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第二次战役













日期 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
地点 西线:博川、安州、价川、球场、宁边、三所里
东线: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1]
结果
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性胜利
参战方

西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39、40、42、50、66军,炮兵1个营8个连
东线: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26、27军[1]

西线:
美軍第1軍英语I Corps (United States)第9軍英语IX Corps (United States)
南韓第2军
英軍第27旅英语27th Infantry Brigade (United Kingdom)
土耳其旅英语Turkish Brigade
东线:
美軍第10軍英语X Corps (United States)
南韓第1軍英语I Corps (South Korea)[1]
指挥官和领导者

彭德怀

麦克阿瑟
兵力

志愿军(只有地面部队)6个军18个师。
一线23万余[1]

联合国军总兵力55.3万人,地面部队总兵力42.3万人。西线8个师2个旅,东线:5个师
一线22万余[1]
伤亡与损失

3.07万余[2]

3.6万余,美军占2.4万余[1]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松骨峰阻击战,三所里战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发起的第二场战役。包括西线清川江战役及东线长津湖战役。



戰況


1950年11月25日,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機要秘書兼俄語翻譯的毛岸英,在朝鮮平安北道大榆洞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遭空襲陣亡。


1950年12月23日,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將軍等人乘著吉普車到漢城北郊,打算在38線進行重整時,發生車禍而身亡,被追晉為上將。



参考文献





  1. ^ 1.01.11.21.31.4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军事历史研究部 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ISBN 7-80137-315-4,卷“抗美援朝战史”第二章第二节“小结”,附件“抗美援朝战争重要战役战斗一览表”。


  2. ^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国防大学战史简编编写组,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08月,ISBN 7506519313。







AeKwhuS25iR
KL4LcCO4gRMLsTIpyAe3,DGbxS7lFp6Sck,Nc0uapboyJjdUtEP2Xww IAXMaZPki0Pcc08CfWisakJ2aJO47syygH3kFzJm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