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商品编码






EAN-13條碼範例


国际商品编码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即欧洲商品编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 EAN),原来只是欧洲范围内商品,而现在已是全球范围内产品交易的商品代码。为了适应读码器辨认的需要,这些代码又被做成大家熟知的条形码。


另外,日本於1978年在EAN的基礎上開發出「JAN碼」JANコードJapanese Article Number)




目录






  • 1 代码组成及其意义


  • 2 會員國列表


  • 3 EAN的背景


    • 3.1 早年


    • 3.2 更名


    • 3.3 現在




  • 4 EAN-13 代码


    • 4.1 在条形码中的应用




  • 5 校驗碼的計算方法


  • 6 外部連結


  • 7 參考來源





代码组成及其意义


EAN有8位数字和13位数字之分,13位的组成是这样的:


  • 国家代码(前3位)[1]

  • 生产商代码(后4位)


国家代码和生产商代码由EAN各国总部具体发放和管理


  • 货品代码(再5位)

这5位代码由厂商自行设定


  • 计算机校验码(最后1位)

8位的EAN是专门为小商品设置的代码,所以其组成部分和13位EAN是不同的。


8位的组成是这样的:


  • 国家代码(前3位)


  • 生产商代码(后2位)


国家代码和生产商代码由EAN各国总部具体发放和管理


  • 货品代码(再2位)

这2位代码由厂商自行设定


  • 计算机校验码(最后1位)


會員國列表


國家代碼只能代表包裝該項商品的廠商所在國家(地区),並無法表示出原始生產地。未在下表出現的數字,乃是針對未來使用而保留。




  • 000 - 019 美国

  • 020 - 029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MO defined)

  • 030 - 039 美国

  • 040 - 049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MO defined)

  • 050 - 139 美国

  • 200 - 299 Restricted distribution (MO defined)

  • 300 - 379 法国

  • 380 保加利亚

  • 383 斯洛文尼亚

  • 385 克罗地亚

  • 387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

  • 389 蒙特尼哥罗(黑山)

  • 400 - 440 德国

  • 450 - 459 日本

  • 460 - 469 俄罗斯联邦

  • 470 吉尔吉斯斯坦

  • 471 中華民國(台灣)

  • 474 爱沙尼亚

  • 475 拉脱维亚

  • 476 阿塞拜疆

  • 477 立陶宛

  • 478 乌兹别克斯坦

  • 479 斯里兰卡

  • 480 菲律宾

  • 481 白俄罗斯

  • 482 乌克兰

  • 484 摩尔多瓦

  • 485 亚美尼亚

  • 486 格鲁吉亚

  • 487 哈萨克斯坦

  • 488 塔吉克斯坦

  • 489 中國香港

  • 490 - 499 日本

  • 500 - 509 英国

  • 520 Global Office

  • 528 黎巴嫩

  • 529 塞浦路斯

  • 530 阿尔巴尼亚

  • 531 马其顿共和国

  • 535 马耳他

  • 539 爱尔兰

  • 540 - 549 比利时

  • 560 葡萄牙

  • 564 卢森堡

  • 569 冰岛

  • 570 - 579 丹麦

  • 590 波兰

  • 594 罗马尼亚

  • 599 匈牙利

  • 600 - 601 南非共和国

  • 603 加纳

  • 604 塞内加尔

  • 608 巴林

  • 609 毛里求斯

  • 611 摩洛哥

  • 613 阿尔及利亚

  • 615 尼日利亚

  • 616 肯尼亚

  • 618 科特迪瓦

  • 619 突尼斯

  • 620 坦桑尼亚

  • 621 叙利亚

  • 622 埃及

  • 623 文莱

  • 624 利比亚

  • 625 约旦

  • 626 伊朗

  • 627 科威特

  • 628 沙特阿拉伯

  • 629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637 蘇格蘭

  • 640 - 649 芬兰

  • 690 - 69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大陸)

  • 700 - 709 挪威

  • 729 以色列

  • 730 - 739 瑞典

  • 740 危地马拉

  • 741 萨尔瓦多

  • 742 洪都拉斯

  • 743 尼加拉瓜

  • 744 哥斯达黎加

  • 745 巴拿马

  • 746 多米尼加共和国

  • 750 墨西哥

  • 754 - 755 加拿大

  • 759 委内瑞拉

  • 760 - 769 瑞士

  • 770 - 771 哥伦比亚

  • 773 乌拉圭

  • 775 祕鲁

  • 777 玻利维亚

  • 778 - 779 阿根廷

  • 780 智利

  • 784 巴拉圭

  • 786 厄瓜多尔

  • 789 - 790 巴西

  • 800 - 839 意大利

  • 840 - 849 西班牙

  • 850 古巴

  • 858 斯洛伐克

  • 859 捷克

  • 860 塞尔维亚

  • 865 蒙古

  • 867 朝鲜

  • 868 - 869 土耳其

  • 870 - 879 荷兰

  • 880 韩国

  • 884 柬埔寨

  • 885 泰国

  • 888 新加坡

  • 890 印度

  • 893 越南

  • 896 巴基斯坦

  • 899 印度尼西亚

  • 900 - 919 奥地利

  • 930 - 939 澳大利亚

  • 940 - 949 新西兰

  • 950 Global Office

  • 951 Global Office (EPCglobal)

  • 955 马来西亚

  • 958 中國澳門

  • 960 - 969 Global Office (GTIN-8s)

  • 977 期刊 (ISSN)

  • 978 - 979 书籍 (ISBN)[a]

  • 980 退款收据

  • 981 - 984 貨幣價值票券

  • 990 - 999 印花、禮券




EAN的背景



早年


美国依據1970年IBM乔治·J·劳雷尔英语George J. Laurer所開發12位数字的通用产品代码(Universal Product Code,縮寫「UPC」),在1973年制定为标准,後來重新改劃為「UPC-A」[2][3][4]。一年之后,为了和美国能协调一致欧洲也指定了一套类似的货品代码体系。1977年建立了欧洲货品协会European Article Association,其组织成员覆盖了全球98个国家。为了综合美国和欧洲的产品代码,设在美国的“均匀码理事会”(Uniform Code Council, UCC)把现今使用的EAN称为EAN·UCC。



更名


1981年,EAN已發展為國際性組織,改名為國際商品編碼協會。



現在


2005年EAN正式更名為GS1(Global Standard One)。
2005年1月1日起北美洲实行EAN-13的货品代码。



EAN-13 代码



在条形码中的应用



一位数字由两条明线和两条暗线来定义。


四条线段以最细的一条为标准,分别有一倍、两倍、三倍、四倍四种粗细。


同时一位数字的四条线段加起来的粗度正好是标准线段(最细线段)的七倍。


每位数字都有两组代码对应,分别称作奇数代码和偶数代码。这两组代码分别是镜象对称的,用数字1,2,3,4来表示的话就是:


  奇数代码/偶数代码
0: 3211 / 1123
1: 2221 / 1222
2: 2122 / 2212
3: 1411 / 1141
4: 1132 / 2311
5: 1231 / 1321
6: 1114 / 4111
7: 1312 / 2131
8: 1213 / 3121
9: 3112 / 2113


校驗碼的計算方法



  1. 例子:假設某國際商品條碼的前 12 位是:490-8569-21968

  2. 計算加權和:1+9×3+0×1+8×3+5×1+6×3+9×1+2×3+1×1+9×3+6×1+8×3=151{displaystyle {color {Red}4}times 1+{color {Red}9}times 3+{color {Red}0}times 1+{color {Red}8}times 3+{color {Red}5}times 1+{color {Red}6}times 3+{color {Red}9}times 1+{color {Red}2}times 3+{color {Red}1}times 1+{color {Red}9}times 3+{color {Red}6}times 1+{color {Red}8}times 3=151}{displaystyle {color {Red}4}times 1+{color {Red}9}times 3+{color {Red}0}times 1+{color {Red}8}times 3+{color {Red}5}times 1+{color {Red}6}times 3+{color {Red}9}times 1+{color {Red}2}times 3+{color {Red}1}times 1+{color {Red}9}times 3+{color {Red}6}times 1+{color {Red}8}times 3=151}

  3. 校驗碼即為加權和除以 10 的餘數:151=16×10−9{displaystyle 151=16times 10-{color {Red}9}}{displaystyle 151=16times 10-{color {Red}9}}


所以,本書的校驗碼是 9,完整的國際商品條碼為 490-8569-21968-9



外部連結




  • (英文)GS1


  • (简体中文)GS1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文)GS1 Taiwan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商品條碼策進會


  • (中文)GS1 Hong Kong 香港貨品編碼協會


  • (中文)GS1 Macau 澳門


  • (英文)GS1 Singapore 新加坡


  • (英文)BarcodeRobot




參考來源


註釋




  1. ^ 979-0特意留空,給予國際標準音樂出版物編碼(ISMN)使用。



引用




  1. ^ Prefix List, GS1 .


  2. ^ Alumni Hall of Fame Member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lumni Associ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05 [2009-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6-23). After graduating from Maryland in 1951, George Laurer joined IBM as a junior engineer and worked up the ranks to senior engineer. In 1969, he returned to the technical side of engineering and was later assigned the monumental task of designing a code and symbol for product identification for the Uniform Grocery Product Code Council. His solution — the Universal Product Code — radically changed the retail world. Since then, he has enhanced the code by adding a 13th digit. Laurer retired from IBM in 1987. He holds some 25 patents and is a member of the university’s A. James Clark School of Engineering Hall of Fame. 


  3. ^ 商品條碼發起人Alan Haberman與世長辭. UNWIRE HK. 2011年6月17日 (2011-06-1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


  4. ^ MARGALIT FOX. 现代条形码发明者伍德兰去世.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2年12月17日 (2012-12-17).  请检查|date=中的日期值 (帮助)(繁体中文)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Why https connections are so slow when debugging (stepping over)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