中國官方的消失而導致海盜集團猖獗。由於海上貿易仍在暗處進行,美洲銀器又大量流入中國,銀開始成為流行的通貨[參 230]



海洋政策



海禁與鄭和下西洋



明初鉴于倭寇的猖獗,明初曾实施海禁政策,永樂年間,明成祖派遣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率遠洋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又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子魯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國,加強明王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貢獻,體現永樂王朝的鼎盛和開放,也能表现出明朝海洋政策具有外向型海权意识[參 231]。後来明仁宗聽從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見,認為下西洋過於浪費,收效不大,宣佈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不到一年,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繼位,改年號宣德。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19日),派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明憲宗年間,曾有太監向憲宗提議再次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但由於劉大夏等官員認為下西洋為一大弊政,有害無益,因此將當年鄭和出海地圖等資料藏匿起來(一說銷毀),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無果,再次下西洋一事於是作罷。


而相当长时段内领先于世界的明朝海军,随着保守海洋政策的施行,海军实力迅速衰落[參 232][參 233]。自唐宋以來中國的大航海事業,在明代出現衰退。儘管也有“鄭和下西洋”的驚世盛舉,但總的來說,海外貿易在整個明代的經濟體系中所佔比重不大。明代海禁約持續了兩百年的時間,其結果是關閉了民間對外貿易的通道。私人下海販易被視為違法,海外商船來華貿易也受到嚴格的控制。朝貢貿易則是唯一留下的貿易孔道,由官方壟斷專營海外貿易,並與朝貢制度嚴密掛鉤,從而形成朝貢與貿易合二為一的「貢市一體化」格局。明代學者王圻在《續文獻通考》中記述:「凡外夷貢者,我朝皆設市舶司以領之⋯⋯其來也,許帶方物,官設牙行與民貿易,謂之互市。是有貢舶即有互市,非入貢即不許其互市明矣。」日本學者內田直作認為:「明代之朝貢貿易,不論從貿易政策上或財政政策上講,都沒有重大的價值,只是舉揚所謂朝貢禮的服從關係而已。」由於朝貢貿易無視經濟法則,幾乎全靠國力的強盛來維持,因此在明初明太祖和明成祖之後,由於國力漸衰以及時勢發生變化,朝貢貿易也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走私貿易[參 233]



隆庆开关



後來倭寇橫行,明朝加大海禁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之後,倭寇逐漸平息,朝廷有鑒於對外貿易對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有限度地對外開放,並開放福建月港為中國商民出洋貿易的唯一口岸,允許民間商船出洋遠販東南亞各地,惟日本不在通商範圍之內,去日貿易仍被視為「通倭」之舉,史称「隆庆开关」[參 234][參 233]



来往国家



东亚


朝鲜

唐朝以来秉持着中华正统观的朝鲜一直都是以“藩国”自居,尊中原王朝为宗主国,但在历代王朝中,朝鲜最为心悦诚服的却是明朝[參 235]。1392年,高丽王朝大将李成桂发动政变,建立了李朝。上书朱元璋要求赐予“国号”,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因此裁定朝鲜为新国名[參 236]。 朝中关系进入了近三百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參 237]。明亡之后,朝鲜君臣无不思念明朝,最后修建了大报坛来纪念明朝皇帝,尽管此时朝鲜官方文书的纪年在明亡后早已采用清朝的年号,无论是私人文书,还是皇室的祭祀中,私下里一概都是延用明朝纪年,以至于出现了“崇祯两百多年”事情[參 238]


清朝基本上不干涉朝鮮的尊明之舉,朝鮮對明朝的崇拜不僅沒有影響到對清朝的忠誠,反而讓清朝感到朝鮮是一个知恩圖報、講情重義的國度。康熙帝曾說:「觀朝鮮国王,凡事极其敬慎,其国人亦皆感戴。」[參 239]


日本


倭寇對明朝的海疆構成嚴重威脅。但是倭寇的主要構成並非日本人,而是中國沿海一帶的破產流民。期間雖有朱紈和張經的抗倭,但最後都未能取得完全的成功。為防止倭寇的侵擾,世宗時期實行海禁,斷絕對日貿易。直到戚繼光等名將力行抗倭,倭寇才被剿清,海疆形勢才趨於平靜。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意欲佔領朝鮮。萬曆廿年,日本進攻朝鮮,朝鮮國王逃到義州並派使節向明朝求救。明朝一度取得戰爭的勝利。中日一度進行和談。但萬曆廿五年後,日本再次進攻朝鮮,戰爭進入僵局狀態。萬曆廿六年,豐臣秀吉逝世,日本軍心動搖,結果撤軍。此即為壬辰衛國戰爭。這次戰爭嚴重削弱明朝與朝鮮兩國,明朝在張居正期間積蓄的國力大量被消耗,日本復又陷入分裂,女真部落成為相對的得益者[參 240]


琉球


东南亚



占城

暹罗


1377年,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暹罗”这一名称正式固定下来,称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称呼[參 241]。有明一代,阿瑜陀耶遣使臣访问中国达112次,而中国也派使臣访问阿瑜陀耶19次[參 242]



中亚



歐洲



葡萄牙



與明朝有深厚關係的傳教士利瑪竇,帶來西方的科學技術與天主教。


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後,葡萄牙人持續開拓前往印度、中國的航路,1511年葡萄牙佔領馬六甲(約今馬來亞地區)後,就意圖在中國建立貿易據點。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為想要與明廷通商,派出使節團前往中國。使節團本來想在廣州登陸,但被拒絕入境。他們改以武力佔據屯門,與明朝爆發屯門海戰、西草灣之戰,結果葡萄牙戰敗。最後明世宗同意葡方入境,並且讓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洋行,修建洋房,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這是西方列強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陸中國。其後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相繼派使團東來,使得不少西洋事物傳入中國[參 243]



西班牙

荷兰



西学东渐


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利瑪竇奉命前往中國教區工作。利瑪竇很快學會中文,並穿儒服、通儒書,頗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後來他被舉薦到北京,頗得明神宗信任。他向中國進獻坤輿萬國全圖、自鳴鐘、日晷、西洋大炮、望遠鏡、火槍、西藥、聖母瑪莉亞像、十字架等貢品,先後在北京、肇慶等地展出。利瑪竇不僅傳播天主教,還啟發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學習西學。另外他還將中國各種文化傳入歐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學說、圍棋等,可謂「貫通中西第一人」。另外,在明末時期有不少明朝軍隊曾裝備火器,尤其是西洋大炮[參 240]



社會



风气


明代早期,社會風氣比較節儉。後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達以及政府控制力的下降,社會風氣轉向浮華與奢靡,不論士大夫或百姓,在飲食、居住、穿著、娛樂各方面都更為講究,甚至贫穷人家也追慕仿效[參 244],與過去儒家崇尚簡樸的風氣有很大的差別。商人的地位也明顯提高[參 170]。時人张瀚曾言:“今之世风,上下俱损矣!”[參 245]明初朱元璋認為「元以寬失天下」,因此要「救之以猛」,一改元朝優容江南士人的政策,採取各種措施打壓及迫害江南文人。有明一代,明廷便擬定江南重賦,「官、民田視他地方倍蓗」,並且規定「浙江,江西,蘇松人毋得任戶部」。仕宦的江南士人,或因黨案,或因文字獄之故,動輒獲罪橫死[參 246]


明朝的另一項重要社會風氣就是藏書之風。無論官方與民間皆好藏書。私家藏書尤為發達。天一閣是中國目前現存的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其創建者是范欽。在范欽去世時,天一閣藏書的總數達到七萬卷。天一閣對藏書嚴加保管,水火不入。也嚴禁外借。明代重要的藏書樓還有汲古閣、絳雲樓等。而私人刻書也逐漸發達,出現的彩印的套印等新工藝,印製的書籍量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高峰,也使得書籍的讀者群更為擴大,各種通俗小說的出現也為平民百姓提供另一種娛樂。裝幀方法也得到改進,出現對後世影響深遠的線裝書[參 170]


貞節旌表的制度在明朝成為固定持續的制度,使得女性守貞守節從原本的典範理想成為一般性的風氣甚至規範[參 247]。而纏足也在明朝逐漸成為社會上較普遍的習俗。此外,晚明社會風氣的開放,使當時成為中國歷史上才女文化最發達的時代之一[參 248]



城市化


16世纪的欧洲城市规模较小,1519年至1558年时期,拥有2万至3万人口即可称为“大城市”。从城市规模和人口比例看,晚明中国的城市化程度反倒稍高一些。据伊懋可的数据,中国城市人口在明末占总人口的6%至7.5%。而学者曹树基估计,16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已达到8%,略高于清代城市化率的7.4%[參 249]


明代百姓的娛樂風尚發達,「旅遊」一詞在中国歷史上首次出現。明代傢俱的樣式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風格典雅,流傳至今者不在少數。園林藝術在明朝也非常興盛,代表著作是明代造园家計成的《園冶》一書,這是第一部全面總結私家園林的專著。



社会福利


明朝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在平定天下驱除胡虏之后,朱元璋一方面实施“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推出了中国最早的福利政策。明朝的福利政策完备且有特色,对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參 250]。明代出现了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等[參 251],而且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明朝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政策[參 252][參 253]



飲食



明代的茶文化與酒文化也十分發達,民間盛行飲酒之風,酒令進入成熟的階段。各種新式茶色紛紛出現,紫砂壺也開始流行。酒樓茶館成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閒場所。


《乌青镇志》记载万历年间,市井之家的宴席:“万历年间,牙人以招商为业。初至,牙主人丰其款待,割鹅开宴,招妓演戏,以为常。”


万历进士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述南京风俗民情说:“今则服舍违式,婚宴无节,白屋之家,侈僭无忌。”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许多美食:“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北京则苹婆果、黄、马牙松;山东则羊肚梨、文官果、甜子;福建则福桔、福桔饼、牛皮糖、红腐乳;江西则青根丰城脯;山西则天花菜;苏州则带骨鲍螺、山楂丁、山楂糕、松子糖、白圆、橄榄脯;嘉兴则马交鱼脯、陶庄黄;南京则套樱桃、桃门枣、地栗团、窝笋团、山楂糖;杭州则西瓜、鸡豆子、花下藕、韭菜、元笋、塘栖蜜桔;萧山则杨梅、莼菜、鸠鸟、青鲫、方柿;诸暨则香狸、樱桃、虎栗;嵊则蕨粉、细榧、龙游糖;临海则枕头瓜;台州则瓦楞蚶、江瑶柱;浦江则火肉;东阳则南枣;山阴则破塘笋、谢桔、独山菱、河蟹、三江屯怪、白蛤、江鱼、鲥鱼、里河。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的为口腹谋。”


叶梦珠在《阅世编》记述明末宴会:“肆筵设席,吴下向来丰盛。缙绅之家,或宴官长,一席之间水陆珍馐多至数十品。即庶士中人之家,新亲严席,有多至二三十品者。若十余品则是寻常之会矣。然品必用木漆果山如浮屠样,蔬用小瓷碟添案,小品用攒盒,俱以木漆架架高,取其适观而已。即食前方丈,盘中之餐,为物有限。崇祯初,始废果山碟架,用高装水果,严席则列五色,以饭盂盛之。相知之会则一大瓯而兼间数色,蔬用大铙碗,制渐大矣。”


明代笔记记载:“昔有一人,善制鹅掌。每豢养肥鹅将杀,先熬沸油一盂,投以鹅足,鹅痛欲绝,则纵之池中,任其跳跃。已而复擒复纵,炮瀹如初。若是者数回,则其为掌也,丰美甘甜,厚可经寸,是食中异品也。”[參 254]



衣著服飾



明朝服饰继承了宋元两代的式样,但亦有一定程度的胡化,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继承于元代蒙古人的腰线袄。中后期更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形制款式如立领,以及于一件衣服的显眼处大量使用钮扣。至清朝期间逐渐被禁止,但仍有少数款式和特征流传至今。近代至现代朝鲜族、琉球族、京族的民族服饰(韩服、琉装、越服)亦深受明朝服饰影响。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褙子、披風、比甲及裙子等,明中期出現立領。比甲的名稱,見於宋元以後,但這種服飾的基本樣式,卻早已存在。比甲為對襟、無袖,左右兩側開衩。隋唐時期的半臂,就是與比甲有著一定淵源關係。明代比甲大多為年輕婦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間[原創研究?]。成年女性多戴狄髻,並於上面插上成套的飾物,稱為頭面。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與唐宋時期的襦裙最大差別在於明代的上衣並不束在裙外,這種款式稱為襖裙。比如立领、宽衣大袖紧袖口与大褶裙装等,都是大明服饰的特色。勞動時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以便活動,有些侍女丫環也喜歡這種裝束。上襦除傳統的交領外,到明中後期還出現立領。裙子除繼承前代的百褶裙、褶襉裙外,還出現了馬面裙。裙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至中期則多飾以膝襴,有刺繡、織金、燙金等形式的裙襴。崇禎初年,裙子多為素白,即使刺繡紋樣,也僅在裙幅下邊一、二寸部位綴以一條花邊,作為壓腳。裙幅初為六幅,即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後用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到了明末,裙子的裝飾日益講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間的褶襉越來越密,此時出現一種裙子,每褶都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腰間多掛上荷包、事件(小工具組合)等物品,裝飾與實用性兼備。明代出現一種以各色零碎錦料拼合縫制成的服裝,稱為水田衣,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裝織料色彩互相交錯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服飾所無法具備的特殊效果,簡單而別致,水田衣的制作,在開始時還比較注意勻稱,各種錦緞料都事先裁成長方形,然後再有規律地編排縫制成衣。到了後來就不再那樣拘泥,織錦料子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形狀也各不相同,與戲台上的「百衲衣」(又稱富貴衣)十分相似。


明代男子常服、吉服、常禮服等,多用袍衫,有直身、直裰、道袍、道服、行衣、深衣等形制。上層社會及富家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綢緞為主,上繪有紋樣,也有用織錦緞制作的,其制為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常服及吉服道袍、直裰、直身等,配以絲縧,勞動者多穿上衣下褲組成的裋褐。巾帽有多款,常見有幅巾、大帽、東坡巾、儒巾、飄飄巾等。


明太祖朱元璋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漢族男子服式沿襲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又大量吸收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兵笠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參 255]



君主列表


































































































































































































































































































































明朝君主与年号  编辑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陵寝

德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玄皇帝
(太祖朱元璋追谥)[參 256]

朱百六
不详



祖陵

懿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恒皇帝
(太祖朱元璋追谥)[參 256]

朱四九
不详



祖陵

熙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裕皇帝
(太祖朱元璋追谥)[參 256]

朱初一
不详



祖陵

仁祖
(太祖朱元璋追尊)

淳皇帝
(太祖朱元璋追谥)[參 256]

朱世珍
(原名朱五四)
1283年-1344年



皇陵

明太祖画像.jpg
太祖
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
(惠宗朱允炆谥)[參 257][參 258]

朱元璋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
1328年-1398年

洪武
1368年-1398年

孝陵
聖神文武欽明啓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
(成祖朱棣累谥)[參 257]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世宗朱厚熜累谥)[參 257]



懿文皇太子
(太祖朱元璋谥)[參 259]

朱标
1355年-1392年



东陵
兴宗
(惠宗朱允炆追尊)

孝康皇帝
(惠宗朱允炆追谥)[參 259]

(成祖朱棣去庙号)

懿文皇太子
(成祖朱棣复谥)[參 259]
兴宗
(安宗朱由崧追复庙号)

孝康皇帝
(安宗朱由崧追复谥)[參 260]

Jianwen Emperor.jpg
惠宗
(安宗朱由崧追尊)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
(安宗朱由崧追谥)[參 260]

朱允炆
1377年-?

建文
(成祖废除年号,神宗恢复)[參 261][參 262]
1398年-1402年
(失踪)

恭闵惠皇帝
(清高宗弘历追谥)[參 263]

明太宗(成祖).jpg
太宗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1360年-1424年

永樂
1402年-1424年

长陵
成祖
(世宗朱厚熜改庙号)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世宗朱厚熜改谥)[參 264][參 265]

明仁宗皇帝.jpg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參 266]

朱高炽
1378年-1425年

洪熙
1424年-1425年

献陵

明宣宗画像.jpg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天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參 267]

朱瞻基
1399年-1435年

宣德
1425年-1435年

景陵

明英宗皇帝.jpg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參 268]

朱祁鎮
1427年-1464年

正統
1435年-1449年

裕陵

Jingtai.jpg


郕戾王
(英宗朱祁镇谥)[參 269]

朱祁鈺
1428年-1457年

景泰
1449年-1457年

景泰陵

恭仁康定景皇帝
(憲宗朱见深追谥)[參 269]
代宗
(安宗朱由崧追尊)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安宗朱由崧追谥)[參 260]

明英宗皇帝.jpg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參 268]

朱祁镇
(复辟)
1427年-1464年

天顺
1457年-1464年

裕陵

明宪宗像.jpg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參 270][參 271]

朱見深
1447年-1487年

成化
1464年-1487年

茂陵

明孝宗像.jpg
孝宗
建天明道純識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參 272]

朱祐樘
1470年-1505年

弘治
1487年-1505年

泰陵

明武宗画像.jpg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參 273]

朱厚照
1491年-1521年

正德
1505年-1521年

康陵




朱宸濠
(本为宁王,于南昌起兵并称帝,后兵败被杀)
?-1521年

顺德
1519年


Ming Yejong.jpg


兴献王
(武宗朱厚照谥)

朱祐杬
(世宗朱厚熜生父)
1476年-1519年



显陵

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
(世宗朱厚熜追谥)
睿宗
(世宗朱厚熜追尊)

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
(世宗朱厚熜累谥)[參 274]

明世宗像.jpg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參 275][參 276]

朱厚熜
1507年-1567年

嘉靖
1521年-1567年

永陵

明穆宗画像.jpg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參 277]

朱载坖
1537年-1572年

隆慶
1567年-1572年

昭陵

明神宗像.jpg
神宗
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參 278][參 279]

朱翊鈞
1563年-1620年

万历
1572年-1620年

定陵

明光宗皇帝.jpg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參 280]

朱常洛
1582年-1620年

泰昌
1620年

庆陵

明熹宗像.jpg
熹宗
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參 281]

朱由校
1605年-1627年

天啟
1620年-1627年

德陵

Ming Chongzhen.jpg
思宗
(安宗朱由崧尊上庙号)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安宗朱由崧谥)[參 282]

朱由檢[參 283]
1611年-1644年

崇祯
1627年-1644年

思陵
毅宗
(安宗朱由崧改上庙号)[參 282]
威宗
(紹宗朱聿键改上庙号)[參 282]
怀宗
(顺治元年清朝尊)
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端皇帝
(顺治元年清朝谥)[參 284]

庄烈愍皇帝
(清世祖福臨谥)[參 285][參 286]



献愍皇太子
(安宗朱由崧追谥)[參 287]

朱慈烺
1629年-1644年

义兴
1644年



悼皇帝
(鲁王朱以海监国时追谥)[參 288]




南明君主










































































































































































































明朝·南明君主与年号  编辑

肖像

庙号

谥号
名讳
在世时间

年号
在位时间
陵寝

福王政权



福忠王[參 289]又作福恭王[參 290]
(崇祯帝朱由检谥)

朱常洵
1586年-1641年



熙陵

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谥)[參 291]

贞纯肃哲圣敬仁毅孝皇帝
(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改谥)[參 292]
恭宗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尊)[參 292]
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累谥)[參 292]



赧皇帝
(监国鲁王朱以海谥)[參 293]

朱由崧
1607年-1646年

弘光
1644年6月-1645年6月

质宗
(监国鲁王朱以海尊上庙号)[參 293]

安皇帝
(监国鲁王朱以海改谥)[參 293]
安宗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尊上庙号)[參 294]
奉天遵道宽和静穆修文布武温恭仁孝简皇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谥)[參 294]



潞闵王
(隆武帝朱聿键谥)[參 295]

朱常淓
(潞王监国)
1608年-1646年

1645年7月(监国)


鲁王监国政权




朱以海
(监国)
1618年-1662年

1645年8月-1653年3月(监国)


靖江王监国政权




朱亨嘉
(监国)
?-1646年
兴业
1645年(监国)


唐王政权



唐敬王
(嘉靖帝朱厚熜谥)[參 296]

朱宇温
1485年-1560年





惠皇帝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參 297][參 298][參 299]



唐顺王
(嘉靖帝朱厚熜谥)[參 296]

朱宙栐
1538年-1564年





顺皇帝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參 297][參 298]



唐端王
(崇祯帝朱由检谥)[參 296]

朱硕熿
?-1632年





端皇帝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參 297][參 298]



唐裕王
(朱聿键继承唐王时追谥)[參 296]

朱器墭






宣皇帝
(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追谥)[參 297][參 298][參 299]

Long-wu.jpg
绍宗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尊上庙号)[參 300]
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谥)[參 300]

朱聿键
1602年-1646年

隆武
1645年8月-1646年10月





朱聿𨮁
1605年-1647年

绍武
1646年12月-1647年1月





朱常清
(淮王监国)
?-1649年

东武
1648年(监国)


桂王政权



桂端王
(南明谥)[參 301]

朱常瀛
1601年-1645年



礼宗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尊)[參 301][參 302]
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
(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追谥)[參 301][參 302]

昭宗
(延平王郑经尊上庙号)[參 303][參 304]
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
(延平王鄭經谥)[參 303][參 304]

朱由榔
1623年-1662年

永历
1646年12月-1661年8月





參見




  • 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年表、元明清歷史年表


  • 南明、大順、大西、后金 、清朝


  • 明实录、明史、明史钞略


  • 明朝君主列表、明十三陵



注释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1. ^ 1424年,明仁宗罷北京为行在,南京复为京师。


  2. ^ 史學界通常以1644年作為明朝亡國之年但國榷及通鑒輯覽均以滿清攻下南直隸南京弘光帝被俘作為明朝結束,滿清於1659年平定雲南統一中國但至1662年永曆帝被殺才結束,明鄭至1683年滅亡[參 3]「精确地说是从1368年到1644年的277年间为明朝正式统治时期,它是1126年自从北宋陷入女真人之手以后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这段中华帝国后期 史唯一由汉人统治中国本土的一个王朝。」


  3. ^ 近代有学者认为明代末叶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进入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小冰河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寒冷的时期。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持续了七十年之久。最后终于导致亡国[參 15]


  4. ^ 从十五世纪后半叶至十六世纪前半叶,及十七世纪是明代旱灾持续出现的时期。这种全国性的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与气温的变化也大体是一致的,气温和湿润状况的变化对于明代社会和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十五世纪末的干旱使得北方大批人口脱离土地成为流民,构成当时社会动荡的一个因素。十七世纪开始的全国性大旱灾带来的社会震荡更为激烈,如天启七年(1627)开始的旱灾,次年旱情加重,影响波及陕北及华北地区,此后几乎连年干旱,至崇祯十一年(1638)旱情进一步扩展,又向南扩大,遍及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北地区,直至清顺治二年(1645),长达18年之久[參 16]


  5. ^ 明初直辖领土达468万平方公里[參 18][參 19]


  6. ^ 详见三宣六慰[參 21]


  7. ^ 例如哈佛大學所繪製的明朝最大疆域圖就未將西藏包括在內,但是却将东南亚的旧港视为明朝领土;《中国歷史地图集》主編谭其骧亦认为明朝「对东北辽东边墙以外,对青藏高原的统治是很薄弱的,只是一种羁縻关系而已,真正的统治是谈不上,远远比不上元朝、清朝与这些地区的关系。」谭其骧还表示「明朝对东北辽东边墙以外,对青藏高原的统治是很薄弱的,只是一种羁縻关系而已。」


  8. ^ 今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


  9. ^ 按照历史地理学专家葛剑雄教授所著的《中国人口史》估算晚明人口接近2亿[參 29],学者曹树基也认同这一数值[參 30]


  10. ^ 据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事实上1500年中国GDP总量(618亿美元)已首次超过印度(605亿美元)[參 31]。这里仅表明购买力平价,与所谓财政收入 (Government revenue) 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学者刘逖认为麦迪森已经高估了中国历史上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參 32]。刘逖指出国际公认的生存水平线是400美元,因此刘逖对麦迪森明朝数据做了调整,认为1600年中国人均GDP在388美元、1610年在386美元、1620年在391美元、1630年在344美元、1640年在367美元,而非麦迪森说的一直维持在600美元[參 33]


  11. ^ 南京明孝陵,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四个金字:“治隆唐宋”,為清朝康熙帝所立。


  12. ^ 袁文新《鳳陽新書》云:「太祖本姓朱,本祝融。祝融,帝颛顼之子,为帝喾火正,有大勋于天下,故别为祝融。太祖定鼎金陵,则祝融之故墟也。故建国号大明。」


  13. ^ 明教也叫做“摩尼教”,吸收了佛教、祆教、基督教的教义因素,它的经典有《二际三宗经》,宣传的是黑暗要被光明战胜,最后众生脱离苦海。


  14. ^ 其他紅巾軍有雄踞湖南、江西的徐壽輝與後來的陳友諒;河南中西部的布三王、湖北西北部的孟海馬、徐州的芝麻李以及安徽的郭子興。非紅巾軍的有浙江的方國珍與江蘇的張士誠[參 47]


  15. ^ 以一百一十戶編為一里,其中丁糧多的十戶為里長,其餘的一百戶十戶編為一甲,共十甲。每年由里長和甲首管理一里或一甲的賦稅勞役等事項。在十年中,一個里的各個里長每年輪流當里長,一個甲的各戶每年輪流當甲首,而先後順序取決於各戶丁糧的多少[參 55]


  16. ^ 賦役黃冊就是戶籍登記簿冊,魚鱗圖冊就是耕地登記簿冊[參 55]


  17. ^ 开国功臣徐達并非死于明初四大案,而是因病死亡。


  18. ^ 第一次宗法的转移,是以靖难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在南京称帝。使得大明统续从太子朱标系转入燕王朱棣系。


  19. ^ 丁憂解職回鄉守孝三年。


  20. ^ 奪情起復意思为免於在家守孝。


  21. ^ 崇祯曾召見主張「南遷圖存」的左中允李明睿說:「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參 100]。但左都御史李邦華卻主張「皇上自然守社稷」[參 101];這時給事中光時亨指責「李明睿南遷為邪說。」「不殺明睿,不足以安人心!」[參 102],光時亨受到了崇祯的训斥[參 103]。大臣遂不敢議論南遷之事。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建都》條云:「當李賊之圍京師也,毅宗亦欲南下,而孤懸絕北,音塵不貫,一時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達,故不得已而身殉社稷。」[參 104][參 105]


  22. ^ 當時名為邊牆,參見「明長城」


  23. ^ 九邊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太原、固原。


  24. ^ 洪武十五年初制时有华盖殿大学士(嘉靖随殿易名中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永乐时增谨身殿大学士(嘉靖随殿易名建极殿大学士)。


  25. ^ 明初《大明律》明令:「凡樂人搬做雜劇戲文,不許妝爾扮帝王后妃、忠臣節烈、先聖先賢神像,違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扮者與同罪」,以壓迫雜劇創作,明成祖又以極刑來禁止此類雜劇的印賣:「但有褻瀆帝王聖賢之詞曲、駕頭雜劇,非律所該載者,敢有收藏、傳誦、印賣,一時拿送法司究治」,「但這等詞曲,出榜後,限他五日,都要乾淨,將赴官燒毀了,敢有收藏的,全家殺了」[參 151][參 152]


  26. ^ 當時活躍於全國的徽商這樣評價全國的各大城市,今之所謂都會者,則大之而為兩京,江、浙、閩、廣諸省(會);次之而蘇、松、淮、揚諸府;臨清、濟寧諸州;儀真、蕪湖諸縣;瓜州、景德諸鎮……。[參 175]




参考文献



引用






  1. ^ Peers, Chris. Late Imperial Chinese Armies 1520-1840. Osprey Publishing. 1997: 10 [2015-07-25]. ISBN 1855326558. 


  2. ^ Turchin, Peter; Adams, Jonathan M.; Hall, Thomas D. East-West Orientation of Historical Empires (PDF).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December 2006, 12 (2): 219–229 [2015-07-25]. ISSN 1076-156X.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0-28). 


  3. ^ 3.03.13.23.33.43.53.63.7 姜公韜. 第二章 明太祖的開國規模.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40頁-第49頁.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4.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第298–300页. ISBN 7-5622-2277-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5. ^ 《明史·卷一》: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李善长等率群臣劝进,不允。固请,乃即吴王位。建百官。


  6. ^ 6.06.1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二「國號」條:“國號上加大字,始於胡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漢、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夷尊稱之詞。”


  7. ^ 宋濂起草,《喻中原檄》:“……天下兵起,使我中國之民,死者肝腦塗地,生者骨肉不相保,雖因人事所致,實天厭其德而棄之之時也。…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8. ^ 《明史·卷一·本纪第一》:“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


  9. ^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第十三·徐达、常遇春》:“寻拜征虏大将军,以遇春为副,帅步骑二十五万人,北取中原,太祖亲祃于龙江。是时称名将,必推达、遇春。两人才勇相类,皆太祖所倚重。”


  10. ^ 狄宁,《浅析燕云十六州的战略价值》,《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 《明史·本纪第九》: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12. ^ 12.012.112.2 姜公韜. 第四章 明朝中後期的政局.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66頁-第75頁.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3. ^ 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陕西人民出版社


  14. ^ 樊树志. 《万历皇帝传》.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樊树志. ISBN 9787807297956 (中文).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5. ^ 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2月修订版二刷),页135。


  16. ^ 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第28页。


  17. ^ 17.017.117.217.317.4 姜公韜. 第五章 明清之際. 《中國通史·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73頁-第93頁.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8. ^ 《明史·志第十六》:“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贽,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属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


  19. ^ 宋岩,《中国历史上几个朝代的疆域面积估算》: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


  20. ^ 《永寧寺記》:「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昔遼、金疇民安故業,皆相慶曰:『□□今日復見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餘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賚而還。依土立興衛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


  21. ^ 21.021.1 《明史·卷四十六》:大古剌军民宣慰使司、底马撒军民宣慰使司、小古剌长官司、茶山长官司、底板长官司、孟伦长官司、八家塔长官司俱永乐四年六月置。……底兀刺宣慰使司永乐二十二年三月置。


  22. ^ 22.022.1 《明太祖实录·卷七十九》:(洪武六年)诏置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宣慰司二、元帅府一、招讨司四、万户府十三、千户所四,以故元国公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为指挥同知、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官凡六十人,以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先是遣员外郎许允德使吐番,令各族酋长举故官至京授职,至是南加巴藏卜以所举故元国公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来朝贡乞授职名。


  23. ^ 《明史·卷三百二十一》:六月朔,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阯,设三司:以都督佥事吕毅掌都司事,黄中副之,前工部侍郎张显宗、福建布政司左参政王平为左、右布政使,前河南按察使阮友彰为按察使,裴伯耆授右参议,又命尚书黄福兼掌布、按二司事。设交州、北江、谅江、三江、建平、新安、建昌、奉化、清化、镇蛮、谅山、新平、演州、乂安、顺化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又设太原、宣化、嘉兴、归化、广威五州,直隶布政司,分辖二十九县。其他要害,咸设卫所控制之。……六年六月,辅等振旅还京,上交阯地图,东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有奇,象、马、牛二十三万五千九百有奇,米粟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船八千六百七十余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


  24. ^ 晁中辰. 《郑和赴旧港册封宣慰使史事考论》. 《郑和研究》. 2006年.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25. ^ 郑闰. 《郑和与旧港宣慰使史实辩正——兼论印尼华侨史实》. 《郑和研究》. 2002年.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26. ^ 张宏杰.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ISBN 9787201080949. 


  27. ^ 《明宪宗实录》:是岁天下户九百二十一万六百九十户,口七千一百八十五万一百三十二口。


  28. ^ 《正说明朝三百年》孙景峰李金玉著. Saohua.com. [2017-05-23]. 


  29. ^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第241页—250页。


  30. ^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1. ^ Maddison, Angus (2007),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 AD. Essays in Macro-Economic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22721-1, page. 379, table A.4.M


  32. ^ 1820年清朝GDP第一靠谱吗 专家:源于大胆估测


  33. ^ 刘逖,1600—184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估算,2011年6月23日


  34.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当时小官归吏部尚书任用,大官则由七卿,九卿,或再加上外面的巡抚总督开会来公开推举,这叫廷推。倘使有大事,各部不能单独决定,也常由七卿,九卿公决,这叫做廷议。倘使有大的狱讼,三法司解决不了,也由七卿,九卿开会定狱,这叫做廷鞠。这一制度,本来汉代早就有,朝廷集议大事,屡见正史记载,可见一切事,还不是全由皇帝独裁的。再说给事中,他官阶虽只七品,但在明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官。明代给事中是分科的,依照尚书六部分六科。如户部给事中,兵部给事中,礼部给事中,故又叫六科给事中。大抵这个人精习财政,便派做户部给事中。那个人懂军事,就派做兵部给事中。皇帝诏书必经尚书,始分部行下全国。此六科给事中仍可有封驳权。如关于财政问题,上面命令到了户部,户部给事中,就可参加审核,发表意见,这好像现在西方政府中的专家智囊团。只要他们不同意,仍可原旨退还。而且给事中并无大官,可以各自单独发表意见。遇到廷推、廷议、廷鞠,他们也可出席。一般说来,他们的意见是很受尊重的。若他们表示反对,在当时谓之科参。往往六部尚书因为科参,束手无策,只有把原议搁下。这仍然是当时君权之一节限。”第104—105页


  35. ^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第三章 世間已無張居正,三联书店,第102页。


  36. ^ 尤淑君《名分禮秩與皇權重塑 : 大禮議與嘉靖政治文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6。


  37. ^ 埃德温·赖肖尔Oldfather,费正清,阿尔伯特M克雷格(1960)《东亚文明史,第1卷东亚:伟大的传统》:“有秩序的政府和社会的稳定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之一”。


  38. ^ 张廷玉《明史·本紀第七》: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39. ^ 王士禛,《池北偶谈》:“明太祖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故当时钱文中有[大中通宝]。”中华书局,1982年,第20页。


  40. ^ 《皇明祖训》 初名《祖训录》。始纂于洪武二年(1369),六年书成,朱元璋为之作序。命礼部刊印成书。九年又加修订。二十八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并将首章的《箴戒》改称《祖训首章》。


  41.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99–300. ISBN 7-5622-2277-0. 


  42. ^ 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


  43. ^ 吴晗. 朱元璋传. 人民出版社. 


  44. ^ 明朝的国号 从何而来. 沈阳晚报 (沈阳). 2007-01-14 [2014-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6) (中文). 


  45. ^ 朱元璋国号之谜. 古诗文网. [2014-01-05] (中文). 


  46. ^ 毛佩琦. 《毛佩琦细解明朝十七帝·<第三讲·大明国号之谜>》.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07-01. ISBN 9787802062375 (中文). 


  47. ^ 47.047.147.247.347.4 姜公韜. 第一章·元明之際. 《中國通史·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9頁-第16頁.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48. ^ 傅海波、崔瑞德《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第668-671頁


  49. ^ 《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50. ^ 《皇明诏令》卷1:「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51. ^ cite book


  52. ^ 张佳《明初的汉族元遗民》,〈古代文明〉2014年1月,第8卷-第1期


  53. ^ 柴文俊,《明初元遗民的生存状态》,《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54. ^ cite book


  55. ^ 55.055.155.255.355.455.5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一篇 第二章 開國制度與政治整肅〉,第20頁-第45頁。


  56. ^ 伍跃,《外交的理念与外交的现实——以朱元璋对“不征国”朝鲜的政策为中心》,《明史研究》, 2010(00)。


  57. ^ 57.057.157.2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一篇 第三章 從創業到守成的轉變〉,第46頁-第65頁。


  58. ^ 时涛,宋岩. 《图说中国历代君主帝王276——大明王朝简介》. 中国北京: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09. ISBN 9787510700873 (中文). 


  59. ^ 59.059.1 姜公韜. 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中國通史·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33頁-第49頁.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60. ^ 蔡石山著,江政宽译,《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中华书局,2009年11月,ISBN 978-7-101-06977-8,第八章、永乐和蒙古人,第145-146页。


  61. ^ 61.061.1 《永寧寺記》. 永樂九年春特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巨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干都司。昔遼、金疇民安故業,皆相慶曰:「□□今日復見而服矣!」遂上□朝□□□都司,而餘人上授以官爵印信,賜以衣服,賞以布、鈔,大賚而還。依土立興衛所,收集舊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 


  62. ^ 《清代輯佚研究》,第39頁


  63. ^ 蔡石山著,江政宽译,《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中华书局,2009年11月,ISBN 978-7-101-06977-8,第七章、文皇帝,第123-124页.


  64. ^ 商传,《永乐大帝·第二十八章:迁都北京·天子守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5. ^ 《明通鑑·卷22》:「(張太皇太后言)皇帝年幼,岂知此辈自古祸人家国?我听帝暨诸大臣留振,此后不得令干国事也。」


  66. ^ 《明史紀事本末·卷29》:「朕自在春宫,至登大位,几二十年。尔夙夜在侧,寝食弗违,保护赞辅,克尽乃心,正言忠告,裨益实多。」


  67. ^ 67.067.167.267.367.4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二篇 第七章 土木之變與保衛京師 第八章 天順與成化年間的政治變亂〉, 第46頁-第65頁。


  68. ^ 《明史紀事本末·卷29·王振用事》:「(樊忠言)吾為天下誅此賊。」


  69. ^ 《明史·卷170·于謙傳》:「臨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斬前隊;敢違軍令者,格殺勿論。」


  70. ^ 沈一民; 冯雪飞. 《盛世中国·明朝卷·土木之变》. 华艺出版社. 2009. ISBN 9787802520509 (中文).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71. ^ 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卷2·皇后列傳》皇太后周氏曰:「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明憲宗曰:“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


  72. ^ 夏燮.《明通鑑·卷40》。


  73. ^ 《明史·卷304·懷恩傳》:「一时正人汇进,恩之力也。」


  74. ^ 74.074.174.274.374.4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二篇 第九章 從弘治中興到正德亂局 第三篇 第十二章 嘉靖初政與大禮紛爭〉,第159頁-第171頁,第211頁-第224頁。


  75. ^ 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中華書局,1989年


  76. ^ 大太监刘瑾擅权. 中国网. 2008-04-03 [2014-01-17] (中文). 


  77. ^ 宋濮安懿王事:宋英宗赵曙,宋太宗之曾孙,商恭靖王赵元份之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后过继给宋仁宗,由宋仁宗与曹皇后抚养,最终以太子身份继承皇位,但这不同于明世宗入嗣明孝宗。


  78. ^ 78.078.178.278.378.4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三篇 第十三章 世宗失道與隆萬改革 第十四章 北虜南倭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第227頁-第271頁。


  79. ^ 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述嘉靖末年因海內宴安,社会上书画古玩收藏之風的兴起:“嘉靖末年,海内宴安。士大夫富厚者,以治园亭,教歌舞之隙,间及古玩。”


  80. ^ 张居正变法与万历怠政. 凤凰网. 2008-12-25 [2014-01-17]. 


  81. ^ 明朝历代皇帝像. 中国网. 2010-10-03 [201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中文). 


  82. ^ 82.082.182.282.3 第四篇 第十七章 神宗貪怠與東林會議.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27頁-第345頁. 


  83. ^ 《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一. 上明习政事,乾纲独揽,予夺进退,莫可测识。晚颇厌言官,章奏概置不报。然每遇大事,未尝不折衷群议归之。圣裁中外,振耸四封。 


  84. ^ 明代中后期的商业税收研究. 林枫. 2009-08-12 [201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9) (中文). 


  85. ^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86. ^ 《明史·卷224·孫鑨傳》、《明史·卷243·趙南星傳》、文秉·《定陵註略·卷三·癸巳大計》


  87. ^ 《明史·卷350·陳增傳》. 寧夏用兵,費帑金二百餘萬。其冬,朝鮮用兵,首尾八年,費帑金七百餘萬。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費帑金二三百萬。三大征踵接,國用大匱 


  88. ^ 《明史·卷123·王德完傳》. 近歲寧夏用兵,費百八十餘萬;朝鮮之役,七百八十餘萬;播州之役,二百餘萬 


  89. ^ 《明实录·神宗实录》卷之五百九十六,七月丙申条. 上疾大渐,召英国公张惟贤、大学士方从哲、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兵部尚书董嘉善、署刑部事摠督仓场尚书张问达、署工部事协理戎政尚书黄克缵、礼部右侍郎孙如游等入见于弘德殿。勉以用心办事,大小诸臣各致词问安。尚书周嘉谟仍以用人为请随赐。俞允诸臣叩头而出。上谕内阁:‘朕嗣祖宗大统历今四十八年,久因国事焦劳以致脾疾,遽不能起。有负先皇付托惟。皇太子青宫有年,实赖卿与司礼监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卿功在社稷万世不泯。’是日,上崩。 


  90. ^ 90.090.190.290.390.490.590.6 第四篇 第十九章 天啟崇禎年間的政治亂象 第二十章 內外威脅與明朝滅亡.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63頁-第404頁. 


  91. ^ 《明季北略》(卷2). 予按郑贵妃慧人也,神宗宠之,生福王;李选侍郑党也,光宗宠之。当光宗登极,郑、李进美人等,遂致不起。光宗崩,李选侍犹居干清宫,欲与熹宗同居,邀封后,垂帘称制;而杨、左等以选侍素无德,又非生母、嫡母与养母,恐有武氏之祸,必欲令选侍出干清宫,不与熹宗同居,竖议甚正,未免稍激,遂为群小所忌,而祸自此始矣。 


  92. ^ 大明帝国毁于经济危机. News.ifeng.com. [2017-05-23]. 


  93. ^ 韩大成. 《魏忠贤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 ISBN 9787010022987 (中文). 


  94. ^ 崇祯智除魏忠贤. 农村新报. 2009-03-07 [2014-01-17] (中文). [永久失效連結][永久失效連結]


  95. ^ 陈时龙; 许文继. <思宗朱由检>. 《正说明朝十六帝》.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01-01. ISBN 9787101045499 (中文).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96. ^ 抱陽生. 卷六提到. 《甲申朝事小計》. 崇禎十六年二月北京,“大疫,人鬼錯雜。薄暮人屏不行。貿易者多得紙錢,置水投之,有聲則錢,無聲則紙。甚至白日成陣,牆上及屋脊行走,揶揄居人。每夜則痛哭咆哮,聞有聲而逐有影”。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八中說「“京師內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京營兵疫,其精銳又太監選去,登陴訣羸弱五六萬人,內閹數千人,守陴不充”。 


  97. ^ 海南历史上奇异的天文气象事件 万宁下雪. Hq.xinhuanet.com. 2013-02-25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7). 


  98. ^ 数据帝扒天气第45期:雪最南会下到哪里?. Weather.com.cn. 2016-01-21 [2017-05-22]. 


  99. ^ 閻崇年《正說清朝十二帝.咸豐帝奕》,中華書局:「第三,咸豐沒有身守社稷。面對英法聯軍6000餘人犯八里橋,咸豐沒有動員兵民「勤王」,全力守衛京師,而是准備逃跑。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天子守國門」,抵禦入侵。明朝的崇禎皇帝,在社稷危難之時,既不遷都逃跑,也不巡狩圍獵,而是發出「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的哀歎,登上煤山,自縊而死。可是,咸豐皇帝在大敵侵入之時,不盡職守,不守國門,卻帶領老婆兒子、軍機大臣、王公貴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咸豐皇帝鑄成了歷史之大錯、特錯!」


  100. ^ 《平寇志》卷二


  101. ^ 《皇明李忠文先生集》卷六


  102. ^ 蔣德璟:《愨書》卷十二》


  103. ^ 《清史編年 第一卷 順朝》:「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


  104. ^ cite book


  105. ^ 余同元《崇禎十七年:社會動盪與文化變奏》,2002年,老古出版社,第49頁,ISBN


  106. ^ 王春瑜《明清史散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第333頁


  107. ^ 吳偉業撰《鹿樵紀聞.卷中.秦晉宗人》


  108. ^ 〈社会科学研究丛刊〉编辑部《张献忠在四川》,1981年,第213頁


  109. ^ 《明季北略.卷十七.李自成陷河南府》


  110. ^ 刘三解. 刘三解:清朝建立后明朝十万皇族遭遇了什么?. 凤凰网. [2018-03-05]. 


  111. ^ 刘健《庭闻录》记:“七月十九日,缅酋尽杀永历从臣。”


  112. ^ 112.0112.1112.2112.3112.4112.5 姜公韜. 第三章 制度的更張與勢力的發揚.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50頁-第61頁.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13. ^ 《明宣宗章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一》,記載「升遼東都指揮同知康旺為都指揮使都指揮僉事王肇舟佟答剌哈為都指揮同知東寧衛指揮使金聲為都指揮僉事旺等累使奴兒乾」


  114. ^ 《明宣宗实录卷一百十五》: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收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官军人等各回卫所


  115. ^ 《明史·卷三十》:永乐二年,酋长困即来、买住率众来归。命置沙州卫,授二人指挥使,赐印诰、冠带、袭衣。


  116. ^ 《殊域周咨录·卷十三》:长陵初设关外七卫:曰哈密;曰安定;曰阿端;曰赤斤蒙古;曰曲先;曰罕东左。七卫皆在嘉峪关西,哈密又在六卫西。东去肃州,西去土鲁蕃各千百里,北至瓦剌数百里。


  117. ^ 《明史·卷三百二十九》:八年,把塔木儿子罕慎以父卒请嗣职。帝许之,而不命其主国事,国中政令无所出。土鲁番速檀阿力乘机袭破其城,执王母,夺金印,以忠顺王孙女为妾,据守其地。……土鲁番久据哈密,朝命边臣筑苦峪城,移哈密卫于其地。十八年春,罕慎纠罕东、赤斤二卫,得兵一千三百人,与己所部共万人,夜袭哈密城破之,牙兰遁走;乘势连复八城,遂还居故土。


  118. ^ 《明史·卷四十六》:洪武十五年二月癸丑平云南,置云南都指挥使司。乙卯置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119. ^ 《殊域周咨录·卷九》:于是百夷皆请内附,以次入贡,因而受职。今其地为府者二:曰孟定;曰孟艮。为州者四:曰镇康;曰湾甸;曰大侯;曰威远。宣慰司六:曰车里;曰木邦;曰孟养;曰缅甸;曰八百大甸;曰老挝。宣抚司三:曰南甸;曰干崖;曰陇川(旧为麓川平缅)。长官司二:曰钮兀;曰芒市。多有自古不通中国者。其内老挝最远,西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凡诸聚落至布政司无里数,但以程计而已。


  120. ^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三》:故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等,以元所授金银牌印宣敕诣左副副将军邓愈军门降,及镇西武靖王卜纳剌亦以吐蕃诸部来降。先是,命狭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招谕吐蕃十八族、大石门、铁城、洮州、岷州等处,至是何锁南普等来降。


  121. ^ 明王朝確在西藏的主權地位:明代初期對西藏的管理. 《中國藏學》. 2014-04-23. 


  122. ^ 《明太祖·卷七十九》:仍遣诏谕朵甘乌思藏等处曰:“我国家受天明命,统驭万方,恩抚善良,武威不服,凡在幅员之内,咸推一视之仁。近者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以所举乌思藏、朵甘思地面故元国公司徒,各宣慰司、招讨司、元帅府、万户、千户等官,自远来朝,陈请职名,以安各族。朕嘉其识达天命慕义来庭,不劳师旅之征,俱效职方之贡宜,从所请以绥远人,以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给赐玉印,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为朵甘、乌思藏武卫诸司等官,镇抚军民,皆给诰印,自今为官者,务遵朝廷之法,抚安一方,为僧者务敦化导之,诚率民为善,以共乐太平。”


  123. ^ 《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西宁卫所属西番土酋亦令真奔言:“诸番族皆野居散聚,射猎为食,请岁输马二百匹为常赋。”从之。


  124.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三》:(洪武十六年)丁丑,松州卫指挥佥事耿忠言:“臣所辖松潘等处安抚司各簇长官司,宜以其户口之数量其民力,岁令纳马置驿,而籍其民充驿夫,以供徭役从之。”


  125.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八十八》:天全六番招讨司八乡之民,宜悉免其徭役,专令蒸造乌茶,运至岩州,置仓收贮,以易蕃马,比之雅州易马,其利倍之,且于打煎炉,原易马处相去甚近,而价增于彼,则番民如蚁之,慕膻归市,必众四也,岩州既立仓易马,则蕃民运茶出境,倍收其税,其余物货至者必多,又鱼通九枝,蛮民所种水陆之田,递年无征,若令岁输租米。


  126.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洪武十六年)敕谕松州卫指挥佥事耿忠曰:“西番之民归附已久,而未尝责其贡赋,闻其地多马,宜计其地之多寡以出赋,如三千户,则三户共出马一匹;四千户,则四户共出马一匹,定为土赋。庶使其知尊君亲上奉朝廷之礼也。”


  127. ^ 《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五》:(永乐五年)辛未,敕都指挥同知刘昭、何铭等往西番朵甘乌思藏等处,设立站赤,抚安军民。


  128. ^ 《明太宗实录·卷八十八》:(永乐七年)陕西都指挥同知何铭等六十人往乌斯藏等处分置驿站,还奏。


  129. ^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七》:(永乐十二年)己卯,遣中官杨三保赍敕往谕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管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巴藏卜、灵藏顶国师赞善王著思巴儿监藏巴藏卜及川卜、川藏、陇答、朵甘、答笼、匝常、剌恰、广迭、上下卭部,陇卜诸处大小头目,令所辖地方驿站有未复旧者,悉如旧设置,以通使命。


  130. ^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七》:(永乐十二年)己卯,遣中官杨三保赍敕往谕乌思藏怕木竹巴灌顶国师阐化王吉剌思巴监藏巴里藏卜、必力工瓦阐教王领真巴儿吉监藏、管觉灌顶国师护教王宗巴干即南哥巴藏卜、灵藏顶国师赞善王著思巴儿监藏巴藏卜及川卜、川藏、陇答、朵甘、答笼、匝常、剌恰、广迭、上下卭部,陇卜诸处大小头目,令所辖地方驿站有未复旧者,悉如旧设置,以通使命。


  131. ^ 人民日报观天下:听,南海之名. 人民日报 (人民网). 人民日报社. [2018-03-06]. 


  132. ^ http://news.163.com/12/0709/05/85UTDSTU00014AED.html. 郑和曾在印尼两度“反恐”(组图). 齐鲁晚报 (网易网). [2018-03-06]. 


  133. ^ 《明史·卷314·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郑和》也记载 : “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进卿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赉敕印往赐之。 ”


  134. ^ 《漫说中国历史·郑和下西洋》,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9页。


  135. ^ 《漫说中国历史·郑和下西洋》,航空工业出版社,2013年,第70页。


  136. ^ 136.0136.1136.2136.3 《細說明朝》〈二一、州、省〉. 黎東方. 第51頁


  137. ^ 郭紅、靳潤成.《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138. ^ 《細說明朝》〈二二、布政使司、分守道;按察使司、分巡道〉. 黎東方. 第53頁-第54頁


  139. ^ 《細說明朝》〈三二、内阁〉. 黎東方. 第77頁


  140. ^ 王其榘《明代內閣制度史》,中華書局,1989年,第339頁


  141. ^ 《細說明朝》〈二七、六 部〉. 黎東方. 第63頁


  142. ^ 《細說明朝》〈二九、六科 三○、五寺〉. 黎東方. 第71頁-第74頁


  143. ^ 《細說明朝》〈二八、都察院、十三道〉. 黎東方. 第69頁


  144. ^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洪武十八年,诏天下罪囚,刑部都察院详议,大理寺覆谳,然后奏决。


  145. ^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二十年,焚锦衣卫刑具,以系囚付刑部。


  146. ^ 《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二十八年,又诏曰“朕起兵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循律典,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又尝与懿文太子出郊,亲指道旁荆楚,谓太子曰“古人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当念之。”是帝未尝不慎重刑狱。盖初以重典为整顿之术,继以忠厚立久远之规,固帝之深识远虑也 。”


  147. ^ 丁易,《明代特務政治研究》


  148. ^ 《細說明朝》〈三一、三公、三孤;詹事府、翰林院〉. 黎東方. 第75頁


  149. ^ 149.0149.1149.2 《細說明朝》〈三三、诸司、外三监、内十二监〉. 黎東方. 第80頁-第82頁


  150. ^ ,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天中学刊》 , 2005 , :31-35


  151. ^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正中書局,第59頁


  152. ^ 劉孝平《明代禁書述略》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年05期


  153. ^ 张学博. 漫谈中国古代法制和社会治理. 民主与法制时报 (民主法制网). [2018-03-06]. 


  154. ^ 张汉静,《朱元璋重典治国政策探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 1999年。


  155. ^ 健全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2017-10-11]. 


  156. ^ 《細說明朝》〈二五、军民分籍、卫所〉. 黎東方. 第59頁-第60頁


  157. ^ 《細說明朝》〈二六、五军都督府、兵部〉. 黎東方. 第61頁-第62頁


  158. ^ 张帆,《论明朝中后期火器技术进步对军事训练的影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008


  159. ^ 邢涛; 纪江红. 《中国通史·<第二十一章·集权下的统治·明朝的军事建设·热兵器的兴盛>》.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3年10月1日: 第143页. ISBN 9787200050646 (中文).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60. ^ 梁柏力《被誤解的中國:看明清時代和今天》,中信出版社,第111-114頁


  161. ^ 趙士楨《神器譜》,卷一:「……調集人馬十有餘萬,附以朝鮮土著,何止三十餘萬。倭奴止以飛巒島鳥銃手三千憑為前驅,懸軍深入,不勞餘力,抗我兩國。我以兩國全力,不能製倭死命。焱馳電擊而前,從容振旅而退,不但諸酋盡全首領,至於倭眾亦覺無多損失。」


  162. ^ 張萱《西園聞見錄》卷五六:「倭制火銃,其藥極細,以火酒漬之,故其發速,又人善使,故發必中。中國有長技,而製之不精,與無技同。」


  163. ^ 戚繼光《練兵實紀》,卷五-軍器製解:「……以上之外,有火磚,一窩鋒,地雷,千里炮,神槍等,百十名色,皆不切於守戰,故不備,今皆一切禁之。以節靡費,惟有子母炮,尚屬可用,未當終棄,亦一奇品也。」


  164. ^ 王兆春《中国火器史》,第281-282頁


  165. ^ 165.0165.1165.2 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74頁-第177頁. 


  166. ^ 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社科纵横》 , 2008。


  167. ^ 楊師群〈明清城鎮不存在資本主義萌芽—與西歐中世紀城市的比較研究〉,《浙江社會科學》,2005年第一期,第146-154頁


  168. ^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 聯經出版社, ISBN 9570827157, p57-58: 「我先後讀了幾百萬字以上大陸史學家關於『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論文和專著,但我所得到的整個印象只是這樣或那樣手工業的發展、這裏或那裏商業的成長、這種或那種制度或組織的嬗變。我並沒有真正看到有什麼『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我們想要證實中國有『資本主義萌芽』,其關鍵便在於整套系統的出現是否在中國史上已有顯著的跡象,而不在個別組成部分是否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變化。個別因子如資本積累、各種手工業、市場甚至僱傭勞動、商業競爭等也可以存在於中國傳統社會之中。但是如果整個組成和運作的系統不同,則縱使中國的個別因子在發展過程上和西方有某種平行的現象,我們仍不能據以斷定『資本主義』在中國已經萌芽。從嚴格的史學觀點說,我們只有一條路可以建立這一論點,即對中西社會經濟史進行了全面而詳盡的比較研究之後,發現雙方有一個共同的發展階段。不但在個別的部門中有相同的變化,而且在整體結構上也趨向一致。在這一工作沒有完成之前,所謂『資本主義萌芽』的問題是連提出的資格也不具備的」。


  169. ^ 169.0169.1169.2169.3 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54頁-第165頁. 


  170. ^ 170.0170.1170.2170.3170.4170.5170.6170.7170.8170.9 姜公韜. 第七章 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119頁-第126頁.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171. ^ 《线装经典》编委会,《白话明史清史》,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0。


  172. ^ 《明清史料》甲编.


  173. ^ 173.0173.1 第五章 封建社會唐(後期)宋遼金元的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復旦大學. 1982年: 第167頁-第172頁. 


  174. ^ 《明太祖實錄·卷208》


  175. ^ 卷一. 萬曆《歙志》. 


  176. ^ Maddison, Angus (2007),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 1–2030 AD. Essays in Macro-Economic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22721-1, page. 379, table A.4.M


  177. ^ 2013-11-18 20:39. 1820年清朝GDP第一靠谱吗 专家:源于大胆估测. Rushidao.qq.com. 2013-11-18 [2017-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1). 


  178. ^ Microsoft Word - No_HK2011-35.doc (PDF). [2017-05-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6). 


  179. ^ 田利兰,《“隆庆”的治国理念对明朝经济的推动》, 2013。


  180. ^ 易中天. 《帝国的终结》.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 第254页. 


  181. ^ 赵文林、谢淑君. 《中国人口史》. 人民出版社. 1988年: 第376页. 


  182. ^ 王育民.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988年9月第一版,1990年6月第一次印刷.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第109页. 


  183. ^ 葛剑雄. 《中国人口发展史》.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241页. 


  184. ^ 曹树基. 《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第452页. 《中国人口史》共六卷,由葛剑雄教授主编. 


  185. ^ 英国经济学家 安格斯·麦迪森 著. 《世界经济千年史》. 伍晓鹰 许宪春 叶燕斐 施发启 译 2003年11月第一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第27页. 


  186. ^ 《明太祖实录 卷140》


  187. ^ 《明孝宗实录 卷194》


  188. ^ 《明熹宗实录 卷4》


  189. ^ 郭豫才,《洪洞移民传说之考实》,第596页。


  190. ^ 明史读物繁多 “明史热”为明朝翻案?. 新华网. [2014-02-04] (中文). 


  191. ^ 191.0191.1191.2191.3 第三篇 第十六章 思想文化的新樣貌.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09頁-第325頁. 


  192. ^ 192.0192.1192.2192.3192.4192.5192.6 第四篇 第二十一章 社會與文化的多元發展.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409頁-第440頁. 


  193. ^ 《明代宫廷与浙派绘画选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3年. 


  194. ^ 高木森. 《中國繪畫思想史》. 台北: 三民出版社. 2004年. 


  195. ^ 孙晓昕,《明代晚期西方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96. ^ 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 中國美術史 明朝的藝術. Vr.theatre.ntu.edu.tw. [2017-05-23]. 


  197. ^ 197.0197.1197.2 赵轶峰. 《明朝宗教政策合论》. 《古代文明》. 


  198. ^ 《王陽明全集》卷三十五。


  199. ^ 顧炎武. 《日知錄》.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200. ^ 姜公韜. 〈第七章: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中國通史·明清史》. : 第147–153頁.


  201. ^ 黃宗羲. 《原臣》. 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世之為臣者,昧於此義,以謂:臣為君所設,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後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後牧之;視天下民為人君橐中之私物。 


  202. ^ 姜公韜. 〈第七章: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 《中國通史·明清史》. : 第147–153頁.


  203. ^ 李正焕,《明代中外科技交流及思考》,《安徽文学月刊》 , 2009.


  204. ^ 204.0204.1 金觀濤、樊洪業、劉青峰<文化背景與科學技術結構的演變>,《科學傳統與文化-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原因》(論文集),西安,陝西科技出版社,1983年


  205. ^ 工學院科技發展與人物編委會 (编). 科技發展與人物. 華岡出版部. 2015: 59-82. ISBN 978-986-5709-64-8. 


  206. ^ 沈德符,《野获编》。


  207. ^ 劉孝平《明代禁書述略》,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年05期


  208. ^ 劉翠溶. 中國近代科技發展的歷史分析. 《社會文化與科技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1983. 


  209. ^ 张迈曾&李明德《创新:知识经济的灵魂》,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44-145頁


  210. ^ 戚繼光《練兵實紀》,卷五-軍器製解


  211. ^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數學),第113頁


  212. ^ 王連發. 尚書數學家顧應祥. HPM通訊. [2017-11-08]. 


  213. ^ 駱祖英《明代數學及其評價》


  214. ^ 214.0214.1214.2214.3214.4 邓云,《明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兰州大学》 , 2015


  215. ^ 《明仁宗实录》卷十五,洪熙元年六月辛丑条:「顺则抚之,逆则御之,驱之而已,毋为首祸。违命获功,吾所不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2年。


  216. ^ 216.0216.1 周淑芸,《论明朝对西北边境的经略》,宁夏大学 , 2005。


  217. ^ 邱樹森 (编). 《中國回族史》上冊. 寧夏人民出版社. 1996: 366–371. ISBN 7227017249. 


  218. ^ 陳垣. 《回回教入中國史略》. 東方雜誌. 1928, 25.1. 


  219. ^ 張宗奇. 《伊斯蘭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的整合》.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06: 79. ISBN 9787506026406. 


  220. ^ 国家民委网. 回族. 中国政府网. [2018-02-27]. 


  221. ^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四篇 第十八章 邊疆與民族問題的新挑戰〉. 第352頁-第358頁


  222. ^ 《永宁寺记》


  223. ^ 《辞海》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051页。


  224. ^ 明王朝確在西藏的主權地位:明代初期對西藏的管理. 《中國藏學》. 2014-04-23. 


  225. ^ 黃鴻釗. 《元朝以來中國對西藏的管轄》. 《“一國兩制”研究 》第9期: 138-145.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226. ^ 国家民委网. 藏族. 中国政府网. [2018-02-28]. 


  227. ^ Morris Rossabi, Khubilai Khan: His Life and Tim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18.


  228. ^ 于秀情,《明朝经营百夷研究》,《中央民族大学》 , 2003


  229. ^ 吕隽,《试论明朝经略麓川地区与西南边界内缩的关系》,《时代报告》 , 2017


  230. ^ 陳高華、陳尚勝.《中國海外交通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


  231. ^ 张玉桥,《从郑和下西洋看明朝初年的海权意识》,《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 2009。


  232. ^ 任志宏《从料罗湾海战看17世纪中西方海军实力的差距》,《国家航海》 , 2011


  233. ^ 233.0233.1233.2 李燕. 《明代朝贡贸易体制下澳门的兴起及其与广州的关系》. 热带地理. 2013, 33 (6): 756-765. 


  234. ^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一篇 第四章 邊疆經營與對外交往〉. 第66頁-第80頁


  235. ^ 王晓易. 藩国朝鲜为什么那么思念明朝. 网易网. 钱江晚报. [2018-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2月27日). 


  236. ^ 朝鲜历史介绍. 网易网. [2018-02-27]. 


  237. ^ 克拉克:《自治、合法性与朝贡式的政治:高丽灭亡和李氏王朝建立后的中朝关系》,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78年。


  238. ^ 朴趾源在“燕行录”名著《热河日记》中一语点明:“尊崇祯以存中国。”


  239. ^ 宋慧娟. 《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98. ISBN 9787560135656. 


  240. ^ 240.0240.1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第三篇 第十四章 北虜南倭問題及其解決〉. 第256頁-第266頁


  241. ^ 《明实录·洪武实录·卷150》


  242. ^ 饶芃子. 文化影响的“宫廷模式”. 中国文学网. [2018-02-27]. [永久失效連結][永久失效連結]


  243. ^ 王薇. 《明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国情的调查》. 《求是学刊》. 2005, 32 (03): 117–121. 


  244. ^ 崇祯《吴县志》卷10:“若狂举国空豪奢,比岁仓箱多匮乏。”


  245. ^ 《松窗梦语》卷4


  246. ^ 傅劍《明代重慶蹇氏家族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247. ^ 費絲言. 《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 台北: 台灣大學出版部. 1998. 


  248. ^ 高彥頤. 《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249. ^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上海市国权路579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829页


  250. ^ 饶万巧,《明洪武年间社会福利政策的经济影响》,《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16。


  251. ^ 王朝,《明朝: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朝代》,《南国博览》 , 2015。


  252. ^ 胡一峰,《明朝长者福利高》,《特别健康》 , 2013 。


  253. ^ 徐艳红,《明代养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 2015。


  254. ^ 《李渔随笔全集. 饮馔部. 肉食第三》


  255. ^ 《大明會典》卷之六十·冠服 六十一,冠服二;《明史》卷六十六 志第四十二;輿服二 輿服三;《禮部志稿》卷十八;儀制司職掌 冠服


  256. ^ 256.0256.1256.2256.3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皆皇后。”


  257. ^ 257.0257.1257.2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癸未,帝疾大漸。乙酉,崩於西宮,年七十有一。……辛卯,葬孝陵。諡曰高皇帝,廟號太祖。永樂元年,諡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增諡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258. ^ 朱鹭.建文书法儗.“六月甲辰,上皇祖考大行皇帝谥曰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在线阅读: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需登录). 


  259. ^ 259.0259.1259.2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三.“洪武元年正月,立為皇太子。……明年(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丙子薨,帝慟哭。……八月庚申祔葬孝陵東,諡曰懿文。……建文元年追尊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燕王即帝位,復稱懿文皇太子。”


  260. ^ 260.0260.1260.2 钱海岳.南明史.Wikisource-logo.svg卷七 志第二.“特于(弘光元年)七月初三日,祇告天地宗庙社稷,复上懿文皇太子尊谥曰兴宗孝康皇帝……恭上建文君尊谥曰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景皇帝尊谥曰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庙号代宗


  261.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卷五 本紀第五 成祖一.“(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詔:‘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纪,明年為永樂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


  262.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神宗一.“(萬曆二十三年秋九月)乙酉,詔復建文年號。”


  263.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四 本紀第四 恭閔帝.“正德、萬曆、崇禎間,諸臣請續封帝後,及加廟諡,皆下部議,不果行。大清乾隆元年,詔廷臣集議,追諡曰恭閔惠皇帝。”


  264.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五 本紀第五 成祖一.“成祖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諱棣,太祖第四子也。……(建文四年六月)丙寅,諸王群臣上表勸進。己巳,王謁孝陵。群臣备法驾,奉寶玺,迎呼萬岁。王升辇,詣奉天殿即皇帝位。……(建文四年/洪武三十五年)秋七月壬午朔,大祀天地於南郊,奉太祖配。詔:‘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纪,明年為永樂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复旧制。……’”


  265.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七 本紀第七 成祖三.“(永乐二十二年秋七月)辛卯,崩,年六十有五。……九月壬午,上尊謚曰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長陵。嘉靖十七年九月,改上尊謚曰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


  266.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八 本紀第八 仁宗.“仁宗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諱高熾,成祖長子也。……(洪熙元年五月)庚辰,帝不豫,遣使召皇太子於南京。辛巳,大漸,遺詔傳位皇太子。是日,崩於飲安殿,年四十有八。秋七月己巳,上尊諡,廟號仁宗,葬獻陵。”


  267.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九 本紀第九 宣宗.“宣宗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昌武寬仁純孝章皇帝,諱瞻基,仁宗長子也。……(宣德十年春正月)乙亥,崩于乾清宮,年三十有八。……丁酉,上尊諡,廟號宣宗,葬景陵。 ”


  268. ^ 268.0268.1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 本紀第十 英宗前紀.“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諱祁鎮,宣宗長子也。”


  269. ^ 269.0269.1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恭仁康定景皇帝,諱祁鈺,宣宗次子也。……(景泰八年)二月乙未,廢帝為郕王,遷西內,皇太后吳氏以下悉仍舊號。癸丑,王薨於西宮,年三十。諡曰。……成化十一年十二月戊子,制曰:‘朕叔郕王踐阼,戡難保邦,奠安宗社,殆將八載。彌留之際,奸臣貪功,妄興讒構,請削帝號。先帝旋知其枉,每用悔恨,以次抵諸奸於法,不幸上賓,未及舉正。朕敦念親親,用成先志,可仍皇帝之號,其議諡以聞。’遂上尊諡(恭仁康定景皇帝)。”


  270.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三 本紀第十四 憲宗一.“憲宗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諱見深,英宗長子也。母貴妃周氏。初名見濬。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為皇太子。景泰三年,廢為沂王。天順元年,復立為皇太子,改名見深。天順八年正月,英宗崩。乙亥,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


  271.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憲宗二.“(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庚辰,帝不豫。甲申,皇太子攝事於文華殿。己丑,崩,年四十有一。九月乙卯,上尊諡,廟號憲宗,葬茂陵。”


  272.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孝宗.“孝宗建天明道誠純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諱祐樘,憲宗第三子也。……(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憲宗崩。九月壬寅,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弘治元年。……(弘治十八年夏四月)甲申,帝不豫。五月庚寅,大漸,召大學士劉健、李東陽、謝遷受顧命。辛卯,崩於乾清宮,年三十有六。六月庚申,上尊謚,廟號孝宗,葬泰陵。 ”


  273.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武宗.“武宗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諱厚照,孝宗長子也。……(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崩。壬寅,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正德元年,大赦天下……(正德十六年三月)乙丑,大漸……丙寅,崩于豹房,年三十有一。遺詔召興獻王長子嗣位。……五月己未,上尊諡,廟號武宗,葬康陵。 ”


  274.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一百十五 列傳第三.“睿宗獻皇帝祐杬,憲宗第四子。母邵貴妃。成化二十三年封興王。……正德十四年薨,諡曰獻。王薨二年而武宗崩,召王世子入嗣大統,是為世宗。……(嘉靖元年)尊園曰陵……(嘉靖三年九月)尊陵名曰顯陵……(嘉靖七年)加上尊諡曰恭睿淵仁寬穆純聖獻皇帝……(嘉靖十七年)九月,加上尊諡知天守道洪德淵仁寬穆純聖恭儉敬文獻皇帝,廟號睿宗,祔太廟,位次武宗上。”


  275.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世宗一.“世宗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諱厚熜,憲宗孫也。父興獻王祐杬……(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武宗崩,無嗣……(正德十六年夏四月癸卯)是日日中,入自大明門,遣官告宗廟社稷,謁大行皇帝几筵,朝皇太后,出禦奉天殿,即皇帝位。以明年為嘉靖元年,大赦天下。”


  276.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世宗二.“(嘉靖四十五年)十一月己未,帝不豫。十二月庚子,大漸,自西苑還乾清宮。是日崩,年六十。遺詔裕王嗣位。隆慶元年正月,上尊諡,廟號世宗,葬永陵。 ”


  277.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 穆宗.“穆宗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莊皇帝,諱載垕,世宗第三子也。……(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庚子,世宗崩。壬子,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隆慶元年,大赦天下。……(隆慶六年五月)己酉,大漸,召大學士高拱、張居正、高儀受顧命。庚戌,崩於乾清宮,年三十有六。七月丙戌,上尊諡,廟號穆宗,葬昭陵。 ”


  278.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神宗一.“神宗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諱翊鈞,穆宗第三子也。母貴妃李氏。……(隆慶)六年五月,穆宗崩。六月乙卯朔,日有食之。甲子,即皇帝位。以明年為萬曆元年,詔赦天下。”


  279.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神宗二 光宗.“(萬曆四十八年夏四月)戊午,帝不豫,召見方從哲於弘德殿。秋七月壬辰,大漸……(萬曆四十八年秋七月)丙申,崩,年五十有八。……(萬曆四十八年)九月甲申,上尊諡,廟號神宗,葬定陵。 ”


  280.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神宗二 光宗.“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諱常洛,神宗長子也。……(萬曆)四十八年七月,神宗崩。……(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丙午朔,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泰昌元年。……(泰昌元年)九月乙亥朔,崩於乾清宮,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熹宗即位,從廷臣議,改萬曆四十八年八月後為泰昌元年。冬十月,上尊諡,廟號光宗,葬慶陵。”


  281.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熹宗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諱由校,光宗長子也。……(泰昌元年)九月乙亥,光宗崩,遺詔皇長子嗣皇帝位。……(泰昌元年九月)庚辰,即皇帝位。詔赦天下,以明年為天啟元年。己丑,以是年八月以後稱泰昌元年。……(天啟七年八月)甲寅,大漸。乙卯,崩於乾清宮,年二十三。遺詔以皇第五弟信王由檢嗣皇帝位。冬十月庚子,上尊諡,廟號熹宗,葬德陵。 ”


  282. ^ 282.0282.1282.2 钱海岳.南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七 志第二.“安宗即位,诏议大行皇帝(朱由检)庙谥……其大行皇帝尊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弘光元年理清疏请改思宗庙号……遂于是年二月丙子,改上思宗庙号曰毅宗。……隆武元年十一月,复改上毅宗庙号曰威宗。”


  283.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莊烈帝一.“莊烈愍皇帝,諱由檢,光宗第五子也,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天啟七年)明年八月,熹宗疾大漸,召王入,受遺命。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為崇禎元年。”


  284. ^ 朱彝尊辑.明诗综Wikisource-logo.svg 卷一(四库全书本).:“皇朝未收江南福藩称制,遥上帝谥曰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寻改帝庙号曰毅宗。唐藩称制,复改威宗。皇朝顺治初,更谥帝曰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怀宗端皇帝,……既而改称庄烈愍皇帝。凡五易而后定焉。今神牌所书,即顺治初定一十六字,第其下改书庄烈愍皇帝”


  285. ^ 清世祖实录. “(顺治十六年十一月)甲申,上駐蹕三屯營。是日,諭禮部:‘前明崇禎帝,勵精圖治,十有七年。不幸寇亂國亡,身殉社稷。考其生平,無甚失德,遘茲厄運,殊堪矜憫。宜加諡號,以昭實行。今諡為莊烈愍皇帝。爾部即遵諭行。’”


  286. ^ [清] 张廷玉 等.明史.Wikisource-logo.svg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莊烈帝二.“(崇祯十七年三月丁未)帝崩于萬歲山,王承恩從死。……丙辰,賊遷帝、後梓宮於昌平。昌平人啟田貴妃墓以葬。明亡。是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賊於山海關,五月,入京師,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諡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


  287. ^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弘光元年二月甲子,赠皇太子谥曰献愍,……”


  288. ^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自成出慈烺,三桂将奉还京,移檄远近,以义兴纪年,都人旦夕望驾。……三桂以立慈烺请,清摄政王多尔衮不允。三桂挟慈烺至山西,亡之陕西宁家湾。……寻谥慈烺曰献愍……鲁王监国,追尊谥慈烺曰悼皇帝。”僅見於錢海岳之南明史大部分反清南明史書均記載為獻愍太子。


  289. ^ 《大明福忠王圹志》:“王讳常洵……上辍朝三日……赐谥曰忠”


  290. ^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万历)二十九年,始立光宗为太子,并封常洵福王,……(崇祯)十四年正月,自成兵大至……火宫三日不绝。惟邹妃、安宗得免。事闻,震悼,辍朝三日,谥曰恭。”


  291. ^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于七月(弘光元年)初三日祇告天地宗庙社稷……皇考福先王尊谥号曰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


  292. ^ 292.0292.1292.2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安宗即位,追尊谥曰贞纯肃哲圣敬仁毅恭皇帝,后改曰孝皇帝,陵曰熙陵,……昭宗即位加上尊谥曰恭宗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


  293. ^ 293.0293.1293.2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一》:“鲁王监国,上谥曰赧皇帝。及幸舟山,上庙谥曰质宗安皇帝。”


  294. ^ 294.0294.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一》:“永历十一年四月,改上今谥曰简皇帝,庙号安宗。”


  295. ^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四 诸王三》:“隆武元年九月,从安宗北狩。明年五月,与荆王某、衡王由棷世子十一人遇害薨。事闻(隆武帝),谥曰闵。”


  296. ^ 296.0296.1296.2296.3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裕皇帝器墭,其先唐定王桱……传靖王……成王弥鍗。弥鍗无嗣,以文城恭靖王弥钳长子宇温字思诚入继为敬王,……传顺王宙栐……再传端王硕熿……器墭以万历二十二年封世子……旋为弟毒死……请立绍宗为嗣,追赠谥器墭曰裕王”


  297. ^ 297.0297.1297.2297.3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绍宗即位,追尊谥敬、顺、端、裕四世为皇帝,妃赵、周、魏、张、毛为皇后。”


  298. ^ 298.0298.1298.2298.3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闰六月丁未,绍宗追尊皇高祖敬王、曾祖顺王、祖端王、考裕王为皇帝”


  299. ^ 299.0299.1 琉球國《歷代寶案》:“併於登極之日,上朕(隆武帝朱聿键)高曾祖考尊謚曰:惠皇帝、惠皇后;順皇帝、順皇后;端皇帝、端皇后;宣皇帝、宣皇后。伸此尊親之典,盡朕孺慕之誠。”


  300. ^ 300.0300.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二》:“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讳聿键……十一年(永历十一年),始上今谥曰襄皇帝,庙号绍宗。”


  301. ^ 301.0301.1301.2 钱海岳.《南明史·列传第二》:“(万历)二十九年十月,封桂王,……(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四日薨,谥曰端,……昭宗即位,追尊谥曰礼宗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陵曰兴陵。”


  302. ^ 302.0302.1 钱海岳.《南明史·志第二》:“二年十一月庚申,昭宗追尊……皇考端王为端皇帝,庙号礼宗。”


  303. ^ 303.0303.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三》:“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讳由榔”


  304. ^ 304.0304.1 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四》:“永历十七年……上凶间至,延平王郑经为发丧,上谥曰匡皇帝,庙号昭宗。”




来源




主要參考书籍



  • 明朝官修. 《明实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国五十一年.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 7-108-00982-X/K‧211. 


  • 黎東方. 《細說明朝》.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7-208-02512-6. 


  • 王天有、高壽仙. 《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三民書局. ISBN 978-957-14-4862-6. 


  • 姜公韜. 《中國通史 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2010-1. ISBN 978751080062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 顧誠. 《南明史》. 中國青年出版社. ISBN 7500624085. 


其它參考书籍



  • 《明史》. 中華書局. ISBN 7101003273. 


  • 談遷. 《國榷》. 中華書局. ISBN 7101003729. 


  • 吳晗. 《明史簡述》. 中華書局. ISBN 7101047424. 


  • 錢海岳. 《南明史》. 中華書局. ISBN 7101044298. 


  • 南炳文、湯綱. 《中國斷代史系列——明史上下》. 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 7208041261. 


  • 樊樹志. 《晚明史:1573-1644年》. 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 7309037464. 


  • 牟復禮(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 《劍橋中國明代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 ISBN 9787500410119. 


  • 司徒琳(Lynn H. Struve). 《南明史》. 由李荣庆翻译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年1月. ISBN 9787806784457. 


  • 錢穆. 《國史大綱》. 中華書局. ISBN 7-100-01766-1. 


  • 錢穆.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 7-108-01528-5. 


  • 黃仁宇. 《中國大歷史》.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 7-108-01036-4. 


  • 黃仁宇.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 9787108015464. 


  • 孫文良. 《明清戰爭史略》. 江蘇教育出版社. ISBN 7534369517. 


  • 孫文良、張傑. 《1644年中國社會大震盪》. 江蘇教育出版社. ISBN 7534-36983-5. 


  • 陳時龍、許文繼. 《正說明朝十六帝》. 中華書局. ISBN 7-101-04549-9. 


  • 王豐明. 《正說明朝十六臣》. 中華書局. ISBN 7-101-05077-8. 


  • 胡敏、馬學強. 《話說中國》—集權與裂變. 上海文藝出版社. ISBN 7-5321-2805-9. 


  • 張元、李孝悌. 《簡明中國歷史》. 龍騰文化. ISBN 957-458-522-0. 


  • 吳量愷 主編 (编). 《中國經濟通史》(第七卷) 第1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 ISBN 9787543831810. 


  • 張治安. 《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經聯出版事業公司. ISBN 957-08-0135-2. 


  • 蔡石山. 《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 由江政宽翻译 . 中华书局. 2009年11月. ISBN 978-7-101-06977-8.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明史









  • 明史 (中文(简体)‎). 


  • 明朝歷史年表 (中文(简体)‎). 

  • 陳學霖:〈明朝「國號」的緣起及「火德」問題〉。

  • 威拉德·彼得森:〈明代的分期:一个大胆的建议〉。




中国朝代和政权






前朝
大元

大明
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


后朝
 大清






  1. ^ 《国朝献徵录》(卷11):“令图惟庸死时状,戒天下,因罢丞相官矣。”


  2. ^ 《明史》(卷72):“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Why https connections are so slow when debugging (stepping over)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