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










布鲁内莱斯基所設計聖母百花聖殿的立面圖及剖面圖





萬里長城為世界最大人造建築





聖露西亞依山而建的城市




安順橋屬於廊橋,一種結合房屋與橋梁的建築物




越南的國家歌劇院





日本電視台的解構主義建築外觀


建築,通常指的是對那些為人類活動提供空間的、或者说拥有内部空间的構造物進行規劃、設計、建筑施工而後使用的行為過程的全體或一部分。「建築」除了可指具體的構造物外,也著重在指創造建造物的行為(過程、技術)等。通常在表示具體建造物時,稱之為「建築物」,但在漢語中兩者常被混同使用。建築經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也被當成是一種藝術作品。歷史上許多重要的文明都有其獨特的代表性建築成就。


「建築」一詞可以是:



  • 一種廣泛用來指稱建築物或其他具體構造物的名詞[1]

  • 建築物或其他具體構造物的設計風格與建造方式[1]


  • 建築師的工作內容,也就是指在設計與建造建築物方面提供專業的服務過程[2]

  • 建築師的設計活動,涵蓋的範圍可大也可小(例如從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到建造細節與傢俱)[1]


建築除了包含規劃、設計並建造出能反應功能的型式、空間和環境,也需要將技術、社會、自然環境和美學納入考量。這樣的過程需要的是對創意的掌控,以及讓材料、科技、光線和陰影能彼此共同合作。此外,建築也是一個將建築物和構造物實現的過程,因此需要考量許多實際的層面,包括工程進度、預算估計和施工管理。




目录






  • 1 建築理論


    • 1.1 歷史上的論述


    • 1.2 現代的建築概念




  • 2 歷史


    • 2.1 起源及鄉土建築


    • 2.2 古代建築


    • 2.3 亞洲建築


    • 2.4 伊斯蘭建築


    • 2.5 中古時期建築


    • 2.6 文藝復興時的建築




  • 3 建築規定相關名詞


  • 4 環境建築


  • 5 图例


  • 6 参考文献


  • 7 外部链接


  • 8 参见





建築理論



歷史上的論述


現存最早以建築為主題的文字作品是《建築十書英语De_architectura》,由罗马時代的建築家维特鲁威在西元一世紀早期所著。[3]根據维特鲁威,一個好的建築物應該具備「強(firmitas)、用(utilitas)、美(venustas)」三項要素,[4][5],這三項要素的定義大致上是指:



  • 強(堅固) - 建築必須能堅固的矗立,並保持良好的狀態

  • 用(實用) - 建築必須對使用者提供實用的功能

  • 美(美觀) - 建築必須能讓人們感到愉悅並提升他們的精神


维特鲁威認為建築師必須要用盡全力來實現這三項要素。阿尔伯蒂在他所著的《論建築英语De Re Aedificatoria》一書中重新詮釋了维特鲁威的觀點。他認為美觀基本上與比例息息相關,而裝飾性的物件也在美觀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對阿尔伯蒂來說,完美的比例也就是理想中人類身體的比例,也就是黃金比例。因此,美最重要的要素是物體與身俱來的,並非之後以人工方式創造的;且美的根據是一種普世的、可見的真理。直到16世紀瓦萨里的著作出現之前,在藝術領域中並不存在「風格」的概念。[6]到了18世紀,瓦萨里的著作被翻譯成了義大利文、法文、西班牙文與英文。


在19世紀初期,在普金的著作《對比》(Contrasts,1836年)中,他將現代的、工業化的世界與理想化的新中世紀世界印象做出了對比。而普金相信哥特式建筑是唯一的「建築中的真正基督」。


十九世紀英國的藝術評論家约翰·拉斯金曾著有《英语:建築的七明燈》一書,對於建築中的美學格外的重視,他認為蓋好的房子不一定算是真正的建築,只有經過一些佈置後才能算是建築。對拉斯金而言,構造比例及機能都良好的房子至少需要粗面光邊石工英语Rustication (architecture)之類的裝飾[7]


有關理想的建築及構造物的差異,著名的二十世紀建築師勒·柯布西耶寫到:「你用石頭、木頭和水泥為材料蓋了房子及宮殿,那是構造物。但若其中的一些巧思觸動我,讓我覺得很好,很高興,說了:『真漂亮。』,這就是建築了。」[8]


和勒·柯布西耶同時代的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認為:「當你小心的將两塊磚搭在一起,建築就開始了。」[9]



圖中有一個二十世紀的建築物,其中有二座幾乎一様的大樓,彼此非常靠近,兩側分別有一個圓頂和一個反過來的圓頂

由奧斯卡·尼邁耶設計的巴西國會



現代的建築概念


著名的十九世紀摩天大樓建築師提倡一個建築設計的概念:「功能決定形式英语Form follows function。」


這種功能比結構及美感還要重要的觀點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但也有一些質疑,此觀點使得「功能」這個概念取代了维特鲁威提出的「用」,功能包括了所有有關建築物用途、認知及愉悅性的準則,不只是實用,而且也有美學、心理學及文化上的意涵。



雪梨歌劇院看起來是浮在碼頭上,其建築物看似有很多白色的帆


约恩·乌松設計的雪梨歌劇院


在許多哲學中,影響現代建築師及建築設計的有理性主义、經驗主義、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及現象學。


二十世紀末期又出現一個影響建築機能及結構的概念,就是可持續性,永續建築英语sustainable architecture是因應當代的訴求,建築物應該考慮對環境的友善,包括其原料生產的方式,對周遭自然環境及其他建築的影響,在空調、水、照明及廢棄物處理上對能源的需求等。




歷史




起源及鄉土建築




挪威的鄉土建築


建築最早是在需求(掩蔽處、安全、宗教活動等)和工具(可用的建築材料及參與者的建築工藝)之間的變化中出現的。當人類的文明發展,開始用口語傳播及實作來傳遞知識,建築就成為一項工藝。


一般都假設建築的成功是由一連串的試誤中產生的,在過程中錯誤漸漸減少,其結果也越來越讓人滿意。當時作的可歸類為鄉土建築英语vernacular architecture,也就是依各地的需要,選擇建築材料而製成的建築,反映各地的特色。世界各地都還在興建鄉土建築,這也是大部份的人每天會接觸到的建築。早期人類大部份都居住在鄉村,因為生產的增加,經濟的擴充也帶來了都市化,因此出現了都市,有些地方的都市成長的非常快,像是安那托利亞的加泰土丘,以及現在巴基斯坦境內,印度河流域文化的摩亨佐-達羅。



古代建築


在像是埃及及兩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中,建築及都市反映了和神聖的超自然力量之間不變的連結,而許多古代文明的紀念建築象徵著統治者的政治權力,統治階級或是象徵國家本身。


古典時代(像古希臘及古羅馬)的建築及都市化是由市民的理想而衍生出來的,不是出自宗教或是帝國的理想,也開始出現新型態的建築及風格,例如柱式。


從古代就開始有有關建築的文字紀錄,包括了通用的建議,特別情形下的作法及經典。像羅馬軍事工程師维特鲁威的著作中就有一些經典的例子,有些最重要的建築經典也是宗教經典的一部份。




日本京都的金閣寺



亞洲建築


亞洲早期有關建築的著作有中國在西元前5-7世紀的考工記,古印度的Shilpa Shastras英语Shilpa Shastras及古斯里蘭卡的Manjusri Vasthu Vidya Sastra英语Manjusri Vasthu Vidya Sastra


亞洲各地的建築發展和歐洲有明顯的不同:佛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的建築各有其特色,而佛教流傳到亞洲各地,各地的佛寺也有其區域性特色。亞洲許多國家的建築會特別設計來突顯示其自然景觀英语natural landscape



伊斯蘭建築


伊斯蘭建築自西元七世紀開始,結合了古中東及拜占庭帝國的建築型式,但也因為社會及宗教上的需要有一些調整。在中東、北非、西班牙及印度次大陸都可以找到這類的建築,並在中古世紀影響歐洲的建築。



中古時期建築





法國巴黎聖母院


在歐洲的中古時代,工匠組成同業公會,組織其交易行為,也有留下書面的合約,尤其是和教會建築有關的工匠。


當時最重要的建築是修道院及天主教堂,自西元後900年起,歐洲神父及商人的往來也產生建築知識的傳播,因此形成整個歐洲都有的罗曼式建筑及哥德式建築。





安德烈亚·帕拉弟奥在1567年在義大利興建的圓廳別墅



文藝復興時的建築


歐洲的文藝復興約在西元1400年以後,開始崇尚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建築,而且發展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相較於中古時期,文藝復興時較重視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當時著名的建築師有布鲁内莱斯基、阿爾伯蒂、米開朗基羅及帕拉弟奥,當時對於藝術家、建築師及工程師還沒有清楚分界。


古典建築的興起伴隨的是科學及技術的發展,也影響了建築的比例及結構。此時還有可以讓藝術家來設計一座橋,且參與完整的結構設計計算。



建築規定相關名詞




  • 建築外殼英语building envelopes,意指在區域劃分土地上之三度空間,其內部能夠興建建築物;建築外殼的運用須參照區域劃分法規,特別是與土地使用及採光通風相關的規範。[10]


  • 建築線(building lines),意指土地標繪圖上的線條;法律禁止在線條所圍住的範圍外興建建築物。[11]


  • 臨街面英语frontage,又稱臨岸線,意指土地界線的長度,或是建築物與街道或其他公共道路臨接面的長度。亦可指建築物與水域(如河、湖或海)之間所形成的界限長度。[12]


  • 高度限制英语height restrictions,意指對於建築物從底部到最高處的垂直距離所施加的限制;這些限制通常是由政府規定。[13]


  • 境界線(property lines),意指房地產之間的分界限。[14]


  • 外牆縮進英语Setback (architecture),意指由人行道路緣或其他法律所制定之界限往內算起的一段距離;在這段距離內不得興建任何建築物。[15]


建築的对象大到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等综合的環境设计構築、社区形成前的相关营造过程,小到室内的家具、小物件等的制作。而其通常的对象为一定场地内的单位。


在建築學和土木工程的範疇裡,「建築」是指興建建築物或發展基建的過程。一般來說,每個建築項目都會由專案經理和建築師負責統籌,由各級的承建商、分判商(Sub-contractor)、工程顧問、builder、工料測量師、結構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專業人士)負責監督。


要成功地完成每個建築項目,有效的計劃是必需的,無論設計以致完成整個建築項目都需要充分考慮到整個建築項目可能會帶來的環境沖擊、建立建築日程安排表、財政上的安排、建築安全、建築材料的運輸和運用、工程上的延誤、準備投標文件等等。



環境建築



  • 環境建築,與環境整體規劃的美景建築。


  • 環保建築,無污染建造和無污染能源的美好建築,也稱為綠建築。

  • 房子



图例


@media all and (max-width:720px){.mw-parser-output .tmulti>.thumbinner{width:100%!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tmulti .tsingle{float:none!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width:100%!important;text-align:center}}




柬埔寨的吳哥窟,在建築中常用對稱及高度來表示宗教意涵或是政治權力。





秘魯的馬丘比丘,是一個在山坡上建造的建築及城鎮。




2001年3月的下曼哈頓——20世紀有許多城市出現了國際風格的高樓。





参考文献





  1. ^ 1.01.11.2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1993), Oxford, ISBN 0 19 860575 7


  2. ^ Gov.ns.ca. Gov.ns.ca. [201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21日). 


  3. ^ D. Rowland – T.N. Howe: Vitruvius. Ten Books on Architec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9, ISBN 0-521-00292-3


  4. ^ Translated by Henry Wotton, in 1624, as "firmness, commodity and delight"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Vitruvius. Penelope.uchicago.edu. [2011-07-02]. 


  6. ^ Françoise Choay, Alberti and Vitruvius, editor, Joseph Rykwert, Profile 21, Architectural Design, Vol 49 No 5-6


  7. ^ John Ruskin, 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G. Allen (1880), reprinted Dover,(1989)ISBN 0-486-26145-X


  8. ^ Le Corbusier, 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 Dover Publications (1985). ISBN 0-486-25023-7


  9. ^ Mies van der Rohe quotation at Brainyquote


  10.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建築外殼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26.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11.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建築線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26.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12.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臨街面,臨岸線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26.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13.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高度限制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26.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14.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境界線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26.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15.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外牆縮進 (區域劃分法)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1-26.於2011年4月11日查閱




外部链接


































参见




  • 建筑物、非建筑结构物


  • 建築設計、建筑风格


  • 建筑理论、建筑工程

  • 建筑材料

  • 有機建築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Why https connections are so slow when debugging (stepping over)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