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區間車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區間車









TRA-EMU606 in Taichung Station 2014-03-09.jpg
概覽
營運地區
 中華民國(臺灣)
服務類型
通勤列車
主要路線
西部幹線、東部幹線、南迴線
次要路線
平溪線、深澳線、內灣線
集集線、沙崙線、六家線
主要車站

西部及東部幹線各大車站
技術數據
軌道標準
1,067 毫米(窄軌)
列車编组
EMU500/EMU600/EMU700
EMU800
DR1000(支線區間)
DR3000(支援區間僅行駛於新左營=潮州=枋寮間)
运营信息
營運時期
2006年11月1日至今
运营单位
ROC Taiwan Railways Administration Logo.svg臺灣鐵路管理局

區間車是臺灣鐵路管理局(臺鐵)於2006年11月改點時產生的車種,也是目前臺鐵營運班次最多的車種。其包含各站皆停的「區間車」、以及少數車站不停的「區間快車」,列車票價依復興號的每公里1.46元新臺幣計收。




目录






  • 1 概要


  • 2 營運車種


    • 2.1 區間車


    • 2.2 區間快車




  • 3 批評


  • 4 列車攝影集


  • 5 注釋


  • 6 參見





概要


因台灣高速鐵路通車,臺鐵在長途運輸的定位勢必要作調整,使得臺鐵決定減少長途對號列車班次,並加開區間列車以提高中、短程市場的競爭力。為了簡化票證上的混淆,臺鐵於2006年11月1日開始,將原本時刻表上的電車、冷氣柴油車及屏東線站站停復興號班次,全部統稱為「區間車」。


臺鐵於設立區間車前後,向臺灣車輛大量採購捷運化區間專用的EMU700型電聯車,於2007年8月29日起加入營運。2014年起EMU800型亦加入行駛以解決現有通勤用車輛無法應付龐大運量的窘境。2016年時,配合臺鐵整體購置及汰換車輛計畫(104-113年)的推動,開始辦理520輛通勤電聯車之採購作業,每列採10輛編組,合計共52列。2018年6月初,520輛通勤電聯車採購案在第二次開標時,由唯一投標廠商現代Rotem得標,並預定於正式簽約後兩年內開始交車,預定2024年52列通勤電聯車全數完成交付。



營運車種



區間車



  • 英文名稱為Local Train,多簡稱為Local

  • 原有的通勤電聯車編入區間車後,繼續運行於西部幹線及東部幹線的電氣化路段。

  • 原有的冷氣柴油車編入區間車後,大多行駛於幹線及支線鐵路上的直通運轉。

  • 原有的屏東線復興號(高雄至枋寮間),更名並編入區間車當中。後在2015年10月15日起,調整區間為潮州至枋寮間,部分班次改用DR2900/DR3000型柴聯車車廂行駛(一組三輛)。

  • 原有的臺東線和北迴線部份路段的普快車(SPK/TPK編成)於2010年12月22日改點後,以復興號車廂充當區間車行駛。

  • 原有臺東-枋寮間的352次、353次普快車自2011年9月28日起停駛,由3501次高雄-枋寮間區間車延長至臺東替代,3514次則由枋寮-高雄延伸為臺東-高雄,以復興號車廂充當區間車行駛,後在2015年10月15日起,調整區間為潮州至臺東間。

  • 2014年7月年度大改點後,部分由DR2700、SPK/TPK編成的普通車所擔任的臺東線普快車班次改以EMU500型擔任區間車行駛。

  • 2015年10月年度大改點後,部分潮州-枋寮間區間車班次由DR2900、3000編組行駛。

  • 目前所使用的車型有EMU500、EMU600、EMU700、EMU800、DR1000(使用於支線)、DR2900、DR3000(使用於潮州-枋寮間)

  • 2018年10月年度大改點後,中部嘉義=豐原/后里/銅鑼的區間車大多數取消(僅留晨夜間班次);基隆/新竹=斗六/斗南的班次調整為基隆/瑞芳/北湖=嘉義的營運模式;南部潮州/屏東/高雄=嘉義/斗六的區間車大多數取消(僅留晨夜間班次),改為潮州/屏東/高雄=后里的方式繼續營運,並且沿用31XX、32XX的車次編碼。山線亦新增數班彰化=台中的短途區間車。宜蘭線則調整晨間的區間車班次。



區間快車




  • 前身為平快車,非每站皆停。

  • 英文名稱為Fast Local Train,常用名稱為Local Express

  • 目前宜蘭線、北迴線及縱貫線有常態運用之區間快運行模式,連續假日時會再加開班次。

  • 目前以EMU500型電聯車電聯車(北迴線、宜蘭線、海線)、與EMU800型電聯車電聯車(山線)、DR2900、DR3000(潮州-枋寮間)行駛;過去海線仍有區間快運行模式的時期,以EMU700型電聯車行駛,不過EMU400型電聯車、EMU500型電聯車、EMU600型電聯車也有行駛紀錄。

  • 2014年7月年度大改點後,臺中(彰化)至車程的冷氣柴油區間快(支線區間各站階停)全數截短至二水至車埕的區間車行駛。並新增臺中-二水(嘉義)的區間快車替代(以EMU800型電聯車運行)(2007次,2011次,2017次,2023次,2027次,2004次,2008次,2012次,2018次,2024次)。

  • 依照2010年的最新票價是每公里新臺幣1.46元(含區間車)為計算單位臺北到(西部幹線以中)彰化是267元;嘉義是387元。

  • 區間快車(含區間車)因停靠站最多所以行駛時間較長,以下是以行車時間的長短計時(人潮擁擠時則行車時間不在此限,請注意以下是以2018年3月1日交通部鐵路管理局最新頒布的作為參考,臺北至宜蘭順行一班,宜蘭至花蓮順行二班逆行一班,臺北彰化逆行一班,嘉義高雄逆順行各一班,新左營枋寮順行三班逆行兩班,新左營至潮州逆行一班):

    • 東部幹線臺北-宜蘭的行車時間為1小時49分(4052次)。

    • 東部幹線宜蘭-花蓮的行車時間最長為1小時29分(4042次),行車時間最短為1小時22分(4032次);花蓮-宜蘭行車時間為1小時50分(4033次)。

    • 西部幹線臺北-彰化的行車時間為2小時56分(1543次)及3小時33分(1525次),反之為3小時05分(1502次)。

    • 西部幹線嘉義-高雄逆行行車時間為1小時53分(1513次),順行行車時間為1小時47分(1526次)。

    • 屏東線新左營-枋寮順行行車時間最快為1小時35分(3082次),最慢為1小時41分(3088次);逆行行車時間最快為1小時35分(3081次),最慢為1小時53分(3083次)。



  • 臺鐵另於元旦、春節或特定節日等運量較大的連假期間,開行新竹-中壢-桃園-樹林-臺北-松山-宜蘭- 羅東-花蓮半直達之區間快車,並推出全程只要新臺幣200元,非全程100元(往返宜蘭地區)之優惠措施。為避免行車秩序混亂,其車次均以對號方式開行(以復興號車種作訂票作業)。

  • 2015年3月改點後,開行3組12節之長編組EMU500型區間車,唯三坑、浮洲、富岡、北新竹等四站因月台長度不足,故直接通過不停靠(2015年12月底增加不停南樹林)。臺鐵原本規劃車種定位為區間快,車次番號亦採用區間快所用之編碼。但後來考量運行時間與一般區間車並無太大差異,車種最後仍定位為區間車,並在時刻表上加註(長編組),以與一般區間車班次作區隔(1013次,1031次,1033次,1004次,1006次,1028次)[1][2][3][4]

  • 2015年10月改點後,停駛4018次樹林花蓮區間快車(改開4028次樹林雙溪區間快車)、4027次花蓮樹林區間快車(改開4023次雙溪樹林區間快車)。另外也將部分莒光號改由區間快車行駛。



  1. 503次豐原-高雄莒光號停駛,由1503次苗栗-高雄區間快車取代。

  2. 513次七堵-高雄莒光號停駛,由1513次豐原-高雄區間快車取代。

  3. 原551次花蓮-高雄莒光號改開513次七堵-潮州莒光號,原時段另開1551次蘇澳-樹林區間快車。

  4. 原553次花蓮-高雄莒光號改開517次七堵-潮州莒光號,原時段另開1553次雙溪-沙鹿區間快車。

  5. 521次七堵-高雄莒光號停駛,由1521次臺中-嘉義區間快車取代。

  6. 原654次新烏日-臺東莒光號改開642次樹林-臺東莒光號,原時段另開1654次彰化-雙溪(經山線)區間快車。

  7. 原514次高雄-七堵莒光號改開562次潮州-花蓮莒光號,原時段另開1514次高雄-新竹(經山線)區間快車。

  8. 550次高雄-蘇澳莒光號停駛,由1550次嘉義-豐原區間快車取代。

  9. 552次高雄-花蓮莒光號停駛,由1552次沙鹿-蘇澳區間快車取代。

  10. 526次高雄-豐原莒光號停駛,由1526次高雄-臺中區間快車取代。



  • 2015年12月1日配合高鐵新增三站通車微幅改點,1552次行駛區間更改為沙鹿-花蓮(新增東澳、南澳、和平、新城、花蓮)及新增4043次花蓮-蘇澳新區間快車(停靠車站與1552次相同)。

  • 2016年度大改點搭乘率的區間快車停駛及變更行駛區間,並首度出現北部基隆(七堵、瑞芳)-樹林區間快車(1007次,4017次,1008次)。而長編組區間車亦在此次改點中,最長及最遠端點的起讫站為汐止-竹南(1033次,1006次),長編組區間車最遠行駛至竹南,三姓橋、香山、崎頂等站均不停靠。


  • 2017年9月配合南迴線電氣化施工改點,調整多班列車:


  1. 502、525次莒光號由1502次與1525次區間快車取代。 2307次彰化斗六區間車停駛改開2003次區間快車。

  2. 長編組區間車增停富岡車站。

  3. 2052次、2053次區間快車重新調整行車時刻

  4. 1521次區間快車增停社頭車站

  5. 新增3081、3082、3085次新左營=枋寮區間快車,3083、3084、3087次潮州=枋寮區間快車停駛


  • 2017年12月7日配合八堵橫度線完工,調整區間快車班次:


  1. 2052次區間快車增停白沙屯站、2053次改為逢週六日停駛

  2. 591、592次復興號由1591次新竹彰化(逢週六日行駛)與1594次彰化松山區間快車取代(逢週日行駛,台鐵網站顯示復興號採對號方式開行)

  3. 新增1595次松山新竹區間快車(逢週日行駛)

  4. 新增樹林~蘇澳4021、蘇澳新~樹林4030次區間快車

  5. 1007次行駛區間調整為基隆~鶯歌、4026次行駛區間調整為鶯歌~蘇澳新

  6. 1543次區間快車行點調整,縮短行車時間


  • 2018年3月針對屏東線進行微幅調整


  1. 3085次新左營=枋寮區間快車停駛,改開783次新左營=枋寮復興號

  2. 新增3083、3086、3088次新左營=枋寮區間快車以及3087次新左營=潮州區間快車,屏東-潮州-枋寮間各站皆停



批評


臺鐵於2008年5月15日進行時刻表大改點時,同時也增發許多班次的區間快車,但停站過多(僅少數小站不停)且行駛時間與每站均停的區間車相異不大,經報章媒體披露後招來很大的批評。但受限於行政院規定臺鐵一年只能改點一次的規定,此現象目前仍無明確的解決方案。而事實上,臺鐵對區間車與區間快車之定義,乃是在於其停靠站任務之多寡,而非以列車行駛總時數之長短區別[5]。故臺鐵為避免爭議擴大,後來再將原由EMU700型電聯車行駛的部分短程區間快車班次降等為每站皆停的區間車。2010年12月22日改點後,原由EMU700型電聯車擔任的區間快車全面停駛,改由區間車運用。2018年3月1日後區間快分為五大部分:




  1. 縱貫線(臺中-嘉義區間)由EMU800型電聯車行駛的20XX次區間快車(2027次,2004次)(特例:1521次)。

  2. 海線(彰化-新竹/北湖區間)由EMU500型電聯車行駛的20XX次區間快車


  3. 北迴線(宜蘭-花蓮區間)由EMU500型電聯車行駛的40XX次區間快車(4032次,4042次,4033次,4043次)。

  4. 由EMU800型電聯車行駛原高雄-蘇澳區間部分莒光號車次的區間快車(車次為原莒光車次前加1,如543為1543取代、1521次除外)。


  5. 屏東線(新左營-潮州/枋寮區間)由DMU2900型柴聯車/DR3000柴聯車行駛的308X次區間快車(3081,3082,3083,3086,3087,3088次)



列車攝影集




注釋





  1. ^ 區間車變12節 海報充當標誌. 蘋果日報. 2015-03-29 [2015-03-29]. 


  2. ^ 臺鐵明微改點 首推12節區間車. 自由時報. 2015-03-23 [2015-03-29]. 


  3. ^ 臺鐵今微幅改點 首開"長編組區間車". 公視. 2015-03-24 [2015-03-29]. 


  4. ^ 容量變大 臺鐵首開10節以上區間車. 聯合新聞網. 2015-03-23 [2015-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9). 


  5. ^ 臺鐵公告 - 區間車與區間快車之差異. 97/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參見



  • 通勤電聯車

  • 台鐵電聯車

  • 冷氣柴客

  • 區間快車





IFQuLxGXjAFRKSH,j hewgwt6B7SNKKbKlM,uHQHUG,T2Ge,CSA nl6gBu
Q2grokt45gEviNpn4 idUhFlM0zddZ mTySOD3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