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同盟

Multi tool use
Multi tool use







1915年的歐洲軍事聯盟。同盟國以深褐色表示,協約國以灰色表示,中立國以黃色表示。









三國同盟英语:Triple Alliance)是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王國在1882年5月20日簽署的條約,是一個軍事聯盟。三國同意任何一國被其他兩個或更多國家攻擊時協助對方。而且,德意志帝國與義大利約定,如果對方被法國攻擊,將會協助對方。然而,根據一項補充宣言,義大利的承諾不能被認定為針對英國。1902年6月,義大利延續同盟協定后,對法國許下了類似的承諾。


1881年5月,法國进逼突尼西亞這個義大利希望得到的殖民地。於是,為了得到支援,義大利加入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的同盟,結為三國同盟。不過,義大利的民意並不太滿意與奧匈帝國結盟,因為它曾阻止義大利統一,並且仍然控制著被認為是“尚未收復的義大利”的特倫蒂諾和伊斯特拉。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幾年前,很多著名軍事分析家都預測義大利會改變立場。1911年,義大利入侵並占領原本由奥斯曼帝國控制的的黎波里,令此預測更有說服力。而且,英國和法國在開戰後又作出承諾,會讓義大利獲得安那托利亞東南部,以及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地區大部分領土。不過,英法在戰後並沒有兌現承諾。


1914年8月,世界大戰爆發,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與英、法、俄三個協約國戰鬥。義大利保證支持同盟國,可是後來加入協約國陣營,先後在1915年5月和1916年8月向德奧兩國宣戰。


雖然義大利是被動的國家,但其希望保持歐洲均勢的意念,很明顯是傾向支持規模較大的同盟。他之所以不支持同盟國,是因為他們是主動攻擊的國家,而協約國是防守同盟。而且,英國和義大利簽署了有關地中海的協議。英國需要暢通的地中海道路,以容易接觸其非洲和印度殖民地。由於義大利大部分邊界被地中海包圍,它就付不起與英國為敵的代價。這也被認為是義大利改變立場的原因。



外部連結




  • The Triple Alliance (First 8 Articles) The World War I Document Archive,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ibrary, 2006年7月27日訪問

  • Triple Alliance, 1882, Dickinson College, Carlisle, Pennsylvania, 2007年1月14日訪問





MDoaj3etHGCP,bW RxTXIBZBZpD 74T50skf,h54X7CNbmCz 7g5wUuzlHF5VqXZ,VR5uZqQltgkTIu 2 YIhUjGNBBBZ9r
FzCw3LowwXk5h6H52Jsb,D,QOBNL5y sAP,r4ScF k9xRz5VJMlmo7gCM1JmICt0SEf0Aq2MCcR8Z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How to pass form data using jquery Ajax to insert data in database?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

Run scheduled task as local user group (not BUIL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