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佬
福佬(即福建人,亦作學佬、鶴佬、河老、河洛)原為广东居民對福建居民的稱呼[1][2],對福建人而言,這屬於一個外來名稱。
目录
1 詞源
2 河洛(Ho̍-lóh)釋義
3 相关历史
4 參考文獻
5 延伸閱讀
6 参见
7 外部連結
詞源
-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hoklo」文獻出現在美國漢學家衛三畏(曾在廣府中心地帶廣州生活過一段時間)於同治甲戌年(1874年)所編輯的《漢英韻府》一書。
- 1894年,台灣人盧德嘉《鳳山縣採訪冊》出現『粵稱閩人曰福老,謂福建人也』。
- 台灣學者吳守禮對福佬二字解釋:『「佬」字在廣東話裏指「男子」,「福佬」二字起初可能如「福人」、「福建人」,到了客語裏就不同了。客語稱小偷叫「賊佬」稱啞巴叫「啞佬」。「福佬」自是帶出「討厭」、「壞」的貶義來』。[3]。但[谁?]台灣客家話並未稱小偷為「賊佬」、亦沒有稱啞吧為「啞佬」,所以可推論吳守禮誤用了某些資料。此外,學者施勝霖亦認為佬字為貶義詞。[來源請求]
- 台灣學者洪惟仁指出,「福佬」兩字的客家話讀音是「Fuk-ló」(洪惟仁1987,132)。
- 在閩粵邊界,閩客混居的地方,雙方互相稱呼對方為『hoklo』與『講客的』。原潮州府(即今潮汕地區)有俗語:『大埔無hok,澄海無客』,說明hok與客並存。早期閩南人不會自稱hoklo。後來因客家人對閩南人的俗稱漸傳漸廣,福佬人一詞才廣為流行。故近代多數閩南人亦會承認福佬人此稱呼。至於「學佬」一詞,則為廣府人粵語hoklo「學佬」近音,將之音譯為「學佬」。
河洛(Ho̍-lóh)釋義
Ho̍-lóh人[4],是針對日常使用閩南語者[5]的族群之稱呼,是閩南民系的一支。多數的閩南族群會以居住地區或使用語言自稱,而不是血緣上的分類,比如雷州話人口自稱「雷州人」或「講黎人」[6];潮州話人口自稱潮州人,泉漳片泉州話人口自稱泉州人,漳州話人口自稱漳州人等。廣義的河洛話[7]使用人口分佈世界各地。講閩南語台灣話的河洛人,是台灣四大族群之一。
相关历史
- 台語文學家吳守禮研究指出,「福佬」最初為客家語中對福建人的貶義稱呼,後來「佬」字的人義淡化,稱呼福建人還必須加上「人」字成為「福佬人」,最後連福建人和閩南系台灣人都忘記「福佬人」是他族對該族的貶稱,也自稱「福佬」[8]。但[谁?]吳守禮應該是不清楚廣府人跟客家人的方言之間的差異:會大量用「佬」自蔑稱他族的貶義詞,是廣府方言而非客家方言。
- 1907年,广府人黃節編輯的《廣東鄉土地理教科書》出現了「廣東種族有曰客家、福狫族,非漢種亦非粵種」;福佬一詞變成具污蔑性的福狫。爾後彼時屬潮州府大埔縣的溫廷敬、鄒魯與落籍廣東省海陽縣(現潮安縣)的丘逢甲結合文人,與廣府人以文章互相批評,「福佬」一詞也開始為人所知[9]。
張壽祺認為粵文中,佬字未必是個蔑稱[10]
參考文獻
^ 台語文學者吳守禮以及《台灣文獻叢刊》,〈第七十三種 鳳山縣採訪冊〉,「粵稱閩人曰福老,謂福建人也」,盧德嘉,1894年
^ 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福佬:此語本來是廣東種族對福建人輕視稱呼」,信望愛
^ 吳守禮. 一百年來的閩南系台灣話研究回顧#正名. 老醫之家. 2003-04-02.
^ 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hô-lóh-lâng. 臺語信望愛.
^ 不代表這些族群皆認為自己的母語是Ho̍-lóh話,如部分潮汕話的使用者。
^ 雷州話又叫做黎話。
^ 含泉漳片和溫州蒼南平陽話、潮汕揭陽話、海豐陸豐話、隆都話、雷州話、海南文昌話。
^ 吳守禮. 一百年來的閩南系台灣話研究回顧#正名. 老醫之家. 2003-04-02.
^ 主要是因為溫廷敬所編寫的《潮州福佬民族考》一文
^ 張壽祺〈從民俗學考析廣州俚語「佬」字〉(羊城今古1990年第2期)
延伸閱讀
衛三畏:《漢英韻府》
黃晦聞:《廣東鄉土地理教科書》
林媽利:《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 梁烱輝:《「河洛」乎?「福佬」乎?「貉獠」乎?》
- 林安吾:《培養公民素養 開拓人文胸懷》
- Data links early settlers to African diaspora
参见
- 閩南民系
- 臺灣福佬人
- 福州
- 建州
- 福建
- 閩
- 閩南
- 粵語
- 福佬村道
- 福佬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