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智顗

Sramana Zhiyi.jpeg
智者大师画像






別名
天台大師,智者大師,顗禅师,东土小释迦
个人资料
出生
陳德安(德安爲字),陈光道,陈王道


(538-02-16)538年2月16日

湖北荆州华容县

逝世
597年8月3日(597-08-03)(59歲)

浙江天台山

宗教信仰
汉传佛教
學校
天台宗
傳承
四祖
法号
释智顗
諡號
智者
寺廟
国清寺
高級職位
教师
果願寺法緒,慧曠律师,南岳慧思大师

釋智顗(拼音:zhì yǐ,注音:ㄓˋ ㄧˇ;538年-597年),俗姓,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1],生於荆州华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潜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2]。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顗于陈、隋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号,世稱智者大师。被譽為東土釋迦[3][4]




目录






  • 1 生平


  • 2 思想


  • 3 一念三千


  • 4 主要著述


  • 5 往生


  • 6 注釋


  • 7 外部連結





生平


其先祖出身穎川郡(位於今河南省許昌縣),為潁川陳氏,在東晉初年,家族遷居荊州華容[5]。其父陳起祖,通經傳,有武略,在蕭繹任荊州刺史時,為其幕僚。在蕭繹登基為梁元帝後,封益陽縣開國侯[6]。其母徐氏,是位虔誠佛教信徒。智顗是家中次子,其長兄陳鍼[7]


智顗目有雙瞳[8],因出生時有祥瑞,幼名王道,又名光道,後成為他的字[9]。7歲時就表現出對佛教的興趣[10]。554年(梁承聖3年),西魏宇文泰派于謹等人領軍南下,攻陷江陵,梁元帝出城投降,後被殺。因此戰亂,在其15歲時,智顗全家北至硤州(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依靠其舅,因而升起出家的願望,但未獲父母同意[11]。在其父母過世後,經其兄同意與王琳的資助下,在他18歲時,至湘州(縣治位於今湖南長沙),在果願寺法绪門下出家,法緒為他授十戒,並教導其律藏[12]。20歲時,智顗受具足戒,師事慧曠律師,學習大乘經典。之後進入大賢山(位於今湖南省衡陽縣)潛修,學習法華三部經(包括《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並進行方等懺法[13]。當時慧思禪師駐錫在光州(縣治位於今河南省光山縣)大蘇山,智顗在23歲時,前往參學,修习禅法,證得法華三昧前方便,發初旋陀羅尼[14]。他曾代慧思說法,開講大品般若經[15]


慧思後移居衡山,命他往南方傳播佛法,智顗在567年(陳光大元年)到達陳朝的首都金陵(今南京市)[16]。智顗獲得當地著名佛教僧侶,如興皇法朗、長干慧辯等人的支持,官員徐陵、毛喜等人都成為他的信徒。沈君理請智顗住錫瓦官寺,講《法華經》。智顗在此居住八年,開講《大智度論》與《次第禪門》[17]。因徒眾過多,事務繁雜,妨礙修行,智顗決定入山林修行[18]。575年(陳太建7年)秋天,入天台山(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在此隱修,後建立寺院,即後來的國清寺[19]。智顗在北峰上獨修頭陀行,證入一實諦法門[20]。在此居住一段時間後,陳宣帝下詔建寺[21],以始豐縣的稅收,來作為國清寺的支出之用。其徒眾慢慢擴大[22]


智顗在天台山修行11年。陈后主即位後,詔請智顗回金陵。584年(陳至德2年),智顗回到金陵,入宮說法[23]。初居靈曜寺,在此開講《仁王般若經》。因此地房屋狹小,後移居光宅寺[24]。陳後主及太子陳深等,皆尊崇智顗,太子曾請智顗授菩薩戒[25]。587年(陳禎明元年),于光宅寺讲《妙法莲华经》,其講課內容在其弟子章安灌頂收集後,集成《法華文句》。


588年(陳禎明2年,隋開皇8年),隋文帝派兵南下,陳朝覆亡。為避金陵戰亂,智顗準備回到荊州,途中居留在潯陽匡山(即廬山,位於今江西九江)[26]。秦孝王楊俊曾想招募智顗,但因為發生叛亂,智顗並沒有前往[27]。590年(隋開皇10年),原擔任并州總管的晉王楊廣(後來的隋煬帝),調任揚州總管,鎮守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在此創立慧日道場,招請各地著名佛教僧侶,前往講學。591年(隋開皇11年),在晉王楊廣的召請下,智顗至揚州總管寺,為其授菩薩戒,受贈「智者」稱號[28]。592年(隋開皇12年)3月,智顗由揚州返回廬山,途中曾至衡山,至慧思墓塔所在探視。在當年底,回到荊州,在當陽縣玉泉山建造精舍,即玉泉寺[29]。智顗在玉泉寺講經的內容,後經其弟子章安,集成《法華玄義》與《摩訶止觀》。


596年(隋開皇15年),受晉王楊廣邀請,智顗再度至揚州,居禪眾寺,撰寫《淨名經疏》,面呈給楊廣[30]。同年9月,回到天台山,與弟子整理舊有居所。智顗向其弟子預告其死期將近[31]。口授《觀心論》。597年(隋開皇17年)冬天,智顗在天台山過世,年60歲,僧臘40[32]



思想


智顗眼見佛教教義複雜,佛經文義互相抵牾,遂建立「判教」的學說,認為佛教教導的不同階段,對應佛陀生平的不同時期,以及佛陀在那一時期的受眾。教義的每個層次都有效,都是邁向佛教真理的一步,而最終最圓融的教義見於《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33],智顗依此经立“五时八教”的判教理论。所谓“八教”,即为“化法四教”,是教化众生的法门、化益的内容,即藏教、通教,别教、圆教;“化仪四教”,是说佛教的教化过程和方式,即顿教、渐教、秘密教、不定教。化仪譬如药方,化法譬如药味。智顗的「判教」,引用《法華經》、《淨名經》、《大涅槃經》等說法,尊崇大乘,認為辟支佛和阿羅漢等二乘為「灰身滅智」、「焦芽敗種」、「既聾且瘂」[34]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智者大师的獨到見解。何謂三千呢?先說十法界: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十法界每一界又有十法界,比如人中,有人間佛、菩薩、緣覺、聲聞、天、人、修羅、畜生、餓鬼、地獄。這樣十乘十就是一百法界。每一界又具《妙法蓮華經》中所講的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一百法界乘十如是,就是一千如是。再乘以三種世間:國土世間、眾生世間、五陰世間,就是三千世間。三千世間就在一念心中,所以稱為“一念三千”。《摩诃止观》卷五云:“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后,例如八相迁物,物在相前,物不被迁,相在物前,亦不被迁。前亦不可,后亦不可,只物论相迁,只相迁论物。今心亦如是。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即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 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界。”



主要著述


智顗專志於講學,少有著述。現存著述,多由其門下弟子筆記。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小止观》、《觀心論》等,流传久远,在日本也有很大影响。



往生


智顗早年發願生彌勒佛的兜率淨土,但臨終時見西方淨土的觀音來迎[35]。其臨終時,認為自己修行至第五品位[36][37]。亦见《報恩錄》[38]


印光大师認為,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之化身[39]



注釋





  1. ^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智者二字,即是教主。幼名光道,亦名王道,此從初生瑞相立名。法名智顗,顗,靜也,即出家後,師為立號。從德為名,故用靜義。後授晉王菩薩戒品,因即為王立法號,云:『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今從後說故云智者。」


  2. ^ Arthur F. Wright著,常蕾譯:《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頁59。


  3. ^ 傳燈《永嘉禪宗集註》序:「讚者曰:智者具八相以成道,人稱為東土小釋迦。」


  4. ^ 古崑《西歸行儀》卷1:「余於同治元年,在佛頂山慧濟寺,閱淨土十要。至寶王論中,知智者大師,臨終令讀四十八願,九品觀章。想智者乃東土釋迦,臨終令讀,豈非至要之言。因此熟讀,奉為日課。」


  5.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師諱智顗,字德安。俗姓陳氏,穎川人也。高宗茂績,盛傳於譜史矣。暨晉世遷都,家隨南出,寓居江漢。因止荊州之華容縣。」


  6.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父起祖,學通經傳,談吐絕倫,而武策運籌,偏多勇決。梁湘東王蕭繹之荊州,列為賓客。奉教入朝領軍……孝元即位,拜使持節散騎常侍、益陽縣開國侯。」


  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梁晉安王中兵參軍陳鍼,即智者之長兄也。」


  8.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眼有重瞳,父母藏護,不欲人知,而人自知之矣。」。


  9.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鄰里憶先靈瑞,呼為王道。兼用後相,復名光道。故小立二字。」


  10.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至年七歲,喜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初啟一遍即得。而父母遏絕,不聽數往。每存理所誦,而惆悵未聞,奄忽,自然通餘文句,後以經驗無所遺失。鄉閭嗟異,溫故知新,其若此乎。」


  11.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年十五,值孝元之敗,家國殄,喪親屬,流徙。歎榮會之難久,痛凋離之易及。於長沙像前,發弘大願,誓作沙門,荷負正法為己重任。……由是深厭家獄,思滅苦本,但二親恩愛,不時聽許。」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志學之年,士梁承聖,屬元帝淪沒,北度硤州,依乎舅氏。」



  12.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後遭二親殄喪,丁艱荼毒,逮于服訖,從兄求去。……時王琳據湘,從琳求去。琳以陳侯故舊,又嘉此志節,資給法具,深助隨喜。年十有八,投湘州果願寺沙門法緒而出家焉。緒授以十戒,導以律儀。」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初梁太平二年魏主令宇文泰,破梁元帝二十萬眾。大師時年十八,至襄州果願寺,依乎舅氏而出家焉。」



  13.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仍攝以北度詣慧曠律師,兼通方等,故北面事焉。後詣大賢山,誦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歷涉二旬三部究竟。進修方等,懺心淨行勤,勝相現前。」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太平三年,時年二十,進受具足,依慧曠律師通於律藏。」



  14.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江東無足可問。時有慧思禪師,武津人也。名高嵩嶺,行深伊洛。……意期衡嶽以希棲,遁權止光州大蘇山。先師遙餐風德,如飢渴矣。其地乃是陳齊邊境,兵刃所衝。而能輕於生,重於法,忽夕死,貴朝聞,涉險而去。初獲頂拜,思曰:『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於是昏曉苦到,如教研心。……息不虛黈,言不妄出。經二七日,誦至藥王品:諸佛同讚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到此一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將證白師。師更開演。……四夜進功,功逾百年,問一知十,何能為喻。觀慧無礙,禪門不壅。宿習開發,煥若華敷矣。思師歎曰:非爾弗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法華三昧前方便也。所發持者,初旋陀羅尼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不可窮矣。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又詣光州大蘇山慧思禪師,受業心觀。……思每歎曰:『昔在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即示普賢道場,為說四安樂行。顗乃於此山行法華三昧,始經三夕,誦至藥王品,心緣苦行,至是真精進句,解悟便發。見共思師處靈鷲山七寶淨土,聽佛說法。故思云:非爾弗感,非我莫識,此法華三昧前方便也。又入熙州白砂山,如前入觀,於經有疑,輒見思來冥為披釋。爾後常令代講,聞者伏之。惟於三三昧、三觀智,用以諮審,自餘並任裁解,曾不留意。思躬執如意,在坐觀聽,語學徒曰:『此吾之義兒,恨其定力少耳。』」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乾明元年,始入光州,依思禪師,稟受禪法,時年二十三。」



  15.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思師造金字大品經竟,自開玄義,命令代講。……唯有三三昧及三觀智,用以諮審,餘悉自裁。思師手持如意臨席。讚曰: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者也。慧曠律師亦來會坐。思謂曰:老僧嘗聽賢子法耳?答云。禪師所生,非曠之子。又曰:思亦無功,法華力耳。」


  16.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既奉嚴訓,不得扈從衡嶽。素聞金陵,仁義淵藪,試往觀之。若法弘其地,則不孤付囑。仍共法喜等二十七人同至陳都。」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及學成往辭。思曰:『汝於陳國有緣,往必利益。』思既遊南岳,顗便詣金陵。與法喜等三十餘人在瓦官寺,創弘禪法。」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光太元年,辭師入鄴,時年三十。」



  1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由是聲馳道俗,請益成蹊。……于時長干慧辯,延入定熙天宮;僧晃請居佛窟,皆欲捨講習禪,緣差永恨。……儀同沈君理,請住瓦官,開《法華經》題。……興皇法朗,盛弘龍樹,更遣高足,構難累旬。……停瓦官八載,講《大智度論》,說《次第禪門》。蒙語默之益者,略難稱紀。」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僕射徐陵、尚書毛喜等,明時貴望,學統釋儒。並稟禪慧,俱傳香法。欣重頂戴,時所榮仰。長干寺大德智辯,延入宋熙。天宮寺僧晃,請居佛窟。斯由道弘行感,故為時彥齊迎。……綿歷八周。講《智度論》,肅諸來學。次說《禪門》,用清心海。」



  18.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昔南嶽輪下,及始濟江東,法鏡屢明心絃。數應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餘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減十人得法。其後徒眾轉多,得法轉少。妨我自行,化道可知,群賢各隨所安,吾欲從吾志。蔣山過近,非避喧之處。聞天台地,記稱有仙宮,白道猷所見者,信矣。山賦用比蓬萊,孫興公之言,得矣。若息緣,茲嶺啄峰飲澗,展平生之願也。」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語默之際,每思林澤。乃夢巖崖萬重.雲日半垂。其側滄海無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見一僧搖手申臂,至于岥麓,挽顗上山云云。顗以夢中所見,通告門人。咸曰。此乃會稽之天台山也。……因與慧辯等二十餘人,挾道南征,隱淪斯岳。……時以陳太建七年秋九月矣。」



  19.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陳宣帝有敕留連,徐僕射濟涕請住。匪從物議,直指東川。即陳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台。……有一老僧引之而進曰:『禪師若欲造寺,山下有皇太子寺基,捨以仰給。』因而問曰:『止如今日草舍尚難,當於何時能辦此寺?』老僧答云:『今非其時。三國成一,有大勢力人能起此寺。寺若成國則清,當呼為國清寺。』……有定光禪師,居山三十載。跡晦道明,易狎難識。有所懸記,多皆顯驗。其夕乃宿定光之草庵。……仍於光所住之北峰,創立伽藍。」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顗乃卜居勝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壟山南,螺溪之源處。……於是聿創草菴,樹以松果。數年之間,造展相從,復成衢會。光曰:『且隨宜安堵。至國清時,三方總一,當有貴人為禪師立寺,堂宇滿山矣。』」



  20.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寺北別峰呼為華頂,登眺不見群山,暄涼永異餘處。先師捨眾,獨往頭陀。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魑魅千群,一形百狀。或頭戴龍虺,或口出星,火形如黑雲,聲如霹靂,倏忽轉變,不可稱計。……又作父母師僧之形,乍枕乍抱,悲咽流涕。但深念實相,體達本無。憂苦之相,尋復消滅,強軟二緣,所不能動。明星出時,神僧現……既安慰已,復為說法。……即便問曰:『大聖是何?法門當云何學?云何弘宣?』答:『此名一實諦。學之以般若。宣之以大悲。』」


  21. ^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太建七年,初入天台。時年三十八。至太建九年,敕置修禪寺。」


  22.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然佛隴艱阻,舟車不至。年既失稔,僧眾隨緣。師共慧綽種苣拾橡,安貧無慼。俄而陳宣帝詔云:『禪師佛法雄傑,時匠所宗,訓兼道俗,國之望也。宜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蠲兩戶民,用給薪水。』眾因更聚,亦不為欣。


  23.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陳少主顧問群臣:『釋門誰為名勝?』徐陵對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鑑淵海。昔遠游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靄,永陽王北面親承。願陛下詔之,還都弘法,使道俗咸荷。』陳主初遣傳宣左右趙君卿,再遣主書朱雷,三傳遣詔,四遣道人法昇。皆帝自手書,悉稱疾,不當陳主。遂仗三使,更敕州敦請。」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陳帝意欲面禮,將申謁敬。『釋門誰為名勝?』陳暄奏曰:『瓦官禪師,德邁風霜,禪鏡淵海。昔在京邑,群賢所宗。今高步天台,法雲東藹。願陛下詔之還都,使道俗咸荷。』因降璽書,重沓徵入。顗以重法之務,不賤其身,乃辭之。後為永陽苦諫,因又降勅,前後七使,並帝手疏。顗以道通惟人王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極殿之東堂,請講《智論》。」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十三年,帝請出鄴。」



  24.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然居靈耀,過為褊隘。更求閑靜,立眾安禪。忽夢一人,翼從嚴整。稱名冠達,請住三橋。師云:『冠達,梁武法名。三橋豈非光宅!』遂移居之。」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末為靈曜褊隘,更求閑靜。忽夢一人,翼從嚴正,自稱名云:『余冠達也。請住三橋。』顗曰:『冠達,梁武法名。三橋,豈非光宅耶!』乃移居之。」



  25.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年四月,陳主幸寺,捨身大施。又講仁王般若。敘經纔訖,陳主於大眾內起禮三拜,俯仰殷勤,以彰敬重。太子已下,並託舟航,咸宗戒範。……皇太子請戒文云:……今二月五日,於崇正殿,設千僧法會,奉請為菩薩戒師。」


  26.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金陵既敗,策杖荊湘,路次盆城。忽夢老僧曰:陶侃瑞像,敬屈守護。於是往憩匡山,見惠遠圖像,驗雁門法師之靈也。俄而潯陽反叛,寺宇焚燒。獨有茲山,全無侵擾。護像之功,其在此矣。」


  27.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秦孝王聞風延屈。先師對使而言:『雖欲相見,終恐緣差。』既而王人催促,迫不得止。將欲解纜,忽值大風,累旬之間,妖賊卒起,水陸壅隔,遂不成行。」


  28.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至尊昔管淮海,萬里廓清,慕義崇賢,歸身如舍,遣使招引,束鉢赴期。師云:『我與大王,深有因緣,順水背風,不日而至,菩薩律儀,即從稟受。』……。請戒文曰:……以今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總管金城殿,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師云:『大王紆遵聖禁。名曰總持。』王曰:『大師傳佛法燈,稱為智者。』」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會大業在藩,任總淮海,承風佩德,欽注相仍。欲遵一戒法,奉以為師。乃致書累請。……今開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於揚州總管寺城設千僧會。敬屈授菩薩戒。戒名為孝亦名制止。……告曰:『大士為度,遠濟為宗。名實相符,義非輕約。今可法名為總持也。用攝相兼之道也。』王頂受其旨教,曰:『大師禪慧內融,導之法澤。輒奉名為智者。』」



  29.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既慧日已明,福庭將建,於當陽縣玉泉山而立精舍,蒙敕賜額號為一音,重改為玉泉。」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便泝流上江,重尋匡嶺。結徒行道,頻感休徵。百越邊僧,聞風至者,累迹相造。又上渚宮鄉壤,以答生地恩也。道俗延頸,老幼相携。戒場講坐,眾將及萬。遂於當陽縣玉泉山立精舍,勅給寺額,名為一音。」
    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至陳貞明三年,即隋開皇十一年,旋荊置寺,以答地恩。初名一音後改玉泉,泉色如玉,因以名焉。」



  30.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年王使奉迎,荊人違覲,向方遙禮,臨岐望絕。既而重履,江淮道俗,再馳欣戴。……智者頻辭不免,乃著《淨名經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陵,並才華族胄,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其年,晉王又遺手疏,請還。……令造淨名疏,河東柳顧言,東海徐儀,並才華冑績,應奉文義。緘封寶藏,王躬受持。」



  31.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今王入朝,辭歸東嶺。吳民越俗掃巷。淘溝沿道,令牧旛華交候。寺舊所荒廢,凡一十二載,人蹤久斷,竹樹成林。……侍者智晞明旦啟曰:『未審昨夜見何因緣?』答曰:『……此死相現也。吾憶小時之夢當終此地,所以每欣歸山。今奉冥告,勢當不久死。後安厝西南峰所指之地,累石周屍,植松覆坎。立二白塔,使人見者發菩提心。』」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時遇入朝,旋歸台岳。躬率禪門,更行前懺。仍立誓云:『若於三寶有益者,當限此餘年。若其徒生,願速從化。』不久告眾曰:『吾當卒此地矣,所以每欲歸山。今奉冥告,勢當將盡。死後安措西南峯上。』」



  32. ^ 灌頂《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其冬十月皇上歸蕃,遣行參高孝信入山奉迎。……標寺基已,隨信出山,行至石城,乃云有疾。謂智越云:『大王欲使吾來,吾不負言而來也。吾知命在此,故不須進前也。』石城是天台西門,天佛是當來靈像處所。……以大隋開皇十七年歲次丁巳十一月二十四日未時入滅。春秋六十僧夏四十。」
    道宣《續高僧傳》卷17〈隋國師智者天台山國清寺釋智顗傳〉:「又勅維那:『人命將終,聞鍾磬聲,增其正念。唯長唯久,氣盡為期。云何身冷,方復響磬。世間哭泣著服,皆不應作。且各默然,吾將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於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開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也。



  33. ^ Wright:《中國歷史中的佛教》,頁59。


  34. ^ 天台宗智者大師《妙法蓮華經玄義》:「二乘怖畏生死入空取證生安隱想。生已度想墮三無為坑。若死若死等苦。已如敗種更不還生。智醫拱手方藥無用。至如涅槃能治闡提。此則為易。闡提心智不滅。夫有心者皆當作佛。非定死人治則不難。二乘灰身滅智。灰身則色非常住。滅智則心慮已盡。焦芽敗種,復在高原陸地。既聾且瘂,永無反復。諸教主所棄,諸經方藥不行。」


  35. ^ 灌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然大師生存常願生兜率,臨終乃云觀音來迎。當知軌物隨機,順緣設化,不可一准。」


  36. ^ 灌頂《止觀輔行傳弘決》卷1:「吾不領眾,必淨六根,以損己益他,但位居五品。生何處者,吾諸師友並從觀音皆來迎我。」


  37. ^ 智顗講,灌頂記《摩訶止觀》卷1:「智者生光滿室目現雙瞳,行法華經懺,發陀羅尼,代受法師講金字般若,陳隋二國宗為帝師。安禪而化,位居五品。」


  38. ^ 清沈善登《報恩錄》卷1:「此經(佛說無量壽經)上輩當出家,中下二輩當在家,乃從其多數,粗舉大凡。……故智者大師僅登五品,非在家也。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輩,非出家也。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矣。」


  39. ^ 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要》:「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也。临终有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即十信位)。损己利人,但登五品(即观行位)。』……实恐后人未证谓证,故以身说法,令其自知惭愧,不敢妄拟故耳。」




外部連結



  • 吳汝鈞:〈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顗大師的心靈哲學〉。

  • 大监利:〈佛教三祖——智顗(yǐ)〉。

  • 釋性廣:

    • 〈智顗大師止觀修證歷程之研究〉

    • 〈智顗大師晚年止觀修證之研究〉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Why https connections are so slow when debugging (stepping over)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