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 |
---|---|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校徽 | |
校训 | 承先啟後 精益求精 |
创建时间 | 1957年創立私立復興劇校 1968年改制隸屬教育部改名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1981年創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 1999年國立復興劇校與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合併為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2006年改制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
学校类型 | 國立,技術學院 |
校長 | 鄭榮興(首任)、游素凰(代理)、張瑞濱(現任) |
学生人數 | 627(2016年) |
校址 | 中華民國臺北市 內湖區內湖路二段177號 (內湖校區) 文山區木柵路三段66巷8之1號 (木柵校區) |
校區 | 市郊 |
网站 | http://www.tcpa.edu.tw/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簡稱為戲曲學院。目前設有京劇、民俗技藝、歌仔戲、客家戲、戲曲音樂及劇場藝術學系六學系,並附設高職部、國中部與國小部(五六年級),為十二年一貫制之戲曲人才養成學府。設有京劇文物陳列館、實習與表演劇場,並有「臺灣京崑劇團」與「臺灣綜藝團」推廣傳統戲曲藝術。[1]
目录
1 沿革
2 歷任校長
3 教學單位
4 教學大綱
5 附設單位
6 畢業校友/名人
6.1 復興劇校時期
6.2 國光藝校時期
6.3 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時期
6.4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時期
7 參見
8 參考資料
9 外部連結
沿革
- 1957年 「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復興劇校)創校。
- 1981年 國防部成立「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國光藝校)。設戲劇、音樂、舞蹈三個科別。(採四年制高職學制)
- 1985年7月, 國防部將三軍京劇隊附設劇藝實驗學校(即俗稱的小大鵬、小海光、小陸光),整合為「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國劇科」(維持原劇校「十年科班」傳統學制)
- 1995年7月,國防部國光劇藝實驗學校改隸教育部,與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同屬教育部社會教育司(今教育部終身教育司)主管。[2]
- 1999年7月,國光劇藝實驗學校、復興劇藝實驗學校合併升格為「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 2006年8月,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改制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1][3],設置京劇學系、戲曲音樂學系、歌仔戲學系、綜藝舞蹈科、劇場藝術科及客家戲科[4]。
- 2007年,綜藝舞蹈科改制為民俗技藝學系、客家戲科改制為客家戲學系。
- 2009年,劇場藝術科改制為劇場藝術學系。
歷任校長
任別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1 | 鄭榮興 | 台灣客家音樂作曲家、演奏家[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創辦人及藝術總監,為首任校長。 | |
2 | 游素凰 | 2010年11月起以副校長代理校長。 | |
3 | 張瑞濱 | 2011年8月1日 | 2011年6月26日當選校長。[1] |
教學單位
教學單位 | 京劇學系 | 民俗技藝學系 |
---|---|---|
歌仔戲學系 | 客家戲學系 | |
戲曲音樂學系 | 劇場藝術學系 | |
通識教育中心 |
教學大綱
- 1.京劇學系:主副修、毯子功、實習演出、把子功、基本功、劇藝排練、畢業製作,透過這幾項主要課程,訓練學生紮實的京劇表演功法,使其成為成熟的表演人員。而所有課程均分四組十一種行當進行教學
- 2.民俗技藝學系:國小啟蒙期 腰、腿、頂、雜耍基本功基礎訓練。肢體與節奏課程(舞蹈),開發學生身體協調性與動作正確性之訓練。國中奠基期 紮實特技與雜耍基本功質與量之進階課程設計,輔以武術、體操訓練強化身體技巧能力。舞蹈課程設計以芭蕾基本來奠基特技學生對身體與動作正確概念與執行能力。小品組合與特技表演節目之排練與演出實習,確認學生專業專項未來發展之專長定位。高中進階雜耍技巧、特技技巧高階技巧訓練。舞蹈課程設計延伸芭蕾課程至進階,並納入現代舞基本訓練課程強化學生身體能力;舞蹈專題(爵士)課程可幫助學生開發身體之多元。舞台化妝、劇場實務與戲劇表演等課程培養學生充實表演者專業能力與表演素養。
- 3.歌仔戲學系:歌仔戲具有著臺灣重要的文化指標地位,然向來於從業者之培育十分欠缺,過去的從業者,雖都具一定程度藝術水平,然普遍學歷認證與教育素養仍缺乏,且長 期以來,教學學制及系統皆未完備,為符時代變遷、滿足各界期待,計畫進行整體全面提昇、培育更高專才,故歌仔戲科因應而生,並擁有了十分特殊且極具優勢之 發展空間。
- 4.客家戲學系:本系現分國中部、高職部與大學部,中等教育階段重點為客家戲曲基本技藝的奠定,培養學生具備基本學識與人文素養,經由傳統戲曲專業學科、術科課程之訓練,使其具備基礎藝術涵養及客家採茶戲之表演技藝。大學部以「實務、理論、創新」為標的,致力於客家戲曲表演藝術整體能力的提升探索,規劃進階表演與編導創發為本系兩大學群,在課程規劃方面以表演為核心,循序鍛鍊客家表藝相關職能能力,養成客家戲曲編、導、演之專業人才,以學群概念培育客家採茶戲曲表演、創作、理論各方面之專業人才,啟發學生潛質,配合其志趣,使學生發揮長才,為客家採茶戲增添一股新勢力,並使之成為相關表演領域之生力軍。
- 5.戲曲音樂學系:本系培養戲曲文武場專業人才堅持的原則。衡諸近數年來,各地區小學音樂班、國樂班或國樂社團,如雨後春筍般設立,改制學院之 後,本系將從國小畢業,未滿15歲,並具傳統戲曲文場與武場樂器演奏專長及潛能者,招為10年一貫制新生,施予長期培訓。
(以上為內湖校區 以下為木柵校區)
- 6.劇場藝術學系:為培養優秀人才。目前國內多數表演藝術學校以編導表演創作人才培育為主要目標,而設計、技術、行政領域的人才培育方面則稍嫌不足。因此,自創系以來一向堅持以劇場技術作為教學導向,核心課程含舞台、燈光、音響、服裝技術,並培養學生對展演製作的整體認識與實踐,課程有如 燈光 舞台 音響 服裝 素描 製圖 金工 色彩 等...... 燈光舞台音響服裝 共分為一上一下二上二下的課程來進行 高三主要於學測及畢業製作活動為主軸 本科系主要於劇場幕後為主 幕前為高三演員組為輔 本科系就讀有 高職部 和大學部 都設於木柵校區 高職為會考則可考入(107年會考約平均12.6) 大學部為統測及高職直升(每班約8人名而會有所調整) 老師群卡司大 有來自於演藝圈 專業音響公司 設計公司等......
附設單位
附設單位 | 臺灣京崑劇團 | 臺灣綜藝團 |
---|
畢業校友/名人
復興劇校時期
字輩排序: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發揚民族倫理道德,大漢天聲遠播寰宇,重光河山日月爭輝
甘山(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張復健(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秦祥林(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茅瑛(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嘉凌(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王復蓉(演員,第一屆畢業生,陶大偉之妻、陶喆之母)
曹復永(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葉復潤(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曲復敏(演員,第一屆畢業生)
吳興國(演員,第二屆畢業生)
張詠詠(演員,第五屆畢業生)
唐文華(演員,第七屆畢業生)
官晶華(演員,第十屆畢業生),鄭少秋之妻
丁揚士(演員,第十屆畢業生)
趙揚強(演員,第十屆畢業生)
朱民玲(演員,第十一屆畢業生)
黃文豪(演員)
黃宇琳(第二十四屆畢業生)北京京劇院榮譽演員、2014年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現為栢優座首屈藝指、共同創辦人。
李重勳(演員,第二十七屆畢業生)
陳禹安(演員/歌者,第二十九屆畢業生,歌仔戲科首屆。)2017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亞洲文化協會年度獎助全額受獎人,該協會成立以來首位歌子戲領域獎助者。2015年第26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表演新秀獎」得主。
國光藝校時期
- 老師:
- 朱磊
- 金超群
- 崔小萍
- 劉引商
- 劉平芳
- 歐陽佳惠
- 李宗球
- 民國69年 一期:
趙永馨(曾用名趙詠馨)- 楊麗音
- 杜素真
- 畢鎬嬌
- 民國70年 二期:
- 李志希
- 李志奇
- 庹宗華
楊依青(現僑居馬來西亞的電視製作人及電影導演,現名周學立(Yoko Chou)- 林協忠
- 民國71年 三期:
- 孫鵬
- 張世
- 鈕承澤
- 馮光榮
- 魏伯勤
- 楊瓊華
- 高培君
- 曾鴻達
- 林秀玲
- 夏恩惠
- 陳霆
姜先誠(抓抓)
陳懷君(孔蘭薰之女)- 丁嘉麗
- 周嘉倩
- 民國72年 四期:
- 況明潔
- 楊麗菁
- 楊潔玫
- 周子寒
- 林美秀
馬萃如(星星月亮太陽)- 陳怡文
- 鄒欣樺
- 郑宜雰
- 民國73年 五期:
- 宋逸民
- 屈中恒
- 方岑
- 錢幽蘭
- 君慧
- 闞旭達
邵昕(曾休學,之後變成六期生)
王祖賢(念半年後從影於香港)
- 民國74年 六期:
- 庹宗康
- 王文玲
錢盈潔(紅唇族)- 常青(常楓之女)
- 邵昕
李翊君(原空軍大鵬劇校十三期,三軍劇校合併後為國光藝校京劇科第一期)
許淑蘋(許子欣)
- 民國75年 七期:
于佳卉(歡歡,憂歡派對)
金玉嵐(星星月亮太陽)
- 民國76年 八期:
- 袁緒虎
- 民國77年 九期:
- 劉畊宏
- 劉冠佑
王行芝(藝名王琳)
陳錚(現名陳熙)- 馬利歐
- 民國78年 十期:
- 林志斌
- 謝君良
- 民國79年 十一期:
- 許茹芸
- 陳仙梅
- 于小惠
- 民國80年 十二期
- 民國81年 十三期:
- 賀龍
- 林旭彬
- 鄭旭村
徐熙媛(大S)(一年後轉學華岡藝校)
- 民國82年 十四期:
- 李蒨蓉
- 江祖平
- 金勤
- 民國83年 十五期:
- 唐幼馨
- 民國84年 十六期
- 民國85年 十七期:
胡安安 (同名:許安安)
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時期
周均諺(女F4)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時期
文雨非(演員)
宏正(前SpeXial 團長)
鍾羽(A'N'D 主唱,目前大四)
林智偉(臺灣福爾摩沙馬戲團創辦人)
林家銘(林家銘傳統客家藝術團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黃詩雅(國光劇團演員)
凌嘉臨(國光劇團演員)- 吳政迪
- 孔玥慈
徐紫淇(台語歌手)
鳳娘(台語歌手)
林庭瑜(國光劇團演員)(西施)
華千涵(民視演員)- 蕭志瑋
鄭茵聲 Alina Cheng(網路紅人)
參見
- 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參考資料
^ 1.01.11.2 校史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www.tcpa.edu.tw. [2017-04-23] (中文(台灣)).
^ 京劇典藏館_歷史回顧_京劇在台灣. 210.71.61.200. [2017-04-23]. [永久失效連結]
^ 邱坤良. 邱坤良專欄:劇校升格變型記. 風傳媒. 2017-03-23 [2017-04-23] (中文(台灣)).
^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4094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