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張彥(西西)
出生
(1938-10-07)1938年10月7日
 中華民國上海市
筆名
西西

西西(1938年10月7日),原名張彦,香港作家、編輯,生於上海,祖籍廣東省中山縣,小學畢業於上海,1950年12歲隨父母移居香港,就讀於協恩中學,初中時在中文部,中四後轉入英文部。同時並開始投稿香港的報刊、雜誌。1957年進入葛量洪教育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前身),畢業後任教於官立小學,70年代曾積極參與爭取教師權益的運動。1979年提早退休,專事寫作;曾與友人合辦《大拇指周報》(1975年10月24創刊,1987年2月25日停刊,歷時約十二載,出刊224期)和素葉出版社(1979年成立)。[1]


西西對詩,小說,散文,童話均有涉獵。她勇於嘗試新寫作風格,寫作涉獵之廣,敘述之細膩,是當前華文作家中的佼佼者。


西西的筆名,據她自述,乃象形文字,「西」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女孩子兩隻腳站在地上的一個四方格子裡,「西西」就是跳飛機的意思,這是她小時候喜歡玩的遊戲。[2]其他筆名有張愛倫、南南、愛倫、藍馬店、皇冠、序曲、星火、凱旋門、莎揚娜拉、十行、藍尼羅河、小紅花、愛倫、倫士、佛勞倫朗、米蘭、阿蟲、小米素、阿果、麥快樂、葉蓁蓁、果、芭洛瑪、明明、林素、阿髮、大根河、河想、小明、草本、蓁蓁、大眼、鏡、晴兒、雪兒、漢、雨船、多默、心田、杜麗和、海蘭等和陸華珍等。[3]




目录






  • 1 創作結集


  • 2 作品翻譯結集


  • 3 創作、獲獎及瑣事


  • 4 關聯條目


  • 5 參考資料





創作結集



  • 《東城故事》 中篇小說 香港明明出版社 1966年3月

  • 《我城》

    • 《我城》 長篇小說 香港素葉出版社 1979年3月

    • 《我城》第二版 台灣允晨文化 1986年3月

    • 《我城》第三版 香港素葉出版社 1998年6月

    • 《我城》第四版 台灣洪範書店 1999年8月



  • 《交河》散文及小說集 香港文學研究社 1982年2月

  • 《春望》短篇小說集 香港素葉出版社 1982年6月

  • 《哨鹿》

    • 《哨鹿》長篇小說 香港素葉出版社 1982年6月

    • 《哨鹿》第二版 台灣皇冠出版社 1986年1月

    • 《哨鹿》第三版 台灣洪範書店 1999年4月



  • 《石磬》 詩集 香港素葉出版社 1982年6月

  •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短篇小說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84年4月

    •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短篇小說集 改版新印 台灣洪範書店 2007年7月



  • 《鬍子有臉》 短篇小說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86年4月

  • 《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 讀書筆記 台灣洪範書店 1986年9月

  • 《手卷》 短篇小說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88年3月

  • 《花木欄》 散文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90年1月

  • 《美麗大廈》 長篇小說 台灣洪範書店 1990年6月

  • 《母魚》

    • 《母魚》 短篇小說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91年1月

    • 《母魚》 短篇小說集 台灣洪範書店 2008年9月



  • 《剪貼冊》 散文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91年3月

  • 《耳目書》 散文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91年3月

  • 《象是笨蛋》 中篇小說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91年9月

  • 《候鳥》 長篇小說 台灣洪範書店 1991年9月

  • 《哀悼乳房》 長篇小說 台灣洪範書店 1992年9月

  • 《畫/話本》 散文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95年1月

  • 《傳聲筒》 讀書筆記 台灣洪範書店 1995年10月

  • 《時間的話題》

    • 《時間的話題》 藝談 香港素葉出版社 1995年10月

    • 《時間的話題》洪範版 台灣洪範書店 1996年1月



  • 《飛氈》 長篇小說 香港素葉出版社 1996年5月

  • 《故事裏的故事》 短篇小說集 台灣洪範書店 1998年6月

  • 《西西詩集》 新詩 台灣洪範書店 2000年5月

  • 《旋轉木馬》 散文 台灣洪範書店 2001年3月

  • 《拼圖遊戲》 散文 台灣洪範書店 2001年3月

  • 《白髮阿娥及其他》 小說 台灣洪範書店 2006年2月

  • 《看房子-西西的奇趣建築之旅Ι》 散文 台灣洪範書店 2008年9月

  • 《我的喬治亞》 小說 台灣洪範書店 2008年9月

  • 《縫熊志》

    • 《縫熊志》 散文+照片 香港三聯 2009年8月

    • 《縫熊志》 散文+照片 台灣洪範書店 2009年9月



  • 《猿猴志》 散文+照片 台灣洪範書店 2011年9月



作品翻譯結集



  • My City - a hongkong story fictions Renditions (Hong Kong) 1993

  • A Girl Like Me and Other stories fictions Renditions (Hong Kong) 1996

  • Marvels of A Floating City fictions Renditions (Hong Kong) 1997



創作、獲獎及瑣事



  • 1953年,初中時代,第一篇作品、十四行新詩〈湖上〉在《人人文學》發表。[3]

  • 1955年,中三時以小說《春聲》得《學友》徵文比賽高級組第一名。隨後在《詩朵》、《星島日報‧學生園地》和《中國學生周報》等刊物發表小說、詩及散文。[3]

  • 1965年,短篇小說《瑪利亞》獲香港《中國學生周報》第十四屆徵文比賽公開性質的青年組第一名。據《中國學生周報》第670期(1965年5月21日)公布得獎名單,第一名本是黃柳芳的《梁大貴》,第二名才是《瑪利亞》。《中國學生》第672期(1965年6月4日)刊出啟事,指《梁大貴》抄襲,取消資格,《瑪利亞》補上成為第一名。[4]

  • 1966年,第一本小說《東城故事》出版。[3]

  • 1960年代,為《中國學生周報‧詩之頁》擔任編輯,並在報章專欄撰寫電影評論。

  • 1967年,撰寫電影劇本《黛綠年華》(邵氏兄弟公司出品,秦劍導演)。

  • 1968年,撰寫電影劇本《窗》(龍剛導演);

  • 1969年,將麗的呼聲廢棄的新聞片膠卷剪輯,製作成實驗短片《銀河系》。[5]

  • 1974、1975年間,寫一個關於「我」的香港故事《我城》,並於1975年開始在《快報》連載近半年,後結集成同名小說,1979年出版。[6]

  • 1975年,與何福仁、適然、也斯、吳煦和舒明等創辦《大姆指周報》並任編輯。

  • 1978年,與許迪鏘、何福仁、鍾玲玲和康夫等成立「素葉出版社」,出版「素葉文學叢書」,後來出版《素葉文學》雜誌並擔任編輯。

  • 1982年,短篇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臺灣《聯合報》副刊轉刊(原刊香港《素葉文學》),自始與台灣結緣。

  • 1983年,《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獲《聯合報》第八屆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得以在臺灣成名並立足。

  • 1987年至1988年,為台灣洪範出版社主編四本小說集,向台港讀者介紹中國大陸八〇年代的作家。

  • 1988年,《致西緒福斯》獲《聯合報》第十屆小說獎之聯副短篇小說推薦獎。

  • 1988年,小說集《手卷》獲臺灣《中國時報》第十一屆時報文學獎之小說推薦獎。

  • 1989年,因乳癌入院,手術康復後因後遺症致右手失靈,改用左手寫作。[7]

  • 1990年,獲香港《八方文藝叢刊》之「八方文學創作獎」。

  • 1992年,《哀悼乳房》獲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2開卷十大好書。

  • 1993年,《西西卷》獲香港公共圖書館主辦第二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獎。

  • 1993年至2006年,散文作品《店鋪》(原名《有趣的店》)獲香港教育統籌局及考評局列作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讀本課文之一。

  • 曾獲美國艾奧瓦大學邀以作家身份住參加“國際寫作計劃”,西西以這種交流對香港年輕的作家更有裨益為由婉拒。

  • 1996年,長篇小說《飛氈》出版,由《我城》(1979),到之後寫有關「肥土鎮」的一系列小說,到《飛氈》總結了一個城市近百年的歷史,完整地呈現西西「城鎮小說」的面貌。[6]

  • 1997年,與何福仁合作的《時間的話題‧對話集》獲香港巿政局第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之文學評論組推薦作品。

  • 1997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委會第一屆文學獎。

  • 2005年,《飛氈》獲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第三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

  • 2006年,改編自小說《哀悼乳房》的電影《天生一對》,在香港、臺灣、新加坡上映。

  • 2009年,短篇小說《碗》首獲香港教育局及考評局列作香港高中課程中國文學科讀本課文之一。

  • 2009年,《縫熊志》出版,內容是手製毛熊的心得,前因癌病後遺症導致右手失靈,曾以手製毛熊作為物理治療。[7]

  • 2011年,獲香港書展「年度作家」。

  • 2012年,《猿猴志》獲中國時報開卷周報 2011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獎。

  • 2014年,獲台灣「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主辦的第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貢獻獎。

  • 2018年,獲美國第六屆紐曼華語文學獎 (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是香港首個獲獎作家。[8]



關聯條目



  • 小說

  • 新詩

  • 散文



參考資料





  1. ^ 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


  2. ^ 《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代序〈造房子〉:「…我小時候喜歡玩一種叫做“造房子”又名“跳飛機”的遊戲 …我在學校裡讀書的時候,常常在校園裡玩“跳飛機”,我在學校裡教書的時候,也常常和我的學生們一起在校園玩“跳飛機”,於是我就叫做西西了。西是什麼意思呢?…我說:不過是一幅圖畫罷了。不過是一個象形的文字。“西”就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女孩子兩隻腳站在地上的一個四方格子裡。如果把兩個西字放在一起,就變成電影菲林的兩格,成為簡單的動畫,一個穿裙子的女孩子在地面上玩跳飛機的遊戲,從第一個格子跳到第二個格子,跳跳,跳跳,跳格子。把字寫在稿紙上,其實也是一種跳飛機的遊戲,從這個格子開始跳下去,一個又一個格子,跳跳跳,跳下去,不同的是,兒童的遊戲跳飛機用的是腳,寫稿用手。爬格子是痛苦的,跳格子是快樂的。」


  3. ^ 3.03.13.23.3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Xi Xi -Biography/Historical Note


  4. ^ 【香港文獎的前世今生】看誰奪得錦標歸——香港文學獎項概略


  5. ^ 西西專欄:電影時期、《銀河系》


  6. ^ 6.06.1 香港政府教育局:《我城》作品背景


  7. ^ 7.07.1 《縫熊志》作者簡介


  8. ^ 西西獲紐曼華語文學獎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Why https connections are so slow when debugging (stepping over)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