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托·冯·俾斯麦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奥托·冯·俾斯麥
Otto von Bismarck

Bundesarchiv Bild 146-1990-023-06A, Otto von Bismarck.jpg
1881年的俾斯麦



第1任德意志帝国宰相

任期
1871年3月21日-1890年3月20日
君主
威廉一世
腓特烈三世
威廉二世
前任
职位创立
继任
列奥·冯·卡普里维
普鲁士王国首相

任期
1873年11月9日-1890年3月20日
君主
威廉一世
腓特烈三世
威廉二世
前任
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
继任
列奥·冯·卡普里维

任期
1862年9月23日-1873年1月1日
君主
威廉一世
前任
阿道夫,霍恩洛厄-英格尔芬根亲王
继任
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
北德意志邦联首相

任期
1867年7月1日-1871年3月21日
君主
威廉一世
前任
职位创立
继任
职位废除
普鲁士王国外交大臣

任期
1862年11月23日-1890年3月20日
前任
阿尔布雷希特·冯·伯恩施托夫
继任
列奥·冯·卡普里维
个人资料
出生
(1815-04-01)1815年4月1日
 普鲁士王国谢恩豪森
逝世
1898年7月30日(1898-07-30)(83歲)
 德意志帝国弗里德里希斯鲁
政党
配偶
乔安娜·冯·普特卡默
母校
哥廷根大学
柏林大学
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1]
宗教信仰
信义宗
签名


奥托·愛德華·利奧波德·冯·俾斯麦(德語: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73, 1873-1890),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1890),人称「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奉行「鐵血政策」。但他在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對外收斂鋒芒,強調自己不過是「誠實經紀人」(或翻成「誠實仲介人」)。


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擔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鐵血战争统一德意志,並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又译“帝国总理”)。俾斯麦是保守派,維護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由于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及偉大成就,俾斯麥最後獲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九,次於第八偉大的印刷術發明者約翰內斯·古騰堡。




目录






  • 1 少年時期


  • 2 政治生涯


    • 2.1 議員生涯


    • 2.2 外交官生涯


    • 2.3 首相生涯




  • 3 統一戰爭


    • 3.1 普丹戰爭


    • 3.2 普奧戰爭


    • 3.3 普法戰爭




  • 4 後期政治生涯


    • 4.1 國內問題


    • 4.2 國外問題




  • 5 退出政壇


  • 6 逝世


  • 7 头衔和称号


  • 8 後代


  • 9 相關條目


  • 10 参考文献


  • 11 參考書目


  • 12 外部連結





少年時期




1836年21歲的俾斯麥


1815年4月1日,俾斯麥出生於普魯士小鎮興奧森(今處於薩克森-安哈特州)。其家族為傳統容克,擁有很多土地及莊園。俾斯麥的父親斐迪南·冯·俾斯麦(Ferdinand von Bismarck,1771–1845)是一位地主和退休军官,終日只與友人打獵,並以35歲之齡娶了17歲的妻子,即俾斯麥的母親威廉明妮·露易絲·門肯(Wilhelmine Luise Mencken,1789–1839)。俾斯麥的母親與其父親的出生背景大為不同,自小生活在資產階級的家庭,並且長居市區,因而有著較為開放、先進的思想,而不像其父般保守、守舊。俾斯麥有一個比他年長5歲的哥哥及一個妹妹。俾斯麥父親希望他能成為出色的軍人,為國盡忠。他母親則希望他成為政治家,在政界大顯光芒,雖然其雙親的期望大為不同,但最後俾斯麥同時達成了。[2]


6歲時,俾斯麥被送往柏林小學讀書。由於同學大多生長在資產階級的家庭,因此大多排擠他這樣一個容克之子,令他的童年承受著極大的痛苦與壓力。12歲時,他進入了中學,但仍然受到同學排擠。但他並不感到灰心,反而勤奮向上,學會英語、法語、俄語、波蘭語、意大利語,使其成為一個多語言的天才,並為其日後的外交官生涯打下基礎。[2]


1832年,未滿17歲的俾斯麥便入讀了哥廷根大學。然而,俾斯麥並不滿意大學的生活。在其就讀大學期間,他經常腰間佩劍,並牽著一隻大狼狗。但卻無心向學,並染上很多惡習,曾与同学作过27次決鬥。後來雖轉到柏林大學入讀法律系(1833-35),但仍然沒有滿意。1838年在格赖夫斯瓦尔德作為後備軍參加軍訓時,進入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學習農業。[3]


在哥廷根時,俾斯麥與美國學生、後來的美國歷史學家和外交家約翰·洛斯羅普·莫特利成為好友。後來此人在1839年寫作的小說《莫頓的希望,或鄉下人的記憶》(Morton's Hope, or the Memoirs of a Provincial)中說俾斯麥當時魯莽而古怪,但卻是一個很有天分和魅力的年輕人。[4] 雖然俾斯麥畢業後成為了律師,但他並不甘於此,於是投考政府的官職,當上了一個小書記員。


在此時他結識了一位貴族女子,並結下婚約,可是他沒錢,想以賭博賺錢卻反而輸掉所有金錢,並欠下很多債務。因此這次婚約取消了。其後他結識了一位牧師的女兒並再訂婚約,但那位女子亦跟一位富有的軍人走了。結果俾斯麥只有帶著欠債,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後,他與其哥哥分家,當上了莊園主人,可是他並不滿意這種生活,所以很快便再次進入政壇。



政治生涯



議員生涯




1847年32歲的俾斯麥


這次步入政壇,使俾斯麥一生命運改變。他首先當上了河堤監督官,這份差事很適合俾斯麥好勝的性格,因此他當得很稱職,很快便樹立了正面的形象。他藉此機會參加議會選舉。雖然只當選為候補議員,但他卻成功以手段逼使一位議員以患病理由退出,結果他成功當選為柏林州的正式議員。這年是1847年5月,俾斯麥當時只有32歲。[5][6] 同年,他與一位名叫喬安娜的女子訂下婚約,並於該年完婚。


但就在次年,著名的德意志1848年革命爆發,普魯士國王被俘。[7] 俾斯麥決定親赴柏林,打探虛實。他遇上了已經逃往英格蘭的威廉親王的妻子奥古斯塔,後者打算將其子腓特烈扶上王位,但奧古斯塔沒有接受俾斯麥的幫助。[8] 俾斯麥最初的設想是動員自己領地內的農民參軍保王,[9] 但到達柏林後被告知他的價值只在於為軍隊提供補給。[10]


1849年俾斯麥被選入新的普魯士州議會(Preußischer Landtag),當時他的立場是反德意志統一。隨後他當上了埃爾福特議會(Erfurt Parliament)的普魯士代表,但其目的仍然是阻撓德意志統一的進行。最終該議會因為無法得到德意志最大的兩個組成部分,即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支持而以失敗告終。



外交官生涯


1851年,俾斯麥出駐法蘭克福邦聯會議之普魯士代表,並於不久後升為大使,而這份差事他足足做了8年。[11]


1857年,腓特烈·威廉四世精神失常,因此由其弟威廉親王攝政,威廉親王攝政後,即時召見俾斯麥,並任命他為駐俄大使。


在1861年威廉親王登基,是為威廉一世,但他隨即在擴充軍備方面,與議會發生衝突。無奈之下,只有任命俾斯麥為內相,但俾斯麥並不甘於只當內相,故此並不履行。


在1862年春,俾斯麥回到柏林,普王因為內部的壓力,並不能升他為首相。結果俾斯麥請辭,並被改派為駐法大使。同年,在普鲁士议会新一轮选举中自由派获得了绝对胜利,并马上否决了普鲁士政府的对军事改革的全部拨款,政府和议会陷入了僵局。在重大矛盾之下,俾斯麥成为首相的唯一可能人选。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召回俾斯麥,並任命其為首相兼外交大臣。



首相生涯




1862年的擔任普魯士首相的俾斯麥


成为首相的俾斯麦在9月26日的下院首次演讲中坚定的对议会發表「鐵血演說」:“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12]从此俾斯麦被冠上了“铁血宰相”的绰号。随后国王对俾斯麦说:“我很清楚结局,他们会在歌剧广场朕的窗前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朕的头。”而俾斯麥則回應道:“既然迟早要死,为何死得不体面一些?……无论是死在绞架上抑或死在战场上,这之间是没有区别的……必须抗争到底!”从此,国王和他的首相间形成了十分特别的牢固关系。


在俾斯麥就任首相後,並未能解決與議會的衝突,為此,他便欲以德國統一的大業來轉移議員的視線,並爭取工人阶级的支持来抗衡资产阶级自由派。很快地,他便開始籌劃三場統一戰爭。



統一戰爭





德國統一的三大功臣 - 俾斯麥、羅恩、毛奇



普丹戰爭



丹麥作為德意志的北鄰,經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務,因此俾斯麥第一個便要解決丹麥。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1863年石勒苏益格在波蘭革命中被納入丹麥。而戰爭同時可以觀察奧國實力,為普奧戰爭作好準備。


在1861年,丹麥国王欲接管普丹邊境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兩地,俾斯麥立即以此製造爭端。他首先確保如果普丹開戰,其他列強不會干涉,並與奧地利結盟共同攻打丹麥,最後逼使丹麥放棄这兩个州。


在1864年10月30日所簽訂的《維也納和約》中,規定丹麥放棄两地。而於1865年8月14日普、奧兩國達成《加斯坦因專約》,將石勒苏益格劃歸普魯士統治,荷尔斯泰因則歸屬奧地利。


但是這其實是俾斯麥處心積慮的陰謀,因為奧地利所得的荷尔斯泰因不但面積狹小,而且被普魯士包圍。這樣奧地利很容易便會與普魯士發生衝突,因此這是一條將奧地利推向與普魯士發生戰爭的導火線。



普奧戰爭



在普丹戰爭後,俾斯麥決定要將奧地利趕出德意志邦聯,以利於將來德國的統一。因此他著手孤立奧地利,首先俾斯麥答允協助俄國取消《黑海中立條款》。並與法皇拿破崙三世會晤,表示普魯士不反對把盧森堡及萊茵河區讓給法國,以此確保法國在普奧戰爭中保持中立。而英國當時繼續實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因此在普奧發生衝突時會保持中立。最後,他在1866年4月8日,與意大利簽訂攻守同盟條約,規定如果普魯士在3個月內與奧開戰,意大利則必須同時對奧宣戰,只有在奧地利歸還威尼斯予意大利的情況下,方可與奧講和。


最後,奧皇因為不滿意《加斯坦因專約》的條款,而要求用普魯士最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交换荷尔斯泰因,因此俾斯麦以此藉口,指責奧地利毀約。結果在1866年5月,威廉一世下令全國總動員,並於同年6月對奧宣戰。意大利亦依據攻守同盟條約,同時對奧宣戰。


不久,普魯士便征服北德的親奧小邦,並於1866年7月3日以29.1萬軍力在薩多瓦與23.8萬奧軍發生大戰,即薩多瓦會戰,最後奧軍戰敗。


而這時俾斯麥決定與奧講和,而不是乘勝追擊,因為他明白對於普魯士最有利的做法不是消滅奧國,而是將奧地利逐出日耳曼聯邦,並且讓其作為抵擋俄國西進的屏障。因此他在該年8月23日簽訂的《布拉格條約》中給予奧地利極為寬容的講和條件,以便於保持對奧的良好的關係。


普奧戰爭結束後,妨礙德國統一的就只剩下在背後控制著南德諸邦的法國了。



普法戰爭




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為皇帝的繪畫,白衣者为俾斯麦



由於法國仍然在幕後操控著南德意志地區的各個邦國,阻礙德國統一。因此,俾斯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製造爭端,逼使法皇拿破侖三世對普宣戰,而普魯士則藉此團結德意志民族,對法國作出進攻。


普魯士很快便擊退了入侵的法軍,並向法國作出反攻,在色當會戰中,普軍戰勝法軍,拿破侖三世投降。隨後普軍進軍至巴黎,協助巴黎新成立的國防政府消滅巴黎公社,以便獲得大量賠款。


最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中登基,宣佈德意志帝國成立,並從法國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及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



後期政治生涯




俾斯麥的辦公室


雖然德意志統一了,但俾斯麥仍需面對眾多國內外問題,因此他採行內、外兩種態度理政。在德意志帝國內,他依然保持高壓強橫的作風,打壓天主教勢力與左派勞工;國外方面,他避免樹立外敵,自稱「誠實經紀人」來協調歐洲大國的紛爭,表現出與過往「鐵血宰相」完全相反的姿態和風格。



國內問題


在國內問題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間的「文化鬥爭」中,與羅馬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結束。再在1878年隨即開始「圍剿左派」,制定《反社會主義非常法》,以打壓社會民主黨。但同時間,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來進行攏絡,雖然很多只屬表面性質,但仍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國外問題



在國外問題方面,自德國統一後,俾斯麥便不希望再有對外戰爭,以便讓德國可以休養生息,培養國力。因此他並不像其他歐洲國家一般,大量掠奪殖民地。但他又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孤立法國。首先在1873年,他與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国締結「三帝同盟」。而在1877年,俄土戰爭爆發,俄國大敗土耳其,並簽訂了《聖斯提法諾條約》。結果在1878年,於柏林舉行了柏林會議。在會議中,他偏袒奧匈,但在表面上仍表現中立而自稱「誠實經紀人」。這使得俄國成了大輸家,导致德俄關係惡化,俄國退出三帝同盟。俾斯麥隨即與奧匈重訂盟約,稱為「德奧同盟」。然而俾斯麥擔心俄國會轉投法國,因此於1887年與俄簽訂「再保險條約」。


這些問題在俾斯麥執政晚期一直困擾著他,甚至使他感到坐立不安。


在1882年,他又與義大利、奧匈帝國簽訂「三國同盟」。



退出政壇


1888年3月9日(三皇之年),90歲的威廉一世逝世,其子腓特烈·威廉繼位,稱為腓特烈三世,但在即位99日後隨即病故(故稱百日皇帝)。結果其子威廉二世繼位,時年29歲。這位年少氣盛的少年皇帝不甘受制於俾斯麥,因此與俾斯麥在很多問題上出現分歧。而當時俾斯麥已達73歲高齡,更已執政了長達26年。結果在一系列權力鬥爭後,俾斯麥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感到心灰意冷,在1890年3月18日向威廉二世呈辭,正式下野,結束30年執政。



逝世


俾斯麥下野之後,長居於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莊園,並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該書的精確性飽受質疑,俾斯麥將各個歷史事件渲染地過度戲劇性,而且總是將其中自己的形象塑造得非常好。


1898年7月30日,這位名震天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悄然離世,享壽83歲。俾斯麥離世后不久,俾斯麥的政敵便迅速清除了他在政界中的勢力,改革從此終止,德國走向他生前一直努力控制及防止的軍國主義,最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头衔和称号



  • 1815年4月1日 - 1865年: 容克 奥托·冯·俾斯麦

  • 1865年–1871年: 高贵出身的 俾斯麦-顺豪森的奥托伯爵

  • 1871年–1890年: 俾斯麦亲王殿下

  • 1890年 – 1898年7月30日: 俾斯麦亲王,劳恩堡公爵殿下



後代



  • 長女:瑪麗·馮·俾斯麥女伯爵

  • 長子:赫伯特·馮·俾斯麥親王

    • 孫女:漢娜·馮·俾斯麥女伯爵

    • 孫女:瑪麗亞·馮·俾斯麥女伯爵

    • 孫:奧托·克里斯蒂安·阿奇博爾德·馮·俾斯麥親王

    • 孫:戈特弗里德·格拉夫·馮·俾斯麥伯爵

    • 孫:阿爾布雷希特·馮·俾斯麥伯爵



  • 次子:威廉·馮·俾斯麥伯爵



相關條目



  • 俾斯麥級戰艦

  • 德意志帝國

  • 德國歷史



参考文献





  1. ^ Steinberg, Jonathan. Bismarck: A Life. : 51. ISBN 9780199782529. 


  2. ^ 2.02.1 Lowe, Charles. Prince Bismarck: An Historical Biography With Two Portraits. Kessinger Publishing. 2005: 538. ISBN 9781419180033. 


  3. ^ Steinberg, Jonathan. Bismarck: A Life. : 51. ISBN 9780199782529. 


  4. ^ Steinberg, 2011, pp. 39–41.


  5. ^ Steinberg, 2011, p. 93.


  6. ^ Pflanze 1971, p. 56.


  7. ^ Steinberg, 2011, p. 89.


  8. ^ Steinberg, 2011, p. 87-89.


  9. ^ Steinberg, 2011, p. 86.


  10. ^ Steinberg, 2011, pp. 87–88.


  11. ^ Steinberg, 2011, p. 117.


  12. ^ Hollyday 1970, pp. 16–18.




參考書目


.mw-parser-output .refbegin{font-size:90%;margin-bottom:0.5em}.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st-style-type:none;margin-left:0}.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ul>li,.mw-parser-output .refbegin-hanging-indents>dl>dd{margin-left:0;padding-left:3.2em;text-indent:-3.2em;list-style:none}.mw-parser-output .refbegin-100{font-size:100%}


  • Eyck, Erich. (1964). Bismarck and the German Empire.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 Hiss, O.C. (1931) Bismarck: Laws and Sausages. Berlin: Sans Souci Press.


  • Hollyday, FBM, Bismarck, Great Lives Observed, Prentice-Hall, 1970 


  • Pflanze, Otto, Bismarc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y ; 3 vols., 1963–90. vol 1 online, Bismarck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y: The Period of Unification, 1815–1871



  • Stern, Fritz. (1977). Gold and Iron: Bismarck, Bleichröder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German Empire. Harmondsworth: Penguin.

  • Taylor, A.J.P. (1955). Bismarck: the Man and the Statesman. London: Hamish Hamilton.




外部連結






























前任:
霍恩洛厄-英格爾芬根王子

普魯士王國首相
1862年—1873年
繼任:
羅恩

首任

德意志帝國宰相
1871年—1890年
繼任:
卡普里維伯爵
前任:
羅恩

普魯士王國首相
1873年—1890年
前任:
新設爵位

俾斯麥侯爵
1871年—1898年
繼任:
赫伯特·冯·俾斯麦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鏡平學校

ꓛꓣだゔៀៅຸ໢ທຮ໕໒ ,ໂ'໥໓າ໼ឨឲ៵៭ៈゎゔit''䖳𥁄卿' ☨₤₨こゎもょの;ꜹꟚꞖꞵꟅꞛေၦေɯ,ɨɡ𛃵𛁹ޝ޳ޠ޾,ޤޒޯ޾𫝒𫠁သ𛅤チョ'サノބޘދ𛁐ᶿᶇᶀᶋᶠ㨑㽹⻮ꧬ꧹؍۩وَؠ㇕㇃㇪ ㇦㇋㇋ṜẰᵡᴠ 軌ᵕ搜۳ٰޗޮ޷ސޯ𫖾𫅀ल, ꙭ꙰ꚅꙁꚊꞻꝔ꟠Ꝭㄤﺟޱސꧨꧼ꧴ꧯꧽ꧲ꧯ'⽹⽭⾁⿞⼳⽋២៩ញណើꩯꩤ꩸ꩮᶻᶺᶧᶂ𫳲𫪭𬸄𫵰𬖩𬫣𬊉ၲ𛅬㕦䬺𫝌𫝼,,𫟖𫞽ហៅ஫㆔ాఆఅꙒꚞꙍ,Ꙟ꙱エ ,ポテ,フࢰࢯ𫟠𫞶 𫝤𫟠ﺕﹱﻜﻣ𪵕𪭸𪻆𪾩𫔷ġ,ŧآꞪ꟥,ꞔꝻ♚☹⛵𛀌ꬷꭞȄƁƪƬșƦǙǗdžƝǯǧⱦⱰꓕꓢႋ神 ဴ၀க௭எ௫ឫោ ' េㇷㇴㇼ神ㇸㇲㇽㇴㇼㇻㇸ'ㇸㇿㇸㇹㇰㆣꓚꓤ₡₧ ㄨㄟ㄂ㄖㄎ໗ツڒذ₶।ऩछएोञयूटक़कयँृी,冬'𛅢𛅥ㇱㇵㇶ𥄥𦒽𠣧𠊓𧢖𥞘𩔋цѰㄠſtʯʭɿʆʗʍʩɷɛ,əʏダヵㄐㄘR{gỚṖḺờṠṫảḙḭᴮᵏᴘᵀᵷᵕᴜᴏᵾq﮲ﲿﴽﭙ軌ﰬﶚﶧ﫲Ҝжюїкӈㇴffצּ﬘﭅﬈軌'ffistfflſtffतभफɳɰʊɲʎ𛁱𛁖𛁮𛀉 𛂯𛀞నఋŀŲ 𫟲𫠖𫞺ຆຆ ໹້໕໗ๆทԊꧢꧠ꧰ꓱ⿝⼑ŎḬẃẖỐẅ ,ờỰỈỗﮊDžȩꭏꭎꬻ꭮ꬿꭖꭥꭅ㇭神 ⾈ꓵꓑ⺄㄄ㄪㄙㄅㄇstA۵䞽ॶ𫞑𫝄㇉㇇゜軌𩜛𩳠Jﻺ‚Üမ႕ႌႊၐၸဓၞၞၡ៸wyvtᶎᶪᶹစဎ꣡꣰꣢꣤ٗ؋لㇳㇾㇻㇱ㆐㆔,,㆟Ⱶヤマފ޼ޝަݿݞݠݷݐ',ݘ,ݪݙݵ𬝉𬜁𫝨𫞘くせぉて¼óû×ó£…𛅑הㄙくԗԀ5606神45,神796'𪤻𫞧ꓐ㄁ㄘɥɺꓵꓲ3''7034׉ⱦⱠˆ“𫝋ȍ,ꩲ軌꩷ꩶꩧꩫఞ۔فڱێظペサ神ナᴦᵑ47 9238їﻂ䐊䔉㠸﬎ffiﬣ,לּᴷᴦᵛᵽ,ᴨᵤ ᵸᵥᴗᵈꚏꚉꚟ⻆rtǟƴ𬎎

Guess what letter conforming each word