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颐和园长廊的苏式彩画:桃花源(参照清代画家任预的《桃源问津图》绘制)[1]


桃花源,出自陶淵明詩《桃花源詩并序》。詩的序《桃花源記》記述一個世俗的漁人偶然進入與世外隔絕之地的奇遇記。




目录






  • 1 桃花源记


    • 1.1 写作背景


    • 1.2 文章


      • 1.2.1 原文


      • 1.2.2 现代标准汉语解释






  • 2 桃花源诗


  • 3 緣起


    • 3.1 寄意




  • 4 有關作品


    • 4.1 绘畫


    • 4.2 诗歌




  • 5 衍生文化


    • 5.1 建筑


    • 5.2 话剧




  • 6 原型地考证


  • 7 參考文獻


  • 8 外部連結


  • 9 相关条目





桃花源记



写作背景




明代仇英绘《玉洞仙源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廣西桃花源記石刻碑


本文由晋朝文人陶渊明作于永初二年(421年),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與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嚮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文章



原文








现代标准汉语解释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以捕鱼为生的人。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了已经走了多少路。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紧靠着两岸生长,有几百步长。其中没有其它树,青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渔夫感到很惊奇,继续前往桃花林的盡頭。


桃花林的盡頭是溪水发源的地方,那裡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渔夫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这裡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和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在那裡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像桃花源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桃花源裡的人见到渔夫,感到非常惊讶,询问渔夫从哪裡来。渔夫详细地回答了他的问题,有人便邀请渔夫到自己家裡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桃花源裡的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国和晋朝了。渔夫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夫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夫逗留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开了。这裡的人对渔夫说:“这裡沒有甚麼特別,不必跟外人說。”


渔夫离开桃花源以后,找到了他的船,顺着从前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拜见了太守,说出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随他前往,找寻漁人以前做的标记,最終迷了路,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人,听说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但無法实现,不久就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提起和探寻桃花源了。



桃花源诗








緣起


《老子·不徙章》中提到的小國寡民,可能是桃花源記的原型之一。


桃花源究在何地抑或存在與否,古今異說紛紜。《通典》卷一百八十三:“朗州今理武陵縣。春秋、戰國時皆屬楚地。秦昭王置黔中郡。漢高更名武陵郡,後漢、魏至晉皆因之。晉趙廞問潘京云:‘貴州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郡,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數為所攻,光武時移東出,共議易號。傳曰止戈為武,詩稱高平曰陵。’《武陵記》桃花源,即此地也。”


近人陳寅恪在《桃花源記旁證》中博引《水經注》、《元和郡縣志》等地理著作,認為桃花源記有記實成份,“桃花源之紀實之部分乃依據義熙十四年劉裕率師入關時戴延之等所聞見之材料而作成。”“《桃花源記》寓意之部分乃牽連混合劉驎之入衡山採藥故事,並點綴以‘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等成語所作成。”“古今論桃花源者,以蘇氏之言最有通識。洪興祖釋韓昌黎《桃源圖》詩,謂淵明敍桃源初無神仙之說,尚在東坡之後。獨惜子瞻於陶公此文中寓意與紀實二者牽混不清,猶為未達一間。”總結《桃花源記旁證》一文以討論塢堡開端,推論考出「真實之桃源在弘農山谷中,而不在南方之武陵」,桃花源中的人「先世所避之秦乃嬴秦而非苻秦」,所以文中才會註有「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寄意


大部分學者相信,《桃花源記》是陶潛對當時的社會不滿,希望追求一個平靜和諧的社會而寫的。


《桃花源記》對人類社會有所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與外界並無太大分別,一樣是「往來耕作」,「屋舍儼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處,「怡然自樂」。桃花源中似乎沒有村社一類的基層組織,又因與世隔絕,外界一切機構組織都無由對之施用權力,人們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會賴以支撐的社會制度,恰恰是人們不能幸福美滿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機構都是多餘的,乃是破壞和平安寧的根源。[2]



有關作品



绘畫




  • 宋馬和之《桃源圖》


  • 清王翬《桃花魚艇圖》



诗歌



  • 唐李白《古風》







  • 唐王維《桃源行》







  • 唐張旭《桃花谿》







  • 唐韓愈







  • 唐劉禹錫《桃源行》







  • 宋梅堯臣《桃花源詩》







  • 北宋王安石《桃源行》







衍生文化



建筑




  • 圆明园四十景中,有一景为“武陵春色”,取材于《桃花源记》[3]

  • 建筑大师贝聿铭以桃花源为灵感,将日本美秀美术馆前设计在深山之内,美术馆之前有一条两百长的隧道,令游客在开车出隧道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4]



话剧


  • 台湾导演赖声川与妻子丁乃竺创作了《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首演,至今已演出31年,先后有9个版本,金士杰、丁乃竺、林青霞、李立群、黄磊、孙莉、袁泉、何炅、谢娜、赵蕙梓等众多演员都有先后出演[5]


原型地考证


关于桃花源原型地到底在哪,中国多地都有争论,出现过云南省广南县坝美村、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6]、江苏省连云港市宿城景区的船山、在河南南阳内乡县、安徽黄山黟县桃花源、江西山南景区、湖北十堰桃花源[7]等30多处地方,甚至不长桃树的北方某地也宣布找到了“桃花源”[6]。重庆酉阳桃花源景点的广告宣传,还引发湖南常德网友的不满,两地网友因此在网络发生骂战[8]


常德市桃源县说


常德市有成立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桃花源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在官方网站上表示桃源县与桃花源记所描写的境况最符合,当地也流传与桃花源记载相关的传说故事[9]


南阳市夏馆镇说


河南省南阳市文明办的官方微博表示,桃花源位于南阳内乡夏馆镇东北8千米处。依据为:《桃花源记》为寓意之文,创作原型是晋代北方战乱时期,避入山区的难民聚居地[10]


铜仁市九龙洞说


铜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官方微博表示,武陵主峰、沅江上游的梵净山地区九龙洞就是《桃花源记》原型。依据为:九龙洞为天然喀斯特地貌,为桃花源人逃离战乱不知魏晋,提供了现实可能[11]


衡阳市神仙洞说


衡山县地方史志办主任熊仲荣表示,县志办发现衡山县望峰乡的神仙洞有可能是桃花源原型地。神仙洞位于祝融峰山脚下一个山谷里,四面环山中间洼地,几乎呈封闭状态,村民对祖先了解不详,几乎每家门口种有桃树,地形地貌与陶渊明所记述基本一致。地方史《南岳总胜集》记载了某道士在祝融峰北发现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几日后却再寻访不上的故事,这与《桃花源记》十分相似。历史学家范子烨认为《桃花源记》里的渔人是刘子骥,而《晋书》和《搜神后记》也记载刘子骥曾来过衡山[12]


益阳市黄桑坪说


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的安化老人张贻明表示,益阳市达坳村黄桑坪有20处特征符合“桃花源”描述[6]。黄桑坪狭窄的山坳口与“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相符,翻过山坳口的视觉感受,与“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相符。黄桑坪老村民张忠良表示,前几年村里有人家打井,打出了类似灶屋的泥土和树木烧过后的灰尘[6]



參考文獻





  1. ^ 易明. 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01: 126. ISBN 978-7-5032-3522-1. 


  2. ^ 郭少棠. 旅行:跨文化想像.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167. 


  3. ^ 岳, 明乐. 文博会荡漾武陵春色 数字圆明园拟重现四十景. 千龙网. 2011年11月12日. 


  4. ^ 一, 条. 世上最接近桃花源的地方. 新浪微博. 2017年2月26日. 


  5. ^ 诸葛, 漪. 赖声川上剧场3月办主题活动 《暗恋桃花源》30年, 不断被激发出深度. 解放日报. 2016年1月5日. 


  6. ^ 6.06.16.26.3 范, 亚湘. 男子称找到陶渊明《桃花源记》原型地(图). 长沙晚报. 2011年1月4日. 


  7. ^ 王, 煜. 正宗“桃花源”到底在哪里?这两个地方撕起来了. 新京报. 2016年12月10日. 


  8. ^ 赵, 帮清. 桃花源原型地究竟在哪 网络争论不休. 重庆晚报. 2016年12月11日. 


  9. ^ 区工委, 办公室. 中国湖南桃花源—世外桃源所在地. 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官网. 2014年5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3月5日). 


  10. ^ 文明南阳, 官博. 桃花源位于南阳内乡夏馆镇东北8KM. 2013年7月26日. 


  11. ^ 铜仁市, 旅游发展委员会. 九龙洞:心中的《桃花源记》原型. 新浪微博. 2013年12月25日. 


  12. ^ 陈, 鸿飞. 衡山神仙洞疑为桃花源原型地. 湖南日报. 2014年12月17日.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桃花源记




  • 蕭馳:〈問津「桃源」與棲居「桃源」──盛唐隱逸詩人的空間詩學〉。

  • 杨启乾:〈武陵郡、武陵县考〉。

  • 桃花源記動畫



相关条目



  • 暗戀桃花源

  • 世外桃源

  • 武陵農場

  • 香格里拉

  • 香巴拉




XV gLSKfrhz 0YIQfKkyF,BepmhS,YC PX4n9MlqFjkmA,15Vw0zByeT1Y2PXZxq,k2d7uTZ
hgHdHddI9S6R4N0uHBU5FulC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