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語文













Hkdemo (zh).png



本條目為
香港人口文化系列之一





香港人口普查
2011年人口普查



香港人    新界原居民

海外港人




宗教與風俗


語文    用語

文學

建築


殯儀    節日與公眾假期


飲食    燒烤文化


電影    電視

音樂

傳媒


藝術    古蹟


漫畫    動畫

體育


網絡文化    高登文化


香港次文化

無厘頭文化


MK文化
MK Pop


港鐵文化

巴士迷文化





其他香港系列


地理 - 歷史 - 政治
教育 - 治安 - 經濟
香港主題首頁






香港各種語文


香港語文是指在香港常見的語言和文字,目前香港法定語文是中文和英文,雙方享有同等地位[1],而香港政府所提倡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兩文指中文和英文;三語指粵語、英語和普通話。


粵語是香港最主要的語言。2011年,香港人口有89.5%以「廣州話」為慣用語言,其次為「其他中國方言」(4%)、英語(3.5%)、普通話(1.4%)[2]




目录






  • 1 法定語文


    • 1.1 非法定語文




  • 2 文字使用情況


    • 2.1 香港公函中文




  • 3 語言使用情況


    • 3.1 中文


      • 3.1.1 粵語


        • 3.1.1.1 廣州話


        • 3.1.1.2 圍頭話


        • 3.1.1.3 四邑話


        • 3.1.1.4 蜑家話


        • 3.1.1.5 代表性




      • 3.1.2 客家話


        • 3.1.2.1 新惠片客家話


          • 3.1.2.1.1 影響


          • 3.1.2.1.2 使用情況






      • 3.1.3 閩語


        • 3.1.3.1 閩南話


        • 3.1.3.2 廣東地區的閩南話


        • 3.1.3.3 福建地區的閩南話




      • 3.1.4 北方語言


        • 3.1.4.1 普通話




      • 3.1.5 其他中國語言


        • 3.1.5.1 吳語








  • 4 移民潮


  • 5 總結


    • 5.1 中文


    • 5.2 英文


    • 5.3 日語


    • 5.4 韓語


    • 5.5 其他西歐語文


      • 5.5.1 法語


      • 5.5.2 德語及意大利語


      • 5.5.3 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




    • 5.6 俄語


    • 5.7 塔加洛語


    • 5.8 印尼語


    • 5.9 泰語


    • 5.10 越南語


    • 5.11 尼泊爾語


    • 5.12 印地語及烏爾都語




  • 6 影音連結


    • 6.1 非法定語言




  • 7 統計


  • 8 註釋


  • 9 參考文獻


  • 10 參見





法定語文


根據《香港基本法》第9條和《法定語文條例》第5章第3條第1節,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語文。絕大部分政府公文、街道指示牌等都是中英並用。現時香港政府內部的語文政策由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統籌;律政司設有雙語法制委員會,向政府提供法律雙語化的意見;教育局轄下的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3])則就語文教育政策提供意見。


法律裏的「中文」並無明確指定哪一種口語,因而衍生出政府所推行的「兩文三語」政策,即以中文、英文為書寫文字,粵語、普通話和英語為口語;例如於香港立法會會議或政府新聞發佈會等官方場合,都會提供以上三種語言的即時翻釋。然而這三種語言並無法律約束力,2002年10月29日,時任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就通過司法機構表明在法庭審訊過程中,「口講的中文包括普通話,及不排除其他中國方言。」[4]另外,「中文」也沒有指定哪一種字體,因此政府公文或網頁除慣用的繁體中文外,亦常另備簡體中文。





香港政府網站首頁。右上方可選擇中文繁簡體或英文顯示。


香港採取雙語政策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香港自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大部分政府文書都以英文為主,英文亦長期是唯一法定語文,中文沒有憲制地位。香港教育界及大專學生從1970年起開始爭取香港人最常用的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香港政府於是在1971年成立公事上使用中文問題研究委員會,並最終給予中文與英文同等的法定地位。1974年,政府正式修改《法定語文條例》,中文獲立為法定語文。1987年起則進一步規定所有法例都必須以中英文制定和頒布。1990年《基本法》頒布,確認香港回歸後的語文使用政策。1995年至1997年,政府再度就司法程序上可使用的語文進行法例修訂。[5]


香港法庭首次以中文(粵語)進行審訊,是在1995年12月4日。一名90歲婦人入稟高等法院控告其3名子女侵吞財產,案件涉及大量中文文件,加上原訟人、與訟人皆不諳英文,當時的外籍主審法官認為以中文審訊更為適合。[4]


由於英文是世界通用语,而香港是一個國際都市,所以,雖然中文在香港是日常生話中的優勢語文,法律上中文和英文亦是地位相等的法定語文,英國亦已結束管治香港,但從不少社會現象中,可見中文的地位實際上仍較英文低,重英輕中的風氣仍普遍存在。例如教育方面,所有學生從幼稚園階段已經要學習英文,而且英文在整個教育體制內均屬於必修科,中文則非必修,除了主要招收非華人學生的學校通常不設中文課程外,即使是以華人學生為主的本地主流學校,部分(通常是傳統名校)亦容許學生選擇修讀法語、德語等而不修讀中文。將於2012年實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的語文科目,亦設有六科非法定語文科目,非以中文作母語的考生可以其中一科取代中文科,作為報考大學的資格,但英文科就無論如何都不可以被取代。以英文授課的中學(英文中學)(但自2010/2011學年起,香港教育局實施“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區分“英文中學”及“中文中學”),甚至小學、幼稚園,通常比以中文授課的學校受歡迎。專上院校絕大部分課程均以英文授課(除了涉及中國文化、歷史、語文或中醫學等範疇者)。在香港,所謂「英文授課」,一般是指課本、講義等書面上學習材料上完全使用英文。但是,講師一般會以粵語解说部分生字,除非講師或某部份學生不懂粵語,或該校(或屬下的學術單位)、該講師,或在教育當局的要求下,嚴格執行英文授課政策。


政府、公營機構、專上院校和大企業的處事方式,更有很多重英輕中的寫照。例如其大部分職位的入職條件、專上院校的入學條件,雖然通常會對申請人的中文和英文能力有一定要求,例如要求申請人在某些公開試(通常是文憑試和會考)的中文科和英文科考獲及格或良好成績,但對從來(或在最近若干年內)無在學校修讀過中文課程的申請人(例如一直在外地就讀,或在香港就讀某些容許選修其它語文而不修讀中文的學校),通常會豁免中文能力的要求,造成大部份接受香港主流教育的申請人,亦即是大部分主流華人居民,如未能在公開試的中文科考獲及格成績,即使懂書寫和閱讀中文,也不符合入職或入學條件,但某部份申請人,即使完全不懂書寫和閱讀中文,甚至完全不懂說和聽廣州話,也可能符合入職或入學條件的雙重標準現象。至於英文能力的要求,通常都不會有所豁免。亦因此,不少人即使完全不懂中文,仍可在上述機構內身居高職。但不懂英文的話,就連很多初級職位和簡單工作也難以勝任(即使如文件傳遞這類簡單工作,亦須看懂其往往以英文書寫的傳遞指示)。


至於其內部文件,即使發文者及受文者雙方,都是以中文為母語的華人,亦絕大部分以英文書寫,通常只有須供初級職員(通常英文能力較低)閱讀的才可能會備有中文版本。而供顧客或公眾閱讀的文件,雖然大部份都備有中文和英文版本,但通常都註明中文版本僅供參考,兩版本的文意如有不同,一概以英文版本為準;如果是中文文件,絕大部份都會以英文註明取得英文版本的方法,但英文文件就通常不會提供取得中文版本的方法。其對市民、顧客、僱員、團體等的資料(名稱、地址等)處理,通常都要求提供者必須提供英文版本資料,中文版本則不是必須,有時甚至只接受英文版本。例如香港身份證上,持證人英文姓名屬必有項目,但中文姓名則非必須。金融機構要求客戶提供的資料,更除了中文姓名外,其它(住址、就業資料等)一概只接受英文版本。


主流社會觀念中,往往會看不起英文能力不佳的人,亦視英文能力不佳為低學歷、低技能、欠缺競爭力的同義詞。但對中文能力不佳、甚至完全不懂中文的人(尤指非華人及/或自幼就讀國際學校、外地學校等,從無在學校修讀中文課程的人),卻有甚大的包容。即使是華人,如果聲稱從無在學校修讀中文課程,因而中文能力不佳或完全不懂中文,不單會為人接受,甚至可引以為榮。如有人(尤指非華人或自幼就讀國際學校、外地學校等,從無在學校修讀中文課程的人)因中文能力問題,在就業、就學、日常生活等有任何困難或不便,往往會被批評為歧視、不公、以語言關卡扼殺人材等;反之如因英文能力問題而有同樣困難或不便,卻會被認為是絕對正常和合理,甚至會對因英文能力不佳而遭遇困難或不便的當事人冷嘲熱諷。



非法定語文


除了「兩文三語」外,香港社會上還可找到各種各樣的語言和文字。這些語文可能是香港少數族裔的慣用語言,亦可能是該國對香港文化產生了一定影響。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6]香港最大的少數族裔是菲律賓人(約14萬2000人),其次是印尼人(約5萬人)、英國人(約19,000人)、印度人(約18,000人)、泰國人和日本人(均約14,000人)、尼泊爾人(約12,000人)及巴基斯坦人(約11,000人)。由此推測,香港非華裔人日常使用的非法定語文,主要有塔加洛語、印尼語、印地語、泰語、日語、尼泊爾語、烏爾都語等。


也有不少香港人學習中、英以外的第三種語言,其中較為受歡迎的有日語、韓語等。市面上不難找到這些語文的蹤跡,而其影響力遠超過其母語者在香港所佔的比例。


2006年9月,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宣布在2012年起執行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將加入六種外語考試,包括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印地語及烏爾都語,非以中文作母語的考生可以用其中一種取代中文科作為報考大學的資格,但不可取代英文科。日語及西班牙語是新加入的兩種語言。


根據2008年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數據[7],92,200人有不同程度的聽覺困難,其中8,600人已完全失聰,他們溝通時會使用香港手語。有慈善機構龍耳推廣「兩文四語」[8],兩文為中文和英文,四語為粵語、英語、普通話和香港手語,為聽覺有困難人士提供無障礙的社會。



文字使用情況



Hk-hant-hans.png

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漢字書體是繁體中文。在正式書寫的場合,香港使用的白話文書面語多以現代書面中文的語法和詞彙為標準,但年輕一代書寫中文時,如內容非用於學術、求職、公事報告等嚴肅場合,或引述廣州話的對話,普遍習慣以廣州話口語方式書寫。市面上也不難看見廣州話口語方式的書寫中文或香港特有的詞彙,這在以年輕讀者為主要對象的刊物尤其常見。


1949年中國大陸政權易手之後,大量知識分子湧入香港,當中包括唐君毅、錢穆、詩人余光中等學者,均曾於香港旅居及教學,加上香港和台灣學術界同樣上承五四以來之學統,一直保持相當程度交往,所以直至1997年之前香港中文文化界及教育界均受到台灣頗大影響,在中文教育方面亦有不少東西承襲自台灣。例如規範香港小學課本中文字形的常用字字形表,即是由台灣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增刪而成。


由於中國大陆推行簡化字的時候,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不受中國影響,和台灣一樣沿用繁體字。


隨着香港人與中國交流日益頻繁,香港人普遍認識常用的簡體字。市面上也不難看見為內地旅客而製作的簡體字標語和指示牌。部分學校容許學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課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作答。考評局也容許學生在公開考試中,使用合乎國家規範(即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在1986年所頒佈的《簡化字總表》)的簡化字。


至於電腦操作方面,香港早期使用的繁體中文電腦系統都是來自台灣,因此香港的電腦多數以大五碼作為內碼。然而來自台灣的大五碼在香港使用時卻遇上問題,例如早期的大五碼沒有包括香港地名常用的「邨」、「埗」、「鰂」、「涌」等字,由於香港政府的警察部門和法庭整理口供時,需要將證人原話忠實完整地紀錄下來,不能譯成書面語,以防止出現歧意而造成法律上證供是否有效的問題,但是大五碼內並不包括一些常用的廣州話用字和香港約定俗成寫法的中文字,也難以完整地記錄廣州話。由於政府內部行政需要,加上電腦業界的普遍要求,所以香港政府特別於大五碼和Unicode的造字區定義了一系列常用的香港特殊用字,方便政府、公共機構和民間的資訊流通,這一些定義稱為香港增補字符集。香港政府也會向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申請將新版本的增補字符納入ISO 10646的新版本內。



香港公函中文


香港政府公函用語,雖然採用白話,卻非完全摒棄文言用語。1997年《政府公文寫作手冊》指「文言言簡意賅,行文時為求簡潔得體,也會酌情使用。如撰寫獎狀、題辭和酬酢書函,或回覆文言來信等,都可因應發文人或受文人的需要,使用淺白文言。」不少粵語用語保留了文言色彩,例如「視乎」、「合乎」、「抑或」、「姑勿論」、「良多」等詞。


陳少棠諷刺,只准用白話結果會令「某月某日 大函敬悉」變成「你的某月某日來信,我已經收到及明白了」[9]



語言使用情況


以下講述各種語言(包括文字、口語、各方言等)在香港使用的情況。



中文



粵語



廣州話




港鐵上使用的粵語提示牌。「上落車」是典型的粵語。





中環天星碼頭主題裝飾



香港通行的语言是粵語廣州話,亦稱作港式粵語香港話,是大多數香港人的母語。香港的白話與原廣州話發音一样。从香港开埠至今,粵語就一直是香港市区的主要语言。二战之后,隨着大量居民来到香港,加上1950年代起因邊境封鎖而與廣州隔絕,香港廣州話語音逐漸產生了變化,年輕人出現懶音現象十分普遍,如聲母.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n//l/開始不分、聲母/ng/脫落為零聲母、部分人的/t//k//n//ng/韻尾相混、第一調調值由53變成55等,以上部分稱「懶音」。懶音問題使得香港粤语与珠三角地区的粤语开始产生脱节,近年懶音問題已经渐渐得到重視。
[10]





圍頭話


香港新界粵系原居民的方言,属粤语莞宝片,与深圳平湖等地的围头话属同一种语言,較接近東莞話,與廣州話亦基本相通。围头人即“本地人”,是最早来到香港的“主人”之一;围头人(除水上人外)由于是最早抵港,以及一些习俗的原因,香港原住民中往往以“本地人”来特指围头人。正如其他原居民語言一樣,圍頭話已隨城市化和年輕人流失而快速衰退。周潤發曾於喜劇電影《我愛扭紋柴》內扮演一個圍頭人角色,電影內曾多次出現圍頭話對白。




在前九廣東鐵尖東站(尖東站現為西鐵綫之分站)的多語言歡迎字句(法語、日語、西班牙語、韓語)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已把圍頭話納入首份「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內的「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類別,亦有專門保育及提倡香港圍頭話的香港本土語言保育協會[11]。近年,香港本土的氣氛濃烈,有更多人關注香港本土語言的存亡,包括圍頭話[12]



四邑話

四邑話為粵語的一個分支,但由於語音差距较大,一般操标准粤语的如南番顺人難以聽懂,因此過去香港的四邑人一直保持與南番顺人不同的族群認同。四邑人於香港開埠之后来到香港市區工作。說粤语四邑話的家族於1970年代開始因族群觀念轉淡而改說粤语廣州話,亦产生了广府认同。



蜑家話


香港水上人家的主要方言,為粤語的一個分支,與廣州話高度相通。過去蜑家人多聚居在香港島的香港仔、赤柱、九龍的油麻地、新界的西貢、屯門及大嶼山的大澳或長洲等地的避風塘,於市區的蜑家人在1970年代中開始移往岸上居住,並且迅速融入主流社會。所以到了今日疍家人一般只集中在香港仔、赤柱或大澳、長洲等漁港。香港的英文名稱「Hong Kong」正是蜑家話的音譯。



代表性

使用粤语是廣府民系的基本認同方式,廣州話是粤语最有代表性的一種,香港有不少粤语方言,不少也被廣州話同化,當中有代表性的是圍頭話和四邑話。



客家話





















本文屬於客家系列的一部份


客家支系(客家地區)

贛南系(贛州) - 粵東系(梅州、惠州、韶州)
新界原居民(香港) - 閩西系(汀州) - 臺灣系(臺灣)

客家語言

梅縣話 - 𠊎話 - 土廣東話 - 懷遠話
臺灣話 - 香港客家話 - 平婆話

客家文化

文學 - 飲食
音樂 - 流行音樂 - 山歌 - 八音

客家表現藝術

舞麒麟 - 採茶戲(三腳採茶戲) - 平安戲(收冬戲)
木偶戲 - 廣東漢劇

客家建築

土樓- 圍屋-敬字亭-祠堂

客家武術

龍形拳 - 流民拳 - 白眉派 - 周家螳螂拳
朱家教 - 布雞拳 - 金鷹拳

客家信仰

菩薩 - 三界爺 - 民主公王 - 土地伯公
龍神 - 三山國王 - 漢帝 - 定光古佛 - 慚愧祖師
五顯大帝 - 義民爺 - 仙姬娘

客家傳媒

梅州電視台 - 客家電視台 - 講客廣播電臺 - 惠州市廣播電視台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客家之聲 - 大漢之音電台
寶島客家廣播電台 - 新客家電台 - 苗栗客家文化廣播電台
高屏溪廣播電台



新惠片客家話

香港客家話可分為本地和移民兩種。本地客家話普遍屬惠片,與廣東深圳、惠陽、惠東的客家話高度接近,與其它主流客家話都可以互通[13]


客家話是香港原居民語言使用人數中僅次於圍頭話的一種。新界客家人是香港原居民的主要族群之一,亦是最早來到香港的“主人”之一,之所以不自冠以“本地人”的頭銜,只是客家的習慣問題。 新界客家人主要居住於新界,以及九龍土地較貧瘠的地方。過去由於客家人與本地人(廣府人)族群界線明顯,因此客家話保存得十分完好,沒有被周邊方言同化。 客家話人口大抵與客家人數量相當,根據劉鎮發的研究[14],1911年香港有15.1%為客家人,戰後因大批難民湧入香港,客家人佔人口比例下降,因此至1966年估計只有6%至12%香港人口會客家話,當時新界依然有十分完整的客家話社區[15]


由戰後到回歸前,廣東的客家地區(如寶安縣、惠州、河源、惠陽及梅縣等地)有部分客家人移居香港,他們帶來了廣東本地的客家話,而梅縣客家話更是比惠州至寶安縣一帶的客家話有頗多差異。由於在香港的客家人的內聚性較高,他們在香港成立了崇正總會,並一直在鄉裡間保持以客語交談,直至19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才開始慢慢與香港的主流民眾融合。



影響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已把客家話納入首份「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清單內的「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類別,亦有專門保育及提倡香港本土語言的香港本土語言保育協會[11]


基督教巴色會為了在新界客家村落傳教,遂建立客家話教會並以拉丁拼音方式出版客家話《聖經》。惟當時流行範圍不廣。近數十年間,以香港客家話為藍本編寫的客家話《聖經》,獲流傳於台灣及海外(南洋)的客家社會,用以傳教之用。


廣播方面,在1950至1960年代,香港電台的新聞報告及天氣報告,都會在廣州話廣播後加插客家話廣播的新聞報告及天氣報告。而美國之音亦曾以客家話廣播。近年,香港本土意識漸強,人們開始關注香港本土客家話的存亡[15]





使用情況

截至2011年,香港客家話作爲第一語言的香港人僅有62,340人,而聲稱作為第二或其他語言的則有259,738人 [16]。若根據該調查推斷,全香港只有大約5% 的人口懂得聽和講客家話。


儘管能說的客家話(不論任何口音)的香港人整體上並不多,而且香港大眾傳媒也沒有任何客家話廣播,但不少香港人仍會在不同情況下使用客家話。在香港一些鄉村,部分原居民仍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客家話交流[13],其中包括在祭祀時[17]及節慶團聚[18][19]等。


至於非原居民的香港客家人,他們可能是住在市區、新市鎮或鄉村裏。其中,部分能講客家話的香港人在日常生活、親朋好友團聚、團契等環節裏仍會使用到客家話[13][15]。當然,不同籍貫的的客家話會有某程度上的分別,未必完全與香港客家話(新惠片)相同。情況就如同屬粵語系的圍頭話、化州話和廣州話都能基本互相交流,但口音或許有異。



閩語



閩海民系是以閩語為母語的一個漢人民系,而不限於福建的閩南語人口而廣東的潮汕民系,福建的閩北人,亦屬閩海民系。閩語人大多數是五胡亂華時南下福建避亂的人。因為大家南下的地點時間不同,語言分別很大,香港部份人士錯誤稱閩南話為福建話。


香港亦有來自福州或其他閩南語地區以外的福建人,他們都會說各自的地區語,多數不能與閩南語溝通,在港人數上比閩南語地區少很多,但亦有一定比例。



閩南話

閩南語包括漳州、廈門、泉州、龍岩部分地區、台灣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閩南語閩台片使用者。而浙南閩語、中山閩語、潮州話、海陸豐閩語(學佬話)、湛江閩語(雷州話)、海南話等的使用者亦屬閩南語。同屬閩南語的話可相通,包括台灣,就算相差較遠的地區發音分別不大,但和其他閩語多數則不太相同,甚至完全聽不懂。


閩南語系人士去過去200年已經大量移居東南亞,以福建的閩南人佔多數,東南亞地區亦誤稱閩南話為福建話。移民的地方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汶萊、日本等。香港開埠至日本攻佔香港前,大量閩南人移居香港,人數上然不及在新加坡的絕大多數,但亦有一定高的比例。早期香港已經有很多來自閩南地區的人,語言能相通,但始終未有如廣州話一樣的強勢閩南話領導語言。而廣州話在1920年前因太平天國戰亂大量廣州人逃港後人口一直在增長,而且壓倒同屬粵語的圍頭話,雖然閩南語區的總人口亦很多,而閩南語區的人未能像粵語區的人一樣以廣州話為龍頭,且人數上亦不及廣府人。閩南人和非廣州人之間溝通或會用廣州話,或會用官話。


抗戰結束時香港人口由1945年的50萬人升至1950年的220萬人,當時香港的方言使用情況複雜。1950年到1980年香港人口每十年增加一百萬,大多數是來自鄰近香港的珠三角地區偷渡來的廣府人,廣州話逐漸成為絕對優勢的共同語。在1950年後出生的閩南人逐漸改說粵語。而此時只有新界的客家話保持得比較完整.香港閩南語人口不停下降,只有老一輩的保持得比較好,而香港首富李嘉誠到現今仍只會說閩南式廣州話,很多新一代香港人也批評聽不明。


1950年後來港的閩南人多用東南亞以及全球各地商人身份來港居多。因為閩南人善於經商,與當地人民貧富差距大,而香港經濟環境日益轉好,大量閩南人將全球的閩商資本轉移到香港,對香港的經濟也有不少幫助。在forbes香港四十大富豪榜中,以廣府民系籍貫人口最多,之後便是閩南民系,略多於四邑民系,而閩南人潮州籍的李嘉誠更長年都是香港首富。而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人民進出更為自由,使各省人民都相繼偷渡到香港,但基於人口負擔過重.香港政府很快便在1980年由抵壘政策改為即捕即解,但此前大量珠三角地區的男性人口偷渡來港使香港男女比例失衡,甚至4男比1女情況。由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不少香港人返回中國大陸結婚產子再連兒女一併申請來港,移民人口不再以廣府人為主要大多數,香港第二大族群閩南人移民比例急增。


閩南籍議員有福建的蔡素玉和廣東的李卓人等,都是早期來港,而也在香港大學畢業。藝員吳孟達、林峯等也是閩南籍。閩南人多數住在北角及西環及其周邊,跑馬地等地也有不少閩南人,比較富有的住在東半山,富豪亦住在傳統富豪區.而在這些地方,很多人仍用閩南語溝通。亞洲電視2000年至2001年播映台灣布袋戲《大儒俠史艷文》,以廣州話配音和臺灣話雙語廣播,是香港電視上絕無僅有的閩南語節目。香港有多間閩南教會,一直維持以閩南語崇拜傳統。另外,因臺灣與香港往來密切,在觀光景點亦可聽見臺灣觀光客使用臺灣話交談。



廣東地區的閩南話


香港原居民中,除了香港水上人,另一族群是闽南人,所操的閩南話源於廣東海豐。因為與客家人長期接觸,又受粵語影響,說話帶有客家話和粵語詞匯。香港的漁民登岸後,多聚居在沙頭角、大埔、西貢一帶。於市區轉用廣州話後,河洛話可以在長洲等離島聽到.蜑家人和闽南人的特色是居於水上,部份會住在岸邊,在香港開埠早期的人口普查對人口的紀錄以陸人居民為主,所以在紀錄上遠不及客家人和圍頭人。


潮州話屬閩南語一支。潮州人於香港開埠初期歷史就到來香港市區工作。由於潮州人內部十分團結,加上族群內部認同鮮明,因此其語言至今尚一直較好的保留。於香港有不少潮語基督教會,專門以潮州話作宣教語言。



福建地區的閩南話

香港有70萬人祖籍福建泉州。閩南語系人士去過去200年已經大量移居東南亞,以福建的閩南人佔多數,東南亞地區亦稱閩南話為福建話。移民的地方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汶萊、日本等。


因為泉州商人過去移民東南亞,因為善於經營,大量東南亞富豪,社會高尚階層也說泉州話,後來因為中國大陸共產主義興起,閩商再很難經大陸任何城市和中國貿易,紛紛撤回在大陸的投資.在東南亞華人市場只剩下台灣和香港.香港在1950年代之後有不少泉州商人回港發展,有些則拿了香港身份證繼續一併經營全東南亞(包括香港)市場,根據福布斯富豪榜,台灣十大富豪有7名是泉州人,1名其他福建閩南人;新加坡十大富豪有四名泉州人,4名福建閩南人,1名廣東閩南人;馬來西亞十大富豪有4名泉州人,3名福建閩南人,1名廣東閩南人;印尼十大富豪有4名泉州人,3名福建閩南人;菲律賓十大富豪有6名泉州,1名福建閩南人。當中泉州又以晉江人佔大比數。


由於泉州人善於經商,勇於冒險,雖然在東南亞龐大的人口只佔一少部份(例如華人佔菲律賓人口1.5%,當中80%是閩人),但卻掌握了為東南亞經濟,這些人為香港作出不少貢獻,香港政府在1950年代後亦樂於接受海外泉州商人在港投資.泉州商人投資在港的物業多集中在港島北,由銅鑼灣到太古城、東半山、西環(西營盤)、上環、堅尼地城一帶。


當然1950年後由僑民返港的不一定是富豪,但也有一定的商業營運能力,1950年有大量廣東鄰近香港城市又沒有技術的人偷渡來港,以說白話為主,而海外資本及技術剛好能用上這些龐大的新勞動力。隨香港轉向廣州話主導的城市,而這些泉州移民亦努力學習廣州話,至今這些移民的後代因香港政府教育、社會和日常生活以廣州話為主導,已經完全以廣州話為母語,甚至不懂聽及說閩南話,閩南話人口在香港多數只有老一輩人使用。


但香港的泉州人在香港開埠後至1950年後一直都有移民,而1950年前的移民更多是來自中國大陸的泉州人。移民香港的泉州人亦不止來自於東南亞,而是全世界;而香港的閩南人不只是來自泉州和潮州,所以香港的閩南話包括福建的閩南地區和廣東的潮汕地區。



北方語言



普通話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有大量中國大陸居民南下香港,因此普通話(國語)通行至1970年代,國語電影仍非常流行。並且在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香港學校曾有國語教學,而英文中學會考曾設有國語科,唯因考生減少,於1965年取消。[20]。自從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文化、經濟上的交流越趨頻繁,另加上香港向中國大陸居民開放個人遊,通行全國的普通話也日漸受到重視。普通話科也和中國大陸的語文科、英文科和數學科一樣,成為了眾多本地中小學的必修學科,香港中學會考亦設有普通話科考試。1998年中九龍巴士的巴士報站廣播上,已採用普通話作為三種報站語言(依次為:廣州話、英語及普通話)[21];另港鐵的預錄廣播也在2003年起開始以廣州話和英語廣播以外,亦增設普通話廣播。公營的香港電台也有主力推廣普通話的普通話頻道。本地的免費電視台也有特定時段播放普通話節目,亦有部分節目以多種語言廣播的方式,提供普通話聲道讓觀眾選擇。而能夠說普通話的人口亦有所增加,據2011年人口普查資料,有46.5%人口報稱能說普通話,較10年前上升13.2%。[22]



其他中國語言



吳語

與北方官話一樣,吳語是較遲進入香港的方言。1949年上海政權易手,大批上海人移居香港,但上海富商之中不少是廣東人和福建人,當中福建人會豪逃到英美和東南亞,而廣東人則逃到香港,因為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後加上國民政府濫發法幣和金圓券,使不少江浙地區的人破產,而江浙地區曾長時期在孫傳芳統治下,而更早期由滿清統治,及後又有日本侵華,除了上海之外,江浙地區的經濟算是全中國較差的地區。但因為當中國國民黨的政策不能向黨內高官的友好實施,不少上海江浙富商仍保留自己的財產,而且大部份的江浙人士移居香港,現今香港的富有階層有少部份是江浙人士(包括上海人),但在頭40名之中只有1名上海,2名江浙,遠少於廣東省的20名以上。不少上海人最初只住在香港最差的公屋,如林海峰居於勵德邨,而香港亦有不少比較窮困的上海人在大陸出生,1990年代移居香港,如鄧紫棋和Angelababy等,最初都居於九龍[註 1]。但隨往香港政府統一語言,廣州話強勢,江浙移民的後代都轉用了廣州話,甚至會覺得說上海話是內地新移民的表現,上海話在香港保存得不好,只餘下比較少的人懂得,新一代的母語多轉為廣州話。這種景象在楚原《七十二家房客》和王家衛《花樣年華》等電影中亦有反映。今日不少上海籍香港人說話時依然保持明顯的上海口音,例如影星沈殿霞和前特首董建華。例如,董建華說「合作」時「合」(粤语拼音为hap9)时,入聲韵尾由-p变成了喉塞音的-ʔ,带有明显的吴语特色。



移民潮


香港開埠後,市區除原居民外,湧入了來自四邑、東莞、潮州等地的人,各族群沒有形成統一的交際語言。至太平天國戰爭漫延至廣州,大批廣州市民湧到香港市區,才使廣州話開始立足香港。另外,早期大量移民東南亞的閩南語系(潮汕、福建)人士,加上江浙民系的上海人和很多其他民系的人,以香港作為連接中國各主要通商口和南洋各國的貿易港口,使香港除了以客家民系為主的原居民外,亦居住了廣府民系、閩南民系和其他中國地區的人。當時,來自各方的人通常在自己圈子裡使用方語,按需要或會學習其他方言如官話或英語,使初期使用廣州話人口不多。民國時期,廣州市經濟日漸繁榮興旺,很多學校、藥號、銀行都會在香港開設支店、分校,包括利工民、李眾勝堂、蓮香樓、周生生、永亨銀行、真光中學等(參見廣州地名),兩地日趨頻繁的交流,使香港自1930年起使用廣州話或粵語方言的人口已明顯的增加。


滿清滅亡前後,因為戰亂,不少人避難至香港,香港人口由1906年的326,961人,急速增至1916年的530,000人。中國局勢持續動盪,香港人口由1931年的849,800,升到1941的1,600,000。其後的大日本帝國入侵香港,在港鼓勵用日語,並實行歸鄉政策,人口降到1945年的500,000。日治期間不停有難民進出,語言使用情況比較混亂。


二次大戰後至國共內戰後的一段時期,大量中國難民湧入香港,人口由1945年前的500,000,急升至1950年的2,200,000,其中包括數量極多的非廣州話人口,使香港市區於1950年代變得方言紛陳,新興語言勢力主要為因解放軍佔領上海而湧港的上海人(上海話)和來自各省市的人(地區方言或官話)。人口上升,亦使原先的人口只佔後來的1/4至1/5。其後,英國和中國政府在1950年達成共識,限制來港人口,之後來港的人便以鄰近的珠三角地區偷渡來港為主,不少是來自廣州、中山、順德、佛山及寶安縣,他們絕多數說粵語,屬廣府民系。


香港人口由1950年的2,200,000,到1960年的3,000,000,再到1970年的3,995,400及1980年的5,145,100,增長增度差不多是每10年一百萬。這使二戰後香港方言紛雜的情況,逐漸變為廣州話佔據絕對主導的地位。學校多使用廣州話教學,電視、市民溝通也使用廣州話,而本地出生的移民第二代亦多轉用廣州話,使廣州話逐步從不具壟斷地位的主流語言變成佔絶對壟斷地位的華人慣用語言,而各種方言則只保留在家庭內部使用。[23]


另一方面,很多已掌握了當地經濟或有一定財富的東南亞華僑商人來港經商,甚至移民香港,當中多數祖籍福建(見閩商),閩海民系成為香港第二大社群。不過,他們來港後不少改用廣州話或官話與其他籍貫人溝通,但香港島北面市區也有不少老一輩的人以閩南話溝通。香港第三大族群是客家民系,雖然1945年50萬人當中只有很少是原居民,但寶安縣、惠陽、梅縣地區的客家人語言和香港的一樣,1945年合法或偷渡來港的客家人達70萬。香港的客家話還通行於新界部份村落和新市鎮的老一輩人口。


而1950至1980年的移民如黃霑、顧嘉煇、許冠傑、羅文、夏雨、盧海鵬、曾鈺成和劉千石等,均來自廣州,皆操純正粵語,反而老一輩非偷渡來港的如李嘉誠、董建華甚至在新界的老一輩原居民至今均不能說純正廣州話[24]。1950年代起的偷渡客其實大多數能操純正廣州話,亦有少量操廣東客家話和少量操潮州話。無論是1950-80年代的偷渡客以至來港不足3年的人,在日常溝通都无异。



總結



中文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01年人口普查資料[25],香港有89.2%的人口(約573萬人)以廣州話為慣用語言,以普通話為慣用語言的有0.9%(約5萬5千人),另有5.5%(約35萬人,幾乎都是華裔)以廣州話及普通話以外的其他中國方言為慣用語言。文字方面,香港識字率為93.5%,雖然沒有具體的文字使用情況資料,但相信香港華裔人口(94.9%,約636萬人)中的中文使用率應與此相若。香港的非華裔人口(5.1%,約34萬4千人)除了自己的母語外,多會使用英文,但也有約4%能同時讀寫中文[26]



英文




圖中銅鑼灣的商店使用了中英對照的標語


中英文同樣都是香港的法定語文,但英文仍然是商業社會和法律界的最重要的語言。這是由於香港使用的主要是沿襲自英國的普通法,所以理解法律概念時英文被視為佔優。不過,由於香港人口以華人佔大多數,家裏和社會上普遍使用的還是廣州話,所以對大多數香港華人來說,英語仍然只是從學校習得的第二語言。香港教育制度下,學生自幼稚園就開始學習英文,而且在整個教育制度內均屬必修科。目前香港約500所中學,其中約100所是香港英文授課中學(隨著“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實施,香港的中學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分為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專上院校絕大部分課程均以「英文授課」。在香港,「英文授課」一般是以“英書中教”的方式進行,即以中文(通常是粵語)講授英文教材,除非班上有學生或講師不懂粵語,或是該校(或屬下的學術單位)、該講師,或在教育當局的要求下,嚴格執行英文授課政策,但涉及中國文化、中國歷史、語文或中醫學等範疇者除外。不過,由於操流利英語的香港華人不佔大多數,因此英語常被視作「精英」的語言,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被視為身分的象徵。


對英文的重視還能在公務員如香港警察的招聘中體現出來,警察的入職條件之一是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或香港中學會考的英國語文科考獲第2級或以上成績,即最基本的合格要求;但如應徵者在上述考試中的中文科未取得合格,仍可應徵,惟需參加公務員考試組舉辦的政府語文考試並取得合格。[27]


現時香港有兩個本地免費英語電視頻道,即無綫電視明珠台和ViuTVsix。此外香港市民可透過有線電視等收費電視收看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CNBC財經頻道等國際英語電視台節目。而電台方面,目前香港電台第三台為英語頻道,第四台作為古典音樂台間中亦會以英語廣播,香港电台第六台则全天转播英国广播公司国际频道,另外新城電台其中一個音樂台以中、英夾雜廣播。


香港目前有兩份英文報章,分別是《南華早報》及《英文虎報》,此外市面上可以買到由英國、美國出版的當日報章。另外香港有多份英文期刊,亦可買到各種外國出版的英文期刊。香港市面上的書店大部分均同時設有中文部及英文部,亦有數間專門售賣英文書的大型書店,多集中在尖沙咀及中環。


傳統上,香港的英語以英式英語為準,學校的英文科課程皆參照英國相關課程而編定。香港觀眾也能直接收看轉播或直播的美國傳媒的節目,電視英語頻道亦經常播放美國電視劇,使美式英語亦佔有一定的地位。在香港二者基本上沒有明顯的界線,在公開考試中二者皆通用。至於香港華人所說的英語,則多雜有粵語的影響,形成港式英語。


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25],以英語為慣用語言(第一語言)的有3.2%(約20萬4千人)。



日語


與20世紀初的台灣和朝鮮半島等曾被日本統治的地區一樣,香港在日治時期就已經隨著皇民化政策的關係,日語取代英語,而一度為香港學校的必修科目,直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才被取消。


戰後約10至20年後,許多日資企業視香港為邁進大中華地區的首站,而過去近30年左右日本流行文化也在深受香港人歡迎。因此,日語是最多香港人學習的非法定語文。除了市面上多家教授日語的商業語言學校外,香港的眾多大學也提供日語主修或選修課程,亦有個別中學為學生提供日語選修科甚至必修科。此外香港有數量頗大的日本人社群,主要聚居在港島銅鑼灣至跑馬地,以及太古城一帶,還有九龍的黃埔花園。


香港現時有一個專門作為居港日本人社群與香港人之間的溝通橋樑的半小時日語電視節目《日語大放送》,於每逢星期日早上10:00在亞洲電視的英文頻道國際台播放,以及每逢星期六晚上8:00在亞洲電視亞洲台播放,節目附有中英文字幕,吸引了不少本地人收看,成為一個不可多得的港日溝通渠道。主持人發揮題材恰到好處。





銅鑼灣東角駅購物商場


香港市面上也不難發現日文的蹤跡,部分旅遊景點如更設有日文的介紹。一些日語單詞已經融入了本地粵語,但是發音的語調會帶有濃厚的廣東腔,例如「さようなら」(再見)可能讀成saa1 yo1 naa1 laa4,「がんばって」(加油)則譯成「奸爸爹」(gaan1 baa1 de1)。


文字方面,香港商戶為了讓品牌增添日本風格,會利用平假名的「」字,用法和中文的「之」字相通。不過,這種用法因普遍被濫用反而變得不符合日文語法。例如連鎖零食店「優の良品」,規範日文其實無需字,加了反而適得其反;其外文名稱Aji Ichiban譯寫成漢字是「味一番」。另外,許多香港人也認識日文漢字。例如本段插圖的「」字,日文解作「車站」,相對的中文漢字是「驛」,但香港人普遍會把它當成是「站」字,或者「以邊讀邊」讀成「尺」。將軍澳甚至有住宅區的中文名「都會駅」及「城中駅」用上了此字。至於平假名與片假名亦經常出現在一些產品的包裝或廣告等,但當中有部分的日文錯漏百出,又或错把中国字當作日本字(如繁體「樂」、簡體「乐」和日語「」),叫通曉日文的人士忍俊不禁[28]


另外,也有一些日文詞彙成為香港中文媒體和日常交際的常用詞,常見的詞有「人氣」(受歡迎程度)、「古着」(舊衣)、「水着」(泳衣),以及在日式食肆菜單裡時常出現的「豚肉」(豬肉)、「鳥肉」(雞肉)和「玉子」(雞蛋)等等。由於日文某程度上傳承了中古甚至上古的漢字應用形態,所以該等日本漢字在香港應用偶爾會比現代中文帶有更重的漢字復古味道。



韓語


隨着韓國潮流文化(韓流)在亞洲各地的興起,香港人學習韓語的人數也正有增加的趨勢。2004年開始,香港城市大學開辦韓語副學士課程,是香港韓國國際學校以外首個正規提供韓語專科課程的學府。另外,由於多部在主流戲院放映的韓國電影如《生死諜變》、《我的野蠻女友》、《JSA安全地帶》等在當時低迷慘淡的香港電影市道卻大收旺場,成為香港的韓國熱被帶起的開端。自電影方面,百老匯電影中心自2003年開始連同韓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及韓國影畫網站合辦韓國電影節,但觀眾不多。本地免費、收費電視台分別推出各種韓國電視劇,如《大長今》、《女人天下》、《蓝色生死恋》、《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繼承者們》等劇集,都掀起了一陣「韓潮」。



其他西歐語文


秉承著英國政府的語文政策,政府鼓勵學生多學外國語言,以維持英國國民與其他歐洲主要國家的關係 [來源請求]。因此,香港過去的外語教育比較偏重西歐語言,以冀在港讀書的外籍子女在回到出生地之後,仍然能夠與當地的教育銜接。所以考試局特別在香港中學會考提供法語及德語科(因為考生人數過少,德語科已在2000年起停辦)考試,將來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亦會開設除英文以外的西歐語文試。在一些有招收外籍學生的名校(如: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聖保祿學校、聖若瑟書院)等,她們的外籍學生都不用修讀中文,而可以選修法語或德語。部分自外國回流的華人學生亦因利成便而不用修讀中文,轉修西歐語言。在香港都有不少人學習這些語言。其詳情如下:



法語


法語是繼日語後,較常在香港看見的非法定語文之一,許多機構提供法語課程。法國文化協會分別在灣仔、佐敦和沙田設有分校。香港法國國際學校位於跑馬地。香港中學會考也設有法文科,課程和IGCSE相同,因此有些非國際學校的中學都有開設法文科,但這些學校(例如聖保祿學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德望學校等)在過去一直都有招非華裔學生,而法語科通常都是他們作為中國語文或家鄉語以外的另一選擇。


法文雖然在香港不是通行的語言,但自從1980年代開始,香港有不少人為了方便移民而學習法語,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加拿大移民當局為保存魁北克及其他法語地區的文化,會給予會講法語的申請者優先。當時,法國文化協會為了響應這一股學習法語的風氣,與香港電台一同製作了兩輯的“Bonjour Hong Kong”節目,由中大的Philip Fung與Gyslande Kwan主持,每逢周五在電台播放,教導聽眾日常生活用的法語。這兩輯節目後來亦製作成書及錄音帶。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大陸之後,不少法資公司由於看準在中國的商機及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跳板,都增加在香港的投資,LVMH、軒尼詩、卡地亞等法資公司在香港的總部都聘請了不少會說流利法語的員工。另外在2000年代初的紅酒熱,亦使香港從法國聘請的紅酒專家增加。現時在香港的中區或跨境鐵路,都不難聽到有人以流利的法語交談。


不少商店和住宅大廈也採用法文名稱,為品牌增添歐陸氣息,例如位於香港島東面筲箕灣的「逸濤灣」稱為Les Saisons,意為「季節」;九龍西部長沙灣的「昇悅居」則稱為Liberté,即「自由」。另外,法式快餐店 Délifrance 的菜單上,食品的英文名稱混合了英文和法文的字彙。港式連鎖快餐店「大家樂」供應的雖然是香港茶餐廳式食品,外文名卻用上了法文,作Café de Coral即「珊瑚咖啡店」。[可疑 ]卓悅化妝品店(Bonjour)等以上例子可見香港許多事物的中文名和外文名不一定是直接翻譯,發音、語感相若也可以成為流行的譯名。



德語及意大利語




這是一間位於香港沙田的西餐廳內使用的杯墊,該餐廳的名稱"Das Gute"、杯墊上的字句都是德文。


德語在香港也是學習對象較為普遍的歐洲語言。和德國政府有聯繫的歌德學院香港分院設在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提供德語全日制教育的德瑞國際學校有學生約1000人,校址位於太平山。過去香港會考亦有提供德語課程,主要供非華裔學生報考。但自從1990年代開始,每年的報考人數都不超過十人,因此從2000年起,考評局不再開辦德語科考試。


另外,香港不少學習西洋古典音樂的人、尤其是修讀音樂系的學生,都可能會選修德文或意大利文,以更好地理解古典音樂家的作品,不過人數不多。



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


西班牙語是使用人數僅次於中文和英語,是世界第三大語言,使用者分佈地域更僅次於英語。在拉丁美洲、美國、歐洲等地都有大量使用者。為了和西班牙語世界進行貿易或文化上的交流等原因,香港的西班牙語學習人數也有攀升的趨勢。


另外,由於香港毗鄰澳門,有些來自澳門的移民都會說葡語。當中一個例子是香港的足球員鄭兆聰[來源請求],在巴西足球隊來訪香港時就曾義務擔任翻譯。



俄語




2005年,香港尖沙咀的一家購物商場門口擺放了富有外國特色的聖誕佈置,並加入了俄語字句"С ПРАЗДНИКОМ ВАС!"以增添東歐色彩。


俄語在香港並不普及,甚至尋找相關書籍也有困難。目前只有 俄國文化協會、工聯會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等提供俄語課程,但現在香港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均已增設俄語課程。



塔加洛語


2004年香港共有12萬5千多名菲律賓籍家庭傭工[29],是香港人口中繼華人後第二大社群。塔加洛語作為菲律賓的國語,在香港有一定的使用人口。大部分菲籍傭工都會在星期日放假,中環和維多利亞公園是他們主要聚集地。他們在那裡唱歌、野餐、玩樂,甚至會和同鄉作小買賣。因此,中環的一些「請勿亂拋垃圾」等標語,往往會有中英塔三語對照。


另外,中環和尖沙咀等地方的一些報攤,可以買到塔加洛文的報刊雜誌。部分教會和教堂,如中環的聖約翰座堂,星期日會有塔加洛語的禮拜服務。而天主教香港教區也專門為在香港的菲律賓人開設一個教區,由輔理主教湯漢主持。此外,也有香港出版的食譜、勞工處的僱傭關係資料等以塔加洛文印行。


香港的菲律賓家庭傭工主要以英文和僱主交談,也有不少懂得隻言片語的廣州話,如「朋友」、「食飯」等,有些甚至連粵語流行曲、廣州話粗口等都學得琅琅上口。



印尼語





維多利亞公園內中文、英文和印尼文對照的標語。


同樣地,香港大部分印尼語使用者是家庭傭工,他們放假時主要聚集在印尼駐香港領事館所在的銅鑼灣及其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附近的糖街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成為了售賣印尼產品商店的集中地。此外,過去有不少印尼華人在1960年代起因當地排華等原因開始移居香港,他們主要散居在港島各處、特別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印尼傭工近年已经与菲律宾傭工人数差不多。



泰語


香港的大部分泰語使用者都是來自泰國的家庭傭工,其他的大多在餐廳或商店工作。九龍城有多家泰國菜館、泰國用品商店,成為了眾多泰籍人士的熱門消遣地點。另外,香港也會不時放映泰國電影,《拳霸》、《晚孃》、《人妖打排球》等都大受歡迎。路訊通更曾特別製作由藝人吳君如主持的《笑談泰國話》節目,在該公司安裝在巴士上的娛樂資訊系統播放,介紹簡單的泰語。




越南語


香港有部分越南語使用者是已經定居於香港的前越南船民。1988年,公營的香港電台曾經播放一段越南文廣播,以勸阻越南船民企圖闖入香港水域。這一段越南文廣播頭四個音節「bắt đầu từ nay」(解作:「開始,自此」)的發音和廣州話「北漏洞拉」相近,因此成為了不少香港人對越南文或越南人的戲稱。越南人可能認為這個詞帶有冒犯性。



尼泊爾語


香港的尼泊爾人主要是殖民地時期的駐港「啹喀兵」及其親人,主要聚居於元朗錦田及九龍油麻地。殖民地時期,香港電台會定期播放尼泊爾語節目,後隨着啹喀兵團解散而停播。2004年,民政事務總署和新城電台合辦了一個尼泊爾語節目《Harmo Sagarmatha》。


香港的尼泊爾社群辦有兩份周報,一份是在元朗出版的《The Everest》,一份是油麻地出版的《Sunrise Weekly Hong Kong》。



印地語及烏爾都語


香港的印度人主要來自印度北部,因此多以印地語為母語,而來自印度其他地方的移民雖然內部會使用旁遮普語、泰米爾語等,但他們多數亦通曉最為流行的印地語。


香港開埠初期即有印度人居住,最初聚居於上環一帶,以經商及擔任軍人、警察為主。目前香港的印度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富裕階層,主要居住在港島中、上環及山頂,其中不少已家族世居香港四、五代人;另一類則是平民階層,主要聚居在尖沙咀至油麻地一帶。於尖沙咀重慶大廈內,有大量的印度人商店,其中包括發購印地文報章雜誌、印度電影光盤的零售店。


香港有幾所以南亞裔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的學校,包括官立嘉道理爵士中學(西九龍)、油麻地街坊會學校、李鄭屋官立小學等,都有開設印地文課。學生於中學五年級在報考香港中學會考時,亦會同時報考英國通用教育證書普通程度(GCE O-level)的印地文科。有部分家族居港較久、家境較富裕的印裔學童會以法文科取代中文科,只有少數會學習中文,而這批印裔人士中有部分能說流利的英語或廣州話,如喬寶寶(香港藝人)、利君雅(記者)、阿V(Vivek Ashok Mahbubani)等,有的僅在和印裔人士溝通時使用印度語言,有的甚至不會說任何一種印度本土語。


為了有效維持治安,在少數族裔居民較高的油尖警區有安排警員學習印地語的計劃[30],以便警方宣傳防止罪案的訊息。此外,由於尖沙咀區內有較多的印地語人口,因此該區區議會選舉時,可見有候選人掛出以印地文寫成的宣傳板,爭取南亞裔選民的支持。


另外,烏爾都語事實上與印地語是同一種語言,只有少許詞彙及方音差別,但由於宗教原因信奉印度教及錫克教的使用印地文,而信奉伊斯蘭教的則使用擴充過的阿拉伯字母,並把相應的語言改稱為烏爾都語。香港使用烏爾都語文的人口主要是印巴分治前從英屬印度的穆斯林軍人或商人,亦有近年從巴基斯坦來港的勞工。香港說烏爾都語的人口居住分佈與印地語人口的一致,二者沒有因宗教或政治原因而分隔;但兩個族群間有時在香港亦會因為宗教及政治原因而互相敵視。


與印地語一樣,現時香港幾所以南亞裔人口為主要招生對象的學校,及以巴基斯坦裔學生為主要招生對象的穆民國際小學,均有開始烏爾都語課,學生於中學五年級在報考香港中學會考時,亦同時報考GCE O-Level烏爾都文科。


2003年,SARS肆虐期間,特區政府曾在電視播出以烏爾都語製作,下附印地文的宣傳片,教導印地語及烏爾都語使用者如何防範SARS。


2004年,民政事務總署和新城電台聯合開辦了首個印地語/烏爾都語節目,名為《Hong Kong-Pak Tonight》。



影音連結



非法定語言



  • 2003年上半年香港特區政府製作的第一個 印地語電視宣傳片 和 烏爾都語電視宣傳片,教導印巴裔人士如何防範SARS。

  • 2003年上半年香港特區政府製作的電台廣播聲帶,以不同語言教導各族裔如何防範SARS。

    • 塔加洛語(一)

    • 塔加洛語(二)

    • 塔加洛語(三)

    • 印尼語(一)

    • 印尼語(二)

    • 印尼語(三)

    • 泰語

    • 烏爾都語




  • 香港手語
    • 2017年香港特區政府與聾人機構龍耳開發免費應用程式龍耳手譯寶,以視像通訊提供即時手語傳譯服務。
      • 流動應用程式宣傳片





統計























































































































































歷回普查5歲及以上慣用語言別人口 (1961-2011年)[31][32][33]
語言
1961年
1991年
2001年

2011年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人數
%
廣州話 2,076,210 79.0 4,583,322 88.7 5,726,972 89.2 6,095,213 89.5
英語 31,824 1.2 114,084 2.2 203,598 3.2 238,288 3.5
普通話 26,021 1.0 57,577 1.1 55,410 0.9 94,399 1.4
福建話 164,537 6.3 99,045 1.9 105,973 1.7 78,279 1.1
客家話 128,432 4.9 84,134 1.6 85,646 1.3 62,340 0.9
潮州話 不適用 72,812 1.4 64,231 1.0 45,307 0.7
四邑話 114,484 4.4 22,415 0.4 19,522 0.3 28,776 0.4
上海話 69,523 2.6 34,078 0.7 23,988 0.4 18,496 0.3
印尼語 不適用 不適用 11,442 0.2 18,118 0.3
菲律賓語 不適用 5,939 0.1 12,101 0.2 16,460 0.2
日本語 不適用 8,895 0.2 12,052 0.2 10,970 0.2
總計 2,627,360 5,168,909 6,417,739 6,808,433

  • 1961年普查【福建話】包含:鶴佬、汕尾、汕頭、潮州、廈門、琼州等福建、台灣、廣東閩南語。


註釋




  1. ^ 香港人口條目有地區全表。



參考文獻





  1. ^ 《法定語文條例》第5章 第3條,現予宣布︰在政府或公職人員與公眾人士之間的事務往來上以及在法院程序上,中文和英文是香港的法定語文。(2) 各法定語文享有同等地位,除本條例另有規定外,在第(1)款所載用途上亦享有同等待遇。


  2. ^ 2001年、2006年及2011年按慣用語言劃分的五歲及以上人口. [2012-05-14]. 


  3. ^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官方網站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7-05.


  4. ^ 4.04.1 〈法庭破天荒普通話盤問證人·李國能界定中文定義被指干預審訊〉,載2002年10月30日香港《明報》。


  5. ^ 〈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定語文政策〉(PDF),載《中大譯訊》,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2000年1月。


  6. ^ 《2001年人口普查》〈二零零一年按種族劃分的人口〉,政府統計處,2006年8月17日覆檢


  7. ^ 政府統計處《第四十八號專題報告書》,詳見第77頁的第6.8段。


  8. ^ 〈「龍耳」推廣兩文四語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3-14.〉載2012年2月5日香港《成報》。


  9. ^ 李志明. 香港政府公函文體要求的改變 (PDF). 香港城市大學語文學部 (中國語文通訊). 1999年3月, (第49期). 


  10. ^ 50年前 人口
    主流 【 2014年02月17日】 https://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217/18627989



  11. ^ 11.011.1 香港本土語言保育協會網頁 存档副本. [2015-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1). 


  12.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留住本土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z6STyaSAc


  13. ^ 13.013.113.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4oTqkzems 《客家人向前走》台灣客家電視台


  14. ^ 劉鎮發(1999)〈香港的客家人和客家話〉,載《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


  15. ^ 15.015.115.2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留住本土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Yz6STyaSAc


  16. ^ 2011年按新市鎮及慣用語言劃分的五歲及以上人口.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統計處 二零一一年人口普查辦事處. 2011 [2015-02-26] (中文). 


  17.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RhaD8MEOQ 九龍坑盤王古廟 - 客家話唱誦祭文 (一) 上傳用戶:hakkalao


  18.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EsuHvKzO8 客家炆豬肉 上傳用戶:共融網絡


  19.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y8_1qhxMRE 2013 Hong Kong (Sai Kung) Hakka Pop Music 上傳用戶:NAM LowExtravaganza


  20. ^ 教育署課程發展處中文組. 香港普通話科課程及考試發展大事記(暫擬) (PDF). [2013-08-13]. 


  21. ^ 年份可參閱 [1];而語言方面從1998年起該系統已採用三文兩語報站。


  22. ^ 政府統計處公佈二零一一年人口普查簡要結果. 政府新聞公報. 2012-02-21. 尚有約46.5%的人口報稱能說普通話…… 


  23. ^ Zhang Zhenjiang(2003年):Language and society in early Hong Kong (1841-1884),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24. ^ YouTube上的李嘉誠大讚唐英年]


  25. ^ 25.025.1 《2001年人口普查》〈一九九一年、一九九六年及二零零一年按慣用語言劃分的五歲及以上人口〉,政府統計處,2006年8月17日覆檢


  26. ^ 香港立法會(2001)《有關香港少數族裔人士特徵的抽樣調查》,詳見〈語文能力〉一段。


  27. ^ 政府職位空缺查詢系統 - 香港警務處 - 警員. 公務員事務局. [2016-03-29] (中文(繁體)‎). 


  28. ^ 香港電視節目《日語大放送》環節《新型日本語 ニホンコンゴ》網頁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7-02-18.。該環節專門指出港人在使用日文時的錯誤


  29. ^ 〈港逾十萬外傭借貴利〉載2004年3月18日香港《太陽報》。


  30. ^ 〈溝通南亞裔人士 油尖警試學印地語〉,載香港《明報》,2004年4月30日。


  31. ^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Hong Kong Population and Housing Census 1971 Main Report",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72.


  32. ^ Census and Statistics Department, "Hong Kong 1991 Population Census Main Report", Hong Kong: Government Printer, 1993.


  33. ^ 政府統計處, "香港2001年人口普查 - 主要報告", 香港, 2002.




參見



收听本条目(共两部分) · (信息)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此音頻文件是根據Zh-yue-香港語文1.ogg的“香港語文”條目的修訂版本創建的,以[[{{{3}}}]]朗讀,不會反映對該條目的後續編輯。(媒體幫助)

更多有聲條目





  • 香港人口

  • 香港文化

  • 粵語歷史

  • 廣式普通話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

Port of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