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二十四史

书名
作者
今本
卷數

01

史记
[西汉]司馬遷
130

02

汉书
[东汉]班固
100

03

后汉书
[刘宋]范曄
120

04

三國志
[西晋]陈寿

065

05

晋书
[唐]房玄龄 等
130

06

宋书
[梁]沈約
100

07

南齐书
[梁]蕭子顯

059

08

梁书
[唐]姚思廉

056

09

陈书

0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藥

0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 等

050
13
隋书
[唐]魏徵 等

085
14
南史
[唐]李延壽

080
15
北史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劉昫 等
200
17

新唐書
[北宋]欧阳修 等
225
18
旧五代史
[北宋]薛居正 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北宋]欧阳修

074
20
宋史
[元]脱脱 等
496
21
辽史
116
22
金史
135
23
元史
[明]宋濂 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 等
332
相關
東觀漢記
[東漢]劉珍 等

022
相關
新元史
[民國]柯劭忞
257
相關
清史稿
[民國]赵尔巽 等
529



三国志·步骘传残卷,东晋隶书抄本,高24.2厘米,宽42厘米,现存25行,440字,保存了传记的后半部和评语的前半部,藏经洞出土,敦煌研究院藏。


三國志》是由西晋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漢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




目录






  • 1 概要


    • 1.1 歷史跨度


    • 1.2 以魏為正統的政治立場


    • 1.3 體例特點


    • 1.4 裴松之作注


    • 1.5 三國志集解


    • 1.6 後人補充的志表




  • 2 内容


    • 2.1 魏書


    • 2.2 蜀書


    • 2.3 吴書




  • 3 評價


    • 3.1 正议


    • 3.2 批评


    • 3.3 争议




  • 4 對後世的影響


    • 4.1 三國演義




  • 5 参考文献


  • 6 外部連結


  • 7 參見





概要



歷史跨度


《三國志》記述的歷史從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發生後開始,直到西晉統一三國為止,也就是從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六年的歷史。全書原共分為四部分,六十六卷:《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吳志》二十卷,敘錄一卷,后来叙录一卷缺失[1]。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



以魏為正統的政治立場


陳壽為晉代官員,故而尊禪讓給西晉的曹魏為正統,縱然蜀漢自視為代表漢朝正統,故從未使用過「蜀」字為自己的國號,但三國志不用其正式國號「漢」而稱呼其為「蜀」。


《魏志》中對魏國皇帝各立了本紀,且還為生前無帝號的魏國奠基者曹操寫了本紀。而魏國稱王、稱帝、治喪等相涉的文告皆闕,僅引用一篇較短的《漢獻帝禪讓策文》,其他的只能見於裴注。


同樣稱帝的蜀漢皇帝劉備,則立篇名為《先主傳》,不直稱名諱,死時則使用與「崩」字同等地位的「殂」字[2]。而劉備稱王、稱帝、治喪等相涉的文告皆詳細記載,可能與故國情愫有涉。蜀漢第二任皇帝劉禪,則稱《後主傳》。


《吳志》中則稱呼吳國皇帝的名諱,如《孫權傳》、《孫亮孫休孫皓傳》,孫權去世時使用諸侯專用的“薨”字來描述,而非皇帝的用詞。而現今則稱《吳主傳》、《三嗣主傳》則是後人所改的。孫權宣佈稱帝,《吳主傳》中僅有「南郊即皇帝位」的文句,其登壇告天的文書,傳中也沒有著錄,只出現在裴注之中。


同時為了尊重晉朝統治者,書中並未為被晉武帝司馬炎追諡為帝的祖父司馬懿、伯父司馬師及父親司馬昭立傳記(在其他傳記提及三人時,則按諡號分別稱三人為「司馬宣王」、「司馬景王」及「司馬文王」,不直呼其名)。此外,作者刻意略去了被曹操加上重大罪名而處死的重要人物孔融。


此外,《魏志》第三十卷《烏丸鮮卑東夷傳》,是研究古日本和隋唐以前朝鮮歷史的重要資料。其中《魏志倭人傳》是現今日本學者在探討奈良時代以前如卑彌呼等傳說時代人物的重要典籍。



體例特點


《三國志》雖然被後世稱為「志」,但是其實全書完全是按人物排列的本紀和列傳,沒有任何如地理、經濟、典章制度等的志書或表的內容。



裴松之作注



東漢以来,受經学簡化風氣的影響,史学領域中也出現了崇尚簡約的潮流。在這個背景下,產生了内容簡略的《三国志》。陳壽治學嚴謹,收集來的材料凡是覺得可疑的,寧肯不用。陳壽死後百餘年,三國史料大量出現。《三國志》內容精潔,魏、蜀、吳三書很少重複,然南朝宋文帝認為太過簡略,故詔令裴松之作注[3]。松之收集各家史料,「繪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彌補《三國志》記載之不足,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將其所用方法,分析為六類:「一是引諸家之論,以辯是非;二是參諸家之說,以核偽異;三是傳所有之事,詳其委曲;四是傳所無之事,補其闕佚;五是傳所有之人,詳其生平;六是傳所無之人,附以同類。」


裴松之作注所根據的史料,可考者多達二百四十餘種,較《三國志》原書多出三倍。馬念祖編《水經注等八種古籍引用書目彙編》認爲,裴注引書二百零三種。但是一直有學者認為裴松之注文真实性很低、分析水平上並未超過正文,但是裴注无疑为后世三国研究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宋文帝当时驚歎為「不朽」之業,後代学者如北宋司馬光在五百多年後编写《資治通鑑》时,所描寫《赤壁之戰》就是綜合陳壽《三國志》中各有涉人物傳記和裴注所引的史料編撰而成。



三國志集解


近人盧弼彙集歷代學者對《三國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註釋、版本校勘和考證,並將盧本人的註釋和按語統一編纂為《三國志集解》。



後人補充的志表


方面:




  • 姚振宗《三国藝文志》及侯康《補三國藝文志》。


  • 洪飴孫《三國職官表》。


  • 洪亮吉《三國疆域志》、《補三國疆域志補注》。後有吳增僅《三國郡縣表附考証》、楊守敬《三国郡縣表補正》、金兆豐《校補三國疆域志》。


  • 王欣夫《補三國兵志》。


  • 陶元珍《三國食貨志》。


方面:




  • 謝鍾英《三國疆域表》、《三國疆域表疑》。


  • 周嘉猷《三國紀年表》。


  • 謝鍾英《三國大事表》,張守常《謝鍾英〈三國大事表〉補正》。


  • 萬斯同《歷代史表》中有《三國大事年表》、《三国漢季方鎮年表》、《三國諸王世表》、《魏國將相大臣年表》、《魏將相大臣年表》、《魏方鎮年表》、《漢將相大臣年表》、《吳將相大臣年表》。


  • 黃大華《三國志三公宰輔年表》。


  • 周明泰《三国志世系表》,陶元珍著《三國志世系表補遺附訂偽》。



内容



魏書



  1. 武帝紀 - 曹操

  2. 文帝紀 - 曹丕

  3. 明帝紀 - 曹叡

  4. 三少帝紀 - 曹芳・曹髦・曹奐

  5. 后妃传 - 武宣卞皇后・文昭甄皇后・文德郭皇后・明悼毛皇后・明元郭皇后

  6. 董二袁劉传 - 董卓(李傕・郭汜)・袁紹・袁術・劉表(次子琮)


  7. 呂布・臧洪传 - (布附張邈・陳登傳)

  8. 二公孫陶四張传 - 公孫瓚・陶謙・張楊(附眭固)・公孫度(孫淵)・張燕・张绣・張魯

  9. 諸夏侯曹传 - 夏侯惇・夏侯淵(次子霸)・曹仁(弟純)・曹洪・曹休・曹真(子爽・附何晏)・夏侯尚(子玄)


  10. 荀彧・荀攸・賈詡传

  11. 袁張涼国田王邴管传 - 袁渙・張範(弟承)・涼茂・国淵・田疇・王脩・邴原・管寧(附王烈・張臶・胡昭)

  12.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传 - 崔琰・毛玠・徐奕・何夔・邢顒・鮑勛(父信)・司馬芝


  13. 鍾繇・華歆・王朗传 - (附繇子毓・朗子肅傳)

  14. 程郭董劉蒋劉传 - 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蒋濟・劉放(孫資)

  15. 劉司馬梁張温賈传 - 劉馥(子靖)・司馬朗・梁習・張既・温恢・賈逵

  16. 任蘇杜鄭倉传 - 任峻(附棗祗)・蘇則・杜畿(子恕)・鄭渾・倉慈

  17. 張樂于張徐传 - 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附朱灵)

  18. 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传 - 李典・李通・臧覇(孫觀)・文聘・呂虔・許褚・典韋・龐德・龐淯・閻温

  19. 任城陳蕭王传 - 曹彰・曹植・曹熊

  20. 武文世王公传 - 曹昂・曹鑠・曹沖・曹據・曹宇・曹林・曹袞・曹玹・曹峻・曹矩・曹幹・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曹協・曹蕤・曹鑑・曹霖・曹礼・曹邕・曹貢・曹儼

  21. 王衛二劉傅传 - 王粲(附吳質)・衛覬・劉廙・劉劭・傅嘏

  22. 桓二陳徐衛盧传 - 桓階・陳羣(子泰)・陳矯(附薛悌)・徐宣・衛臻・盧毓

  23. 和常楊杜趙裴传 - 和洽・常林・楊俊・杜襲・趙儼・裴潜

  24. 韓崔高孫王传 - 韓暨・崔林・高柔・孫礼・王觀


  25. 辛毗・楊阜・高堂隆传

  26. 滿田牽郭传 - 滿寵・田豫・牽招・郭淮

  27. 徐胡二王传 - 徐邈・胡質・王昶・王基

  28. 王毌丘諸葛鄧鍾传 - 王淩(令狐愚)・毌丘儉(附文欽)・諸葛誕(附唐咨)・鄧艾(附州泰)・鍾会(附王弼)

  29. 方技传 - 華佗(附左慈)・杜夔(附馬鈞)・朱建平・周宣・管輅

  30. 烏丸鮮卑東夷传 - 烏丸・鮮卑・東夷(夫餘・高句麗・東沃沮・挹婁・濊・韓・倭)・(附《魏略》西戎)



蜀書



  1. 劉二牧传 - 劉焉・劉璋

  2. 先主传 - 劉備

  3. 後主传 - 劉禅

  4. 二主妃子传 - 先主甘皇后、先主穆皇后、後主敬哀皇后、後主張皇后、先主子永、先主子理、後主太子璿


  5. 諸葛亮传 - (附子瞻)

  6. 關張馬黄趙传 - 關羽・張飛・馬超(附堂弟岱)・黄忠・趙雲


  7. 龐統・法正传

  8. 許麋孫簡伊秦传 - 許靖・麋竺(弟芳)・孫乾・簡雍・伊籍・秦宓

  9. 董劉馬陳董呂传 - 董和・劉巴・馬良(弟謖)・陳震・董允(附陳祗)・呂乂

  10. 劉彭廖李劉魏楊传 - 劉封(附孟達)・彭羕・廖立・李严・劉琰・魏延・楊儀

  11. 霍王向張楊費传 - 霍峻(子弋・附羅憲)・王連・向朗・張裔・楊洪・費詩

  12. 杜周杜許孟来尹李譙郤传 - 杜微・周羣(附張裕)・杜瓊・許慈・孟光・来敏・尹默・李譔・譙周・郤正

  13. 黄李呂馬王張传 - 黄權・李恢・呂凱・馬忠・王平(附句扶)・張嶷


  14. 蒋琬・費禕・姜維传

  15. 鄧張宗楊传 - 鄧芝・張翼・宗預(附廖化)・楊戲



吴書



  1. 孫破虜討逆传 - 孫堅・孫策

  2. 吴主传 - 孫權

  3. 三嗣主传 - 孫亮・孫休・孫皓


  4. 劉繇・太史慈・士燮传 - (繇附兄岱・笮融・繇子基傳)

  5. 妃嬪传 - 吴夫人、謝夫人、徐夫人、步夫人(皇后步練師)、瑯琊王夫人(大懿王皇后)、南陽王夫人(敬懷王皇后)、潘夫人(潘皇后)、全夫人(全皇后)、朱夫人(朱皇后)、何姬(昭献何皇后)、滕夫人(滕皇后)

  6. 宗室传 - 孫静(次子瑜・三子皎・四子奐)・孫賁・孫輔・孫翊・孫匡・孫韶・孫桓

  7. 張顧諸葛步传 - 張昭(子承・休)・顧雍(子邵・邵子譚・承)・諸葛瑾・步騭(次子闡)

  8. 張严程闞薛传 - 張紘・严畯・程秉・闞澤・薛綜(次子瑩)


  9. 周瑜・魯肅・呂蒙传

  10. 程黄韓蒋周陳董甘凌徐潘丁传 - 程普・黄蓋・韓当・蔣欽・周泰・陳武(次子表)・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


  11. 朱治・朱然・呂範・朱桓传 - (附然子施績・範子據・桓子異傳)

  12. 虞陸張駱陸吾朱传 - 虞翻・陸績・張溫・駱統・陸瑁・吾粲・朱據


  13. 陸遜传 - (附子抗傳)

  14. 吴主五子传 - 孫登・孫慮・孫和・孫霸・孫奮

  15. 賀全呂周鍾離传 - 賀齊・全琮・呂岱・周魴・鍾離牧


  16. 潘濬・陸凱传 - (附凱弟胤傳)


  17. 是儀・胡綜传 - (附徐詳傳)


  18. 吴範・劉惇・趙達传

  19. 諸葛滕二孫濮陽传 - 諸葛恪(附聶友)・滕胤・孫峻(附留贊)・孫綝・濮陽興

  20. 王楼賀韋華传 - 王蕃・楼玄・賀邵・韋昭・華覈



評價



正议


陳壽著《三國志》一書,受到大臣張華的稱讚,《三國志》在當時是私人撰述,陳壽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



批评


内容方面,《三國志》沒有撰述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和表,是個缺失,纵使本纪列传内容也显得简略[4]。唐朝房玄齡撰寫的《晉書·陳壽傳》,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至於《三國志》對於晉朝皇室的敘述時有曲筆、粉飾,則屬事實,備受批評。


史实方面,《三国志》因当时政治条件、陈寿个人私仇以及其所参考的材料等方面原因,在部分史实方面记载有曲笔,部分人物记载有严重的背离。魏书部分所主要参考王沈所著《魏书》,《史通·直书》批评《三国志》和《魏书》对于司马家族对诸葛亮的作战不利闭口不言,有失史家之风范[5]。清朝国学大家钱大昕为何晏辩诬,批评《三国志》记录不实,指出陈寿这帮人因为何晏与司马懿有过节,所以给写的传记多有污蔑之词[6],而何夔、裴潜、郑浑、杜畿、陈矫、卫觊、贾逵、王昶等人,因為這些人子孫在晉顯達,他們的傳記颇多溢美之词[7]


宋代唐庚則批评《三国志》以“蜀”称呼刘备、刘禅的政权,认为终此政权,自己从未使用过“蜀”字,而陈寿为了显示魏晋的正统,故意使用蜀而不用其正式国号“汉”,是前所未闻的史家不书国号的怪例。并认为作者用意如此,则其书中褒贬也不可信[8]。唐庚還記載王安石稱:“三國可喜事甚多,悉為陳壽所壞。”并勸歐陽修重修三國史[9]



争议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载有“曹冲称象”的故事,何焯认为孙权在建安十五年(210年)才派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士燮兄弟等人奉承东吴,只有在此之后才能获得亚洲象,但曹冲早已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死去,所以曹冲称象之事不真,而置船刻水的称量方法可能早已有之[10]。邵晋涵则指出《符子》中就记载了燕昭王命令水官用类似的方法称量大猪[11]


陈寅恪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出于印度佛典,他指出地处中原的曹魏境内无象,所以不得不与孙权进献之事混为一谈,这是比较民俗文学的通例;而称象的故事多见于汉译佛典,如北魏吉迦夜共昙所译佛经《杂宝藏经·卷一·弃老国缘》中就有类似的故事,虽然《杂宝藏经》为北魏时所译,比西晋初年成书的《三国志》要晚,但《杂宝藏经》中所的很多内容见于汉译佛经之中,这个称象的故事可能也是取材于早译出的佛经,或者是佛经虽然翻译完成,但书籍已经亡逸,无法考证,又或者是佛经没有被翻译,但是故事靠着口述流传到中国,被附会为曹冲的经历[12]。季羡林也认为曹冲称象的故事源自印度佛经《杂宝藏经》,“它也许在后汉时代就从口头上流传到中国来了”[13]


不过这一质疑主要依据是清代、近代较片面的自然地理、生物学常识,就直接质疑成书与事件相距仅几十年的《三国志》正文的记载。现代历史地理学、生物学研究并不支持陈寅恪等人的这一理论。历史地理学者曾经总结过大量正史中出现野象的记载,南北朝时今安徽、湖南、江苏,直至北宋时今湖北等地都出现过野象闯入被猎杀的记载[14]。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则说明亚洲象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580年的活动北界在秦岭淮河一带,公元580年至1050年间的北界仍在杭州湾、钱塘江,即使晚到1450年其活动北界仍可以包括福建省内的武夷山[15]。孙权200年接掌江东时就被朝廷封为会稽太守,东汉会稽郡辖境南括今天福建省三明市、漳州市、龙岩市、南平市等地区[16],远在亚洲象活动北界(秦岭淮河)以南。


吴金华指出《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引《江表传》也记载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其记载中有“邓王冲尚幼”,与本传“生五六岁”契合,可知此事发生于建安五年至建安六年之间,当时孙权刚开始统治,献象求好是符合情理的,何焯所认为的巨象一定来自交州、必须是士燮奉承后才可获得巨象的观点未必可靠[17]。彭华也指出陈寅恪的论点大有问题,按照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表明大致在刘宋之前,长江以北尚有野象栖居,之后才限于江南,三国时期的吴国境内有象且由孙权进献给曹魏是完全有可能的。彭华还指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可能在古代早已有了,邵晋涵所引用《符子》的内容见于《初学记》和《太平御览》,细节虽不可深究,但也不可轻率否认,因为故事非常符合燕昭王“好神仙”的特点;故事合乎燕昭王时期燕国强大国势的背景;成书于东周时期的《考工记·轮人》已经反映在当时已经知道运用浮力检测木材的质量是否均匀,那么称象的故事与中国的科技史相吻合;《符子》的作者符朗为东晋人,早于《杂宝藏经》的译者吉迦夜共昙。综合来说称象的故事确实有可能发生于战国时期的燕国,或者说《符子》的内容有所依照,并非空穴来风[18]



對後世的影響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引用王沈《魏書》和魚豢《魏略》的資料,記載由中國前往日本這個「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的國家。全文總字數不過兩千字,卻是現存對於古代日本的情況最早的紀錄,是研究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三國演義


元人羅貫中在民間傳說、話本、戲曲的基礎上,依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學和經驗,寫成影響巨大的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又名《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大都是真實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內容和情節來自諸多傳奇、戲曲、民間說法,也就是所谓的「七实三虚」。但《三國演義》对民间的影响高于《三國志》。(詳見習鑿齒《漢晉春秋》)


由於陳壽編著的時間距三國很近,《三國志》被認為是比較真實地記錄了三國歷史的史書。羅貫中編撰的小說《三國演義》便以此書為藍本。但同時應該注意小說演義與正史記述的不同,這使得人們對一些三國人物的印象和評價產生差異。



参考文献





  1. ^ 《隋書·經籍志》記載六十五卷之外,復列有敘錄一卷。兩唐書《藝文志》記載,《吳國志》卷目有二十一卷,概敘錄包含在內,可確定《三國志》原卷目有六十六卷。


  2. ^ 《尚書·堯典》有云:「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這是指唐堯的死亡,而唐堯是後世極為尊崇的三皇之首。可見早在三國之前,這個「殂」字已經用在帝王的身上了。而諸葛亮《出師表》開頭一句曾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既然諸葛亮都將「崩」與「殂」並舉,可見在三國當時人們的心目中,這兩個字內涵的分量是完全等同的,只不過是外表的字形有異而已。(方北辰《三國志蜀書札記》)


  3. ^ 瞿林东. 中國史學史綱.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571129679 (中文(台灣)‎).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4. ^ 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陈)寿书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


  5. ^ 《史通·直书》:“当宣(司马懿)、 景(司马师)开基之始, 曹、马构纷之际, 或列营渭曲, 见屈武侯(诸葛亮) , 或发仗云台, 取伤成济, 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


  6. ^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何晏论》:“陈寿之徒,以平叔(何晏)与司马宣王(司马懿)有隙……故传记不无诬词”


  7. ^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15:承祚之志,范頵称其词多劝戒,然如何夔、裴潜、郑浑、杜畿、陈矫、卫觊、贾逵、王昶诸传,颇多溢词。盖由诸人子孙在晋显达,故增加其美,而李丰、张缉辈忠于曹氏,乃不得立传,曹爽、何晏、邓飏之恶,亦党于司马者饰成之,初非实录,其亦异于良史之直笔矣。


  8. ^ 唐庚,《三国杂事》:“上自司马迁《史记》,下至《五代史》,其间数千百年,正统偏霸与夫僭窃乱贼,甚微至弱之国,外至蛮夷戎狄之邦,史家未有不书其国号者,而《三国志》独不然。刘备父子相继四十余年,始终号汉,未尝一称蜀;其称蜀,俗流之语耳。陈寿黜其正号,从其俗称,循魏晋之私意,废史家之公法。用意如此,则其所书善恶褒贬予夺,尚可信乎!”


  9. ^ 唐庚,《三国杂事》:往時歐陽文忠公作《五代史》,王荊公曰:五代之事,無足采者,此何足煩公?三國可喜事甚多,悉為陳壽所壞。可更為之。


  10. ^ 《义门读书记·卷二十六·三国志魏志》:孙策以建安五年死,时孙权初统事。至建安十五年,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奉承节度,此后或能致巨象,而仓舒已于建安十三年前死矣。知此事之妄饰也。置船刻水,疑算术中本有此法。


  11. ^ 《南江札记·卷四》:《能改斋漫录》引《符子》所载燕昭王大冢,命水官浮舟而量之事,已在其前。


  12. ^ 《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寒柳堂集》 中华书局 1959年 157-158页


  13. ^ 季羡林. 印度文学在中国(1958年1月10日).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三联书店. 1982年: 122页. 


  14. ^ 何业恒. 中国珍稀兽类的分布变迁.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年4月: 117–120. ISBN 7535711049. 


  15. ^ 文榕生. 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迁移. 《中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442–443页,446页. ISBN 978-7-5331-5183-6. 


  16.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扬州刺史部。


  17. ^ 《三国志校诂》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一版 ISBN 978-7-80519-197-3K 126页


  18. ^ 彭华 《<华佗传><曹冲传>疏证——关于陈寅恪运用比较方法的一项检讨》 《史学月刊》 2006年 第6期




外部連結



维基文库标志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
三國志




  • 《三国志》在线阅读


  • 《裴注三国志》([西晋]陈寿 撰,[劉宋]裴松之 注)

  • 《三国志》裴注研究

  • 三國歷史文化深度



參見



  • 《三國演義》

  • 《三國食貨志》

  • 三國志人物列表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

Port of Sp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