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龍應台

台灣立法院召開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01.jpg
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上,2014年




 中華民國臺北市第1任文化局局長

任期
1999年11月-2003年3月
继任
廖咸浩

 中華民國第14任文建會主任委員

任期
2012年2月6日-2012年5月19日
前任
曾志朗
继任
改制为文化部

 中華民國第1任文化部部长

任期
2012年5月20日-2014年12月8日
继任
洪孟啟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52-02-13) 1952年2月13日66歲)
 中華民國台灣省高雄縣大寮鄉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
Independent candidate icon 3200001.svg無黨籍
学历


  • 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


  • 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龍應台[注 1](筆名胡美麗[1],1952年2月13日),作家、文學學者,臺灣高雄人[2],祖籍湖南衡山[3]。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獲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學位。是臺灣臺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和中華民國文化部首任部長,亦曾在美國、德國、臺灣、香港的多所大學任職。[4]


1984年出版處女作《龍應台評小說》,後有雜文、文化批評、小說、散文、紀實文學等多種作品,如《野火集》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言行遍及華人地區如兩岸三地、新加坡,以及德國[5]等地,產生一定影響。[6][7]為“推動全球意識”,創辦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6]




目录






  • 1 生平


  • 2 佚事


  • 3 影響與爭議


    • 3.1 著作的影響


    • 3.2 國籍、戶籍爭議


    • 3.3 對人權與六四事件態度


    • 3.4 擔任文化部部長期間的批評


    • 3.5 《我的祖国》事件




  • 4 著述


  • 5 註釋


  • 6 參考資料


  • 7 外部連結





生平


龍應台的父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遷往臺灣。父親龍槐生是湖南衡山人,十五歲時加入憲兵隊,曾參與抗日戰爭中的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來臺後任警察。母親應美君是浙江淳安人,1949年遷至高雄。二人有四子一女:长男留在大陸;其他的四個子女在臺灣成長,胞弟龍佛衛為精神科醫師,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3]


1952年,龍應台生於高雄市大寮區。爾後因其父親工作的緣故[8],舉家先後遷往苗栗縣苑裡鎮和高雄市茄萣區,居住在一處處公家宿舍中。[5][2]難民後代的身份使她與環境格格不入,她自稱是「被歷史丟向離散的女兒」,是「永遠的插班生」[9],造就了她的孤獨,她說:「從前便是孤島,現在仍舊是;現在是邊緣人,從前也未嘗不是。」[5]南部漁村的閉塞、貧困的出身和以勞動階級為主的成長環境,使她對外部世界了解甚少,卻也讓她獲得一種「悲憫和同情的能力」,得以「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9],造就了她務實的性格。[6]


她說:「整個少年期是我對漢字的癡迷期」。童時父親便教她背誦《古文觀止》等中國文學經典,而她也著迷於詩詞,在學習的繁忙中用以「自我療愈」。高中時期的龍應台閱讀大量哲學、文學書籍,「讀書之外,還是讀書。什麼書都讀不下去的時候,就寫日記。」[5][2][1]


1970年,龍應台被臺南成功大學外文系錄取。[5]1975年留學美國。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系博士學位,並在紐約市立大學和梅西大學英文系任教。龍應台說:「我,在国民党所建构的神话中成长。1975年,我在美国第一次读到别人用别的文字对这个神话的诠释,这个神话马上瓦解。从此以后,至少我,不再相信神话,任何神话。」[10]


1983年,龍應台返臺,在國立中央大學任客座副教授。1985年轉任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研究員。[11]


1984年3月,初次向《新書月刊》投稿對白先勇《孽子》的文學批評。11月,「龍應台專欄」開設。她說:「我寫書評其實抱著一個很狂妄的野心:希望推動臺灣的批評風氣。」「我只批評中國臺灣的現代小說⋯⋯以『現代』理論來審視臺灣『現代』作品。」「臺灣必須樹立起獨具一格的批評理論,...中國終究要發展出一套自己的批評體系來。」[1]1984年11月,有感於某位立法委員的言行,在《中國時報》發表〈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掀起風潮。在馬森的邀請下,時任副刊主編的金恒煒為她開闢了「野火集」專欄。龍應台以煽動熱情而通俗的文字,不直接攻擊體制,而對環境、治安、教育等問題作出批判,「在主流媒體中做最大的『顛覆』」;但「將最終責任指向個人」,她相信「比體制度更根本的問題,在於個人。」其間亦以「胡美麗」為筆名,發表談論女性問題的文章。後分別結集為《龍應台評小說》、《野火集》和《美麗的權利》。龍應台的文學批評和社會批評都激起強烈的影響,在被譽為臺灣「1985年最具影響力的作家」。[11]


1986年,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蘇黎世,1988年,遷至德國法蘭克福。於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研究員及講師。1988年底,应苏联政府邀请,以記者身份赴莫斯科访问十天。旅歐十三年間,以更寬闊的眼界和關懷,在臺灣、大陸和歐洲報刊上發表雜文、散文、小說、隨筆等多種作品,結集成《人在歐洲》、《看世紀末向你走來》、《我的不安》、《百年思索》等。[11]她說:「寫《野火》的時代我只看孤立的現象。⋯⋯四十歲之後,我發覺自己的不足,我的興趣不再是直接的批判。」[2]


1999年,在時任臺北市長馬英九的邀請下,出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卸任後,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和臺灣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獲香港大學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發表探討臺灣、香港文化與處境的文章,結集為《面對大海的時候》、《思索香港》等書,引發討論。2009年出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影響廣泛。2005年7月,成立龙应台文化基金会。


2012年,龍應台任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



佚事



  • 龍應台父姓龙,母姓应,生于臺湾,故得名應台。[12]此名較為陽剛,以致寫野火集專欄時被讀者誤認為是一位男性。此外,龍應台父親曾設想為她起名「龍三條」,因為她在兄弟中排行第三。[6]

  • 龍應台曾以筆名胡美麗在《中國時報》發表數篇文章,後結集為《美麗的權利》。對此筆名,她自稱「喜歡極了。因為它俗氣;人有俗氣的權利。『胡美麗』也是『不美麗』的意思,代表我。」[1]

  • 一九八〇年代,龍應台與德國人華德(Bernhard Walther)[13]結婚,二人在美國初識[9],婚後居於德國、瑞士。據傳,龍應台已離婚。[14]生有二子,長男名安德烈(Andreas Walther,龍安 / 華安 ),次男名菲力普( 龍飛 / 華飛 )。[13]龍應台以兩個孩子爲主題的作品有如《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



影響與爭議



著作的影響


  • 《野火集》在當時的臺灣引起極大的迴響及討論,20日內加印4次之多,約有10萬本。《野火集》后來在中国大陆出版,在大陆各地的大學生中產生熱烈的反響。许多大學生認為這本書批評的對象不僅針對臺灣也包括中國大陆,甚至好像就是為中國大陆而寫的。

  • 龍應台以「胡美麗」為筆名發表的數篇女權主義文章,也引發當時社會的一定討論。

  • 《啊,上海男人!》,1997年1月7日在《文匯報·筆會》刊出後,引起軒然大波。「上海男人」紛紛打電話到報社大罵作者「侮蔑」上海男人,稱上海男人其實仍是真正「大丈夫」。[15]龍應台則稱是對其文章的誤解。後來本文與其它文章集結出書《啊,上海男人!》,包括龍應台對一些訪問城市或國家人文觀感。

  • 一九九九年,龍應台發文〈還好我不是新加坡人〉,引發相關爭議和討論。

  • 2006年1月26日,龍應台在香港《明報》、臺灣《中國時報》等香港、臺灣、新加坡與美國多家媒體上同時發表〈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為聲援《冰點》打開序幕。(主條目:冰點 (中國青年報))

  • 《目送》和《親愛的安德烈》受中國大陸讀者喜愛,某些段落在網路上廣為流傳,部分篇目甚至成為語文科考試的閱讀材料。

  • 部分觀點認為,龍應台描寫國共內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媚蔣」,或指出部分情節與史實不符。持反對態度的李敖出版專著《大江大海騙了你》抨擊之。而《大江大海》在中國大陸仍為禁書。


國籍、戶籍爭議


龍應台在港居住超過七年而自動擁有香港永久居留權與香港身份證。龍應台稱一生只有一本中華民國護照。[16]香港身份證非國籍,所以不違反法令。她向港府申請,願意主動放棄香港身份證,但礙於未有相關前例,港府仍在探討如何辦理這種特殊情況。



對人權與六四事件態度



  • 就任文化部長之後,在民進黨立委段宜康、鄭麗君等質詢六四事件時,拒絕在民主與人權議題上表態,引起爭議。

  • 龍應台回應稱,因為文化部將在ECFA的架構下與大陸協商,為了避免談判時造成問題,作為文化部長,她拒絕對此做出任何回應,至於身為作家的立場,在她的書中已經寫得很清楚。楊憲宏與陳芳明等人士,對此提出批評,認為她的態度,無法顯示政府堅持以人權作為臺灣核心價值。[17]

  • 文化部長龍應台一年半還完千萬房貸,申報存款也只剩一半,約7百多萬,引發熱議。不過對於財產被公開,龍應台質疑有違人權,贊成公開給監察院監督,但不應該受全民公審。卻遭網友打臉,曾在香港受訪時,稱官員應該將資產公開,還說「愈透明愈好」,增加人民對政府的監督。[18]



擔任文化部部長期間的批評



  • 龍應台擔任文化部長期間,被記者稱為龍太后、龍太、龍仙女[19][20]

  • 媒體人陳樂融批評龍應台領導下的文化部缺少具體政策,只會辦論壇、對談,稱龍應台為「論壇部長」[21]

  • 時任立法委員段宜康说,龙应台不做决定是没有担当的政务官,面对困难时选择退缩,没有历史使命感,是有史以来最厚脸皮的政务官。[22]



《我的祖国》事件



2016年10月7日,龙应台在香港媒体与香港大学推出的《一首歌,一个时代》讲座上发表演讲。当龙应台与台下听众互动,询问听众启蒙歌曲是哪一首时,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长周偉立博士表示自己的启蒙歌曲是《我的祖国》。龙应台问:“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头一句是什么?”随后全场合唱此歌。这次演讲的视频后来流传到网上,产生争议與討論[23]。12月18日,龙应台在港媒发表文章《大河就是大河》,回应此事称“有时候,真的,大河就是大河,稻花就是稻花罢了[24]”,《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认为,“龙应台作为臺灣曾经的文化部长,与大陆也有交流,却没听说过《我的祖国》这首歌,反映了她眼界的局限性”[25]。《解放軍報》刊文《大河不只是大河》反驳龙应台称“這條大河,記載著一場保家衛國的戰爭,蘊藏著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26]



著述




  • 龍應台. 龍應台評小說. 爾雅出版社. 1985年6月. ISBN 957-134-007-3. 


  • 龍應台. 野火集. 圓神出版社. 1985年12月. ISBN 978-962-170-094-0. 


    • 龍應台. 野火集:二十週年紀念版. 時報文化. 2005年7月. ISBN 978-957-13-4325-9. 


    • 龍應台. 野火集:三十週年紀念版. INK印刻文學. 2016年1月. ISBN 978-986-387-080-7. 




  • 龍應台. 野火集外集. 圓神出版社. 1987年2月. ISBN 978-957-607-168-3. 


  • 龍應台. 人在歐洲. 時報文化公司. 1988年6月. ISBN 978-710-800-705-6. 


  • 龍應台; 楊際嵐. 龍應台雜文精品. (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0. ISBN 978-780-534-267-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 (帮助)


  • 龍應台. 從東歐看臺灣. 社會大學文教基金會. 1990年. 

  • 《龍應台評小說》,(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

  • 《寫給臺灣的信》,圓神出版社,1992.01

  • 《看世紀末向你走來》,時報文化公司,1994.03;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4月

  • 《孩子你慢慢來》, 皇冠文學出版公司,1994.03

  • 《美麗的權利》,圓神出版社,1994.04

  • 《人在歐洲》,(北京)三聯書店,1994

  • 《在海德堡墜入情網》,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04

  • 《乾杯吧,托瑪斯曼》,時報文化公司,1996.04

  • 《龍應台自選集(卷一)野火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 《龍應台自選集(卷二)龍應台評小說》,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 《龍應台自選集(卷三)女子與小人》,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 《龍應台自選集(卷四)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 《龍應台自選集(卷五)在海德堡墬入情網》,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05

  • 《我的不安》,時報文化公司,1997.09

  • 《魂牽》,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09

  • 《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 《啊!上海男人》,學林出版社,1998.1

  • 《這個動蕩的世界》,汕頭大學出版社,1998.1

  • 《百年思索》,時報文化公司,1999.08,ISBN 957-13-2952-5

  • 《銀色仙人掌:龍應台小說集》,聯合文學,2003.12,ISBN 957-522-453-1

  • 《面對大海的時候》,時報文化公司,2004.01,ISBN 957-13-4007-3

  • 《孩子,你慢慢來》,時報文化公司,2005.05,ISBN 978-957-13-4790-5

  • 《思索香港》,次文化堂,2006,ISBN 962-992-133-2

  •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時報文化公司,2006.07,ISBN 957-13-4501-6

  • 《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天地圖書,2006.11,ISBN 978-988-211-604-7


  • 龍應台.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 天下雜誌. 2007年10月. ISBN 978-986-6759-25-3. 


  • 龍應台. 目送. 時報文化. 2008年7月. ISBN 978-957-13-4869-8. 


  • 龍應台.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天下雜誌. 2009年8月. ISBN 978-986-241-049-3.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書+紀錄片限定版)》,天下雜誌,2009.11.13



  • 龍應台. 美麗的權利. INK印刻文學. 2016年3月. ISBN 978-986-387-088-3. 


  • 龍應台. 傾聽. INK印刻文學. 2016年4月. ISBN 978-986-387-092-0. 


  • 龍應台.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 天下雜誌. 2018年4月. ISBN 978-986-398-333-0. 



註釋




  1. ^ ”的本字作“”,二者通用。詳見條目台。多作龍應台;但也有作龍應臺的情況,如其簽名。



參考資料





  1. ^ 1.01.11.21.3 龍應台:《美麗的權利》,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 2.02.12.22.3 龍應台:《傾聽》,刻印文學


  3. ^ 3.03.1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天下雜誌


  4. ^ 新浪女性 龙应台:不羁不绊的大女人


  5. ^ 5.05.15.25.35.4 龍應台:《百年思索》,南海出版公司


  6. ^ 6.06.16.26.3 龍應台:《野火集:二十週年紀念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7. ^ 人民網 龙应台: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


  8. ^ 鳳凰網 龙应台她童真又豪情


  9. ^ 9.09.19.2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0. ^ 龍應台:《這個動蕩的世界》,汕头大学出版社


  11. ^ 11.011.111.2 龍應台:《看世紀末向你走來》,上海文艺出版社


  12. ^ 南方週末 龍應台列傳


  13. ^ 13.013.1 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4. ^ 新浪女性 孤独龙应台:有些路只能一人走


  15. ^ 啊,上海男人!


  16. ^ 但根據其作品《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到廣州旅遊期間,放於背包的錢包連德國護照皆被偷去[來源請求]


  17. ^ 凌美雪、趙靜瑜. 龍應台 昔寫六四屠殺今避談. 自由時報. 2012-06-05 [2012-06-05] (中文(台灣)‎). 


  18. ^ 龍太后不爽公開財產 龍應台穿越時空來打臉


  19. ^ 蔡伯杰. 李安回家龍太后宴客 大尾導演不爽拒出席. 自由時報. 2013-05-09 [2013-05-09] (中文(台灣)‎). 


  20. ^ 批龍太后趁機消費!邱復生:龍應台沒資格跟李安對談. ETtoday. 2013-05-10 [2013-05-10] (中文(台灣)‎). 


  21. ^ 陳樂融. 文化部加油系列20/陳樂融:我們不需要「論壇部長」!. NOWnews. 2013-05-13 [2013-05-13] (中文(台灣)‎). 


  22. ^ [1][永久失效連結]


  23. ^ 龙应台回应香港大学《我的祖国》演讲事件:大河就是大河. 观察者网. 2016-12-19 [2016-12-23]. 


  24. ^ 龙应台. 被刷屏的龙应台和《我的祖国》. 广州: 南方周末. 2016-12-18 [2016-12-21]. (原始内容 (网页)存档于2016-12-20) (中文(简体)‎). 


  25. ^ 单仁平. 单仁平:《我的祖国》刷屏,龙应台越描越囧 (网页). huanqiu.com. 北京: 环球时报. 2016-12-20 [2016-12-21] (中文(简体)‎). 


  26. ^ 解放軍報:大河不只是大河. 文汇报. 2016-12-23 [2016-12-23]. 




外部連結











  • 龍應台Lung-Yingtai的臉書

  • 愛思想專欄
















政府职务

中華民國行政院
前任:
林金田(代理)
正任:
曾志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十四任
2012年2月14日-2012年5月19日


改制為文化部

首任

中華民國文化部部長
第一任
2012年5月20日-2014年12月8日

繼任:
洪孟啟
(代理,後真除)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Why https connections are so slow when debugging (stepping over) in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